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发布时间:2019-05-14 13:57: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50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  )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3.右边为汉朝一官职的印文。该官职的主要职能是 (  )

A.负责军政

B.监察官吏

C.管理赋税

D.掌管礼仪 “司隶校尉”印文

4.“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5.“(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6.下列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的是 (  )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

7.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8.某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单元中(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D.《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9.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  )

A.廷杖制度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特务统治

10.读右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11.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

A.放弃天朝观念 B.学习西方技术

C.拥护民主共和 D.反抗列强侵略

12.观察右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3.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凡尔赛和约》签订 B.《九国公约》签订

B.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14.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壮大抗日力量 B.打倒北洋军阀

C.改善农民生活 D.消灭地主阶级

1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6.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  )

A. 社会生活变迁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现代企业制度 D.经济体制改革

17.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

①政府注重民生 ②脱贫任务完成 ③休闲需求增加 ④法制体系健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

A. 强调公民的平等 B.保护公民的隐私

B. 保护公民的财产 D.表达生者的敬意

19.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这主要表明,卢梭主张 (  )

A. 主权在民 B.自由平等 C.财产私有 D.权力制衡

20.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 (  )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列宁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明治维新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2.右边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方的观点双方辩论的是哪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  )

A.列宁领导下的苏俄

B.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

C.罗斯福执政时的美国

D.卡达尔领导下的匈牙利

23.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此贺信最早应写于 (  )

A.1939年 B.1941年 C.1943年 D.1945年

24.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意图主要是 (  )

A.铲除军国主义 B.稳定日本政局

C.巩固两极格局 D.遏制共产主义

25.右边的漫画《“拯救”人权》的寓意是 (  )

A.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B.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

C.美国试图恢复科索沃地区的和平

D.北约与俄罗斯在科索沃地区冲突加剧

(非选择题5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朝军队在__________决战。公元前260年,__________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7.《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__________》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28.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等在__________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__地区会师。

29.1955年4月,国务院总理__________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1972年2月,美国总统__________访问中国。

30. __________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__________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4分)

(2)上述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 (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4分)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2分)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

交往史实

时间

交往史实

西汉

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明朝前期

郑和下西洋;实行海禁

唐朝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

明朝中后期

实行海禁;戚继光抗倭

宋朝

设立市舶司;海路贸易兴盛

清朝

闭关锁国;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元朝

马可·波罗来华;海路贸易兴盛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2分)

材料二 1919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滔滔雄辩在会场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

2)为什么说当时“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2分)

材料三 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中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3)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的总和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世界市场发展历程简表。(6分)

阶段

时间

原因

重要条件

雏形出现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期

欧洲社会_________经济的发展

__________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__________的飞跃

工厂制度建立;交通工具革新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了__________组织

欧美工业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坚船利炮瓜分世界

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0世纪__________年代以来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__________体系结束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形成有何重要意义。(2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1)根据上面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6分)

特点

重要史实

曲折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688资产阶级新贵族向封建势力让步

长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步性

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不仅对英国的历史产出了重大影响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

__________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2)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长期性这一特点?(2分)

2018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位于今陕西西安的半坡村的是半坡遗址。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故选:C

【考点】本题以人类遗址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地点。

2.【答案C

【解析】据“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联称颂的是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都江堰,知道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隶校尉是汉代至魏晋时监督京师和地方的检察官,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至东晋罢废。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朝政治制度的认识。把握司隶校尉的主要职能。本题要准确掌握汉朝政治制度的内容的基础上顺利解答。

4.【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北平袁绍,南拒孙刘”,结合课本所学,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国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攻打南方的刘邦和孙权。D项符合题意。由“南拒孙刘”,可知AB两项不合题意;诸葛亮曾经辅佐刘备。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的认识。

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五经》是中国的经典著作,魏孝文帝在北魏广泛传播,不该一字。故反映的是孝文帝重视汉族文化,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魏孝文帝重视汉族文化。

6.【答案D

【解析】卧薪尝胆与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有关

【考点】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题干关键词“与古代科举制无关”。本题考查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过进行争霸战争。武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勾践立志雪耻,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灭掉了吴国。

