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

发布时间:2020-06-15 21:33: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五)蓬莱阁景区

蓬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胶东半岛北端,山海相连,风景秀美。三 神山传说的流传,历代帝王海上求仙活动的兴起,使蓬菜成了中国东方神话文化的发 源地,“蓬菜”二字已成为“仙境”的代名词。蓬莱阁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 是我国首批5A级景区。景区面积为5.8平方千米,共包括弥陀寺、龙王宫等六大主体 建筑。

东城墙

这段古朴凝重的城墙,是自明代保留下来的蓬菜水城的东城墙。进入城门,便进 入了蓬莱阁景区。蓬莱水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面积为25万平方 米,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这里操练水师、抗击倭寇。

蓬莱作为仙境的代名词,是由战国时代的方士们首先叫响的。因为蓬莱城北的海 面常出现海市蜃楼,当时人们无法对这种自然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方士们便对此加 以渲染和神化,说那是海上神山,山上有神仙居住,并有长生不老药。在方士的鼓动 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曾派人到此寻仙求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为求大秦的江山永固和他本人的长生不老,也慕名到此寻找神山,因求仙未果,便于 公元前210年派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人海求仙。汉武帝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有 过之而无不及。汉武帝先后八次出巡,历时23年, 几乎每次都来到了蓬菜。汉元光二 年(公元前133年),他最后一次出巡,再次望神山而不遇,便在这里筑起小城命名 为蓬菜。从此,人世间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仙境“蓬莱”。

“人间蓬菜”坊是通往仙境的大门。上面的“人间蓬菜”四个鎏金大字是北宋著 名文学家苏东坡的手迹。内侧的柱子上镌刻的“神奇壮观蓬菜阁,气势雄峻丹崖山” 是我国著名书画名家刘海粟题写,描述了千年古建筑蓬菜仙阁的巍峨壮观;外侧的柱 子上分别镌刻的楹联“碧海仙槎(音,ch6) 心神飞跃,丹崖琼阁步履逍遥”是费新 我题写,惟妙惟肖地表达了来仙境游历后,梦幻逍遥般的感受。

进入大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的古建筑群了。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几代不断的扩建和改建,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为18900平方米,占地面 积为32 800平方米,分为龙王宫、天后宫、三清殿、吕祖殿、弥陀寺和蓬莱阁主阁 六大建筑单体,共有100多间,整个古建筑群坐落在临海的丹崖山上,楼台股阁分 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1982年, 蓬莱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是蓬莱阁景区内唯一一座佛教寺庙。 弥陀,是号称西方三圣 之一的阿弥陀佛的简称。 弥陀寺,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寺庙。

弥陀寺的前殿:左边是密迹金刚,右边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 护卫寺院。右手边的这间殿宇是关公殿(东厢),中间主尊为关公。关公,东汉末年 西蜀名将关羽,官拜前将军、汉寿亭侯爵位,一生以忠义闻名。宋代以后,统治者为 巩固政权的需要,大力宜扬关羽的“忠义”,关羽的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关羽名声大震,由王升为帝,由帝升为大帝,成为华夏诸神

中的一员,并为之修建关帝庙,独立道观。左手边的是祖师殿(西厢),中间主尊为 慧远法师。他的右侧为刘遗民、桓伊,左侧为陶渊明、慧然。

慧远,是山西人原平人,俗姓贾,生于公元334年。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六经、《老子》《庄子》。他从21岁开始,跟随道安师父23年,44岁时奉道安之命带着十来 个弟子南行,经过庐山时,被庐山的秀丽风光吸引,便决定留在庐山,传道授业。

慧远在江州刺史恒伊的资助下,在庐山的西林寺东面建起东林寺。东林寺的选址 和建起,构成了宗教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体的园林, 体现了中国寺庙园林的雏形, 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了灿烂的-页。后来,慧远在东林寺创立净土宗,东林寺就成为 净土宗祖庭,慧远成为净土宗一代祖师。

弥陀寺的正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正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左协侍 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够接引念 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又称为“接引佛" ,是净土宗敬奉的主要对象。他右 手下垂,左手当胸,执-莲台表示“弘扬佛法,度尽世间众生苦”。据专门叙述阿弥 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的汉译佛经《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士中,高站于 莲台上,左右分别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协侍,构成“西方三圣”的组像。阿 弥陀佛胸前有一“卍" (万)字,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 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观音声菩萨。凡是遇难 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前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是因为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 动。他是一位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的菩萨。他手拿莲花,意为“净士”。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和尚 经修行取得正果后,便可以成为罗汉。他们是奉佛祖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 间不人湿架,也就是不进行生死轮回。中国佛教中经常提到的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 以及五百罗汉等等。

