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说明书

发布时间:2019-12-11 06:16: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说明书

 规划背景

为进一步加快金沙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进程,更好更快

地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积极利用试验区建设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产业集中、工业集群、人才

聚集、产品升级、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建设目标,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挖掘资源潜力,从

而推动金沙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进入贵州前 10 强、西部

50 强县市。为此特编制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设立开发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建设开发区,是城市规模扩张并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金沙县城总体发展规划,中心城区空间发展边界将达到 75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将

达到 30 万人,而人口的聚集增长必然产业发展密不可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启动与建设,

必将有力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形成支撑县城发展的产业承载区,吸收大批富余劳动力

就业,对城市的规模扩张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2 建设开发区,是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提高辐射带动作用的迫切需要

目前金沙县经济发展主要以煤电产业为主,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因此,

建立一个“产业集中、工业集群、人才集聚、产品集合、科研发展”为一体的经济技术开

发区,对构筑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承载平台、提升全县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提

高辐射带动作用,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3 建设开发区,是推动金沙县新型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企业间形成互补共生的循环产业链,可有效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综合

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发展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互为支持,并向集群化发展,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从而实现工业强县和工业富县的发展战略。

2.4 建设开发区,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的需要

开发区都是本着“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来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审

批,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2.5 建设开发区,金沙县基础条件相对成熟

1)经济优势

2009 年,金沙县实现生产总值 72.6 亿元,同比增长 18.77%;完成财政收入 17 亿元,

同比增长 41.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8.93 亿元,同比增长 54.39%;农民人均纯收入

3700 元,同比增长 1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79 元,同比增长 10.92%。2010

 1-9 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5.31 亿元,同比增长 10%;完成财政总收入 16.99 亿元,同比

增长 48.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9.36 亿元,同比增长 77.07%;农民人均纯收入 3067 元,

同比增长 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10499 元,同比增长 8.3%。呈现出经济总量

稳步增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财政收入稳定增收的良好局面。

2)资源优势

金沙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境内有农作物 400 余种,适宜生长的药用生物资源 480 

种。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煤、铁、硫、磷、硅等 19 种,其中煤炭资源总储量达

44.97 亿吨,镁矿储量 2 亿吨,铁矿储量 3644 万吨,硅矿储量 3000 万吨,是全国 200 个重

点产煤县之一、贵州第二产煤大县,同时也是贵州“西电东送”战略的能源基地之一。产

业资源富集,金沙回沙酒连续多年蝉联贵州八大名酒称号,金沙及图是全区唯一的

国家驰名商标;清池茶早在汉代就被列为贡茶,金沙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贡

茶之乡的美誉,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荣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岩孔矿泉水曾被列为

 11 届亚运会指定用水;康星油品、富生同酱油、禹谟醋、冠香坊调味品等产品深受群众

喜爱。

3)电力优势

金沙县现有总装机容量 170 万千瓦的黔北火电厂一个,以长征电站为代表的小水电 6

个,总装机容量 1 万千瓦,境内有 110kv、35kv 等大小变电站 19 个,正在规划建设 220kv

变电站一个,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电力供应网络,能为开发区提供有力的电力资源保障。

4)交通优势



开发区紧靠杭瑞高速公路,正在规划的昭黔铁路、四川古蔺经金沙至贵阳修文高速公

路沿开发区而过,326 国道、金沙至仁怀等公路横穿开发区。同时,金沙县十二五期间将以

县城和开发区为中心,四横六纵为骨架,以两城区五连线为网络,逐步实现外接大通道,

内联小循环的县域交通网络。交通网络建成后,到省会贵阳仅 140 公里,到历史名城遵义

 60 公里,届时,金沙东至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和西到云南等省区交通十分便利。

5)人力资源优势

全县总人口 63 万余人,其中农村人口 57 余万人,城乡劳动力资源 35 万余人,能够为

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每年将有 2000 人左右的大中专毕业生,能为全县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6)区位优势

