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典散文随笔

发布时间:2020-05-25 11:33: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经典散文随笔

经典散文随笔【第一篇】:半湖秋水鉴黄花

丙申年的秋雨连绵不停。停则朗朗晴空。

林间陌上,尽染秋色,晨晖透过枝梢叶隙射进缕缕光束,在淡淡的蒸蔚中泛着暖暖的氤氲。桃树早谢春红,摇曳着孤戚的身影;栗榛凋落青翠,垂下“华盖”“流苏”,荆丛则睡意朦胧,眯着枝尖上凝结的露眼,默念着昨天的故事;唯有那栌木婆娑,着一身紫裳,炫酷拉风。

两只山雀啁啾没唤起我雅赏,倒是林地上那烂漫的金菊情锁我的双睛。蓦然想起宋人张孝祥的那句“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不禁肃然。古人总是赞赏菊的玉节光华,抚慰初始的清纯。时光抛人,命途多舛,追思那流逝的不在,谁说只是词砌不是心音呢!

李易安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阙阙愁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在她眼里,“人比黄花瘦”。

其实,追往事,去无迹。刘克庄眼空四海,少年自负凌云笔,自戏“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如此,实在不知当年的黄花如何看待这般才女、书生。

一束阳光投射到花丛上,斑驳落错的花蕊儿瞬间水灵,若鹅黄玉翠,风和着陈年酢香。也是,昔日李白《九日登山》,“笑酌黄花菊”。苏门四学子之一的黄庭坚也顾影徘徊,“暂得尊前笑口开。万水千山还麽去,悠哉。酒面黄花欲醉谁。”看来,这黄花也不尽然孤凄,东篱之下,悠乐在人。

那对山雀鼓噪烦人,经随着我旋飞落起,把树梢上的凝露扑棱下来,摇曳着心爱。再看那朵朵黄花惊容失色,浸着颗颗珠渍。旋即想起宋末元初词人陈允平两首词,《点绛唇·眉叶颦愁》和《点降唇·别后长亭》,“独倚江楼,落叶风成阵。满地黄花恨。”“雨襟烟袂。都是黄花泪”。在西麓眼里,黄花寄寓着早年富贵而文雅生活,饱含着三次出仕的风霜,叠藏着遭人谋害身陷牢狱的不幸。因故见花溅泪,恨别惊心。

林间的湿气渐渐散远开来,阳光少顷靓丽些许。断烟离绪,移步换景,着意还不离开那花儿。南宋词人吴文英倒有些含蓄,“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将离愁别绪之情,溶于秋水,寄予秋菊,念想那心上之人。咀嚼品味,哀艳深沉。

“却怕黄花相尔汝”,“休说当年功纪柱”。稼轩不但人爽朗侃快,词作也别出风采。何必居功自傲,不怕黄花看笑吗!在他心中,秋菊也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思绪到此,我也着实敬佩。“可意黄花人不知。黄花标格世间稀”。人都向往万紫千红的春天,谁把青春作秋同呢!菊花气质则异,凌寒不凋、傲霜挺立。在萧瑟秋风中开放,在初寒微凉中洒香,不追求功高伟岸,不攀比环境优良,“宁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是美人又是什么呢?

我钟情黄花,更爱那些雕琢秋菊的绮丽佳作。

萧风细雨酿就半壶秋水,诗词片阙煮馥寸心笺章。我,守望挚爱,相约在黄花只蕊之上!

经典散文随笔【第二篇】:消失的母校

每个上过学的人都有自己的母校,这个母校让人魂牵梦绕。前几日参加老师女儿的婚礼,一个很要好的同学若有所思地说:“我现在一个母校也没有了。”他的话好似发来了心有灵犀一样的信息,我心有所悟,立即应道:“噢,咱俩一样,我也没有了母校。”后来,我细细琢磨,便觉若有所失,黯然失色,惆怅不已,还好像有那么一点点酸楚的感觉,这种酸酸的情愫诱使着我的笔触写一写一一消失了的母校。

