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归隐境界

发布时间:2019-08-17 06:24: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归隐境界

作者:宋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0年第05

        【摘 要】《归园田居》是集中反映陶渊明归隐情结的典范之作。作品以冲淡、平和的笔调在写景抒情中表达其归隐志趣,充分体现出古代文人一种难得的归隐境界——现实性的身隐。陶渊明的归隐超越了归隐本身,是人格的重塑和精神的涅槃,提升了人们对文人归隐生活的认识。

        【关键词】陶渊明 归隐 人格重塑 精神涅槃

        

        归隐是我国古代文人普遍向往或亲身体验过的生存状态。在古代文学史上,多数文人是内心有归隐之意(意隐),心系田园山林,而身在市井宫廷,很难从根本上割舍红尘俗世,达到心随物(物欲)外、物(自然)我相融的做人境界。而被誉为隐者,长期远离官场闹市、隐身田园(身隐),并能自耕自足的文人,是较少的,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不计荣辱贫富,清心寡欲,怡然自得,是高洁之士的典型。从意隐到身隐,是古代文人归隐的两种不同境界。意隐是理想化的精神向往,身隐是现实性的人格追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是集中反映归隐情结的典范之作。作品在写景抒情中表达其归隐志趣,充分体现出古代文人一种难得的归隐境界——现实性的身隐。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杂诗》第五首)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在二十九岁抱着明君贤臣的理想进入仕途。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但在那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陶渊明本有爱慕自然的思想,而在老庄思想和隐逸之风的影响下,这种对自然的爱慕表现为对隐逸的企慕。因此,当仕途不得志时,这种思想便常常刺激着他。十二年中,他抱着希望出仕,碰壁、失望、归隐,然而他没有死心,再抱着希望出仕,再碰壁、再失望、再归隐,先后三仕三隐,任过江州祭酒、桓玄的幕僚、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直到四十一岁那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二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二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二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元嘉四年(427)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他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704af7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a.html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的归隐境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