开发区处于成渝经济圈和黔中经济区的结合部,北邻历史名城遵义 89 公里,南毗省城

202 公里。蒙山和娄山山脉灵气,乌江与赤水两河的濡养,形成了金沙独特的红色旅游景观,

以冷水河景区(已成立副县级的景区管理委员会)和三丈水景区为代表,体现出喀斯特地

貌的风彩,弘扬了长征精神和金沙的风土人情。金沙是贵州境内未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投

资热点和旅游发展极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必将受到成渝、遵义、贵阳等地区的辐射带动。

 经济开发区概况

3.1 区位分析

3.11 金沙县地理区位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东部,处于乌蒙山脉和娄山山脉的交汇处,坐落

于乌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之间。东邻历史名城遵义,南毗省会贵阳,西靠毕节,北接四川,

位于黔中经济区的北面,属于成渝经济圈和黔中经济区的结合部,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县城南距省城贵阳市 202 公里、东离遵义 89 公里、西至毕节 191 公里。

3.12 金沙县经济区位

金沙县贵州的经济强县,位于毕节至遵义经济发展轴之间,有重要的联系与承接的

作用;同时金沙被纳入黔中经济圈辐射范围以内,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之一,对于

金沙的经济发展是一次重要契机。


3.13 经济开发区区位

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金沙县城乡统筹、城一体化发展,采取一区多园的布

局方式。一区即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园分别是依托县城城区规划设置的综合产业园

(位于金沙县城关镇、岩孔镇和西洛乡境内),依托茶园和木孔 2 个乡设置的茶园能源化工

产业园木孔建材产业园。该区域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经有

关专家现场踏勘,确定为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佳位置。

3.2 地形地貌分析

经济技术开发区 A 位于金沙县城东部、东北部区域,规划区三面环山,属典型的中

低山、丘峰地形地貌。规划区范围内北部区域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南部区域西高东低,以

相对高差 20-60 米的浅丘洼地为主,主要集中于西洛乡、岩孔镇及黔北电厂以东区域,坝

中偶有浑圆状山头分布,高差在 100 米以上,具有开发区建设较为适宜的用地条件。

B、C 区根据地形图你做一下地形地貌描述。)

 开发区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和任务

4.1 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布局集

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生态环保、提升文化品味”的总体要求,坚持内外资并重、内外销

并重、依托一产、发展二三产业并重,打造企业文化,不断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转变发展观

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实施网络传媒文化和开放先导战略,着力承接产业转

移,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壮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效益,

推进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

动力区,新型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产业、能源化工建材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文化、产业和

高新技术研发的聚集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体制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为金沙

县进入贵州前 10 强、西部 50 强县(市)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4.2 发展战略和任务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开发区建设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

质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使开发区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

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

2)经济发展的动力区。开发区将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大量中小企业,促进产

业聚集和产业集群,形成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开发区的产业基础,

在企业培育、产业成长、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市场开拓等方面走在前列,为全县经济发展提

供主要支撑和持久动力。

3)新型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产业、能源化工建材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

研发业聚集区。开发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新型产业,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

原则,引导现代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生产、高新技术产业及信息文化传媒企业向开发区集

聚,成为金沙县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加工业、能源化工建材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和高

新技术研发的聚集区,使之成为金沙县同业聚集、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

4)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加强环境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创新开发模式,

提高质量,办出特色。鼓励和支持开发区在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管理变革等方面先行先试,

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不断完善软硬环境,使开发区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

为创业者搭建最优平台,催生投资洼地效应,为开发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

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和作出示范。

5)对外开放的前沿区。开发区将引领对外开放,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率先构建承接产业

转移的平台,成为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研发和物流的重要承接基地;以机制体制

对接为先导,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金沙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

重要平台、富民强县的重要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

6)城市发展的新区。开发区将在企业发展、产业集聚的基础上,不断拉伸城镇框架,完善

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充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

大力完善开发区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一流、人居环境优良、社会治安良好、社会保障健全

的城市新区,成为金沙县现代化的城市新区和人居工程的样板区。


4.3 项目概况

遵循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两大规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

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按照一区”的发展模式,形成以新型装备制造业、特色食

品产业、能源化工建材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研发为支

撑的产业聚集区,配套商贸服务、居住、文化娱乐、购物及相关基础设施齐全为一体的新

型经济开发区。

1)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园:利用金沙县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通过招商、合作、合资

