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 (7题;共28
1. 2分)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思辨 眼花缭乱 绝壁断崖 拭目以待 B . 拮责 辛苦恣睢 娇揉造作 人声鼎沸 C . 诓骗 涕泗横流 正经危坐 消声匿迹 D . 落第 妇儒皆知 恃材放旷 进退维谷 2. 2分)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兰翎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
B . 振兴教育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实现,任重道远。
C . 《我的兄弟叫顺溜》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人物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 . 那场生命科学的报告太精彩了,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3. 2分) (2017八上·益阳期末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15万平方公里以上。 B . 初冬的十洲公园开满秋英花,是个美丽的季节。
C .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D . 由于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有音乐天赋,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4. 2分) (2017七下·梅江月考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都开满花朵,________。幻想如此丰富,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 . 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 . 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C . 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 . 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5. 2分) (2019八上·深圳月考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 . 中秋节 B . 元宵节 C . 端午节 D . 七夕节

6. 13分) (2017八上·莱芜期中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初中班准备就“节日文化”为话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1 9

1 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例:元宵节——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2 我国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我们当地过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
3 部分国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尤其是班上一些同学热衷于过外国节日,为“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你用令人信服的理由这样说服他们过传统节日。
7. 5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他说那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是朕将前言陈具一遍。……崔判官教朕回阳世,千万作一场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孤魂……(唐太宗)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西游记》第十一回)
1 请简述“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
2 推选的“有道高僧”是谁?这位高僧在“水陆大会”后发下什么誓愿?
二、 古诗文阅读 (3题;共24
8. 11分) (2019七上·柯桥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 , 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①管仲、隰(xí)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1 解释划线的词 ①春往而冬反________ ②遂得水________ 2 翻译。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3 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 9. 7分) (2016九上·娄星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2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2 9

10. 6分) (2017·杭州模拟 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残酷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②在《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利名禄的名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③“烟”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情也不尽相同。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烟”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 ________
④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________ , ________”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回答)
⑤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________ , ________。”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
⑥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用“________ , ________。”的诗句表现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三、 现代文阅读 (3题;共31
11. 4分) (2017七上·苏州期中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奇招击退红潮 丹丘生
① 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④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
⑤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⑥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⑦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3 9

(选自2013年第1期《大科学》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潮的危害。
2 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3 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 . 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 . 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 . 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12. 4分) 《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烂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画。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
这就是说,不但人有个性的差别,景物也有个性的差别。我们若不能实地观察这种种个性的差别,只能有笼统浮泛的描写,决不能有深刻的描写。不但如此,知道了景物各有个性的差别,我们就应该明白:因袭的词章套语决不够用来描写景物,因为套语总是浮泛的,笼统的,不能表现某地某景的个别性质。我们能了解这段散丈的描写何以远胜那六句五言诗,便可以明白白话文学的真正重要了。
1
作者在评价《老残游记》时,发表了怎样的见解?作者使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2
这段话对你写作有什么启发?
13. 23分) (2014·绍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遇见树 苏沧桑
①我相信,江南的每一个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一定会看到树,至少,也闻到过树。树就在屋外,从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里,渗进来暗绿色的呼吸,提前让一个婴儿感受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不同的味道﹣﹣万物生命之初的清纯味道。
②一棵棕榈树,成为记忆里第一棵具象的树。它孤零零地站在祖母家老屋后一个很大的菜园子里。菜地匍匐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只有一棵棕榈树,鹤立鸡群。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一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关键是,它结满了硕大的海珍珠般的累累果实,金黄色的,极其紧实。可是,果实不能吃。我问树:你结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还要结果子?树当然没有回答。
③于是我猜想,世界上有些东西,其实是没用的,比如棕榈树的果实。那么,它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世界上没有树,也没关系的吧。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也没关系的吧?