万民感德碑亭

万民感德碑亭是八角十六柱的建筑的形式。在亭子里的万寿无疆碑原碑早已被 毁坏,只剩下了碑座,这座碑是1995年重新建立的。清朝康熙皇帝曾降旨普免田赋一 年,登州官吏以百姓感恩的名义建起了这座碑亭。

丹崖仙境坊

这座门坊叫“丹崖胜境坊”,是木质的结构。清光绪末年被毁坏,民国初年修复 后,改名“丹崖仙境坊”,后又被毁坏,这是1981年下半年修复的。 “丹崖仙境"四 个字,是董必武1964年来蓬莱阁时题写的。因为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上,而这里的石 头都是红褐色的,所以称为“丹崖” 。这个牌坊是蓬莱阁上标志性比较强的个建筑 物,当地老人这样讲:“牌坊下面站-站,无灾无难保平安,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 多福又多寿。”

显灵门

显灵门 进入了仙境自然会有神仙显灵,现在看到的是显灵门。显灵门是通往天后宫的山门。天后宫里供奉的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一妈祖。 蓬莱阁的天后宫为北 宋崇宁年间(1102- -1106年)皇帝颁旨所建,并由皇帝亲赐额书“灵祥”,宣和四年(1122年)落成,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清道光十六年,曾不慎被香火烧毁;道 光十七年重建,并改额书为“显灵"。

龙王宫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这里供奉的是传说中的四海龙王之 首一东海龙王敖广。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即如今建主阁的地方)建起了龙 王庙。北宋嘉柘六年,登州郡守朱处约见这丹崖山濒海临风,景致很美,没有一一座蓬 莱阁实在是太可惜了,便把龙王宫西迁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方。

龙王宫的占地面积为2 117平方米。龙王宫的前殿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 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

现在来到的是龙王宫的正殿。这副楹联:“龙酬丹崖所期和风甘雨, 王应东坡之 祷翠阜重楼。”上联是说渔民们在丹崖山上供奉龙王,期望能得到它的保佑,海无飓 风、渔民平安、风调雨顺;下联是说苏东坡曾在登州任过知府,因看不到海市蜃楼而 感到十分遗憾,于是向东海龙王做了祈祷,龙王体念苏东坡的心情,终于显灵,第二 天苏东坡果然见到了海市。

中间端坐的就是四海龙王之首一 东海龙王敖广。 龙王身边站立的是八位站官。

东边第一一位是巡海夜叉,负责夜间在海上巡逻,发现情况,就及时向龙王汇报;第 二位的眼睛特别大,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眼能望到千里之外;后面两位是雷公 和电母。西边第一位站官是赶渔郎,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起供渔民捕获;第二位是 顺风耳,与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俩;第三位是风神婆,肩背风口袋,手-松便能狂风 大作;第四位是雨神,只要他用柳树枝蘸一下葫芦里 的水撒向人间,便会下起绵绵细 雨。八名站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后面还有龙王宫的后殿,里面供奉着龙王和他的两位夫人,身边站立的是八名侍 女。

天后宫

现在来到了天后宫的前院。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占地 面积为3 000多平方米。

这个建筑是戏楼。每年的正月十六是天后宫庙会,人们在这里演戏,向海神娘娘 感恩,祈祷娘娘保佑平安。戏楼两侧台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为: “乐奏钧天,潮汐声 中喧岛屿。”意思是这里的钧天(即“钧天广乐”的省说)广乐演奏起来,象潮涨潮 落的涛声在岛屿中喧闹。下联为:“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 意思是面对着天后 宫的绝佳戏楼,笙竹管弦之声响彻了蓬莱、瀛洲仙境。现在,蓬莱阁艺术团的演员们 每天都会在这里为游客们演出。

这里是天后宫的前殿。两位门神一是嘉应, -一是嘉祐,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 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宋庆书“虎”

这是一笔“虎”字,传说是清末四川提督、蓬莱人宋庆写的。这个草书“虎”字,笔力道劲,字形端庄。因字形颇近“篪(音,chi)"字,所以曾经有“虎”“能”两种说法。后来,宋庆的后人来到蓬菜,听到这种解释后认为不妥,因 为他们只听说过先人宋庆会写-笔虎字,他们认为也许虎字上面不是一个“竹”字 头,而是象征着-对翅膀,意为如虎添翼。所以,还是把它说成“虎"比较确切。