等方式引进新项目。引进以矿山机电产品制造为主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发展趋势强劲的企业,辐射周边区域内装备制造企业协调发

展,在地域上形成产业链,逐步形成区域特色,重点打造矿山机电产品制造为主的支柱产

业。建设地点:城关镇。

2)特色食品产业园:根据金沙县特色产品发展规划,重点在开发区内设立酱香白酒

酿造”、“食用油生产”、“农副产品(大头菜、果蔬、核桃系列、小油桐、食用菌等)加工”、

“中药材(金银花、杜仲、绞股蓝等)加工”等特色产业加工基地,通过提升产品质量,

培育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建

设地点:城关镇、岩孔镇、西洛乡。

3)现代物流园:发挥区位优势,引进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煤炭、农

副产品、建材、矿机电产品等为主体的物流交易中心,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以

此满足全县采掘业、建筑业、特色产业等产业发展的物流需求。建设地点:城关镇、西洛

乡。

4)文化产业园:按照“引领现代文化发展方向、实现跨越发展”的主题,秉承精品

时尚、宏扬金沙”的创新理念,着力打造贵州西北部最好的文化传媒核心产业链,建设体

育、休闲娱乐、图书动漫、网络传媒、绘画、书法、艺术、特色旅游商品和红色旅游文化

等产业为主的文化产业聚集园区。建设地点:城关镇、西洛乡。

5)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按照新型装备制造、新产品、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产业

发展策略,着力打造新能源动力研究中心、设备制造研究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工业

与信息化融合研发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中心,努力做大装备机电一体化产业、做强

新能源开发产业、做精电子信息产业、做长精细化工产业、做好新材料产业、做优现代服

务业。建设地点:城关镇、西洛乡。



6)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园:根据金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进一批能源、化工、新

型建材等知名企业,挖掘地方优势资源,按照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原则,建立一个资源、

加工、营销一体化的产业聚集群,重点打造以电力、煤化工、新能源(有机碳、瓦斯发电

等)、建材为主的支柱产业。建设地点:茶园乡、木孔乡。

 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

5.1 管理体制

开发区成立后,一是设立金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县级单位),在中共金沙县委、

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对开发区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开发区一体化开发建设,

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全

方位的服务。二是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落实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及行政管理权限,争取开发

区享有同级政府审批权,项目审批一般不出园区。同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凡是同级

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可以完成的行政许可及其相关监管事项,同级人民政府委托开发区管委会独

立完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开发区管理模式,建立区内与区外、管理与服

务的关系。三是开发区管委会将从发展需要出发,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机构、

配备人员,落实经费,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5.2 政策措施

5.21 完善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强化产业导向

1)完善发展规划。开发区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分层次发展、特色发展的原则,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以主导产

业、发展空间、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及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科学编制和深化各园区发展规划,

并加强各园区规划管理,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建设,保障规划实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强化产业导向。开发区将根据金沙县资源、交通、区位条件,按照“找准比较优势,规

划产业方向,对接产业转移,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招商重点的要求,完善和提高产业规划质

量和水平。开发区项目引进将贯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

业优化升级,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知名度品牌和高

附加值产品,提高入园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坚决杜绝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


生命安全、国家明令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入园。支持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低炭经济

项目和资源节约利用项目,争创有机工业园、环保工业园和生态工业园。

5.22 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内容,提升竞争能力

1)创新开发区开发机制。开发区建设将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增强活力,积极吸纳各类社

会资本投资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行开发区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运作和企业

化管理,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培训等公共

服务平台的建设。以“一区五园一中心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各类专业园区和特色

园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2)创新开发区服务内容。在着力完善基础性、行政性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完善生产性、生

活性服务,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方式,建立绿色服务通道,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降低商务成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社会中介服

务机构,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5.23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支柱产业

1)加强特色园区建设。按照“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发展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的思路,进

一步推动开发区内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加工业、能源化工建材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等

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以做大、做强、做特为目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相对优势,