4 9

④于是,我想,我和一棵树,其实是一样的。怎么长大,怎么活,怎么玩,也都是一样的,自己心里舒服就行了吧。这样一想,顿时如释重负。那时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无忧无虑”、“闲云野鹤”这些词,说的就是当时我像一棵树那么没心没肺的状态。
⑤几年后,与一棵树的遇见和别离,生命的味道开始变得不一样。一棵与我同龄的桂花树,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春日午后,被连根挖起,从乡下运到了我家,栽在刚刚造好的院子里。
⑥一个孤僻的女孩和一棵孤独的树,开始精神上的相依为命。树干、叶子,都特别干净,花香很淡,我喜欢。坐在树下读书写字,有好的句子就念给它听,有想说的话,就在心里说给它听。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常常,我会呆呆站在树下好半天。有一次,做错什么事被母亲责怪,我在树下站了很久。夜深了,树像一个人,被黑暗笼罩,我被它笼罩。雪从它身上纷纷落下来,我听见一个声音说:“你长大了,你应该……”
⑦生命里出现了“应该”这个词﹣﹣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十八岁,当我离开它去杭州读书,发现,整个杭州城都是桂花,仿佛我走了三百六十公里,桂花树跟了我三百六十公里!
⑧隔着三百六十公里,我问树:我想和你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可以吗?树没有回答。
⑨很多年后,又来了一棵树。
⑩是一棵幸福树。搬新办公室时,朋友送的。它真的是一棵树,而不是花草。它被两个花店的工人很费力地搬到十七楼。它长在一个很大的花缸里。花缸是粉紫色的,柔弱得似乎难以承受这么高一棵树。
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干活的地方,睡觉的地方,都离地百尺。像城市里无数人一样,离地越来越远。但我没想到树也搬到了楼上。
办公室朝北,整天没有一丝阳光。曾经有一天,我被一缕阳光晃了眼,最后发现,是阳光被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射过来。这可怜的一丝阳光,细微得如蝴蝶的吻,在树叶上缓缓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颤抖。树会怎么想呢?它的一生,估计要和我一起,永远禁锢在此,灯光,自来水,是它的阳光雨露,就像,方便面、快餐,经常是我的午餐。多么可怜。
奇怪的是,以灯光为生的幸福树,居然枝繁叶茂得不可思议。时时有缎子般的新叶,从树冠处一丛丛地钻出来。有时,出差回来,见它蔫蔫的,浇点水,又舒展了。它怎么这么逆来顺受呢?怎么这么像我呢?
终于,叶子的方向出卖了树的心。过一段时间,所有的枝叶都朝着窗口倾斜过去,像无数只伸向救命粥的手。绸缎一般的嫩叶,像婴儿的嘴唇,贪婪地找寻乳汁的方向。树什么都没有说,却什么都说了﹣﹣我渴望!我渴望阳光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的味道,蝴蝶和鸟的味道!
这棵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巢。
十七楼的窗外,一阵乌云路过,雨水随后滴落,落不到树上。一阵风从窗口路过,试图摇动窗内的树枝,树一动不动。
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

5 9

风会不会想,树边上那个女人,也是一个假人? (选自20138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这篇文章选入《2013中国散文年选》时被收录在“自然与人生”板块中。请结合全文,完成表。
自然 老屋外的树 ________ ________
2

下列三个句子写的都是不同的树在阳光风雨中的姿态,请选择其中一句加以赏析。
①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一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
②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
③这可怜的一丝阳光,细微得如蝴蝶的吻,在树叶上缓缓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颤抖。 3

文章最后说“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你认为这棵树是不是“假树”,为什么? 4

文中的“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无用而自由”到“有用却禁锢”,你认为这中间的奋斗有价值吗?请阐述你的观点。
人生
婴儿:让“我”感受________ 几年后:让“我”懂得________
很多年后:让“我”渴望重建生命之初与自然的联系
菜园子里的棕榈树 童年:让“我”知道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没用的,生活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四、 作文 (1题;共5
14. 5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里有一只盛水的瓦罐,用了十多年,父亲一直舍不得扔掉。一次,我倒开水,一不小心把瓦罐打在了地上,瓦罐被摔出了一条长长的裂缝。我想,这下父亲该把瓦罐扔掉了吧。可父亲没有,而是把它好好地糊起来了,说以后也许能派上用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在阳台养了许多的盆花,其中有一盆花长得特别艳丽。我一看花盆。正式那只有裂缝的瓦罐,父亲见我不解的样子,就说,瓦罐有了裂缝。不能用来盛水,但用来养花最合适。花盆里的雨水一旦多了,水就会顺着裂缝自动地渗透出来,使花盆不至于积水,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张出来的花也就比其他的更美丽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注意】①自拟题目,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6 9

参考答案
一、 积累运用 (7题;共28
1-1 2-1 3-1 4-1 5-1
6-1

6-26-3

7-17-2

二、 古诗文阅读 (3题;共24
8-18-2

8-39-1

9-2


7 9

10-1

三、 现代文阅读 (3题;共31
11-111-211-3


12-1
12-2
13-113-2

13-3
8 9


13-4

四、 作文 (1题;共5
14-1


9 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67bd289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d4.html

《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