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20-02-11 10:55: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421)

1.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2)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3________________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______孟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

【答案】(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3)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

4)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天涯”“”“大道”“寓”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平时教学时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要注意同音异义词。()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要留意具体环境()要留心语句顺序()要注意语句出处。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章鱼是一种海洋肉食性动物,以捕食鱼虾为生,由于没有脊锥,章鱼的身体异常柔软,可以灵活地变形,为它的捕食活动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在发现猎物时,章鱼会伪妆成一块长满苔藓的石头藏身在珊瑚的缝隙间,或者把自己塞进海螺壳里起来,等猎物靠近后,就迅速扑过去,用布满吸盘的触手缠住猎物,注入毒液使其然后美美地享用一餐。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潜伏(  )  麻痹(  )

【答案】(1       ①qián   ②má

【解析】▲脊椎: jǐ zhuī,1.脊柱:~动物。2.椎骨。▲伪装:读作 wěi zhuāng。意思是假装;采取措施隐蔽真相。▲潜伏:qián fú。详细解释:1、《逸周书·时训》:“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2、《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以大兵潜伏於阜陵俟之,凌觉而走。”3、《北史·拓跋顺传》:“长子朗,时年十七,枕戈潜伏积年,乃手刃康奴,以首祭顺墓,然后诣阙请罪。”4、杨朔《万古青春》:“天一黑,部队便在预定的潜伏地带移动。”5、明 施耐庵《水浒》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两个来到了山下东路林子里潜伏等候。看着日头中了,又没一人来。▲麻痹:má bì。身体某部分的感觉或运动功能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患麻痹之症。生活颇为艰难,也指马虎不经心,缺乏警惕性:麻痹大意思想麻痹。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晋太元中 中的太元" 元丰六年中的元丰 都是帝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指弦乐器, 指管乐器, 丝竹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答案】D

【解析】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4.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6)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画面内容。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

【答案】(1示例:整幅《松鹤延年》的画面是由图案和文字构成的,画面的主体是中间的图案部分,从近及远分别是是仙鹤,青松和高山。画面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东海白鹤千秋寿,下联是南岭青松万古春。画面的最左侧有作画时间和作者。

2示例:对联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东海南岭,“白鹤”对“青松”,“千秋寿”对“万古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盼和祝愿。

【解析】(1)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仔细观察图画上的内容,各个部分都是什么内容,然后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注意在介绍图画内容时要求观察仔细,不能漏掉图画的一些小细节,表述要准确明了。

2)考查对修辞的赏析能力。首先根据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接着千秋万古也都表示长久的意思,这些一般用于对老人的祝福之中,因此这幅对联表达的是对人们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第二部分

(52049)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6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6.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答案】5.C

6.示例: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解析】5.我欲又恐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想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6.考查对名句的赏析能力。这两句写了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对于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而且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词人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表现了词人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少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其功,终属影响。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僻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⑩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我愿汝曹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选文有删节)

①迥异:相差根远。②开:开导,启发。③古奥: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④倍蓰(xǐ):数倍。⑤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⑥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文。⑦华: 花。 ⑧诡辩:荒谬邪僻。⑨《左》《国》:《左传》《国语》。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⑪曹:辈。⑫拱璧:大壁,泛指珍宝。⑬义蕴:内在的意义。⑭发越:散播。⑮举:举出。⑯去:距。⑰枵腹:腹中空虚。⑱极:通“”,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

(1)时文不可不读 :

(2)朝华夕落 :

(3)古人之书,安可 :

(4)然后思义蕴  通: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

1)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

2)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9.作者认为六经、秦汉之文词诞古奥。必须幼年读,其理由是什么? (3

10.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

【答案】7.1)固然(本来)本来 2(如)(3)完全(全部)(4通晓(懂得)

8.1怎么能用珠宝玉石都难以交换的时光来读这些没有益处的文章呢?

2你们这些人对于这件事(这种行为),应当赶快反省。

9.幼年时读书经久不忘;壮年时记忆力不如幼年时好。

10.读书务求成诵;②以成诵为基础理解文章或书本的含义;③将所读内容消化吸收,化为己用,能够做到运用自如。

【解析】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概括。根据文中相关句子可知少年时,所学知识较少,天真无邪,记忆力较强;壮年时,人记忆力就没有少年时的好了,经月就会忘记,不能持久,因此读书要在少年时。

10.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文章的基本含义,能够简单的翻译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最后总结概括。该句可翻译为:但每读一篇,必须做到能够背诵,之后思考通晓其中的含义,并且在手中灵活运用,如果这样那么才气自然散播。

[参考译文]

