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发布时间:2020-04-17 11:47: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答谢中书书》

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所陶醉。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现在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学习要点

【一】重点

1. 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 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难点

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整体感知

【一】理解文题

〝答谢中书书〞即作者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答〞是回复的意思,〝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二】结构梳理

1. 说说课文分几层,概括各层的意思。

一层:〔1句〕概述山川之美的无穷魅力。

二层:〔26句〕具体描绘〝四时〞〝晨昏〞的山川之美。

三层:〔7句〕总体评价,侧面衬托山川之美。

2. 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总——分——总

3. 文章的主题。

本文以清峻的笔调描绘了秀美的山川,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三】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文学家,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对本草学贡献尤大,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陶隐居集»等。

课文解析

【一】分析课文,疏通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重点词语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时:季节。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歇:消散。

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⑤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之:的。

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复:再。与〔yù〕: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2. 重要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

【二】品读课文,探究写法与情感

1. 分析本文写作手法的妙处

明确:〔1〕优美的意境

自然景物的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包含着感情的语言再现它,激发起读者审美的兴趣,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主要表现在:其一,〝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那么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其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其三,〝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态,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

2〕凝练的语言

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句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词语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子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来源:##Z#X#X#K]

2. 文中描绘出景物怎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答谢中书书»中〝高峰入云〞等十句具体地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绘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视、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中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了动景,夕阳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表现朝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整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

拓展延伸

«答谢中书书»与«天镜园»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假设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轻舠⑥飞出,牙人⑦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中人曰:〝捞笋!〞鼓枻⑧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张岱«天镜园»〕

注: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②樾: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净新鲜。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⑥轻舠: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枻:船桨。

1. 解释以下加点词。

①晓雾将歇 _________ ②夕日欲颓 _________

③类假设乘空 _________ ④无可名言 _________

2. 以下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四时俱备 字俱碧鲜

B.

C. 但有惭愧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文表达了陶弘景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乙〕文中同样表现作者张岱这一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下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甲乙两文分别用〝清流见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净。这与〝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游鱼戏石,直视无碍〞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来源:Zxxk.Com]

B. 甲乙两文都选择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从远近、高低、动静、色彩搭配入手,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描绘。

C. 甲乙两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

D. 〔甲〕文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表达情感。〔乙〕文那么先写景,再描写商人卖笋、仆人捞笋的场面,富有生活情趣。

参考答案

1. ①消散;②坠落;③好像;④说出

2. C

3. ①从谢灵运以后,已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妙水的人了。

②形状有如象牙一样,如雪一样白,如花藕一样鲜嫩,如蔗糖一样甜。

4.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5. B

«天镜园»参考译文;

天镜园浴凫堂,高高的槐树,幽深的竹篁。林荫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湖水荡漾,水木明亮,瑟瑟多姿,鱼鸟藻荇,好像大乘空灵境界一样。我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的全是绿色,推开窗子,打开书卷,所有的文字,全是一样的青碧鲜绿。

每年春末,破塘笋必经过这里。轻舟飞出,牙商就选择最大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呼唤园中人说:〝捞笋!〞然后划桨飞逝而去。园丁划小舟拾起大笋,形状有如象牙一样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糖。煮着吃,无可名言,只有惭愧。

知识清单

1. 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②晓雾将歇晓〔古义:清晨 今义:知道〕〔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③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委靡〕

④古来共谈〔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

2. 一词多义

3.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4. 文学常识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医药家,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中书,古代掌朝廷机密文书的官。书,即书信。

5. 理解性默写

1〕总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俯视的句子:清流见底。仰视的句子:高峰入云。平视的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来源:&&]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描写晨景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表现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同步测试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课内阅读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__ ②晓雾将歇 歇:_______________

③夕日欲颓 颓: ___________ ④与其奇者 与:_______________

2. 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

①五色交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鳞竞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以_______两种视角,写_______,用笔洗练,境界清新。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山水之美,传达出自己_______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_______流露于笔端。

【二】课外阅读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4.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四季。②休息。这里指消散。③坠落。④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2. ①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②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3. ①仰观俯察 山之高、水之净。②归隐林泉、与自然相融合 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

4. 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

5. 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与顾章书»参考译文: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陡峭的崖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蕴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蝉噪鹤鸣,水声响猿猴啼。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一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而此地多菊花,周边多竹笋。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哪里是随便说说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a02159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f5.html

《《答谢中书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