“福”字石刻

这是一个花体“福”字,是五代宋初道士陈抟(音,tu6n) 写的。“福”字是由 田、给、于三字组成,意为种好田地、给人幸福,当地称它为狗头福,多摹写在映 壁上。

“寿”字石刻

这里一个草书“寿”字,也是陈抟写的。陈抟是五代末北宋初的道家老祖,传 说八仙之首吕洞宾传授他一套锁鼻术,吸一口气能够睡八百多年,所以被称为“睡 仙”。他还曾与宋太祖赵匡胤在华山对弈赢得华山,又被称为“华山老祖”。后人考 证,这个“寿”字就是由“富”“弗”“林”三个字组成。“寿”被列为五福之首,从

古至今.文人雅士都喜欢写寿字,而且都将其写的瘦瘦长长,意为“长寿”。陈抟老 祖当时写这个寿字的用意已经无从考证,但后人根据我国的现今国策赋予它这样-一个 新的说法,那就是:植好林木,富足长寿。这块石碑是清代时蓬菜地方官吕周玉按他 从华山带来的拓片摹刻的。

天后宫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之一。 正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后的 再塑金身。天后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北方人称她是海神娘娘。在她的 家乡福建莆田-带,人们亲昵地称她为“妈祖",因此许多地方奉祀她的宫庙叫“妈 祖宫”。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名侍女,东西两侧有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海龙王。 东边的四位有两个海龙王、两名文官。一名文官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另一

位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 交给哪个海龙王处置。

西侧也有两个海龙王,两名文官。一名文官手持环海司命,为海神娘娘发布命 令。另一位手持印盒,管理行文盖章。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锡丹崖"四个字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 生题写的,锡通“赐” 意为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在东西厢房的屋檐下 藏着四句诗。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 人间第一-楼。云山千里目,海岛四时秋。”想那古代,承建者在那砖坏上一-雕刻, 而后人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 匠心,由此可见-斑。

碧海丹心刻石

“碧海丹心”四个字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写的。“九,一八”事变后, 冯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公开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主张抗日救国,因而受到蒋 介石的压制和排斥。他悲愤交加,于1934年5月, 借其老友一国民党元老李烈钧来 到蓬菜。李烈钧也对蒋心怀不满,力主冯玉祥再度出山,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在蓬莱 期间积极宣传群众,大声疾呼“抗战存,不战则亡”,还曾到蓬菜文会中学为师生讲 演,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当地群众深受鼓舞。在游览蓬莱阁时,李烈 钩书就联:“攻错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请冯将 军题写横批,冯玉祥略-思索,信笔写下“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 的情怀。后人难忘冯将军的爱国豪情,就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冯玉祥与李烈钧还在蓬莱阁上对仗书联,冯对上联:“备倭城头畅谈抗日”,李烈 钩对下联:“避风亭内策划兴邦”。这副对联浅显易懂,但教育意义深刻。冯玉祥还为

戚继光祠意送了-一联:“先哲捍宗邦,民族光荣垂万世:后生驱劲敌,愚忱惨淡继前 贤。”表达了他继前贤挽乾坤,捍卫祖国大好河山的赤胆忠心,也为蓬莱留下了一段 令人难忘的佳话。

这间屋子的墙壁上嵌有蓬莱十大景石刻,为清代人陶致炜所绘,荟萃了蓬莱名胜 古迹的精华。还有西偏房内的历代碑刻,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蓬莱阊主阊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丹崖山并不高,但 因其有了仙人的传说和仙境的美称便名扬天下。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柘六年( 1061 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蓬莱阁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列为“四大 名楼”。

主阁里的横梁绘有丰富多彩的彩画。彩画是我国古建筑中的彩绘装饰,按等级 从高到低分别是和重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苏式彩画多用于园林和住宅,其 画面生动活泼,包袱内还有山水、人物故事,符号是类似于书名号的表现形式。蓬 莱阁主阁的彩绘就是以戚继光这组人物故事为主展现的彩绘形式。

西面这座山叫田横山,俗称老北山。汉时韩信破齐,齐王田横率其徒五百人东 走,曾筑寨于此,因此得名。此山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是由大小32个岛屿 组成的,距蓬菜只有14千米。