人们凡是读书,二十岁之前所读的书与二十岁之后所读的书相差很远。(人们)幼年时期知识未经开导,性格天真固执,所读的书即使很久不复习,偶尔提起,也可以背诵几行。如果壮年时期所读的书,过了一个月就忘了,这样一定不能长久。所以《六经》和秦汉时期的文章,词语深奥,一定要在幼年时期读。等到壮年之后,即使花费数倍于(幼年时期)的努力,终究也只是不切实际罢了。从八岁到二十岁,这之间时间不长,怎么能荒废时间或读无关紧要的书呢?这个时候,科举应试之文本来不能不读,(但)也要挑选内容典雅纯正、内涵丰富且文字优美、历经二三十年没有错误的书来阅读。像早上开花傍晚落下、浅薄低俗、荒谬邪僻、毫不得体、取悦一时的文章,怎么能用珠宝玉石都难以交换的时光来读这些没有益处的文章呢?不如背诵《左传》《国语》中的一两篇文章和东西汉经典华美且富有文采的几篇文章,作为终身受用的珍宝呢!

我希望你们这人把过去已经读过的经书,视若珍宝,(读过后)一个月之内,一定加以温习。古人写的书,怎么能全部读完?但每读一篇,必须做到能够背诵,之后思考通晓其中的含义,并且在手中灵活运用,如果这样那么才气自然散播。如果曾经读过这本书,但根本不能举出书中的字词的,这就叫画饼充饥;能举出其中的字词而不能运用的,这就叫食物不化,这两者距离胸无点墨没有什么差别。你们这些人对于这件事(这种行为),应当赶快反省。

三、 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1113题。(8)

①这是一件青铜尊。它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又富有变化。此刻,它被安置在国宝最高展台。

②三千年前的日落,在大地上映射出两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们一个建立了一座至今依旧繁荣的都城,一个铸造了一件记载荣光跨越十几个朝代不朽的青铜器。他们的父辈曾经浴血并肩奋战,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③这两个青年一个是周武王之子,刚刚继位五年的周成王姬诵,另一个是同宗的贵族何。虽然王朝新的领袖姬诵才十几岁,但已经在他四叔姬旦(一位令后世孔子都尊崇的儒学先驱)辅佐下开始励精图治,并依照父王姬发临终的遗愿,为保江山永固,在距离当时王城西安三百多公里以外的洛阳建立了新的都城,这些事迹使得同是年轻人的何热血沸腾,父亲的业绩得到一国之君的认可,自己又被新王看重,为此,他也要做一件热血的事情。在得到批准后,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的功绩,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

  ④考古学家在一百二十二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的时候,无异于在方寸之间看到了埋藏了千年的谜底。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在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城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国”字有兵戈守护。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洛阳一带。

⑤这些写给祖先的字迹,更像是写给数千年后十三亿中国人的信。

  ⑥三千年历史演进、朝代更替,“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继而又被赋予了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书当中。

  ⑦三千年过去,那对年轻的身影早已不在,太多故事也被黄土掩盖,但洛阳城繁华依旧。同样被黄土掩埋的青铜尊于1963年在陕西的一处土崖中被发现,后被命名为何尊。虽没有了最初夺目的光泽,但尊底的一百二十二字铭文却没有辜负它主人的期望,跨越三个千年,将祖先的丰功伟绩展现在后人眼前。

  ⑧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作:中国。

11.贵族何铸造这件青铜尊的目的是什么? (3)

  

12,何事铭文中的中国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

  

13.请结合全文说说何尊为什么被称为国宝? (3)

【答案】11.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的功绩,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

12.中国一词在何尊铭文中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

13.何尊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又富变化,是艺术瑰宝;记载了周朝祖先的丰功伟绩,历史悠久,是历史瑰宝;尊底的铭文中有关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传承更迭,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瑰宝。

【解析】11.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通读文章,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应的答案。题干中提出的贵族何铸造这件青铜尊这件事情出现在文章的第段,该段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的功绩,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句可知何铸造青铜尊的目的。

12.考查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中国一词首先出现在文章的第段,由相关语句可知,其含义是指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

13.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可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青铜尊的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又富有变化,富有艺术底蕴;第二部分介绍了青铜尊的来历,体现了它悠久的历史;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二字的由来,体现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415题。(7)

14.下面文段表现了小萝卜头怎样的心理? (3)

  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暖飞出祉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了铁窗里的刘思杨。“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节选自(《红岩》)

【答案】通过对小萝卜头放虫子这一事件的刻画,表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渴望自由、对解放后的生活充满希望的心理。

【解析】考查对名著中主要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迹,明确文段中所描写的事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以此推测出其心理。结合名著内容我们可知,小萝卜头此时身陷囹圄,但看到小虫子飞起来时依然高兴的拍手叫好,足以体现他愉快的心情,对生活依旧保持乐观的心态,“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体现了他对民族解放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渴望自己能像虫子一样自由的飞翔。

15. 请观察下面这枚纪念币图案,回答问题。(4)

1)这校纪念币图案表现的内容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1)

2)请简述李逵背母的故事情节。(3)

   