母校,多么圣洁而美好的字眼。那是每一位莘莘学子知识的摇篮,是踏入人生大舞台的重要排练场;是装在学子心中的灯塔,照亮学子们的前程;是装在学子脑中的储存器,承载着学子们的青春记忆。古往今来,每一个从母校走出去的人,文人圣哲也好,普通学子也罢,每每提起母校,都怀有深深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其他感情无与伦比的,因这种感情甚而泪流满面。因为,那是把人生的许多美好时光都倾注在这里的地方,那是把我们从稚嫩的树苗培养成参天大树的苗圃,辛勤地园丁浇灌着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母校曾让几多人留恋,曾让几多人向往;也曾让几多人朝思暮想。即使毕业多年,每每路过母校,总想多看两眼;即使客居海外,每每提到母校,总想多说些话,多些思念,更把母校装在梦里。

我起初的母校是在村子西头的一个3间厢房里,坐东朝西,据说这是解放前大户人家的房子归公的。这里可以说是真正意义的母校,母校的名称是“乔家小学”,座落在乔家村的土地上,都是乔家村土生土长的教师任教,有一位还是我本家的四婶,这样的母校就更像是母校了。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校园歌曲:“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在身旁这棵小树……”多么形象啊!我当时就是这样,迎着初升的太阳走进教室,迎着落日的余晖走出教室,整日在温馨的母校里。我的学业从这里起步,“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从读书时的“毛主席万岁……”,从写字时的“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数字时的“123456789……”,从拼音时的“bpmfdtnl……”一一学起,这些都成为日后事业的基石和敲门砖。现在想来,母校,可以说是人生起步的地方,它使每个人今生难忘。我现在还依稀记得,上课前优美的歌声,上课中朗朗的读书声,课后不断的欢笑声,响彻在母校的上空,形成了欢快的旋律。还有,在这难忘的校园里,留下了我喊队列时的自豪;留下了我演“小老头”的荣耀;留下了我手握红缨枪的英豪;留下了老贫农的苦难辛酸史;留下了“五虎将”的抗战史;还留下了我五彩斑斓的梦……”

我初中时的母校是在村子西北边,是联合办学建立的中学,所以就叫“乔家联中”。在空旷的操场山,我们一级级学生白手起家,在那个“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年代里,凭着我们一双双手,建起了美丽的校园,石头是我们从自己山上推的,砖是我们自己运的,瓦是我们用勤工俭学的钱买的,就连校舍也是我们给乡村匠人当小工盖起来的,在这自己亲手建起来的母校里感到亲切,学习踏实,锻炼舒畅。运动场上,留下了我们矫健的身影,教室里,留下了我们默默读书、学习的情景。虽在“白卷英雄”、“白专道路”盛行的年代,我们没学到多少知识,但一想到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学校,我心爱的母校,心中就有一股股暖流在涌动,这是母校的情结使然。

我最后的母校是在乡镇驻地附近,在享有风景名胜区之称的双庙水库前面,一排排红砖黛瓦的校舍矗立在校园内,一行行白杨树参天而长,一群群学子青春激荡,内心承载着自己的梦想。母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时常在想,与漫漫的历史长河相比,人生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在这短暂的人生之中,当时两年的高中生活又似乎显得微不足道。然而,这两年的高中生活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那种师生情、同学缘藏匿在我的灵魂深处,时常触动我思想的火花,撞击着我的心灵。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时值刚刚粉碎“四人帮”的年代,全国百废待兴,在遭遇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大树特树“白卷英雄”之后,教育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当年全国就有270万人参加高考,带来的是教育界的万物复苏。老师们都上紧了“发条”,学生们都鼓足了劲。刚刚升入高中的我们,才品尝到了知识的甘甜。于是乎,白日里,我们刻苦攻读,认真细心地听着老师们讲课;晚自习时,我们“挑灯夜战”;晚自习熄灯后,我们一个个像夜猫子一样,还要宿舍里端着一盏盏像萤火虫似的煤油灯,重回教室,搞起了“题海战术”,熬夜苦读,就是为了实现高考的梦想。在教与学的深度磨合中,更缔结了师生情谊,这才是在拼搏中开出的友谊之花。我仍记得老校长郭立兴在绿树成荫下的谆谆教诲;数学老师金荣臻的严格要求;化学老师尚桂萍的循循善诱;语文老师冷炳志的慷慨激昂……尽管老师们像辛勤的园丁一样付出了,我们也如临阵磨刀的士兵一样拼上了,然而,那可怜的4%升学率,却把我们拒之于高等学府大门之外。