避凤亭

避风亭是蓬莱阁上最神奇的地方,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当时的知府严泰 修建。亭子坐南朝北、面向大海,却专避北风,任凭室外狂风怒吼、浊浪滔天,室 内也是烛火不惊、纹风不动。为此,著名书画家欧阳中石先生来避风亭时题写了这 样一-副楹联:“面北当风,风力虽狂绝不人;开轩秉烛,烛光故小竟长明。”避风亭 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原因有二: 一是避风亭的特殊建筑构造。避风亭三面都 是墙壁,仅在北面有门,空气不能对流,因此形成了气流的死角。二是海风的风速 虽然很快,但是当它遇到建筑物的时候,气流就会上升越过建筑物,同时风速也会 逐渐地减弱。避风亭下是万仞绝壁,亭门前几米处有弧形城墙遮护,无形中形成了 一道特殊的屏障,阻止了风的前进速度,使得风不断地向上升起,越过了避风亭, 产生了令人惊异的避风效果。过去人们传说这里有避风珠,而实际上是人工建筑与 自然环境的一种巧妙结合。

避风亭原名海市亭,是官员名士题写吟咏或观看海市的地方,所以亭内石刻多与 描写海市有关。亭内嵌有石刻25方,其中以明代袁可立的《观海市》诗描述的海市最 为真实得体。袁可立是明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任登州军事首脑。墨迹为明朝 著名书画家董其昌。

为背景,该片开头日出的画面就是在这里拍摄。

普照楼

普照楼也叫灯楼,是蓬莱阁风景区的制高点,也是标志性的建筑。最初是清后 七年( 1868年)修建的,夜间行船用的航标灯塔。田横山灯塔启用后,这里就失大 导航功能。

观澜亭

观澜亭是观海赏景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俯瞰中国最早的古代军港蓬菜水 城。

蓬莱水城古称登州港,位于山东半岛的最北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自古以来 就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也是防御外患人侵的战略要地。北宋时期,为了防御 北方契丹族的人侵,宋朝廷在此建起了“刀鱼寨”;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为了 抵御倭寇的侵扰,在宋朝刀鱼寨的基础上建起了码头、土城墙、炮台等建筑,正式得 名为“蓬莱水城”。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就曾在此操练水军,抗击倭寇。

水城面积为25万平方米,布局基本保持着明代风格。水城有南北两门,南门是振 扬门,与陆路相连;北门是水门,是出入水城的海上咽喉。城中的小海面积为7万平 方米,是停泊船只的港湾。1984年, 小海清淤,挖掘出-艘元代木制舰船和-部分文 物,现陈列在古船馆里。

蓬莱水城,作为中国建筑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港,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租殿女

过去这里有吕公亭,亭内有吕洞宾像碑,后来亭子毁坏,吕祖像移到三清殿东 侧偏北,重建吕祖像碑亭。清光绪三年(1877年),知府贾瑚、总兵王正起在亭子南 面建起这三间吕祖殿,附设东西两庑,东庑南端有亭相连。殿中祀奉八仙之一的吕洞 宾。吕洞宾姓李,名琼,字伯玉,山西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武宗 会昌年间,他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便浪迹江湖,曾隐居庐山、九峰山 等地,后因父辈受官府迫害,遭到株连,便携其妻子人终南山,跟钟离权学道,遂埋 名更姓为双口目。官府闻讯追至终南山后,吕祖又到泰山后石坞岩石洞中修道。夫妻 二人久居岩洞,相敬如宾,故名“吕洞宾”,亦称昌岩,又称“回道人”。后来夫人去 世,吕洞宾大哭场,即迁到岱阳王母池畔炼丹,故号“纯阳子”。

三清殿

三清殿里供奉的是三位道教始祖。三清殿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明代隆庆年间曾 重修过,保持的是明朝建筑风格。

三清殿的前殿供奉的是两位守门将军,哼哈二将。左为哼将陈奇,右为哈将 郑伦。

三清殿正殿供奉的是三位道教始祖。中间是玉清元始天尊,手拿红珠,象征洪元 世纪:东边是上清灵宝道君,又被称为通天教主,手拿太极图,象征混元世纪;西为 太清太上老君,手持扇子,象征太初世纪。事实上,太上老君便是被神化了的老子。 道教认为,经过了洪元、混元、太初这三个世纪的演变。世间才有了生灵万物。道教 宜扬:道是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中最核心的东西,由此生成元气、阴阳两仪、四 时乃至万物。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众所周知,佛教是外来宗教,而道教是中国汉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前身是东 汉末年张道陵在四川青城山倡导的“五斗米道”,因教徒人教须交五斗米而得名。直 到南北朝时期,才渐渐被明确称为“道教”。

