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指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是新闻材料的采集与对采访对象的访问的合称。
特殊的含义是什么:
专业性、新闻性、广泛性、时效性连续性、公开性
1、不同于社会调查:广泛不求时效2、不同于公安侦查:蛛丝马迹3、不同于作家调查:积累不求时效4、不同于党委调查:政策性
.新闻采访的特点是什么
目的差异性时间限制性项目突发性需要广泛性知识全面性活动的艰苦性
三、一篇稿件诞生分哪几个步骤?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四、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2、采访是保证新闻特点的基础3、采访是写作的先决条件
五、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一)基本任务
1、迅速了解并正确认识采访对象2、收集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二)材料的基本要求
材料的准确度:真实,准确。
材料的深刻性:反映本质、内涵的深浅度、典型程度,挖掘人物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材料的全面性:多、全、整。材料的细微程度:具体、生动、有细节
第一、二、三、四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记者亲自感知,不经任何中介转换第二手材料: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获得第三、四手材料:记者从非当事人或非目击者那里获取的材料(查阅资料)
对二、三、四手材料,记者要认真分析、解读、辩别、验证。
第二章新闻采访的重点和采访方法
一、新闻采访的重点(一)抓新动向
1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新动向2抓影响全局的新动向3抓反映新动向的社会传闻如地震传闻
(二)抓新事物
新事物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给人指明前进方向,并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发现途径:
1、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三)抓新成就(四)抓新风尚
1、报道要有长期的观点2、报道要有针对性3、采用对比方法进行报道4、同中求异,异中见新


(五)抓新经验
(六)抓新问题抓新问题:
不是单纯暴露矛盾,而是引起有关方面的警觉,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促进矛盾的解决,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新闻采访方法
1、个别访问(个别访谈)——重点人物
2、集体访问(集体访谈)——复杂问题(开座谈会、——一记者对多采访对象新闻发布会——记者对一采访对象)
3、上下结合(领导——群众)4、点面结合(典型——全面)5、交叉采访(跨行业和地区采访)6、漏斗采访法7、漂近法8、勾推法
访谈(访问)的方法
访谈(访问):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交谈,从中弄清事实真相及其来龙去脉,进而收集构成新闻的事实材料。
1、个别访问:即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这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访问形式。个别访问能根据采访对象特点,较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沟通
2、集体访问:这是记者对有意组织或邀约的多个采访对象的访问。集体访问一般有两种形式: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
集体访问有哪两种形式?
座谈会:又称调查会,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需要广泛地进行调查了解,经过座谈会上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介绍有关情况和材料,有利于较快把握全局,并可通过讨论,弄清事实真相。
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举行,有时也由个人出面举行。这是集体访问的一种。
新闻采访有哪些提问方式
1开放式提问: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
2闭合式提问:较具体、明确、范围比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3先开放后闭合提问:漏斗式提问
4、迂回式提问:漂近法5、先周围后中心法:勾推法
6、漏斗型采访法(漏斗型采访法):即先提开放式问题,后集中用闭合式提问
7、漂近法:迂回式提问方法西方人叫漂近法,即先提若干过渡性问题,然后逐渐漂近到敏感问题。这个过渡会使访问对象逐渐熟悉记者,消除原有的戒备心理,而记者又有意把敏感问题隐蔽在一般问题之后,使对方不自觉地回答记者所提出的敏感问题8、勾推法:
1勾推法:唐朝有一个太守,他问官司,先去了解原告被告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情况,然后再审原告被告。这叫作勾推法
2在新闻采访中,就是先访问采访对象周围的人,掌握基本情况和某些细节,再去访问本人.即是同周围环境比较之中探求、考核,在探求与考核之中深究、推论.