7.【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致意思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即读书的行为高于一切。反映了宋朝重文,重读书;“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意思是好男儿不当兵,好铁不做针。反映当时人们重文轻武,不以从军为荣。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8.【答案C

【解析】我国的经济重心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期南移完成

9.【答案B

【解析】A、CD三项出现于明朝题干反映的现象实际上是清朝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表现即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文字狱”。

10.【答案】C

【解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考点】中英《南京条约》

11.【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戊戌变法期间”“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意思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结合课本所学,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认识到“中国并不在中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摒弃“天朝”观念,学习西方。A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期间提出学习西方技术,B项不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复辟帝制,孙中山开始拥护民主共和,C项不合题意;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国人民反列强侵略,材料没有体现。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2.【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武昌”“楚望台军械库”可以判断此题与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有关。A、CD三项分别与太平天国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有关

13.【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提示:1931年,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结合课本所学,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从此开始侵略中国东北。D项符合题意;1919年6月巴黎和约签订对德的《凡尔赛和约》,A项不合题意;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对中国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局面,B项不合题意;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考点】 “九一八事变”

14.【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限制“抗日战争时期”,“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说明并没有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但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抗日,党采取了联合地主阶级,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而采取的措施。A项符合题意;打倒北洋军阀是1926—1927年北伐战争的目的,B项不合题意;改善农民生活是党每个时期的目标,但是材料突出“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的目的,C项不合题意;建国后,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抗日,党采取了联合地主阶级,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而采取的措施。

15.【答案B

解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考点】圆形统计图数字是解题的关键。依据课本所学,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16.【答案D

【解析】题干表明了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满于现状的人尤其是一些政府机关人员放弃有保障的就业体系而下海经商

【考点】本题考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开始下海经商,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17.【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改革开放后,我问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由此可知国家比较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假日天数增多有利于人民的休息生活,娱乐,休闲,消费,购物等。①③正确,C项符合题意;国家发展经济才能解决脱贫任务,②与题意无关;题干涉及到节假日天数的增多,与法律建设无关。④与题意无关。AB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8.【答案A

【解析】依据雅典为牺牲的战士设立公共墓地,并为他们树碑,将所有牺牲的战士都埋葬在公共墓地之中,并郑重地刻上名字,同时隐去他们可能贫富不等的家世信息。说明雅典尊重每一个为城邦牺牲的战士,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公民为了城邦利益所作的牺牲,体现了城邦公民的平等。A项符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公民的财产,C项不合题意;材料主要介绍的雅典为牺牲的战士修建的公共墓地,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9.【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他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这体现了卢梭的对人民权力与地位的重视。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题干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的“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20.【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相结合,诞生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想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②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空前社会主义出现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①错误,AB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有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指导。

21.【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19世纪中期”“日本”,结合课本所学,19世纪中期,日本还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此时中国出现了许多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洋务派也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新式学堂,因此此时多有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日本于19世纪末进行的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大量日本青年留学欧美,大量西方书籍被翻译成日文供人民阅读来了解西方,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战败,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因此,20 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传入中国。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考点】本题以“19世纪中期”“日本”为切入点,考查19世纪中期,日本还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于19世纪末进行的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而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战败,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

22.【答案B

【解析】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于1928—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迅速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但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也由此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利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3.【答案C

【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时间为1942年7月—1943年2月。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使得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在此期间,苏军发发动了冬季反攻。1943年2月,苏德攻守易位,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20世纪40年代末,结合课本所学,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美苏矛盾急剧恶化,冷战开启以后,日本成为美国遏制苏、中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的重要前沿,因此其大力扶植日本,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D项符合题意。美国扶植日本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的,是想利用日本,主要意图不可能是维护日本政局,AB两项不合题意;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美苏两极格局形成。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美苏矛盾急剧恶化,冷战开启。

25.【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文字:科索沃,美国人权,“拯救”人权。可知反映的科索沃战争。结合课本所学,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实质是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6.【答案牧野