道教创立后经魏晋南北朝成熟而定型,到隋唐时期到达顶峰,宋元时期又有了新 的发展趋势,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别。全真派是王重阳在山东创立的,他 主张修身养性,并制定了严格的清规戒律;而正-派是江南道教的统命名, 他们崇 尚的是画符念咒,驱鬼降妖,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派严格。

白云宫门

蓬莱是三座神山之一,到了神山就进入了仙境。因此,“蓬菜"二字又成了仙境 的代名词。白云宫门,相传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

仙阁凌空

从天桥口以西观看蓬菜阁,角度非常好,许多宣传蓬莱阁的图片都是选择这-角 度拍摄的。丹崖山古称蓬莱岛,矗立在丹崖之巅的凌空仙阁,就像- -块三山神话的活 化石,镶嵌在大海之滨,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人间蓬菜的一 枚城微,充满了神仙文化的意蕴和魅力。不管神灵仙界的蓬菜如何虚无缥缈,眼前这 实实在在的山海景观却可以使人惊叹不已,浮想联翩。正像董必武副主席的诗说“没 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单从那丹崖仙阁、碧海蓝天的景物中,就可以真 真切切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人文的美、画意的美、诗情的美。蓬菜阁的确是人世间的-绝,神话世界的瑰宝。

水门

为了军事需要,水城原来只设了两个门一南门和北门。 东面原来是没有门的, 备有一架大梯子供人们从城墙上进出。

南门称振扬门,因与陆地相通,故俗称土门;北门称天桥口,又叫关门口,因是 与大海的通道,故俗称为水门。水门南面的水域称为小海,也就是登州古港。古港里 的水是因水门随外海的潮汐吐纳而形成的。水门外面有挡浪堤,里面有平浪台,在大 风狂浪的情况下,可以对海浪的人城起到缓冲作用,还可以减少泥沙淤积,印证了先 人在港航建设中的聪明才智。

地台

炮台上原来有一-座涌月亭,后来为了防御倭寇的海上侵袭,改成了炮台。涌月亭 已改变方位,复建于太平楼的东南侧。炮台上面原设有古铜白炮-尊,曾因对敌舰作 战有功而被称为“大将军”,但遗憾的是在“七.七”事变后被毁坏。现在摆放的是 从别处移过来的-尊铁炮,是清代山东巡抚托浑布监制的。

明城墙遣址

这里是明城墙遗址。明洪武九年( 1376年)设立登州卫,因备倭而在这里设立了 帅府,水城也被称为备倭城。城周围约三华里,城墙高三丈五尺,厚-丈一尺,外层 用砖石砌成,东、西、北三面筑有敌台。旧城墙在20世纪50年代遭到严重破坏,剩下 的残墙断壁已不多了,这是在对旧城墙重新修复后留下的一点遗迹。

戚继光塑像

戚继光是一- 位著名的民族英雄,蓬莱人。他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金事,后 升任都指挥佥事,设署于蓬莱水城太平楼。戚继光青少年时代在蓬莱水城积累了丰富 的抗倭斗争经验,以至于后来转战浙江福建沿海,屡摧倭寇,成为明朝最伟大的抗倭 名将。

古船博物馆

古船馆是在发掘遗址上建设的专题性博物馆。主体建筑基本埋于地下,屋顶三艘 复原古船营造出战船停泊在港湾的景象,整体建筑形式与水城的明代古军港风貌融为

一体。 馆内主要陈列了1984年和12005年在蓬莱水城一-小海 清淤出土的四艘古船和大

量的历史文物。蓬莱古船博物馆是目前我国古船种类最丰富、陈列船只数量最多的博 物馆,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发 掘并陈列有外国古船的博物馆。

备倭都司府

备倭都司是山东沿海防务的统帅机关,相当于现在的山东海防司令部。明朝永乐 六年( 1408年),明成祖朱棣为了抵御倭寇、加强海防,在沿海设立了六个总督备倭 都司。位于山东的都府,便是设立在蓬莱水城之中,它的全名为“总督登莱沿海兵马 备倭都指挥使司官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87b6e38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a.html

《蓬莱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