诗歌鉴赏(题目)语言方面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1: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鉴赏

考点精练一 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过关题

1.(北师大附属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的一项是( )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至 后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②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③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④棣萼:出于《诗经·小雅·常棣》“棠棣之华,萼不韡韡(wěi,光明华美的样子)。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冬至”点题,冬至之后,白日渐长,写出诗人身在蜀地,心思洛阳的现状。

B.“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叛军。诗人此时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C.洛阳胜地金谷园、铜驼陌受到战争破坏,让诗人心生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之感。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在愁苦之余本想写诗遣愁,诗成之后却心生寂寥倍感凄凉。

(2)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3. (揭阳市三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小题。

游凤林寺西岭

孟浩然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

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

莫愁归路瞑,招月伴人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扣题写诗人与友人趁着良辰美景同游山水之事,笔触清新,语言轻快。

B. 颔联描写了烟雾散开、远树初露、春色满山、一派清幽的景象,景中融情。

C. 颈联对仗工稳,直抒胸膛,写诗人与友人饮酒酣歌,情谊款洽,逸兴遄飞。

D. 本诗写游山、玩水、赏石、品酒、弹琴、歌咏之乐事,反衬对仕宦的厌倦。

(2)简要赏析尾联中“招”字的表达效果。

4.(安徽省池州市2019届高三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陈亮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注:①淳熙十五年岁末陈亮跋涉数百里,到江西上饶探访辛弃疾。别后二人曾作调多首反复赠答。据词中却忆去年风雪”一语,知作于淳熙十六年。②次骨,至骨。③用刘备批驳许汜求田问舍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尹、诸葛亮那样的事业,只有在位者才能去做,平民百姓是无法去做的,所以说尽了等于没说。

B.“樽酒”四句既忆去年相聚的欢欣也有眼前关山阻隔互相思念的痛苦,还有志难酬而早生自发的悲愤。

C.“天下”二句是说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卖刀剑换买锄犁一类耕田的铁器。

D.其文辞典丽宏富,平易自然,用语曲折摇曳之致,即兼具精警奇肆与蕴藉含蓄之美,极富艺术感染。

(2)这首词有雄深悲壮的特色:慷慨中见幽郁,苍劲中含凄惋。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赏析这一特色。

5.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游

李商隐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注】①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dān)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②庾郎:指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庾翼,年轻时有经世大略,后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庾征西。③《古诗》:“青袍似春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两幅画面,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长川的矫健与高远,画面隽永。

B.“烟轻惟润柳”所表现的意境与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C.“风滥欲吹桃”描写的是暮春时候疾风吹落桃花的情景,给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D.颈联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意蕴深远,含蓄地写出作者的心事,为下联铺垫蓄势。

(2)这首诗格调高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安徽黄山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芭蕉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春笋

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诗的前两句,以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芭蕉叶叶递生、生生不息的情状,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

B.郑诗第三句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具体化,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悠远缠绵,无穷无尽。

C.杜诗前两句,用几近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D.郑诗由描写到抒情,情感正面点出;杜诗由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处。

(2)两诗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和艺术效果实则大相径庭。试结合诗句作比较鉴赏。

7.(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刘克庄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注】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他一生仕途坎坷。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③黄花:菊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首二句以“跳丸”“脱兔”为喻,写出了时光流逝之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B.“老矣征衫”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征衫”已残旧破损,又写出词人已近暮年。

C.“炊烟三两人家住”勾勒出异乡的宁静安详的景象,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凄凉之感。

D.本词上阕主要抒写登临牛山的感慨,下阕抒写客中孤寂落寞的心绪。

(2)“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是全词的绝妙之句,请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赏析其精妙之处。

8.(湖南永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边庭落日

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①黄图,帝都。②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诗人曾任太常寺奉礼郎。③候月,《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④积石,山名。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即古唐述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紫塞流沙”与“黄图灞水”相提并论,从时空落笔,意味深长。

B.“候月”“寻源”“边气”“烽烟”展现了紧张丰富的边庭生活。

C.“精诚贯长虹”既是诗人即景抒怀,又照应诗题“边庭落日”。

D.全诗一韵到底,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洋溢着边塞征战的豪情。

(2)本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9. (毛坦厂中学2018届高三5月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闲居春尽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

