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的创作背景

发布时间:2021-05-06 03:38: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经采薇的创作背景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下面 是的创作背景,以供阅读。

《采薇》创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 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教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 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狡猊(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 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 士出兵打败狡猊的记教。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 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有关《采薇》这一首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据毛序为:“《采薇》, 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狡猊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 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其实,真正的经典,无一例外都 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它曾经如此真切细微地属于一个人,但乂如此博大深厚 地属于每一个人。所以,纵然这首诗背后的那一场战争的烽烟早已在历史里淡 去,而这首由戍边战士唱出来的苍凉的歌谣却依然能被每一个人编织进自己的 生命里,让人们在这条民歌的河流里看见时间,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对 《采薇》,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

《采薇》全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m€i)止。靡室靡家,猴(xiS)(yM)之故。不遑启居,獭猊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 未定,靡(ml)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蹙(g。),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 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验(kul)验。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M)四牡翼翼,象弭 (血)鱼服。岂不日戒?獭犹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U)雪霏霏。行道迟迟,教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现在叫大巢菜,种子、 茎、叶均可食用。

(2)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3)止:句末助词。

(4)0: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5)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

(6)(ml)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⑺不遑(hudng):不暇。遑,闲暇。

(8)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 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 上。

(9)W(xidn)^(yun):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10)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 样子。

(11)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

(12)(zd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教……载……,即又…… 又……。

(13)(shCi):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14)(pin):问,谓问候。

(15)刚:坚硬。

(16)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17)靡:无。

(18)^(g0):止息,了结。

(19)启处:休整,休息。

(20)孔:甚,很。

(21)疚:病,苦痛。

(22)我行不来:意思是:我不能回家。来,回家。

(23)常:常棣(棠棣),既米以,植物名。

(24)路:高大的战车。斯何,犹言维何。斯,语气助词,无实义。

(25)君子:指将帅。

(26)小人:指士兵。

(27)(r6ng):车,兵车。

(28)(mU):雄马。

(29)业业:高大的样子。

(30)定居:犹言安居。

(31)捷:胜利。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 谓,一月多次行军。

(32)(kul):雄强,威武。这里的验验是指马强壮的意思。

(33)(f6i):庇护,掩护。

(34)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

(35)(ml):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 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36)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37)棘⑶):急。孔棘,很紧急。

(38)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39)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40)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雨:音同玉,为“下”的意思。

(41)(fM)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42)迟迟:迟缓的样子。

(43)往:当初从军。

《采薇》翻译

豆苗采了乂采,苗苗冒出了芽尖。说要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 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獭猊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 了和獭猊打仗。

豆苗采了乂采,苗苗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忧闷 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 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豆苗采了乂采,苗苗已经乂老乂硬。说回家呀回家,乂到了十月小阳春。 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 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乂高乂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打 胜仗!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乂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 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 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獭猊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乂饥乂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采薇》赏析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乂饥乂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 不禁思绪纷繁,白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 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 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 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 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 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 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虽是口头语、眼前景,却反映了戍边士卒生活的艰 苦。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繁”、“采桑”是不可同喻的。 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另还有一种说法,“比”将为比作戍边战士,暗喻 战士生命的流逝。)“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 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 止”和“岁亦阳止” 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 星移,“日归日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

“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 因为獭猊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 本原因,则是“獭猊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 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日:'靡室靡

家,狼猊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微猊之患, 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 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感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 相矛盾乂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 的个人情绪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 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 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 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 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 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驳驶。君子所依,小人所 腓。”这乂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 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乂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 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 因为猴猊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獭猊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乂 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诗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 《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 看,这位成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 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 了成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 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 “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成卒 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 千古常新。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根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 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 囊匮乏,乂饥乂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乂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 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依依、霏霏、迟迟”,重言的运用,增 强了节奏感,更增加了诗的韵味和艺术感染力。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 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人”(唐宋之间《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 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 悲叹中结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e60fab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3a.html

《诗经采薇的创作背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