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义出处-发乎情,止乎礼的出处,典故,以及《论语》中关于爱情的句子

发布时间:2020-05-02 07:06: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发乎情止乎礼义出处]”发乎情,止乎礼“的出处,典故,以及《论语》中关于爱情的句

篇一 : “发乎情,止乎礼“的出处,典故,以及《论语》中关于爱情的句子

“发乎情,止乎礼“的出处,典故,以及《论语》中关于爱情的句子

有部著名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廊桥遗梦》,讲的是一个略带惆怅,却毫不凄凉的爱情故事。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相识,相爱,经历了一段铭心的甜蜜生活,最终却没有牵手共度余生。因为,他们要对彼此的家人负责。

也许,刚相识的他们,在心动的瞬间,克制一下自己的情感,把距离拉得远一些,会连那酸涩的惆怅也不会留下。回忆往事时,记在他们心底的只会是一种美妙的欣赏吧。而

相反地,如果他们不顾一切地继续交往下去,会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有朝一日,甚至会反目成仇,深深地伤害曾深爱的对方。

同样是发乎情,结局却大不一样,可见,“止乎礼”是多么重要。

《论语》中有几句话:“非礼勿闻,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劝戒人们做事要遵循个“礼”,不该听,不该看,不该说,不该做的事情,就不要去接近。

而这“礼”,自然有大有小。法律法规呀,公共道德呀,应该算是大的礼。不遵守它们,会被依法惩处,或者被万人唾骂,那滋味自然是不好受。

小的“礼”,多半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比如说,上课时要把笔记写工整些;吃饭时不仅考虑饭菜味道,也要想想它们的营养;有空时,要锻炼身体。

违背这些小礼,也会受到惩罚。看,那乱如杂草的字,写满了几页大纸,读它们时,却如同读甲古文般难懂;什么东西口感好就猛吃什么,结果吃了一大堆儿没有营养的食品垃圾;一有空儿,就蒙头大睡,身体也越来越不灵活了。

哎,还是“止乎礼”的好。的确,对有的事情我们有很真的感情,很好的心情,但一定要把握分寸,不应该接近的还是远离一点儿吧。

啊,那淌着油儿的红烧肉,炸得脆香的薯片,加了浓糖的巧克力奶……它们仍然时时诱惑着我的心。遇到它们时,赶紧闭上眼睛,捂上鼻子,头也不回的跑开吧。

难舍难分的只是那一刹那,忍过一时就省却了以后的诸多麻烦。还是要听听“古人言”呀,非礼勿动,即使那行动是发于千年万载的深情~

篇二 : 发乎情,止乎礼

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柏拉图

昨晚,与一位多年的老朋友在网上聊天,他对我说,自己正经

历着一种网络中的情感,有些困惑。最后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之间是发乎情,止乎礼,都知道自己的责任,只此而已”。听到他这样说,我默不作声,但心里想了许多。

“发乎情,止于礼”,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出自《诗经》毛诗序的“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发乎情,止乎礼,道出了一种神圣、一种责任与担当。品味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启示是:男人自重,女人自爱。道理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很难很难~发乎情,止于礼,是理论上的东西,而真实情感世界是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相当难的。如果人在情感世界里都能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话,就不会有“情不自禁”这个成语了。

常言道:“人生难得一知己”;徐志摩也说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可见,知己难寻。更何况是异性知己。情感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亲情血浓于水、爱情忠贞不渝、友情肝胆相照历来为人们所感动、向往。人们或许也一直认为,人世间的情感几乎可以用这几类情感所囊括,但其实在这三类情感之外,还有一类情感存在,它被人称之为第四类情感。这类情感在在网络世界里有着很大的市场。网络情缘中,无怪呼友情与爱情,可许多时候在你我之间感受到的是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情怀。

看过《中国近代十大才女》这本书,对林徽因有了更多的了解。徐志摩的多情和不顾一切的爱,让林徽因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杰出完美

的女性,沉迷过,也刻骨地痛过。然而,另一个一直深爱着林徽因,为她而终生未娶的、用一生痴爱她的、一个不忍看她痛苦抉择而主动退出的、一个在她离世多年后依然记得她生日的男人金岳霖。金岳霖的一生,都在为一个梦想而坚持,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始终不曾改变,在自己追逐的世界里沉醉,沦陷,自成一体。因为失去,所以得到;因为放弃,所以永恒。在他和林徽因之间诠释了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人生一世不易,在情感世界里能遇到金岳霖这样的人生知己,此生何求,如此的情感,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柏拉图所说的“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的真正意义所在。