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注】①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②生衣:绢制的夏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闲”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而且呼应了诗歌的标题。

B.颔联“暮雨”一词营造出凄凉的情境,“留教住”流露出诗人落寞、惆怅的情绪。

C.“唤遣归”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

D.尾联运用了拟人等修辞,以“冬裘”“夏葛”相更换写出时节更替,“似飞”则写出年老更觉光阴飞逝的心态。

(2)“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两句颇有生活情趣,请作简要赏析。

10. (中山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大风登城书雨

陆游

风从北来不可当,街中横吹人马僵。

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

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注】①金猊:又称狻猊,也作香炉的代称。②河湟:黄河和湟水,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落笔点题,紧扣“大风”而来。“不可当”“横吹”“僵”形象描写了寒风凜冽,北风吹得街上的人马都发僵了的画面;同时,这两句诗也象征敌人猖狂、国家处于危急之中。

B.第三、四句承接一个“僵”字,由室外转写到室内。通过描写西家的女儿屋里生着炉子,仍然怕冷不愿下床,到中午都还没有梳妆的细节,侧面烘托出天气的严寒。

C.第六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玉指”代指东家女儿的手指,“丝簧”代指音乐。第七、八句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精美的丝织品合抱在四周就像围墙一样,连细小的风也吹不进来。

D.第九、十句笔锋再转,且呼应标题中“登城”二字,由室内转到室外,由街上转到城头,由他人转到自己。“独”字显其寂寞和孤独,“望”字和“欲”字则暗含了诗人“登城”的缘由。

(2)结合诗歌并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对“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一句的理解。

古诗鉴赏

考点精练一 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过关题

1.【答案】(1)A (2)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解析】(1)“是日”句翻译有误。是日,“这一天”,指重阳之日;秋老,即晚秋、深秋。正确译文应为: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令我不免心惊。

(2)这是一首赠诗。王处士,名炜是作者的好友。此诗写出了他们虽天涯沦落,却肝胆相照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这是一首酬答诗,但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它在抒写离情别愫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切意深,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诗中"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出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2.【答案】(1)B (2)①对比。梅花正含苞欲放,堂棣花早就开谢了,两种花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因遭受战乱分别的兄弟的思念之情。②起兴。“梅花欲开不自觉”是起兴,讲的是眼前的景:梅花欲开。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③双关。“棣萼”一语双关,既实指棠棣花,呼应了上句的“梅花”,写出时光流逝;又代指兄弟,写出离别之久。内涵丰富,表达巧妙。④用典。用《诗经·棠棣》中的词句,以“棣萼”代指兄弟,引发读者联想,增强了诗歌的韵味。⑤融景生情。诗人看到含苞待放的梅花,想起分别己久的兄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解析】(1)“青袍白马”代指幕府生活,此句表现了诗人身居闲官卑位的不得志处境。

(2)“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以开花繁盛紧密的棠棣起兴,讲对兄弟的思念。所以棣萼指的就是兄弟,所以表面上作者是在讲两种花,指堂棣之华早就开谢了,自己还在想着它,而梅花正含苞欲放。而实际上,作者前一句是起兴,讲的是眼前的景:梅花欲开。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洛阳遭受战乱,那里有知我怜我的兄弟,所以我特别地想念它。

3.【答案】(1) D (2)“招”是“召唤、招来”的意思,“招月伴人还”即是让我们把月亮召唤来一道伴我们回家,“招”字将月亮拟人化,仿佛月亮是善解人意的伙伴。一个“招”不仅表达了诗人自己愉悦的心情,也体现了拥有美好“年华”的诗人无所不能的朝气。本诗作者通过写与友人同游之事,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1)D项,“反衬对仕宦的厌倦”这一分析脱离文本实际蕴涵。

(2)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中‘招’字的表达效果”,这是考查诗歌的炼字技巧。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这类题答题步骤是: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答案】(1)C (2)①下片词前四句从离别的愁苦中挣脱岀来,写建功立业之志,奔放雄豪,表达了古来英雄豪杰皆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故不须以离别为念的慷慨。②中间四句谓友人虽远隔千里,而情分亲厚,肝胆相照;用典故,盛赞故人豪气,也是对此辈苟安的痛斥,情辞冷峻。③末四句总写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恨,深蕴忧国忧民之意,声泪俱下。

