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

发布时间:2023-12-05 15:53: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把握古典诗词的句法结构,感悟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古诗鉴赏是语文高考的重要题型,考试说明》对古诗鉴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考生从诗词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出发从深层理解和欣赏古诗词,具体细化为:一是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一是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考生在鉴赏古诗词时就是要解决若干个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首诗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在古诗鉴赏的练习中让学生要善于从句法结构和修辞角度去分析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在古诗鉴赏的练习中,高考的学生要善于把握古诗的句法特点,做到在句法上有律可循。其实,古诗常有以下句法形式:(一)对仗的句法形式对仗是古诗的重要格律要素。对仗愿意是指兵器两两相对,是古代仪仗形式之一,由两卫士执仗(刀戟等兵器的总名,如兵仗、器仗,对立于宫门两旁。后来,“对仗”这个词由兵器的本义借指诗句,用来指词语和句式整齐对称的两行文字。在古诗中,对仗的两句还要求字字讲究平仄的音律,并且把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出句和对句合成一个诗联,叫律联。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就是一个对仗的律联。从词语上看,“大漠”和“燕山”是地名相对,“沙”和“月”“雪”和‘钩”是事物名称相对。“如”和“似”是表示动作的单词。从格律上看,是“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从句子结构看,两句话是同样的一种句式。这三点都要讲究,才算是合标准的律联。其中词语的选择还有着这样的要求,即名词要细分类别,分成天文、时令、地理、宫室、器物、衣饰、饮食、文具、草木花果、虫鱼鸟兽、形体、人事、人伦、方位、数目、颜色、干支、人名、地名等二三十类。同类的名词相对,才算是工整的对仗。不同类的名词相对,只能算是宽式的对仗;宽式的对仗,由于在表达时较少束缚,所以乐为诗人所采用。如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个律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的“春蚕”和“蜡炬”“丝”和“泪”就是不同类别的名词。这样的对仗,同样可以构成意境深远的诗联。对仗工整是我国古典诗在表达上所采用的一种传统形式,它是西方格律诗所无法应用的。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汉字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因为汉字是单音节字,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字通常也就是一个词,这就使诗句长短的整齐划一和词义上有规则的对仗成为可能。对仗形式的作用有二:一是它能使诗句形式整齐匀称,音响效果和谐。二是它能使诗句在语言表达上更加鲜明、完整,因为对仗所用的词语不是语意相近、互相补充,就是语意相反、相异相对,把艺术意境寓于上下两句对照或互相补充之中。(倒装句式古诗中常有词句的倒装现象。高考试题中的古诗多半是近体诗,近体诗不像古体诗,它讲究格律,词序的组合和排列必须符合格律要求,近体诗的倒装现象特别多。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有“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一联,应该是“薪雨后怜竹,夕阳时爱山”的倒装;但因为这两句的平仄声调是“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改用直陈句,则不符合平仄声调。所以这种颠倒错综的句子,完全是由于调整平仄的关系。又如白居易的《草》的开始两句:“离离原
上草,一岁一枯荣。”本应为“原上草离离,一岁一荣枯。”因需符合“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平仄声调,故在词序上加以倒装。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应怜屐齿印苍苔”,本应为“应怜苍苔印屐齿”,因这句的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故在词序上加以倒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倒装,它是由上下行文的需要或为了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的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本应为“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倒装以后就使出句与对句形成更严谨的对仗。“黄河流入海”有点平铺直叙,一经倒装为“黄河入海流”,使意境更加开阔,气势更加雄伟。(省略句式古诗中的近体诗的基本句式是五言、七言,因此五言和七言这种“句有定字”的整齐句式,这便成了唐代及后来历代诗歌一种句式规范。“句有定字”既为一种规范,它对诗人产生一种约束,诗人要在创作时把错综复杂的事理和曲折变化的情感一并容入整齐的句子之中,于是只好“削足”以达到“适履”这就是形成省略句的原因。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一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里试加分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分别在出句和对句中用三个名词并列,构成了一幅荒村野店的旅客早行的凄凉图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辛苦。由于字数的限制,诗人不得不省略其中的一些字,尤其表动作的一些字。如诗人把“荒村野店的鸡鸣唤起旅客登程,那拂晓的残月还挂在天边”压缩为“鸡声茅店月”五个字;把“溪桥上厚重的寒霜,留下了早行者辛苦的足迹”压缩为“人迹板桥霜”五个字。诗人虽然在这一联中只用了六个名词,却在读者头脑中构成了一幅黎明前旅客早行的图画,而且把题目中的“早行”两字表现得非常清晰,艺术手法多么不同寻常,这种省略句式,只要我们稍加观察,便可体会出来。这样的例子在古诗词中是不胜枚举的。柳宗元的《江雪》中有“独钓寒江雪”一句,诗人把“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他独自在寒江垂钓”的语句压缩为五个字,细加体味,就能领会到这个蓑笠翁是在寒江钓鱼,不是在钓雪。又如李贺的《马》中的“何当金络脑”是“什么时候能够佩戴上金络脑”这个意思的压缩,这个诗句省略了一个谓语动词。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的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在“侧”字后省略了一个“看”字。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远”“近”“高”“低”四个字之后,也各省去了一个“看”字。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然不属近体诗范畴,也称得上是巧用省略句的珍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开始的三句话不着一个动词而能尽其意。悠悠黄昏、浓浓愁意般的晚归图凸现在读者眼前。(互文见义的句子结构古诗中,还有一种句子运用某种修辞法创造的特殊句式看似矛盾,实则互文见义。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试加分析:秦朝的明月,汉朝的关塞。难道秦朝没有关塞,汉朝没有明月吗?秦月和汉关不能独立作解释。正如《唐诗别裁》中说:“备胡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互文也。”这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法。这句的诗意应为“秦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6ed592d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c.html

《修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