读过《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传说孔子在此处批了一句话:“发乎情,止乎礼。”意思是说,人的情感虽然经常在男女之间产生,但一定要受礼法的约束,不能随心所欲,要“乐而不淫”;看过《萧伯纳情书》,讲述的了萧伯纳和爱兰的爱情故事。他们通信长达30年之久,留下了300多封充满机智、幽默、热情、温柔、殷勤和诚挚的被人称作情书的书信。虽然萧伯纳并没有成为爱兰的丈夫,可他很珍爱这段纸上罗曼斯。萧伯纳和爱兰用信纸上的心跳和脚步,创造了永恒的罗曼蒂克;知道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互相倾慕,彼此珍爱,但约定永不见面,虽然他们有时候相隔仅有一个草坪的距离。也许他们是怕心中那种朦胧的美和爱,在见面后会被某种现实的、物质化的东西所取代。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的爱情,是世上演绎柏拉图精神之爱的绝版经典……

如今,网络取代了邮车,纸上跃动的字符,变成了敲击键盘的节奏。情感,永远是人类向往的璀璨果实。追逐的脚步,从来也不会停止和疲倦。因此,网络世界,也出现了你在用心的读着我的心事,让我感觉到远方的牵挂的情感故事,让人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网恋的精神境地。我理解网恋,也倾慕一些经典的网上罗曼斯。在网络上,异性之间如果更注重心灵的交往、精神的关爱,让这种感情变成涓涓细流,滋润彼此的心田,即使只是过客,想必同走的时间会更久些。网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它只是人生的一个绚丽的点缀,终归要返回现实当中的。虽然我们都懂“发乎情,止乎礼”这个道理,可爱情又有多少肯停留在门槛外,又有多少网恋中的男女不甘于柏拉图的精神之爱,将网上的罗曼斯演绎成现实中的身体之爱,

看过许多艺术作品,带给了自己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现实生活的经历中,我没有经过这样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却感受到了现实给人带来的些许无奈。人生自是有情痴。每个人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爱与被爱。人这一辈子,就这么被情缠绕,也被情折磨。不能逃离,也无法挣脱。亲情,友情,爱情,包括第四类情感,人间种种情感的方式,给了我们无数的温暖,也给过我们无边的痛。只要心中有情,就注定要在不断的得到与失去之间徘徊,注定要在追逐与放弃之间抉择。这一生,谁能躲得过情的苦海,谁能全身渡到彼岸,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连那无父无母、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与花果山的猢狲们厮混得久了,临分别时尚且滴两滴眼泪,何况我辈有血有肉、食烟吃火、爹亲娘疼的凡夫俗子呢~

“发乎情,止乎礼”含着高度的压制性。礼数构成“超我”的一部分,在显意识中发挥检察功能,使“自我”不能也不敢轻越雷池半步。情感世界里,一个遵从感性的召唤,一个坚守理性的闸门。两种爱都没有错。差异的,也许只是命运的无常与情感方式的取向吧。前些日子,看了电影《山楂树之恋》。一部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爱情故事,情节比起时下充斥荧屏的韩剧、港剧等爱情大片要简单的多,青涩的多,但却更加清纯、更加感人、更易触动人的心弦。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明亮、朴素平实、一种久违的纯真与美感。然而这个美感,给人留下的是凄婉的伤痛。

如今的爱情和婚姻观很现代化或者说美国化:“只要一朝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对老祖宗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发乎情,止乎礼。”不屑一顾。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同时人也是不完美的,人又是爱美的,所以注定人会有很多层面的爱。网络情缘更是如此。漫游于网络中的你我,都明白网络与现实中如何去思索,如何去善待,于网络于现实都多了一分认真执着和责任。我们不是圣人,无法高尚,但是我们可以努力照圣人说的去做:发乎情,止乎礼。有一副古联:百善孝为大,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这副对子非常简明深刻地剖析了心与迹的艺术关系,揭示出情与理的人性根本,启示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去爱。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把握自己,修养自己,实现生命过程两性相爱的幸福意义,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感情是男人和女人之间一

场没有硝烟的恒古的战争。在这场战争里,没有谁是永远的赢者,没有谁是永远的输家。世间总有一种约束,让心思沉静,让感情不再漂泊。处之有度,则友谊长存。如古人之言:发乎情,止乎礼~

