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的文化内涵及现代社会的红娘现象

发布时间:2021-04-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红娘的文化内涵及现代社会的红娘现象
一、绪论 (一)选题意义

随着《西厢记》的普及和传播,"红娘";在我国民族文化中逐渐成为感情牵桥搭线人物的代名词,许多学者从《西厢记》出发研究并提出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中的"红娘现象";"红娘";的善解人意、侠肝义胆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在文学作品中,红娘由最初的无独立意义的人物形象,因情节的发展而增加了人物的故事,进而发展为性格鲜明的婢女,在《西厢记》中扮演了张生和崔莺莺爱情使者的重要角色。在后世的小说发展中,"红娘";的形象也逐渐增多、逐渐丰满,最终成为居于主人公地位的侠女。董解元《西厢记》使莺莺形象谐和丰满起来,但到了王实甫的笔下,红娘的形象继续膨化并终至越位,莺莺的形象则出现了向两端变化的情况。从《西厢记》出发,研究红娘的文化现象,对于更为深入地探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随着近年来婚姻中介所的大量出现,电视相亲节目也开始将红娘文化作为节目的文化渊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的红娘文化,对于婚姻中介业和相亲娱乐节目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对红娘人物的解析和红娘文化的研究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蒋星煜在《红娘的膨化、越位、回归的变奏与"红娘现象";《河北学刊》19913期)中研究了红娘人物的文化意义和形象的发展演变,从文本出发分析了社会文化背景对红娘人物形象的影响。罗冠华在《红娘的形象何以变化多端》《四川戏剧》20091期)中分析了从《西厢记》开始红娘人物形象的多变性,认为大团圆的民族审美心理和侠义精神的传播是红娘人物形象嬗变的文化渊源。专家们的研究对于本文的写作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三)研究思路 本文以红娘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的方法,从文本研究出发,分析《西厢记》中的红娘人物形象和后世形象的发展嬗变,搜集和红娘文化有关的研究资料,分析儒家思想、侠义思想对红娘文化的影响,从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较多的婚姻中介和电视相亲节目来探究红娘文化的时代特征。 二、现代社会的红娘现象 (一)婚姻中介与婚恋节目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受到社交圈的限制,寻找伴侣一直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相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是缔结婚姻的重要环节,而在现代社会,它又成为结识异性、寻找配偶的流行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都很忙,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赚钱,男生女生们几乎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大事,造成了许多后现代的"剩男剩女";,而婚姻的介绍人一直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红娘从民间的媒人逐渐走向产业化,演变成婚姻介绍所和专职机构,替那些想要找寻幸福的人穿针引线,促成一段段美好姻缘。 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不少电视台开始适应社会的需求,跟随时代的潮流,办电视相亲节目,为单身男女们提供了一个互相认识、交流、沟通的契机,成为新时代的红娘。江苏的"非诚勿扰";等新时代的"电视红娘";通过电视传媒这一现代科技手段,集合了全国以及邻国的众多美女来参与,又通过卫星把相关信息传播到世界,传播的广泛性和时尚性公演的娱乐大戏吸引了无数的寻偶者。 (二)网络传媒下的现代红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流信息源,全球的网站以每天80个的速度递增,当前国内上网的报纸就已经接近3000家,网络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媒体,已超过了传统的新闻媒介,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E时代的来临使婚姻媒介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一些借助网络平台相亲的"后现代红娘";开始出现。"E时代第一红娘";龚海燕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有着打工、北大求学和网络创业的传奇经历,利用"世纪佳缘";网络平台完善的网络服务为寻偶者牵线搭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称为"千万人的网络红娘"; 四、对红娘现象的思考 (一)红娘的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红娘形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首次出现是在中唐代元稹的著名传奇《莺莺传》中,在故事中红娘仅仅是士人阶层笔下的一个普通的婢女形象,情节发展中仅仅是一笔带过的人物,是故事情节的引线人,没有太多的篇幅。红娘在《莺莺传》中作为次要人物出现,与同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婢女形象一样,都是惟命是从、小心谨慎,没有鲜明的个性。在《董西厢》中,红娘开始以独立的人物形象出现,在故事中有独特的外貌和鲜明的语言,人物机智勇敢、富有同情心的人格魅力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红娘在故事中的地位的上升,和他在崔、张爱情中的作用表现了她富有同情、见义勇为、爱憎分明的品质。红娘这个人物的血肉丰满是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王西厢》的红娘,不仅具有同情心、正义感,而且更加幽默风趣、无私助人、勇敢反抗,面对老夫人的责难没有丝毫畏惧,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成熟婢女形象。后世文学中的红娘形象逐步向侠义和热心方面发展,主要表现在明代后期的戏曲小说领域。李日华的《南西厢记》中红娘作为挑逗者的形象登上了戏剧舞台,突出了人物的幽默性格;明中后期盛行的《定本西厢记》和《金瓶梅》中红娘的形象突破了传统的约束成为情色的媒介。明末黄粹吾的传奇《续西厢升仙记》中红娘又变成了礼法维护者的形象,人物的角色发生逆转。荀慧生的京剧《红娘》中,红娘一跃成为剧中的主角,显示了红娘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红娘在故事中是崔家的奴婢,故事中一开始其主要职责就是服侍和管制着小姐莺莺,后来张生退去围兵之后,老夫人的"赖婚";之举激起了红娘极大不满。从此红娘开始勇敢地站出来,坚决地站在张生的立场上,为崔张的爱情打抱不平地,尽力成就张生与莺莺