【答案】(1)水浒传

2)在梁山已经安身下来的李逵想起在家中受苦的母亲,决定回家接母亲梁山享福。途中路过沂岭,老母口渴,李逵便放下老母去寻水,此时突生变故,猛虎现身,吞食了老母。李逵悲愤异常,杀死四虎,哭祭母亲一番,回山而去。

【解析】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简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要求,筛选李逵背母的故事情节,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即可。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20题。(14)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婶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而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想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金被割完,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开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16.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3)  

17.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

  

18.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2)

19.选文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2)

20.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

 

【答案】16.麦客夫妻勤劳朴实、踏实肯干、配合默契、任劳任怨、善良厚道。

17.运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渲染出天气的炎热,衬托出麦客夫妻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

18.表现了庄稼人最纯朴的感情,写出了“女人”对麦田收成的称赞和羡慕之情。

19.交代了麦客夫妻来自深山的情况,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原因。

20.选文通过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回忆,赞扬了麦客们的勤劳朴实以及踏实肯干的美好品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逐渐消失的传统行业的惋惜之情和对远去童年生活的怀念

【解析】16.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文章中对麦客的描写,可以看出他们配合默契,踏实肯干;顶着炎热的天气割麦子,可以看出他们的勤劳艰苦和善良厚道;在和奶奶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虽然居住深山,但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17.考查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特点,抒发情感的作用。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突出表现了麦客夫妇的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勤劳朴实的性格特点。

18.考查语言描写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体现。第段女人的话表现出她的内心的羡慕和由衷的赞叹。

19.考查重点文段在文中作用。第段插入描写他们的生活境况,可以很自然的让读者明白他们出来当麦客的原因。

20.考查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分析作答即可。本文前段主要讲述的是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回忆,通过对麦客夫妇的动作、语言描写,赞扬了麦客们的勤劳朴实、踏实肯干、不畏艰苦的美好品质。结尾段用一个问句写出了对传统农业流逝的遗憾,也借此表现出对远去童年生活的怀念。

第三部分

(2150)

21.作文。(50)

请根据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和越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白拟题目;②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不限文体;④不得套写、

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范文

认识你自己

希腊有一座神庙,门上写着:认识你自己。先哲的智慧真是让人景仰。

都说青蛙是富于探索精神的动物。一只青蛙曾对自己的走路方式不满祈求像人一样走路。而愿望实现之后,却因为自己的眼睛长得不太是地方,最终饥渴而死。青蛙失败的探索给我们一个教训,那就是要认识自己,从实际出发。

在今天这个讲究个性,提倡创新的时代,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看大街上的俊男靓女,电视海报上夺目的明星,一个比一个扎眼,刺目的服装,张扬的外表,举手投足都在向人显示自己的个性。但是,我们是不是常常发觉,在些人的个性与其本质显得太不搭调。偶尔给人一掠而过的惊异,他自己正暗自得意,旁人却如吞了苍蝇,觉得颇有东施遗风。殊不知真正的个性应该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是一种美,个性应该是只属于一个人的从根到叶美丽不败的花朵不充分认识自己,盲目追求惊艳,不结合自身实际而造出的个性终只会沦为恶俗。

追求个性的男男女女,擦亮双眼去认识自己,相信自会从心底绽放美丽。那些在竞争中追求不败的人也应该如此,认识自己发挥出自己所有的能力。

仰慕凤凰卫视的曹景行。作为一位头发花白的人,在凤凰卫视这样娱乐泛滥的电视台做评论员。他没有登台乱叫扭腰的资本,也没有学某些主持人一味讲烂俗的笑话。他只用一个中年人的成熟与儒雅,开辟一方洁净的天空,感动了那些都市忙碌浮躁的心灵。他独特的魅力也足以胜任目前清华客座教授的职位看到他,我相信在暗淡的文化界还有希望,无论娱乐如何铺天盖地,有些东西是不倒的,他充分认识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诠释出人应该有的成熟思想,对于某些盲目跟风和网络中频频出现的丑角,实在是极好的榜样。

认识自己,不美丽的东施如果学会善良和坚强,也会散发另一种气质。认识自己,攀援的凌霄花即使不如荷花亭亭玉立,也可以独享一份妩媚动人。认识自己,记住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的话题是什么,然后明确话题的中心,最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思考,要选取什么样的素材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选取自己生活中印象最深刻,感受最强烈的事情来写,只有写出具有个性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并从中产生富有哲理的感悟,才能表现出文章整体的特殊性。认识你自己重点理解如何认识,对象是自己,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审视,根据自己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去搜集符合能让你真正了解自己的素材去写,最能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话题作文写作时,要注意话题作文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如果写作前不注意审题,写作时会题,写起来就有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准确审题,分析话题的范围,把握材料的重点,吃透材料,准确悟出题意就显得非常重要。再者把写作角度选得小些,这样有利于在所选的这一点上进行比较深入的挖掘,能把意思表达得透彻,内容更具体集中,中心更突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abf510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04.html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