因地制宜,形成一批产业相对集中、相互关联紧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群,建成一批区域特

色产业园区。

2)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以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骨干产品为龙头,加快形成集中度高、

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开发区支柱产业群。围绕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点产业,千方百

计引进相关企业入园落户,形成产业集聚。

3)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紧紧抓住全省面向央企招商的机遇,引导企业和项目向特色园区集

中,以引进龙头企业为重点,着眼于延伸主导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

5.24 改善金融服务,创新合作机制,解决融资难问题

开发区管委会设立专门机构,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沟通,鼓励银行与企业探索

新型银企合作关系,支持推广银团贷款、动产抵押贷款、小额贷款等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切

实解决区内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充分运用金融手段培育壮区内企



业。

5.25 节约利用土地,提高节约开发水平

建立开发区节约、高效、合理的用地机制,制定高效用地标准,加强对开发区土地产出效

益的管理。鼓励开发区和区内企业盘活土地存量和利用现有土地增资扩规的政策措施,引导企

业节约用地,努力探索一条通过加强各个管理环节节约用地的新路子,依靠科技提高土地的投

入产出率,通过集中布置建设行政管理、生活服务、污水处理、仓储及绿化等配套设施,控制

非生产性辅助设施的用地规模,提高区域性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

5.26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开发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

用。加强科研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充分发挥高等院

校和研究院所科技资源优势,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帮助园区企业解决研发和技术

难题。

2)强化以人为本,推进人才强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以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培养、引进高

水平研究开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队伍。

3)强化政府扶持与引导,加大对技术产业的孵化力度。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促进高新技术企

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各项税收、财政、信贷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研究

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政府科技投入结构,发挥政策的产业导向作用。

5.27 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发展动力

1)加大用地政策倾斜和财税支持力度。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向开发区倾斜,优先安排开发区

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建立开发区财税体制,实行激励型的财政分配政策。在开发区建设过程中,

能够减免的税费给予减免。

2)优化投资软环境。依法行政、廉洁执法,严禁损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或不正当执法行为

发生。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减少或取消地方行政性收费。

5.28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开发区可持续发展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确保开发区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开发区建设同步推进,切实保护好开发区及周

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循环、低炭经济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


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加强开发区环保设施建设。加快编制开发区的环保建设规划,其布局、总量、建设时序

等要与开发区产业开发功能定位相适应,并与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相协调,确保开发

区内配备完善的环保设施。

5.29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发展合力

1)加强对开发区工作的领导。成立的开发区管委会将切实履行职责,具体做好开发区建设

发展的规划、指导、协调、实施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开发区建设中的情况和问题。

2)完善开发区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职能、改

进作风,加大对开发区工作的整体协调力度,大力支持和促进开发区建设发展。县级各有关部

门将按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热情服务,形成合力。

 总体规划

6.1 总体布局

规划在县域范围内依托中心城区的工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

心城区为综合产业园,园内包括了文化产业园、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园、特色食品产业园、

现代物流园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分别在茶园乡建设茶园能源化工产业园和木孔乡建设木

孔建材产业园。综合园区建设用地规模为 15.38 平方公里,能源化工园建设用地规模为

2.54 平方公里,建材产业园建设用地规模为 3.33 平方公里。

6.2 综合产业园区功能布局

总体结构:一心两带三轴六片区

1)一心:绿心

利用东、北产业带之间的山体,营造良好景观环境,形成整个园区的绿化中心。

2)两带:东、北两条产业带

北部产业带集合高新技术、文化、食品加工、物流等功能区。东部产业带主要发展机

械加工和物流,同时依靠原有发电厂发展能源。

3)三轴:三条联系轴

北片区各以一条东西向主干道作为联系轴,东北片区之间以一条南北向主干道



作为联系轴。三条轴线在空间上加强了整个园区的联系。

4)六片区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规划区定位将规划用地划分为六大片区分别为物流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区、食品工业、文化产业园区、机械加工区、能源区。其中文化产业园区有