的婚事。故事中的红娘智谋多端,为张生进计献策,成功地为崔张牵线搭桥。红娘有侠义心肠,她为莺莺传书递简,辛勤劳苦自不必说,还常常忍着小姐无端指责,受着老夫人无情的棍棒。由此观之,红娘的侠义精神是因为感激张生侠义地救了她们一家人。"我想咱们一家,若非张生,怎存俺一家儿性命也?";(《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红娘所为绝不仅仅是出于"热心";,而是义与勇的表现。 1.红娘的正义感和反叛精神 红娘敢于为崔、张的自由婚姻而奔走,在充斥着封建礼教的社会背景下,是大逆不道的,特别是她作为一位老夫人派来"看守";小姐的丫头,老夫人是封建礼教的化身,终日将女儿紧闭闺房中,不得见生人,红娘不仅不揭开这层秘密,或置若罔闻,反而推波助澜,是这场婚姻得以美满结局的主要的牵线搭桥之人。老夫人在张生退去围兵之后,出尔反尔,失信于张生和崔莺莺,红娘为此义愤填膺,在"拷红";一折中,红娘以理驳之,短短一段话,说得老夫人无言以对,由此可以看出红娘的正义精神和反叛者的形象。在"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宗旨下,红娘是美好的化身,是美满婚姻的代言人,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在这场叛逆的婚姻中,红娘不畏被老夫人责打的危险,几次三番周转于崔张之间,为他们安排月下听琴,并有晓夜奔走,传书递简等一系列行动,反映了她对这场恋情的支持,以行动表现了红娘的反叛精神。 2.侠义心肠和智慧的化身 红娘是智慧的敢于机智地痛骂郑桓,语言锋利,咄咄逼人,当郑桓抬出"我祖代是相国之门";的金字招牌来压人时,红娘义正词严,剔肤见骨地指出:"你道是官人则合做官人,信口喷,不本分。你道是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 ";。她勇敢地与这个仗势欺人的花花公子斗争,维护了崔、张的爱情,红娘突破了等级名分的界线,在主子面前,对崔、张的爱情和婚姻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同情,显示了她的机智勇敢和侠义心肠。 (二)民俗中红娘的文化的濡养 中国在婚姻上注重礼仪,在红娘之前,媒人这一行当早已出现。《诗经》就有娶妻之道"匪媒不得";的记载,婚姻大事,需要媒人的撮合。孟子时代提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媒人的居间作用提高到法定的性质,唐律更明确作了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还把媒人称为"月下老人";,含有敬重之意,从此整个封建时代,婚姻和媒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几百年来,红娘的形象一直在民间不断丰满,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在《事物异名分类词典》里,红娘的释义是媒人的代称。在红娘的形象中不仅融入了对美好爱情的热情和理想,也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内心深处对自由的热情和向往,成为那些为人牵线搭桥做好事的人的代称,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美好道德的象征。这种道德就是红娘身上表现出来的善良热情、侠义勇敢。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红娘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凡热心成全他人美事,为他人婚姻搭桥牵线的人,都被赋予"红娘";的称谓。 (三)传统仁爱思想的积淀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哲学,红娘文化和红娘现象都和儒家文化紧密相关。儒家思想关注的问题是心性之学,"心性之学就是人之所以有理义,之所以有道
德之学";"性善论";是传统儒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其不但对心性之学,乃至对中国古代社会包括红娘文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沉淀给现今的民众留下了深深的烙痕。《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性善是人的本质个性表现,人生下来就是具有了善良的本质,孟子对此做了详细的描述,《孟子.告子》中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解释为:人有善性,就如同水向下流淌一样,提出了"人性向善";的观点。孟子进一步认为善有仁义礼智四端,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孟子所谓的性"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关于人为什么会行恶做坏事,孟子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外界生存环境的影响,会受到不同的诱惑;二是主观上上对善良的坚持和执着。孟子特别强调个人对自我内心修为的意义,加强自身修养对本性之中善性的把握。孟子在"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能爱惜民力、体恤民情。"仁政";思想是孟子"性善论";达到高峰的标志,也是孟子性善论的终极目的。 红娘现象和儒家思想中的"性善论";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强调人的本性存在先天就有的普遍性的善的同时,认为人还要不断向善。红娘现象除了经济的利益驱使之外,对真和善的追求是热心做爱情牵线搭桥之人的重要心理动机。为了能使人的善性得到保存和发展,"性善论";强调道德修养,存心养性。红娘就是在帮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过程中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强调对爱情和善良的追求,道德修养从良心、善端开始,强调用"正身";的途径来向着仁义礼智诸善德和君子圣人的人格这一目标迈进。 (四)侠义精神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道义,人们把那些具有抱打不平,劫富济贫,惩恶扬善等思想和行为的人称之为侠,将他们所倡导的行侠仗义的精神,也被称之为侠义精神。侠义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渊源深厚,深受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影响,儒家的"侠之大者,为国为";道家的"率性而为";都是侠义文化的精神土壤。文学家司马迁,首先为中国的侠义精神著书立传,在其著作《史记.游侠列传》中写道"自秦以来,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而使侠义精神与其他文学并驾齐驱。后世魏晋六朝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中都多次为侠义张本,侠义文化由此而衍生,以至后来成为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的发展的基本。侠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侠客的事迹和传记夹杂于各种历史典籍之中,《韩非子﹒五蠹》篇中记载"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之中记述了汉代著名的侠义之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壮举,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歌颂、赞扬他们的同时寄寓了深深的思想和价值观,"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后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驱,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侠士的自我牺牲精神和"不矜其能";"羞发其德";的谦虚品质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而备受世人推崇。红娘现象是侠义思想的具体表现,《西厢记》中红娘的敢于反叛封建礼教、敢于冒着挨打受骂甚至生命的危险为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而奔走,显示了侠肝义胆。现代社会,为爱情牵线搭桥本身就是对单身的拯救,是侠义心肠的表现。


