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鸡蛋背后的知识产权假设

发布时间:2012-04-24 11:06: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造鸡蛋背后的知识产权假设

一、 背景资料

2011年底媒体报道,现在市场上出现有假鸡蛋,网友们在网上纷纷记录下自己购买到假鸡蛋的经历。一位生活在东北的王女士就介绍了自己购买假鸡蛋的经历——前几天吧,我上那个自由市场去买点鸡蛋,结果我把鸡蛋打到里面,蛋白跟蛋黄怎么搅也搅不到一块,我说煮一煮看一看吧,煮了有34分钟,结果打开以后,这蛋黄吧还是特别软,掰也掰不开,我看着好像是橡皮筋那样的似的。

这就是人们说的假鸡蛋。假鸡蛋实际是利用化工原料或者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的。这个鸡蛋制造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仿造了真鸡蛋里面的一些颜色,比如像鸡蛋壳,我们真的鸡蛋壳它主要是由碳酸钙和一些胶黏质构成的,人造鸡蛋造的鸡蛋壳也会利用这个碳酸钙加入一些石蜡、石膏粉混合在一起,再模具板成形,蛋黄部分加入一些颜色,就是柠檬黄,那么让蛋黄看起来是黄色的。

因为是化工原料或是食品添加剂,比真鸡蛋要便宜很多。一个假鸡蛋成本不到一毛钱,然而真的鸡蛋成本要五毛钱左右。正是因为利益的驱动,那些唯利是图的小商贩们才会制作和售卖这些假鸡蛋。

但人造鸡蛋里面的柠檬黄会导致人的神经系统,有兴奋的作用,特别是儿童吃了以后会出现多动症。明矾里含有的铝对人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导致儿童的智力低下,老年的白痴症。

正因如此,网上就流传了真假鸡蛋的辨别方法一看、二闻、三摇、四吃。一看,就是看鸡蛋的外观,如果是真的鸡蛋,感觉外表会比较脏;如果是人造鸡蛋,外壳会很均匀、很干净。另外,再对着光线来看,真鸡蛋没有假鸡蛋透明度高。第二是闻,如果是真鸡蛋闻起来会有腥味,假鸡蛋就没有腥味。第三就是用手摇,真鸡蛋在摇的过程中水、蛋清和蛋黄是混合在一起的,没有很响的声音,假的鸡蛋因为有水在里面,因此摇起来会更响一些。第四就是吃,如果不知道真假,那么在打鸡蛋的过程中假鸡蛋黄很容易打进去以后就散了,而且在炒的过程中很难凝固;真的鸡蛋的蛋黄和蛋清都是清楚的,而假鸡蛋在炒的过程中很容易散黄。”

二、 技术手段

有假鸡蛋,有所谓的利益驱动,自然出现了培训机构来拆解假鸡蛋的制作奥秘。

广州市“假蛋学堂”位于下镇中山大路4912楼的“广东穗华科技公司”,假蛋技术是他们的培训课程,每个人学费560元,另收道具费69元,宣传称机会难逢,不会周围都有得学的!

一共为期3天的培训,在培训室,采个别教授方式,第一堂是“理论课”,由二十余岁的姓女导师负责。她首先向学员们派了一本小册子,书面写上“人造蛋生产技术”以及“保密技术,翻印必究”的字眼。女导师一开始就做生意卖书“这本是秘籍呢!就算学完之后不记得步骤,都可以照本书来做,好多外省人不方便来广州,就寄信来邮购,每本131元,虽然只有几页纸好像很贵,但是学完就够啦”。

培训室厨柜内放满大量化学用品,台上有天秤、试管及一批化学仪器,每次上课时,均要将风扇关掉,以免化学品被风吹走。

女导师首先示范制造蛋白,只见她小心冀冀地将一瓶粉状物体放上天秤量重,“这个是‘海澡酸纳’,份量不能错,所以要关风扇进行”。然后倒入一盆温水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约一个半小时后一盆晶莹剔透的蛋白物体呈现眼前。她继而用少量化学物品“明胶”用水拌匀,然后添进蛋白再搅,“明胶可以令蛋白的浓度适中,但因长时间搅拌会产生好多气泡,要等十个小时才能散得完”。

第二天早上,女导师再把适量的“酸纳脂”、“苯甲酸纳”、“邻甲基织维素”及“白矾”等其它化学品一起混入,但没有解释其作用,三小时后“蛋白”部分正式完成。

接着女导师开始教造蛋黄,“蛋黄其实就是蛋白,只是加了色素的原因。”她将部分蛋白状物体倒在容器内,加上“柠檬黄色素”,搅了几下就变成了鲜黄色。

至于假蛋如何化作蛋形,其中奥妙,原来全是靠一个塑料模具,以及含有“氯化钙”的“神仙水”。塑料模具有两个位,一个椭圆形,一个圆形。女导师边做边说:“圆形的造蛋黄,将蛋黄倒入模具,再倒入混有氯化钙的水在面上,就会产生一层薄膜,包围蛋黄就可以定型,留意看,现在变魔术啦!”