居住、行政办公、文化娱乐、配套商业、产业研发组成。

园区打造多样复合的功能特色和开合收放的空间特色。功能上,东部片区依托现状黔

北电厂及规划铁路站场形成集机械制造、物流仓储于一体的片区,北部片区依托现有白酒

制造业,形成集食品加工、产研发、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仓储于一体的片区。空间上,

通过建筑与水体绿化的不同围合及线性联系轴在不同区域的穿越,塑造多变化的公共空间。

6.3 能源产业园区功能布局

延续并完善总体规划布局结构,建立合理的用地结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

协调发展;创造健康的投资环境;实现土地的适度开发和合理控制下的利用;加强与完善

园区功能,推动园区经济发展。

结构:园区内功能结构概括为为一轴四片一心

1)一轴

依托园区内主要干道而形成的中央发展轴;

2)四片

围绕中央发展轴而布置的生活配套服务区、二类工业区、三类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

3)一心

生活配套服务区内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

6.4 建材产业园区功能布局

延续并完善总体规划布局结构,建立合理的用地结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

协调发展;创造健康的投资环境;实现土地的适度开发和合理控制下的利用;加强与完善

园区功能,推动园区经济发展。

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脉、两轴、两带、五组团”。

1)一心:综合服务中心

由位于规划区中南部的园区综合广场、体育中心、文化娱乐等用地组成园区文娱中心。


2)一脉:园区蓝脉——西洛河

整个规划区沿西洛河谷轴向布置,在本次规划中西洛河不但被打造成产业园区主要的

绿化呼吸廊道,而且也成为提升园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山水脉络。

3)两轴:南北两条产业拓展轴

根据现状用地条件规划的两条东西向主干道——这两条道路是产业园区的产业拓展轴,

依据产业规划布局沿道路两侧布置各类产业用地。

4)两带:生态绿化带、防护绿化带

生态绿化带:沿东部仓储组团纵深发展的绿化带形成生态景观绿化带。

防护绿化带:在规划区东部二类工业组团规划产业防护绿带。

5)五组团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规划区定位将规划用地划分为五大组团。

综合服务组团:位于规划区中部的中心公共服务片区和居住片区。

东部工业组团:由位于采石场以东、以南的二类工业用地组成。

东部仓储组团:由位于采石场以西、中心服务组团以东的仓储用地组成。

西部工业组团:由位于中心服务组团以西的整个二类工业用地组成

西部仓储组团:由位于西部工业组团以南的仓储用地组成

 道路交通规划

7.1 综合产业园区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1)公路交通

规划区内有杭瑞高速公路与 G326 国道通过,公路交通便捷。规划利用杭瑞高速公路

西北向东南方向穿越产业园区的便利条件,规划设置两个互通下道口,分别位于小松林与

多尔坡之间和大土湾;规划调整 G326 国道从园区南部经过,在保证内外道路交通便捷联系

的同时减少过境交通对园区内部的干扰,实现规划区与区域主要交通干线的便捷联系

2)铁路交通



规划昭黔铁路货运支线从园区东南部经过,在园区南侧设置货运站场一处。

2)道路结构

棋盘式道路网布局,节约用地,联系方便快捷。

因综合园区规划区面积较大,南北两功能区受中部山体分隔影响,联系不便,规划加

强南北向的道路交通联系,规划设计 2 条南北向干道保证南北组团的交通联系。各组团内

部采取方格网道路布局模式,东西向主干道连接各个园区,形成主、次、支道路网络系统。

规划两纵两横的主干道骨架系统,其中:两纵:联系两个工业片区,规划道路宽

分别为 50m(24+6+10+10)、60m(32+6+11+11);两横:北部横向主干道为片区间干道,中间公

共服务设施用地,是县城对内服务的主要公建设施带,规划道路宽分别为 50m(24+6+10+10)、

60m(32+6+11+11)。规划方格网状的次干道骨架系统。道路断面宽 32m(21+5.5+5.5)、

26m14+6+6)。

3)交通设施规划

充分考虑了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对园区的影响,合理安排停车场、货运站场、加油

站和物流仓储用地位置。结合园区主要出入口、公共中心、仓储市场用地规划社会停车场、

广场设施。

4)指标

规划区道路广场用地为 274.25 公顷,其中道路用地 262.38 公顷,广场用地 6.36 公顷,

社会停车场用地 5.51 公顷。

7.2 能源产业园区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主要东北-西南向干道贯穿产业园区,东北向至遵义,西南向连接茶园乡。