长平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商朝末年,统治腐朽,政局动荡。周武王决心乘商朝政治混乱,伐纣灭商,他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军打败赵国军队,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的进攻。

27.【答案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时期,他写成的《齐民要术》,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以及畜牧、捕鱼、食品酿造和加工技术,内容极其丰富,《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成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8.【答案井冈山

会宁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29.【答案周恩来

尼克松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1955年4月,我国政府派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0.【答案1775

1789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1775年4月18日晚上,驻扎在北美殖民地的英国军队从波士顿出发,去收缴北美民兵收藏的武器,北美民兵侦查员发现了这一情况,民兵迅速埋伏起来,4月19日冷晨,在一个名叫来克星顿的地方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克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正式爆发。

31.【答案】(1)材料一:分封制;材料二:郡县制。

(2)显著区别: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的王位实行世袭。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中央政府任免;官吏的官位不能世袭。

【解析】(1)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的信息“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大体意思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建立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将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们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即推行分封制。由材料二的信息“新皇帝”“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可以得出这是秦始皇建立起了秦朝后,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的郡县制。

(2)由材料信息“皆举亲也”“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以得出,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位可以世袭;郡县的官吏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考点】(1)理解材料一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结合所学西周是姬姓建立的王朝,由此可知材料一是西周的分封制;由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可知是新皇帝是秦始皇;“„„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可知秦朝的郡县制;

(2)问“两种政治制度”是解题的关键,本问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即可。

32.【答案】(1)原因:遭受西方列强侵略;遭到农民起义(或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原因:他较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率先创办了洋务企业。

(3)主要原因: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粤匪扰乱”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忧外患的角度来考虑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即外部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内部有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加之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粤匪”指太平天国运动,“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指曾国藩,“洋务清火汤”指洋务运动。材料大意是指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希望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救亡图存,维持清朝的统治。但洋务运动失败根本原因是在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前提下,单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3)李鸿章伤感的原因从洋务运动的结局考虑即可,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也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3.【答案】(1)特点:和平交往为主;中外贸易由陆路为主转为以海路为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反侵略斗争。

(2)原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会议由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的国家实力弱小。

(3)主要目的:为了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

【解析】(1)依据表格中的史实:西汉、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朝前期的交往史实,得出中外交往的史实多以和平交往为主;由西汉的丝绸之路、玄奘西行到宋朝、元朝海陆贸易兴盛,郑和下西洋等史实得出:中外贸易由陆路为主转为以海路为主;由此图表西汉、唐朝、宋朝和元朝与外的和平交往的史实,到明朝、清朝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得出: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从丝绸之路、海陆贸易兴盛,再到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和遣唐使来华说明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明朝后期、清朝的戚继光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说明明清时期中外交往中出现反侵略斗争。

(2)要从巴黎和会的实质入手,紧扣“弱国无外交”的观点去考虑。一站结束后,战胜国为了对战后的世界重新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实质是列强的一次分赃会议。中国虽然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但由于国力弱小,列强根本不顾中国的反对,将德国原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了日本。

(3)要从对外开放的目的去考虑。打开“中央之国”的大门,实际上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目的就是要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动国内的改革,改善人民的生活,最终达到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目的。

34.【答案】(1)

阶段

时间

原因

重要条件

雏形出现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期

欧洲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厂的飞跃

工厂制度建立;交通工具革新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欧美工业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坚船利炮瓜分世界

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结束

(2)重要意义: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合理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

【解析】(1)依据材料提示信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结合课本所学,英国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封建社会结束,共和国成立,革命达到高潮。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1688年通过“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由此可知英国资产阶级过程经历封建统治到资产阶级统治再到复辟的封建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1688年,资产阶级、新贵族向封建势力让步,发动宫廷政变,另立新的国王。保留封建社会的象征,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到1688年革命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得出革命的长期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封建社会,体现了革命的进步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不仅对英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这是革命的影响;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体现了革命的创新性。

(2)依据课本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从1640年到1688年经历了进半个世纪,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封建势力强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b1e2be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d.html

《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