【解析】(1)C项所谓“天下适安”,实是“天下苟安”,诗句是词人的愤慨之语。

(2)下片词人从离别的愁苦中挣脱出来,转作雄豪豁达之语:“男儿何用伤离别?”异军特起,换出新意。接下又推进一层:“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壮声英概,跃然纸上。“风从云合”语出《易·乾·九五》:“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本喻同类相从,借喻群英共事。意谓古来英雄豪杰皆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故不须以离别为念。用豪言壮语来安尉朋友,更见情深而意切。“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二句则谓友人虽远隔千里,而情分亲厚,便即如终日晤对,于我之本心能善于体察,且抉入深微。“卧百尺高楼斗绝”一句插入陈登故事,盛赞故人豪气。“斗绝”即“陡绝”,高下悬殊之意。此句亦应辛弃疾寄词中“似而今、元龙臭味”一语。“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二句暗承前语,影射求田问舍事,故作消沉以写其忧愤。意谓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学《汉书·龚遂传》中的渤海郡人,把刀剑卖了,换买锄犁一类平民之家使用的铁器。所谓“天下适安”,实是“天下苟安”。卒章“壮士泪,肺肝裂!”总写满腔悲恨,声情更加激越。

5.【答案】(1)C(2)①以百鸟高飞极言天地之开阔,以骏马纵横极写人物之年少得意,以春夭的蓬勃衬托青春之美好,色调明丽,节奏欢快;②着力塑造了踌躇满志、壮怀激烈的青年形象,英气逼人;③运用典故,以庾翼自比,寄寓诗人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之豪情气概,意蕴高远。

【解析】“风滥欲吹桃”并非“疾风吹落桃花”,对诗意理解错误。“暮春时候”也没有根据。“风滥欲吹桃”的意思是春天的风多而且乱,不停地吹拂着盛开的桃花,写出了春天万物蓬勃的生机。作者在这里有意将风拟人化,表现的是一种急不可待、蓬勃张扬的青春心态。

6.【答案】(1)B(2)①郑诗以芭蕉叶的生长情状比喻相思之情,最后着一“怨”字,衬托出相思的愁苦。杜诗在充分描写春笋的喜人长势之后,描述因春笋掩蔽阻隔而责怪主人不出迎的情形,着一“嗔”字实则表现作者心中之喜。②“怨”字属于直接抒情,正面抒情;”嗔”字属于间接抒情,侧面烘托,手法曲折幽邃。③“怨”字直接映照出全诗的感情基调,“嗔”字则从反面折射出作者真实的喜悦之情。

【解析】(1)“触景生情,寓情于景”说法不当。第三句是在第二句写景之后,直接抒情。

(2)芭蕉叶是那样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一片叶子又生长了。(芭蕉叶初生多卷曲,到一定程度才舒展开,诗人认为就像相思之情那样绵绵不断。)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卷不尽,倒也罢了,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思。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爱护竹子的心情。

7.【答案】(1)C (2)①词人虽有斗酒诗百篇的豪兴去报答明丽的秋光,然而山深壑幽,无处寻觅斗寒的黄花。②运用象征的手法,黄花秋菊是词人期望和理想的象征,黄花的无可寻觅是理想在现实中的失落。③词人试图以斗酒唤起壮怀,但山路阻隔难觅黄花,理想归于破灭,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寂寞文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解析】(1)C项,“勾勒出异乡的宁静安详的景象,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凄凉”表述有误,勾勒出的是异乡的偏僻荒凉的景象,更点染出“飘然客路”的凄凉。

(2)“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是全令的绝妙警句,词人虽有斗酒诗百篇的豪兴去报答明丽的秋光,然而山深壑幽,无处寻觅斗寒的黄花。黄花秋菊是词人期望和理想的象征,黄花的无可寻觅乃是理想失落的写照,没落的时代凋尽了词人心中的黄花,虽豪兴满怀亦只能喟然长叹了。他试图振起豪兴,以斗酒唤起壮怀,但山路阻隔,难觅黄花,理想只能归于破灭。此二句为全词警策,准确地表达了处于风雨飘摇的末世文人,凄凉悲哀的心态,流畅自然,疏放洒脱。