2)道路结构

规划为方格网状的次干道骨架系统。园区内道路交通形成“两主五次一环路的道路

系统格局:环路的道路设置等级为次干道;此外,在仓储区集中设置一大型停车场,占地

 3.01 公顷。


3)指标

断面宽度:道路断面宽 32m(21+5.5+5.5)26m16+5+5)。

面积指标:道路交通设施用地总共 31.84 公顷,占园区总共建设用地 12.55%。

7.3 建材产业园区交通规划

1)交通发展策略

规划产业园区交通处理重点是加强综合服务组团与各个产业组团的联络,使各个分区

之间交通便捷。车行系统的组织与用地布局紧密结合,发挥道路的最大使用潜力,并充分

考虑远期产业园用地拓展的要求。

2)对外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最主要的一条公路向北通往遵义。规划一条红线为 36m 的主

干道从园区西南角通往木孔乡,以便区域交通联系。

3)路网结构

结合自然地形及区外的主要道路的走向和规划区域交通的主导方向来确定线路走向,

道路走向大体为东西—南北向;根据土地使用,客、货交通源和集散点的分布、交通流量

流向并结合地物来确定新区路网的形式和布局。

规划由园区主路形成两横四纵”的道路主骨架,由主、次两级道路组成方格路网结

构。

园区道路系统分为主路和支路两级。

主路:两横四纵”。红线宽度 36 米,机动车双向 6 车道

两横:是东西向联系的两条园区主路,均为交通性干路,是园区东西向联系的动脉,

将以快捷的交通条件疏散园区人流、物流。

四纵:是南北向联系的四条园区主路,均为交通性干路。主要解决园区南北向交通,

加强仓储与工业组团的相互联系。

支路:根据现状自然地形、产业用地规模和组团道路网结构灵活布局。红线宽度 20 米。

机动车双向 4 车道。

主路与支路一起构成完整的道路系统,提供便捷顺畅的交通保障,最大限度的发挥道

路网络系统的作用。



4)社会停车场

为适应未来不断增加的机动车交通量的要求,规划中对静态交通设施(主要是机动车

社会停车场)进行布局安排。规划在采石场西侧、西部仓储组团东南角设置社会公共停车

场,解决园区集中停车的问题。

5)指标

面积指标:道路交通设施用地总共 64.17 公顷,占园区总共建设用地 19.73%。

 绿化景观规划

8.1 综合产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

8.11 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区的绿地景观系统:以中央山体的绿化基础展开,加上滨河生态绿带和各个分区

的组团、庭院绿化,形成以滨河景观带、景观廊道、重要景观节点构成该区的景观网络系

统。

1)滨河景观带——以箐河、西洛河为依托,打造滨河景观带,成为该区主要的公共休

闲区。

2)景观廊道——以干道景观轴线,通向河流的次要景观轴线形成景观通廊,营造良好

的自然环境

3)景观节点——包括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及广场。其中以背景山体、公园绿地为主要