现在想来,虽说我们没有实现老师的愿望和自己的理想,但我们收获了那极不寻常的师生、同学情谊,这是任何东西换不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弥足珍贵。我们不惜的是,我们曾在这里奋斗过,这就足矣;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母校就是陪伴支撑我们为梦想而奋斗的地方,这是有着文化底蕴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怎能忘?

然而,我记忆中的母校在一个个消失,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母校消失了,村子小学搬进了母校校园;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小学母校也消失了,留下了荒芜的校园;历史进入新千年后,高中母校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房产大楼。

母校,无论是否著名,无论有无悠久历史,在莘莘学子心中都是一样的,我们追寻的不是学校的名望,而是珍贵的校园记忆和美好的青春时光。操场上的相互竞赛、同桌的三八线纷争、严厉的老师、天真的同学、校园的一草一木……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青春印记。还有,我们的奋斗、成长、进步,都与母校的栽培息息相关。遗憾的是,许多人的母校一一消失了,都发出了“母校在哪里?”的叹息。

我现实的母校一一消失了,而我心中的母校一一耸立着,将永远耸立在我心中,因为那里承载着我永远抹不掉的青春记忆。

经典散文随笔【第三篇】:南北随想

宁波,晴好。早上,就是一抹阳光,然而冬天还是任性,空气里的寒意,还真有不肖一顾的样子。穿了衬裤、罩衫,仍有冷衣贴身的感觉。这冷与北方的冷,还真有点区别。北方的冷是贴在体表,而这里的冷且是渗透到骨子里。怪不得,好多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冬天,说南方比北方冷,当然这无关东北的厚雪冰封,与那个冷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其实北方人的话里表白,说的是南方的冷,冷得透彻。

然而,南方的春夏,那比北方来得淋漓尽致,风言雨话都带着动态的诗情画意,能把经冬后的萧条打造成一片绿水青山,风雨联水,草木风情,甚至边人也都胶粘缠绵,而且还无比的明快。更不要说田园风色了,更不要说小桥流水了,更不要说蜻蝶嬉闹了,更不要说虫蛙走调了,更不要说月影柳情了,就连老黄牛的叫声,都能够把你叫醉。为此,南方人就要比北方人多愁善感,把秋天弄得个满是纠结,一派依窗孤影的样子,凝目痴眺,看风觅情,多了江南小调,多了琴声笛响,多了诗风情骚,真不如北方人那样大大列列地过着,不是旷野豪歌,就是言语直抵,就连喝酒都那么气吞山河,绝没有南方人小酌独饮的幽情雅致,哪怕是姑娘,也绝没有南方姑娘的羞恸娇的。

不过,现在的一些北方人,南方来得多了,也喜欢上了南方的庭园亭情,琴棋书画,印月瘦影,减少了许多北国的俗风,就连穿着打扮也学着南方的来,看上去真有点南方人的派头,叫人难辨南北真伪。不过,现在的一些南方人,北方去得多了,也喜欢上了北方的旷野平原,高土沟壑,豪歌绝唱,如陕北尖放的歌,如沙漠狂放的唱,如草原奔放的舞,就连嗓门都像东北人那样快言快语的尽兴高放。北方人真的在变,南方人真的在变。北方人在豪放中唱起了南方人的小调,南方人在情调里扬起了北方人的风沙。

马嘶沙场,刀影剑光,北方古战场的刺杀打战,总给自己激起很多勇猛。其实,北方的豪气真的应该装满斗志。人生如同战场,就要明明快快地去冲锋打拼。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胆窃的懦弱,顾前怕后,遇事躲藏。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不断超越今我。所以,人生不但要与懦弱为敌,而且还要为梦去拼搏。倘若,不敢与懦弱拼杀,那么必然是人生的无我;倘若,不能为梦而去搏战,那么也将是人生的无我。一切的打拼,必定会有胜败输赢,甚至振荡坠落,或者头破血流,然而你不打拼这些怎能见到。况且,只有打拼才有所希望,不打拼就连一点希望都没有。

