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春江花月夜》、《代悲白头翁》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0-04-28 08:15: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比较《春江花月夜》、《代悲白头翁》的异同

摘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题目中就一目了然的知道了这首诗中至少有五种意向,宏大开阔的景象犹如一幅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代悲白头翁》叙事性比较强,自然不及《春江花月夜》如此多的意向,如此朦胧、美妙的意境之美。《春江花月夜》不仅仅停留在描绘迷人的海上月夜,它通过对大自然奇丽景色的赞美,更多引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代悲白头翁》中表现的感情虽然是悲伤的,但并不颓废,因为诗人认真地思考着人生,憧憬和眷恋着生活中的美。

关键词:意向;意境 ;哲理

初读这两首篇幅较长的唐诗,个人感觉《代悲白头翁》画面感更强,就像电视画面一样一幕一幕在脑海中闪现,但《春江花月夜》有种鸟儿虽然已经飞过,但不留下一点痕迹的感觉。当然这和我个人阅读喜好有关,我平时更喜欢小说等故事情节性较强的文章。随着对这两首诗的反复阅读、想像、思索,我觉得《春江花月夜》、《代悲白头翁》各有千秋

意境:

在古代文论中,意境是说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达到艺术的境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题目中就一目了然的知道了这首诗中至少有五种意向,其中“春”出现四次,“江”出现十二次,“花”出现两次,“夜”出现两次,而“月”是全诗的灵魂,出现了十四次。这首诗通过月升,月高照、月西下、月落下的整个过程,衬上月下的潮水,沙滩夜空、白云、闺阁、镜台、高楼、鸿雁、海雾、华林等等的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春江花月夜的开阔、朦胧、寂静、甚至有点孤独的画卷,画卷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一副画卷,它注入了作者的对美景的情感体验,诗情、画意、意境交融在一起,带着读者走进画中画,景中景,情中情。《春江花月夜》用宽阔的自然景色营造了艺术美,自然美的意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宽阔无垠的春天的海面上一片平静,不经意之间春潮和明月相约打破了这先前的平静,,月光笼罩着这千万里的波浪。一个“生”字,不仅有明月升起之意,更是活化了明月与潮水,多么富有生命力,一个跳动的场景突然出现在眼前,明月升起时有奔腾的江水作衬托,充满生机与活力,好像明月是从大海的怀抱中蹦出的新生命 ,是江海连接的一瞬间诞生了明月精灵。江水和明月融为一体,明月照耀着江海,江海怀抱着明月,朦胧又清澈,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江上白沙看不见。”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花草丛生的原野静静流淌,月光不吝啬地将月光洒在江边的花林里,远远看去,整片花林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雾,似清非清。除了花林,,整个江南的春夜都笼罩在月色中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梦幻一样的银灰色中,以至于空中的飞霜不知有没有落下都不知道,更分辨不清江上的白沙了,诗人眼中只有月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也是受到极大的影响。诗人将五种意向表现地淋漓尽致,完美地搭配,给诗中的意境美添加了无限的魅力。

《代悲白头翁》叙事性比较强,自然不及《春江花月夜》如此多的意向,如此朦胧、美妙的意境之美。此诗严格意义上讲只有一个“花”字是主要的意向。但是就是这个“花”字独领风骚,作为线索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思绪。意向多了要将这些意向和谐地出现在整首诗里,一个意向要将这一个意向充分展现诗的无穷魅力,这都需要诗人独到的智慧。洛阳城东的被风吹落的桃李花,无人关注它,可是它偏偏落到洛阳少女的跟前,花落,人老,女叹息,明年花开依旧红,明年人儿已老矣。一朵已落的花,引得少女们无限的愁丝,红颜易老,岁月无情,不禁感慨万千,小小年纪的少女又想起了从书上看到的或听别人提起的松柏被砍倒当做柴薪被烧掉,桑田都变成了海洋,松柏、桑田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还是逃脱不了死去的一刻,更何况只能短短活几年的人呢?花、人、松柏、桑田……世间一切都要脱不了岁月的摧残,岁月的风化,岁月的打磨。年年花儿只是相似,去年的花儿不会再出现,今年的花儿落了也化作了泥土,去年的人也成为历史,物是人非人不同。由“花”字引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这似乎缺少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之美,诗人过快地转入正题,没有将“花”描写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两者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代悲白头翁》由景入情,没有大笔墨地创设意境,让读者走入一种画一样的场景,它更多的是交代一下地点,人物。这有别于《春江花月夜》大量的意境创设,大量的意向运用。所以我觉得《春江花月夜》可以根据诗句画成一张中国画,《代悲白头翁》则可以拍成少女内心独白的话剧。

哲理:

《春江花月夜》不仅仅停留在描绘迷人的海上月夜,它通过对大自然奇丽景色的赞美,更多引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澄澈空明的海上月下,赏月吹风,诗人的思绪飞扬,不禁询问谁第一次见到月亮,这月光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洒向人间,现在的孤月又是来照谁的?这个问题困扰了多少文人雅士,这问题如千古谜团,触及短暂与永恒的哲理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类的生命是永恒的,一代接一代,永远不会消亡。诗人通过对江、月、人的思考,悟出了有限和无限的平衡,引领了我们探寻生命的意义。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诗人用宏观的眼光看我们人类,悲而不伤的情调充斥着整首诗。

《代悲白头翁》明显的老少对比,年少的辉煌无忧,年老的可怜无望,到处弥漫着悲情的基调。诗人在《代悲白头翁》中表现的感情虽然是悲伤的,但并不颓废,因为诗人认真地思考着人生,憧憬和眷恋着生活中的美。 “公子王孙芳树下,轻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年轻时的白头翁也曾是芳树下的公子王孙,也是落花前情歌曼舞的翩翩少年,也曾腰缠万贯,寻欢作乐,可是现在的白头翁呢?“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物是人非,身边的人也没人在乎这个糟老头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应该也是想要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几十载,少年去追求该追求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个简单的道理吧。

这两首诗都感叹人生在世转眼而已,但他们都积极乐观地对待这个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活出自己、活出精彩。

参考文献:

蔡朔冰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春江花月夜》赏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93a385876eeaeaad0f33056.html

《比较《春江花月夜》、《代悲白头翁》的异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