景观节点,其它为次要节点

8.12 景观特色

1)山体景观

规划区内保留了两个片区间重要的山体,山体使用功能的多样性丰富了山体景观,并

各自以其为中心,形成山体绿化景观通廊,与其它的景观元素相互渗透、

2)滨水景观

充分利用规划区北部的现状河流,并结合文化产业园,形成独特滨水景观空间。对规

划区北部的现状河流进行改造和整治,工业及各类服务设施结合滨水景观布局,体现滨水

景观特色。


相互融合。

3)广场景观

广场景观与山地景观、滨水景观以及步行系统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由于规划区内平

地与山地结合,地形变化较大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同时又在功能定位上各自不同,

行政区结合水景布置市民广场,仓储用地结合市场布置广场,机械工业区结合行政办公布

置广场。

8.13 指标

规划区绿地为 164.1 公顷,其中公共绿地 109.41 公顷,防护绿地为 54.69 公顷。水域等其

他绿化景观用地为 39.84 公顷,不计入建设用地指标。

8.2 能源产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

8.21 绿化系统规划

规划区的绿地景观系统:以两面山体的绿化基础展开,加上滨河生态绿带和各个分区

的组团、庭院绿化,形成以滨河景观带、景观廊道、重要景观节点构成该区的景观网络系

统。

8.22 景观系统规划

景观结构:园区景观结构为两轴一心一湾:两轴分别为东北-西南方向景观大道和

垂直景观大道的主干道;一心为工业配套服务区的公园绿地;一湾为顺自然河流

方向的绿化景观,打造滨河景观带,成为该区主要的公共休闲区;此外,自然背景山体绿

化向园区内渗透。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层次。

8.23 景观特色

景观特色:山体景观:园区为两山脉之间的平地,自然山体形成了园区天然的生态屏

障和背景景观;滨水景观:2)滨水景观:充分利用规划区自然河流,并结合生活配套服务

区,形成独特滨水景观空间,工业及各类服务设施结合滨水景观布局,体现滨水景观特色;

广场景观:广场景观与山地景观、滨水景观以及步行系统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由于规划

区内平地与山地结合,地形变化较大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生活配套服务区结合山

体布置市民广场。



8.3 建材产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

8.31 绿化系统规划

规划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理念,将开发建设与生态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将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与自然大背景的山水格局相结合,采用点状、带状和面状相结合的布局,

根据绿地的不同位置,配置各类植被,使其各具特色。综合运用各类植被的不同特色,烘

托不同绿化空间的特性。通过西洛河绿廊、各类绿带、道路绿轴、组团绿地,营造生态产

业园区生产生活环境。

8.32 景观系统规划

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以营造新城市空间结构中的景观要素和开放空间之间的联系为目

的,并且着重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新环境的创造。规划区由景观廊道、景观带、重

要景观节点等组成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景观系统。

1)河流景观廊道——以西洛河为依托,打造自然景观廊道,成为该区主要的公共休闲

区。

2)景观带——以干道景观为轴线,通向河流的次要景观轴线形成纵向景观带,营造良

好的自然环境

3)景观节点——包括街头绿地及广场。其中以西洛河转折点为主要景观节点,其它为

次要节点

8.33 景观特色

1)滨水景观

充分利用横贯规划区的西洛河,并结合园区文体中心及综合服务区,形成独特滨水景

观空间。对规划区北缘的现状河流进行改造和整治,工业及各类服务设施结合滨水景观布

局,体现滨水景观特色。

2)广场景观

广场景观文体中心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由于规划区内平地与山地结合,河流蜿蜒通

过,地形变化较大。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在西洛河转折处结合文体中心设置市民

广场,紧邻园区综合服务片区,既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休闲活动,又利于文体中心大规模

人流疏散。

3)工业景观


园区两侧打分用地由工业用地及仓储用地组成,在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筑

花园式现代生态工业景观。无论在功能布局上,还是建筑空间组织上,以及交通组织上,

都体现出有机、生态、合理、集约、高效和便捷。

8.34 指标

规划区绿地为 44.34 公顷,其中公共绿地 40.93 公顷,防护绿地为 3.4 公顷。水域等

其他绿化景观用地为 8.03 公顷,不计入建设用地指标。

 近期建设规划

9.1 建设原则

1)合理启动、有效带动。

依托现有产业资源。利用已有产业雏形,扩大规模,增强集聚效应

2)多样产业、生活生产高效统一

多园区合理打造,增强产业的吸引力,将居住、文化、商业、行政办公和产业高效的

结合。

3)生态优先、弹性增长

尊重自然山水,打造生态产业园,近期建设的同时为远景建设留有发展空间

9.2 近期建设

综合产业园北部片区,近期依托回沙酒厂和行政中心的建设,打造文化产业园和特色

食品加工业;东部片区近期发展机械加工和适量的物流。

依托黔北电站的搬迁,在茶园乡启动能源产业园。

依托木孔乡现有采石场,扩大规模,建设建材产业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6ef1844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2.html

《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说明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