棋牌斗智,买卖弄巧,心机谋算,一些南方人的心智,总给自己氤氲很多慧识。其实,南方的精明真的应该充实胸怀。人生的打拼,光靠一身神气还不够,还需要有更多的灵气。不过,灵气必须为神气而行,不能牵绊掣肘神气,否则必碍进取。没有理性的指导,很多蛮干照样会打败自己,会使人生错入误途,几经时序折腾,浪费美好时光。

我在想,豪气啊!灵气啊!要是北方的豪气与南方的心智能打造成一体,那么人生一定会有很多豪迈!

经典散文随笔【第四篇】:云水禅心

天公微亮,月华渐衰,一夜风雨,几许惆怅。

人到中年,思虑困顿的东西有很多,到底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名利场也翻驰过,情爱里也追逐过,有些得到了,有些失去了,这时闭眼静静宁想,这些名利情爱,是这一生人在世真非要有不可么?

雨打芭蕉点点,叶落小径稀稀,这世间有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功名利禄、爱恨情仇,在那眼眸一睁一闭之间,随着天边白云瞬息。人活着为什么不幸福,因为我们都在不停的做加法,本以为拥有的越多,自己就越幸福,但是结果呢?拥有的越多,所付出的必然越多,所肩负的亦多。那么多的东西强压在两只孤零零的肩膀上,你又怎生得幸福呢?

人生在世,所要追寻的幸福,应该是为自己做减法,减去本不该让自身承受的一切,那些功名利禄,那些爱恨情仇,那些生不带来死亦带不去的东西,那些困惑内心的东西,那些阻止内明的东西。名望、权利、金钱、美女,都如梦如云,如那天边的一道弯虹,转瞬即逝了。这些水月镜花过后,你还是你自己,你的病痛、疾苦没有人能代替你,你的生老病死亦没有人能为你承受。道法自然、佛法万千,古老的哲学早已为我们指明了前路。

翻开《心经》第一句便告诉我们该如何获得内明,“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世音菩萨告诫弟子舍利子说:“要想得到智慧,去到彼岸,最终涅槃,就必须将形象、情欲、意念、行为、心灵这五蕴都看成是空的,这样就能将一切苦厄置之度外。”那什么是空呢?观世音菩萨接着告诉舍利子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么事色呢?世间的一切都称为色相,这些色相都是空,都是虚幻,都是烟云,情欲、意念、行为、心灵也都是一样的,这些都是空的啊!但是把这些都看罢还不够,观音菩萨又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到最后“无无明尽,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到最后做的一切法都是空的,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没有老和死的尽头,没有痛苦和幻灭,不用智慧去强求,所以得到与否都不重要,最终便能远离颠倒的梦想,达到彼岸世界。

再看《金刚经》,它更是把空的智慧说到了极致,佛对弟子须菩提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往色生心,不应往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往而生其心。”心要清净无为,不应为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动心,这样才能得到解脱。就像经文结尾所说那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就是佛法的智慧,它告诫世人,想要得到幸福,想要解脱苦厄,就是把一切看空看淡,摈弃那如风如云的东西,让心抛开尘世的纷扰,没有欲望的索求,就不会有求而不得之苦,更不会有为了得到而不择手段之祸,没有情欲的占有,就不会有生死分离之痛,更不会有吵斗爱恨之恶。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如那滚滚奔流的潮水,只有置身其外,才能看清事相。

