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54787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雙搶_优秀散文集
前几日,邵氏人家都在议论以前的双抢,说起双抢,最早的记忆就是跑到生产队队屋蹭饭,感觉特别好吃。锅大,蒸饭的木甑也大,还好几个。当时虽没分田到户,但做事分组,吃饭也是按组分的。饭后看到队里德高望重的幺爹用铅笔刀削黄花梨,整个梨削完了,皮还全连一起很是惊讶。他看我们几个小孩都眼巴巴望着,就问:你们刚才喝水了没有?我们都点头。只听他说,喝水了不能吃梨,不然就拉肚子。我们就都到别的地方玩耍去了。后来听说是喝热水了吃梨会拉肚子。究竟会不会拉肚子,现在我仍然没搞清楚。 后来的双抢中午也没有大锅饭了,靠家里做好饭了我们小孩送饭过去。别人家里婆婆烧,我们家哪个大点的姐姐在家就靠哪个做。她们能挣工分了就靠更小的做饭。我们家六姊妹都是10岁起开始做饭了。做好后也不在家吃,就送田头跟大人们聚在队屋里吃饭,觉得香一些。其实送饭也是个很累的活,天气热,路途远,饭也很重。后来想个办法,用根小扁担将饭菜用两个布包装着挑着送,轻松许多。 饭后我们也会帮忙插几窝秧苗。刚开始下田,水还烫脚,过一会就好了。一垄田每排大概插十二窝苗,每窝56根左右(若干年后的杂交稻要稀很多)母亲留两三窝位置让我插。她解开一捆秧苗,分一小部分给我,教我左手轻握秧苗,掌心向上,根朝自己,拇指推开要插的秧苗,右手的拇指中指食指形成镊子状,镊过来后手腕下扎,根顺着伸直的中指食指插入泥里。拇指起稳固苗中上部作用,让苗直直的。而且左右手不要离远了,远了速度就慢了。推的快,镊的快,插的就快,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母亲插秧就像个机器,每个动作都是有条不紊,速度始终保持一致。看起来不慌不忙,但在她们组,插秧是最快的。有些妇女感觉很快,水搞的哗哗响可就是比不过母亲。 在母亲组里,她不光插秧快,割稻谷也是最快的。只见她弯着腰站在一垄中间,左脚上前半步左手向左一划将稻谷揽到腋下,右脚上前半步,镰刀就将腋下的稻子从根部一划拉,等左手松开的时候,稻子就倒在了左手边地上。随着她的前进左边形成了一长条整齐的稻谷。镰刀在她手里显的特别锋利,而我割的时候只能一小把一把的割,还总要添加砍的动作。此外还要注意镰刀不要伤了手和腿脚。 可惜的是在我十二三岁分田到户的时候,母亲因肝大、肝硬化,不能劳动。大姐也去学缝纫技术去了,家里的农活主要靠父亲和二姐三姐承担。我读初二、初三的时候,整个暑假都在田里劳作,双抢自然免不了,虽不是主力,也累的够呛。早稻收获后父亲要抓紧犁田整地。先耕后耙再用大的木板将整块地地刮平。我跟姐姐们在父亲带领下挑草头,打谷,晒谷,装袋,然后用板车拉到家里。脚趾头踢破了,肩膀磨破了也要继续干。最难受的是洗澡要将粘在磨破的肩上的衣服撕开。等父亲将地整好便一起去育秧田扯秧,将秧苗捆扎成一把把运到刚整过的地里插秧。扯秧都是凌晨两三点就开始了,一般我还在睡觉,都是父亲和姐姐们去,有时候母亲身体好一点也会去。记得母亲要坐在秧板上扯秧,就是平常的小板凳下面加一块前面翘起来的大点的木板。边扯秧,秧板边向前滑动。这个时候父亲最得力的助手是三姐,她不光力气大,干活特别利索,且韧劲很强。有时候农户之间相互帮忙,别人都喜欢跟三姐换工。有天别人帮我们家插秧,我累的腰痛,经常站直伸腰,三姐说:哪个不腰疼?忍忍就过去了,你自己家的事都不上心,还指望别个帮忙的好好给你干?这句话几乎成了我以后人生的座右铭:自己的事必须要尽心尽力! 收割早稻到将晚稻秧苗插到地里时间短,抢收抢种,所以称之为双抢。期间还要提防突然而至的暴雨。晚稻种迟了,后期天气变冷,稻谷扬花进米就会受影响,没收成。所以俗话说:不插八一秧是有道理的。 高一辍学时,家里只有父亲和矮小的二姐是家里的主劳动力,大姐已出嫁,三姐也去学缝纫技术了。不过确实忙不过来的时候姐姐、姐夫和准姐夫们都会来帮忙,家里很是热闹,有些喜庆的感觉。那年双抢早上给父亲送饭到地里,便不由得写了两首自认为的诗:第一首是《爸爸的早餐》:爸爸的早餐不早/总是在村里人吃过后才送到/爸爸的早餐精致而丰富/纯白大米饭加咸菜鸡蛋皮/爸爸的早餐很浪漫/总是以田埂当板凳/以树桩当饭桌/以田野当餐厅/爸爸吃饭总不专心/吃一口就看看刚犁过的地/好像味儿全在地里。第二首是《爸
爸的船》:鞭子一响/爸爸的犁平稳轻快的开出/田野便又翻开新的一页/爸爸的犁在田野上行/像船/我们就像坐在这船上/靠爸爸犁出一个又一个日子/田野的沟渠浓缩在他的额头上时/我们便从他船上四处走散/但爸爸仍为我们开着他的船。 那天我执意让父亲教我犁地,父亲说耕深了,牛吃力,速度也慢,耕浅了不光秧苗难以插进去还伤手,耙地也要仔细的耙,不光要将大块的泥耙碎还要将先前的谷根耙散了,中途碰到耙不散的谷根要捡起来装在事先备好的袋里扔掉。不然秧苗插在上面就会浮起来。平田也很重要,田不平,灌水的深度不好掌握,秧苗的生长就会不一致,收成也不行。我那天耕完了人生的第一块地也是最后一块地。父亲说:你才十六岁,等你二十岁的时候再好好教你耕地吧。你去外面闯,家里的地也跑不了,闯不好再回来种地。那年我没参加双抢,直接去了建筑工地。姐姐们出嫁后家里的地就主要靠父亲和二弟耕种了。 从那以后,除了偶尔插秧就再没参加全程的双抢了。后来农村也只种中稻,即使只种一季中稻,也大多机械化了。双抢也就消失了。 注:1队屋:即生产队的房子,当时最高大的砖瓦房,生产间隙休息处及暂时堆放收获的农作物等等。 2挑草头:割地里的稻谷捆扎好后用冲担挑肩上,大概80120斤,根据捆扎大小定。 担:木制的,形状像扁担,但两头包很锋利的铁钎。挑的时候两头直接插入捆扎好的农作物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dd3f28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3c.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