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2-17 23:28: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8.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下湾小学五年级:周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意。

3.领悟3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点: 1.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点: 1.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思路:

前景回顾:首先第二课时是建立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第一课时中,我们对生字词,加以理解,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为解课文打下基础。第二课时,我们开始进入课文,投入到那悠悠动人的历史经典之中……

第二课时,我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每一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并适度总结、拓展。

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由回忆名言,引发学生对课前资料的汇报,顺势进入课题。

1.教师大声吟诵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学们,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有的可能说是毛泽东,有的说是司马迁)对回答对的同学以鼓励,你的记忆力真好。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吗?教师在学生介绍完以后,重复学生汇报中的某些关键句子,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通过其中的一个故事来体会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吧。教师板书课题:18.将相和。

2.读题、破题:题目中的“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教师过:同学们,下面我们就一同穿越时空,走到古人身边,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1.鼓励学生快速自读课文,读时注意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让学生汇报,并在黑板上板书。

2.分组接力读三个故事,看看每个故事在课文中各是几个段?请每组派个代表来汇报。(分段)

三、分组合作学习课文

1.分组。全班分成六组,每四个学生一组。全文共三个故事,12组学习故事一“完璧归赵”,34组学习故事二“渑池之会”,56组学习故事三“负荆请罪”。

2.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①小组内通读故事,读出人物的感情。

②找一找,画一画:你比较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地方?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每组在合作研讨的基础上,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④共同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3.小组派代表汇报。

①在一组汇报同时,其他组要学会倾听。

汇报过程中,通过学生对感情的把握,教师组织组内学生来朗读,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②教师结合课文,对学生汇报内容做必要的总结指导。

4.教师对各组汇报的加以总结。对合作学习取得好的组加以表扬。

同学们通过我们自主合作学习,我们组内同学对自己研习的故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听了其他组的汇报,我们对整篇文章也有了清晰地认识。我们知道了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虽然在认识上曾犯了错,但他能知错就改,这种精神十分难能可贵。他们最后能和睦相处,归根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四、拓展提升。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两个故事,写由于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后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全文围绕“和”来写。也就是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

3.说一说,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五、作业

1.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课外阅读《史记》中的其他故事。

板书一: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失和

知错就改 以国为重

将(廉颇) 相(蔺相如)

精神可嘉 品德高尚

负荆请罪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ea3108c84868762caaed5db.html

《《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