8.【答案】(1)A(2)①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选取“紫塞”“沙蓬”“边气”“戍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意象豪迈,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

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诗歌通过描绘“逐沙蓬”“恒持满”“屡凿空”等边塞沙场人物活动,展示人物不惧艰难,勇敢进取、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③在情感抒发上,“精诚贯长虹”“龙剑有雌雄”,借典抒怀,“斗志”、“精诚”“君恩”,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答君恩,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解析】(1)这两句将关塞与京都相提并论,意指诗人身在边关,心在京城;也是指自己身赴北庭为的是报答朝廷的恩惠。这种横跨空间的跳跃式表达手法被称作诗家笔法。

(2)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夕阳斜照时的壮观景色,诗人独立斜阳,追思自己毅然奔赴边塞,历尽艰辛,征战绝域的历程,颇引以为自豪,表达了为报君恩而更加努力的决心。全诗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充满自信、豪迈的乐观浪漫精神。是边塞诗中,以建功立业、报答君恩为主题的一大系列诗章中的源头之作。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这两句将关塞与京都相提并论,意指诗人身在边关,心在京城;也是指自己身赴北庭为的是报答朝廷的恩惠。这种横跨空间的跳跃式表达手法被称作诗家笔法。“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这是诗人追思自己毅然放弃赋闲无聊的京中小吏的职务,投身如火如荼的保卫边疆的经历。其中几多抉择,几多豪壮。“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这是诗人回忆戍守边塞的激烈紧张、丰富艰辛的生活,为把握攻战的时机,随时保持警惕;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而寻找水源,开辟道路。“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这是写眼前充满战争的危险的情形。“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空。”诗人对征战充满自信,因为他所在的这支军队是一支具有坚强的战斗力,并久经沙场,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军队。“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此联描写征战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诗人一心为国,不以追求官爵为意;看到云气横蔽落日之景,突发奇想以此抒发自己精诚为国的雄心壮志。“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诗人以剑自喻,表达了为君而战,为边境的长治久安而战的矢志不渝思想。

   诗人由眼前景想到遥远的长安,驰骋想象中,回顾了自己对从戎的选择;随即生动地描写了战地上杀伐之气纵横、干戈之象满目的情景;承此而抒发了为报君恩,将更加奋勇作战,以澄清边塞烽烟的雄心壮志。全诗荡气回肠之余,仍有一股隐晦的忧虑深含其中。从运用的典故上看,诗人对朝廷、对君主有太多的迷惑与憧憬,诗人的结局也和诗文中涉及到的荆柯、干将一样,为不可为之事虽然最终归于失败,但“精诚”之志始终恪守。

9.【答案】(1)C (2)①“揭瓮偷尝新熟酒”写诗人在家中瞒着家人,偷偷品尝新出的米酒,一个“偷”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偷饮酒的憨态可掬的情状;②“开箱试着旧生衣”,打开箱子,试穿去年的夏衣,一个“试”字,写出诗人那种闲寂中带点无聊的情态。作者通过这一生活情节的刻画表达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

【解析】(1)C项,“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错误,“唤遣归”是春天离去之意,流露的是惜春之情。

(2)赏析这两句的关键在于找准其中关键的动词。

10.【答案】(1)C(2)①“才疏志大不自量”,“才疏”是说自己能力不够,“志大”是指报国之志始终如一。这一句通过自嘲、反讽的手法表明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②“西家东家笑我狂”“东家西家”指只知歌舞升平的士大夫,他们已经忘记了山河沦陷的耻辱和强敌依然窥伺的危险,只顾享乐不图恢复,反而对爱国的北伐主张加以嗤笑。此句表达了作者不被理解的苦闷与悲愤。

【解析】(1)C项弹奏音乐的不一定是“东家”的女儿,应是歌女;第八句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理解这两句关键在于对陆游生平的了解程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47e90a4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c.html

《诗歌鉴赏(题目)语言方面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