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紫藤萝瀑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郭跃辉
【期刊名称】《学语文》【年(,期】2019(000005【总页数】4【设计意图】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7课《紫藤萝瀑布》课后“积累与拓展”第五题说:“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课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为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提供了线索与方向。
所谓群文阅读,指的是“把几部作品或若干文章按照一定的标准组合在一起,师生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质疑、发现,批判、欣赏,比较、甄别,推演、归纳,使学生逐步具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解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的阅读教学策略”[1。也就是说,群文阅读是一种教学上的需要,是通过设计语文活动,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终目标。因此,如果将《紫藤萝瀑布》与《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组成一个“阅读群”的话,便可以有效扩大教学容量,进而在不同的文本中寻找“同”,在相似的文本中体察“异”,在比较、甄别、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从作家的角度讲,这四篇散文均出自宗璞的散文集《铁箫人语》,选材与情感都有很多共同之处。按照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任何文本都与其他文本处于某种关联之中,正如克里斯蒂娃所说:“文字词语之概念,不是一个固定的点,不具

有一成不变的意义,而是文本空间的交汇,是若干文字的对话,即作家的、受述者的或人物的现在或先前的文化语境中诸多文本的对话。”[2]特别是同一作家的作品系列中,互文性体现得更为明显。宗璞的这四篇散文,从文本内部以及文本间性上讲,也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精神联系。从语言表面的关联入手,走进宗璞的文学世界,进而走进一个独立的审美空间,捕捉文本背后的文化因子,这是本次群文阅读的主要意图。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群文阅读也应该围绕这四大素养进行设计与指导,特别是在这四个方面区别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围绕四大核心素养,笔者设计出“走进宗璞的言语世界”“走进宗璞的审美世界”“走进宗璞的文化世界”三个语言活动,并在语言活动中贯穿理解、分析、概括、辨析等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内容】
1.走进宗璞的文学世界:从作者的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入手,把握宗璞散文语言的表达规律,特别是在描写方面的特点。
2.走进宗璞的审美世界:感受和体验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3.走进宗璞的文化世界:结合创作背景,分析作品背后的文化因素,理解作品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意识。【教学时数】1-2课时【教学过程】

一、准备工作
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对应《紫藤萝瀑布》与《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四篇散文,分别承担对应文本的思考探究活动。
2.全班同学都要认真阅读这四篇作品,每一位同学都要扮演“陈述者”与“对话者”两种角色,前者是陈述自己关于对应篇目的思考,回答相关问题,后者则是与该组同学展开充分的对话与交流。
3.在读完文本之后,学生还可以借助网络、宗璞的其他著作、期刊文献等,查找与这四篇散文相关的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二、走进宗璞的文学世界(一)教师提示
从文体上讲,宗璞的四篇文章属于写景状物散文,我们的目标是在解读“这四篇”散文的基础上,形成解读“这一类”散文的经验与方法。写景状物散文,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这是解读这一类散文的出发点。
(二)把握每一篇散文“个性化的言说对象”,即作者笔下意象或景象的基本特征。
问题一:宗璞的四篇散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每一小组集中思考自己对应篇目的问题。时间:6分钟。答案预设:
小组一:《紫藤萝瀑布》主要写的是藤萝。藤萝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花很多,开得繁盛,作者将其比作“瀑布”,形象地揭示了这个特点。二是它的花呈现淡紫色,而且不同的部位,紫色的浓烈程度也不同。三是藤萝的花穗,开得活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b9655bf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3.html

《《紫藤萝瀑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