篇三 : 发乎情而止乎礼义

发乎情而止乎礼义

有一种爱我们不能称之为爱情 虽然有同样的心动同样的怀想同样乍然相见的喜悦依依不舍的眷恋但尘世间总有一种约束让心思沉静让感情不再漂泊

发乎情 只能止乎礼但依然可以在阳光下享受难得的温情依然可以在午夜梦回时心生柔情依然可以相信自己的坚持与执著

在这些温柔的情愫里依然可以感受爱与被爱

有一种真情可以平静地相忘于江湖君子之交亦或萍水相逢都可以默默地爱

默默地理解默默在心里装满祝福挥一挥手让春草连绵落红成阵有很多爱我们不能用世俗的方式承担也不过聚散随缘风雨由天金风玉露胜却人间无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篇四 : 发乎情止乎礼义

《毛诗》于《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叫《毛诗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西汉,很可能经过东汉卫宏修改。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

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后世关于“赋、比、兴”的解释,众说纷纭,尤其是对’比’和

‘兴’的说法,争论更大。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赋’的表现手法在汉赋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以致形成了1种独特的文体;但是,相当一部分汉赋由于专门去铺采描摹宫室之美、田猎之盛等,以致缺乏深刻的、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汉代解释“赋、比、兴”最具有代表性,比如郑众的解释:“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认为‘比’是修辞学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起也”,即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的1种手法。

根据以上的了解,我想,能不能,在历史记录和文字创作中,都可以这样认为:逻辑和事实,或者思想、情感和故事——这即是“风雅颂”;而:表现技巧,道具人、物,背景衬托——这就是“赋比兴”。当然了,历史和故事的主角永远是人,虽然这个‘人’无时不刻不在环境之‘势’的影响甚至左右中;而且,这个‘人’的心志所之,必是发乎于情,这个‘人’的心志所止,也须是止乎礼义。事实上,人的行止全在于大脑的情感、直觉和理性,既然如此,世事运行也就表现出‘发乎情止乎礼’的特征,并作为道理规律又被人们思考总结。

人的理性和直觉;——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不同时代个体的功绩,包括留存下来终归于人类整体的工具、方法、制度、理论、精神文化;——文明积累之上的人的理性和直觉;——新一轮循环。这是1个永恒循环的过程,当下的人用‘历史’和‘当下’来划分出一时一人的能动性和局限性;然而从上面俯视人类社会:对于‘当下’和‘历史’,其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以人观史,以事观史,以理观史;同时也就是以史观人,以史观事,以史观理。让历史走进当下,让当下走进历史。以人-事-理,观经济、政治、文化;以经济、政治、文化,观人-事-理。

人类的情感和直觉思维或许千年如恒,但是人类的工具理性的发展无疑是建立在自身实践行为和理论总结的基础之上的,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也正是自身发展进化的过程,真善美被用于实践的过程带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真善美被逆用于实践就会带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倒退。

篇五 : 发乎情,止乎礼

发乎情,止乎礼

摘 要:本文以杨绛先生《洗澡》中的两个主人公姚宓和许彦成的婚外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为基础,分析了这段婚外恋情在人欲与人伦中的选择,肯定了“发乎情,止乎礼”的中国文化传统思想。 关键词:洗澡婚外恋情发乎情止乎礼中国文化传统

《洗澡》是杨绛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一本小说。小说以新中国解放初的一场“三反五反”政治风暴为背景,叙述了一个完整的让人辛酸的却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爱情故事。杨绛并强调故事的发生、发展及结果的过程,而是耐心地引导读者关注婚姻和恋爱中最能充分释放人性的那部分元素,细细去品味平凡人的命运与心灵世界,去解读这段婚外恋情及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传统思想。

姚宓和许彦成是小说《洗澡》中两个主人公,也是那场婚外恋

情的主角。姚宓是原国学专修社己故社长的女儿,因家庭突遭变故不得不放弃大学学业到研究社做图书管理员。她的母亲是女洋学生的前辈,丈夫突然离世,因受刺激而中风瘫痪。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姚宓放弃了一门好人家的亲事及出国留学的锦锈前程,寡母弱女相依为命。良好的家庭出身和受到的传统教育,使姚宓成长成一位极具东方美的当代知识女性形象,钟灵毓秀,散发着书香清气,秉冰雪之质,品格独立,内涵深沉。许彦成是个遗腹子,他还没出生父亲就已经去逝,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但是他跟母亲不亲,爱往伯父家跑。上大学时因为杜丽琳的追求加上为了逃避母亲给自己安排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2e7117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c.html

《发乎情止乎礼义出处-发乎情,止乎礼的出处,典故,以及《论语》中关于爱情的句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