再如道家所说的上善若水,儒家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都是让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内明之道,这些道不是现代那些所谓成功学的心灵鸡汤,而是让人宁心静气,安然处世,内心升华,解脱苦厄的真谛学问。老子的《道德经》开头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说说出来了那就不是道了,道它是非常变之道。然后在下文又接着说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脱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他告诫我们要适可而止,要含藏收敛,不然锐势必定不会久长,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然而最让人痛苦的是你有开门的钥匙,却不舍离红尘繁芜,去打开那解脱众生的大道之门。因为我们是混沌世人,是愚昧众生,对于那些上古儒释道圣人们的苦口婆心,我们却听而任之。可能我们经历的不够,阅历的太少,所以还会有所割舍不去的烟云雾雨,还是我们不够彻悟,未能寻得解脱。其实,心淡了、神静了就好了,正如《大学》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得什么?能得一个淡泊安然的心态,一个万法皆空的心境,一个道法自然的心灵,这样便可以如上文接下来所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些上古圣贤们苦口婆心的说教就是要告诉我们,人生想得到幸福就要做减法,你得到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得到了名利,失去了自由,得到了金钱,失去了健康,得到了权望,失去了自我。正如佛祖所说,人生最大的苦难就是总在不断的索求,不断的膨胀欲望,得不到的暗自伤神,得到了的却又不是多添负担么?倒不如减去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来换取内心的安宁,明心见性,花开成佛。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简单平淡就是幸福。

来夜夜未眠,起身前往山间小谢,俯身对月弹琴,夜色浓泼,月华映江中,树影婆娑风流动,暗香浮袖性空空。指尖一曲《云水禅心》,笑问世人苍生:

“桂花飘落月影栖,云水苍茫海潮袭。清风伴移,禅茶香涤,六合涛声动地摇,观心静似菩提。

往事若梦似水依,了断红尘常空寂。江山粉黛,金戈铁马,多少碧血化丹心,只在门楼题记。”

经典散文随笔【第五篇】:爱,无力

她从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他,除了他外貌、学识各方面不错外,主要是他炽热的、不依不饶的目光常常让她无处逃避,而让她最后下定决心的,是在她一次遭遇委屈,伤心哭泣时,他给了她一个特别有力的拥抱。这让她忽然感受到来自一个男人的,从未有过的爱的力量。她卸下了所有的矜持,从此依恋着他宽大的胸脯和强有力的手臂。一场热恋如火如荼在她清澈的世界里开始演绎,只要是两人独处,她总如小猫似的温柔地依偎着他,享受他有力的拥抱。在她的心中,他特别男人,感觉不管碰到什么,他都会给她最强的安全感。

日子在美好中悄悄流逝,她也在幸福中甜蜜地生活着。

到了夏天,她和他约上好友,一同到海边游泳。面对着广阔的大海,他们兴奋异常,越游越远。当海浪越来越大时,他们互相呼喊着往回游。这时,闺蜜发现她不见了,连喊几声,依然不见回声不见人,闺蜜快哭了。这时他说了声,“前面!”。只见斜着几十度的方向,她的头闪了一下。“快救人!”,同来的一个男士快速游了过去。可他怔怔地望着,说“那里有暗流”。她被救了上来,被一番按压后,终于吐出很多海水,醒了。他想要去拥抱她,被她推开,她对救她的男士一叠声说着谢谢,眼泪却不争气流了下来。她让男士们先离开,她说想与闺蜜单独呆一会。他无可奈何地走了。

当闺蜜把刚才的情景告诉她,她一边流泪一边说:其实我想象得到。

她的脑海闪过一幕:他和她外出曾经发生过一次交通事故,她受伤了,而他完好无损。在医院时,她的一个追求者故意当着她的面对他说,“你当时若把方向盘往另外一个方向打,受伤的就不会是她。”他听了很生气,朝对方吼道,“你说得轻松,当时情况那么急,谁能想那么多?”。她的追求者冷冷回应,“当她太重要时,你想都不用想。”这句话让她当时心里一震,不过,人都是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所以,不管她的追求者怎么打击他,鄙视他,她还是对他表示理解,接受他的歉意和有力的拥抱。

今天,想都没想就去救她的,是与她仅有朋友关系的另一位男士。而他,却因为看到暗流再次对救她发生本能的迟钝。她感到心的寒冷和疼痛,一种无力感充斥她的全身。

静呆一会后,她在闺蜜的搀扶下,慢慢站起来,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海滩上。后面的路该怎样走,她似乎还没想,但脑子里有了一个念头:爱,不仅仅是有力的拥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5b98a4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4.html

《最新经典散文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