女导师将蛋白倒入椭圆形的模具内,加入成了形的蛋黄,再倒上另一层蛋白盖面,照办煮碗浸神仙水,令蛋的最外层产生薄膜,很快蛋形浮现出来。

她说:“看来好神奇,其实好简单。虽然鸡蛋模只有半边,不过浸入神仙水,在浮力下蛋白会在模里面晃来晃去,慢慢变成蛋形。至此一只只光脱脱的无壳鸡蛋呈现眼前。

接下来到了最后也是关键的“包壳”阶段。

女导师以明火煮熔“食用石腊”再混入“石膏粉”搅拌,温度要控制在50℃,将假蛋放入白色溶液内反复转动,捞出冷却风干后,完整的有形鸡蛋便大告功成了。“如果想蛋壳做得精细些,可以用勺子一些溶液淋在蛋上面,不过那样会浪费时间一些。”女导师说,人造蛋的材料可以在化工原料店买齐,非常方便,不少内地食店会派人来学习,以真假混合的方法做菜,赚取更高利润。

这样一个人造鸡蛋就做成了。

三、 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二)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三)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四)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六)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七)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八)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九)超过保质期限的;

  (十)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

  (十一)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十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所以人造鸡蛋如果被用作餐桌上的鸡蛋来经营销售的话,则违背了《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项的内容了,属于伪造鸡蛋,影响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并销毁该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至于上文中提到的教授造假蛋的广东穗华科技公司,由于只从事“技术转移”并无参与“生产经营”,在内地未算违法,不过若学员利用其所学,从事假蛋生产及售卖,“广东穗华”实在难辞其咎。

而根据《香港海关商品说明条例》,不论卖假蛋者是否知情,在本港已属违法,一经之定罪最高刑罚为判监5年及罚款15万元。在港属违法如果有证据证明卖假蛋的人刻意将假货当真货卖,已属欺诈行为,而有份参与教授技术、投资生产和安排分销的人一律触犯《刑事罪行条例第195A条》《串谋欺诈罪》罪名成立,最高刑罚监禁14年。

四、 如果申请知识产权

写到这里,如果我们换个方式,对人造鸡蛋申请工艺品范畴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修正)第五条,“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我们可以理解为:

违反公共秩序和道德的发明,一般都规定不授予专利。不过这项规定的应用是与国家的阶级实质密切相关的。

  科学发现和自然科学基础原理,因不能在工农业生产上直接应用,不授予专利。许多国家都依专门法律给予奖励(见发现权)。

  某些物质发明,如以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以原子核变换的方法获得的物质以及食品、饮料等,大多数国家不给专利,但少数工业发达国家则授予专利。其制造方法一般也可以取得专利。

  动植物新品种,许多国家不给专利,少数国家规定授予专利。

诊断医疗方法和药品,也是少数国家授予专利。

计算机程序(软件),极少数国家授予专利。

我们看第三点,以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用作食品、饮料等一般不授予专利,那以工艺品的名义进行申请,并对鸡蛋有明显标识,说明是工艺品,而非真鸡蛋是否可能呢?那就要看,如果此项专利申请成功,会带来怎么样的社会效应:

1、 地下假鸡蛋生产场所可以转为正当经营;卫生、食品安全等执法部门对生产场所进行检查时,无法判断此生产场所是作为工艺品来进行经营销售还是作为假鸡蛋进行经营销售的,无法对市场进行监管

2、 如果专利申请时明确规定工艺性的鸡蛋必须在蛋壳上刻上工艺品字样,生产厂商也不会在蛋壳上刻上工艺品字样,这样会断了生产厂商的财路,也就失去了人造鸡蛋的意义了

3、 如果以此来惩治人造鸡蛋的违法行为,那就显得多此一举了,因为人造鸡蛋本来就是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理应受到惩治。

所以此项专利不会得到专利局的授予,但由此延伸出各种类型的鸡蛋值得我们思考。

五、 创新点

2010年重庆知识产权宣传周在解放碑拉开帷幕。有一样展示让人眼前一亮,看似鸡蛋,但蛋黄却可以做成排骨、肉丸由你选

“这到底是不是鸡蛋哦,像蛋又不是蛋!”巴南市民杨胜峰带来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蛋形食品。他轻轻切开鸡蛋,里面的蛋黄部位竟是肉丸、排骨等,有的蛋白中还加了辣椒!记者看到,不少市民虽然好奇,却有些不太能接受这种新奇的食品。一位先生大胆尝了一口说:“嗯,味道还不错!”

“要甜的,要咸的都可以!”杨胜峰说,只要想得到的馅料,几乎都可以变成这种鸡蛋的“蛋黄”,比如莲蓉、豆沙、排骨、火腿等等。不过,对于制造这种“鸡蛋”的秘诀,尽管记者一再追问,他也丝毫不肯透露,只说自己研究了四五年才获得专利。

六、 总结

经过以上分析,人造鸡蛋无法授予专利权的根本原因,除了人造鸡蛋对人体有危害外,还有一点原因是人造鸡蛋跟真鸡蛋太像,消费者无法分清两者的区别巴南市民杨胜峰的创新想法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创造出了一种“鸡蛋”食品。我相信他的想法也是来自于人造鸡蛋,但他突然了人造鸡蛋以假乱真进行牟利的惯有思路,又是一条专利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1b70e19b89680203d8258d.html

《人造鸡蛋背后的知识产权假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