(五)现代传媒的促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意识形态的进一步交流,自由的呼声成为国际性的语言,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已经承载了信息交流和新闻传播的主要作用,成为大众呼声的传播媒介,于是网络草根文化和大众文化以及时代主旋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发展是现代红娘兴起的载体,电视相亲和网络相亲作为网络草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空间、日志以及与博客相关的网络媒介形式中,以其话语的自由性、信息的个性化,展示着新时代寻偶者的个性风采和"私文化";特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现代红娘现象和新时代传媒的促成不可分离。



四、结论
综上所述,红娘是我国古代小说戏曲中的重要形象之一,历经《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等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不断得到丰满,个性逐渐鲜明,表现了人物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其热心善良的个性为人们所喜爱。红娘文化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是现代红娘现象的主要原因,儒家仁爱思想和侠义精神的濡养是红娘现象的文化原因,现代传媒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促成现代红娘现象的重要原因。从接受学的角度来认识红娘文化在民间的接受和发展,以此作为视角来认识现代红娘现象也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这也是今后笔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北京:长城出版社,1999.
2】郑恢编.事物异名分类词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吕薇芬编.全元曲典故辞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 4】范之麟编.全宋词典故辞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
5元稹.会真记.王季思校注、张人和集评.集评校注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郝迟编.汉语倒排词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李用兵编.中国古代法制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厢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王实甫.西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贺新辉、朱捷编.西厢记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 段启明.西厢论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张树英校注.李日华.南西厢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
徐奋鹏.词坛清玩槃薖硕人增改定本西厢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古本戏剧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初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54. 荀慧生.荀慧生的舞台艺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821780a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4.html

《红娘的文化内涵及现代社会的红娘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