第三专题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一、报纸是记者的线索库新闻写作的两重境界1、第一重境界新闻
新手就可操作的简讯。突发事件,五要素,初级业务
2、第二重境界新闻
解释性报道全方位报道等(解释、说明、言人所未言,潜在规律》
二、会议是新闻富矿
1、记者最常开会,跳出会议程序,切脉公共兴趣2、品味插话3、关注即席发言
三、留心生活小事
1、衣食住行报道具有最广泛的读者2、留心生活不便处,3、在生活便利中寻找变动4、在群众交口称赞中找线索5、留心不和谐、不妥当之处6、在深度挖掘原因,7、采访各方解释
四、聚焦工作热点
五、民间传播线索多——聊天是培植新闻源的途径
1、谈天说地是点子和线索的温床2、聊天贵在思想碰撞
3、聊天是培植新闻源的途径4、汽车、火车、飞机上聊天要留心
六、关注读者接待窗口及信访办(当前留意核实网络论坛
1、新闻热线、及群众来信、来电、来访都是新闻爆料重要途径。
2、抓读者不等于捅漏子,要关注各相关方面的看法和解释3、读者线索依赖良性循环
第四专题新闻采访的过程和技巧
一、访问的心理过程
(一)接近阶段(记者搭桥(二)融洽阶段(三)沟通阶段(四)激发阶段
如何接近采访对象,营造最佳采访气氛?1、接近采访对象的“由头”
①从种种经历中寻找接近的“由头”②从熟人、熟事中寻找接近的“由头”③从兴趣、爱好中寻找接近的“由头”④从同情、关心中寻找接近的“由头”⑤从生活方式、家庭成员,或者彼此曾经从事过同类工作,或者受到同类教育等找到接近采访对象的“突破口”
2、几种具体的办法
①不要拒绝对方的请求,尽可能为对方提供帮助。②研究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③不仅做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而且成为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④借助一定的中介拉近与被采访的距离。
3、所谓斯诺法黄宗英法
①“斯诺法”特点:就是善于,搭桥铺路,只有找到消除紧张心理的工具和选择共同兴趣的话题,才能创造融洽的采访气氛。所以这种采访方法又被称作搭桥艺术
黄宗英法首先就是交朋友,关心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疾苦,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二、谈话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提问的总原则是什么?
1、问法要多样,开放式闭合式问题要结合使用。2、抓住疑问点。


3、尽量具体。4、提倡讨论式,营造双方交流的气氛。
(一)提问的方法
1、开放式提问2、闭合式提问3、诱导式提问4、激发式提问5、迂回式提问6、追问
什么是开放式提问
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比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开放式提问的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访问的开头,也可在采访过程中作为一种过渡和调节的手段。它适用那些文化水平比较高、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
优点:给对方回答问题的限定面很宽,回答起来比较自由,有时会有一些精彩发现;有助于打开采访
对象的思路,也有助记者了解面上的情况;回答起来自然,缓和,对方不受约束,因而谈话气氛轻松、活跃;提问难度小,用在对陌生的访谈对象中,可以寒暄,赢得思考时间。
不足:泛泛的提问,只会得到泛泛的回答,不容易得到实质性的材料,采访不容易深入下去;问题太
大,有些采访对象不知如何回答;用得太滥,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什么是闭合式提问: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有时只需要回答不是。一般用来核准某些事实,挖掘典型细节,对重大问题或突发性事件的采访。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不善表达的采访对象,还可化整为零,把大问题化成若干个小问题。
优点:比较直接,以得到采访对象的直接回答,获取有价值的材料;时间短,收获大,记者牢牢掌握
提问的主动权;问题集中,采访能深入下去。
不足:提问有些单刀直入,如果掌握不好,会影响谈话的气氛;如果对问题选择不当,或漏掉某些问
题,都会影响记者对全面情况的把握
3、诱导式提问:就是启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巧设话题,使对方敞开胸怀,说出他真实的,具体的想法。
适用对象:心里有话但谦虚不愿意说的采访对象,性格内向采访对象,想谈又不知道从何谈的采访对象,认识不到哪些材料是有价值的采访对象。
诱导问的三种启发方式
①接近性启发引导:要求记者凭借工作、生活经验,假设出在空间、时间上若干事物与采访对象要回忆的事物形成联系,促使对方回忆。
②相似性启发引导:要求记者凭借自己的工作生活经验假设若干个在事物性质上相似的事物去与采访对象一个一个要回忆的事物形成联系,促使对方回忆。
③对比性启发引导:要求记者凭借工作,生活经验,假设出在事物性质上相对立的若干事物与采访对象要回忆的事物形成联系,促使对方回忆。
诱导问注意问题
1、避免在采访时诱供,分清启发诱导强加于人的性质不同。
2、在运用诱导法中,有的采访对象会投记者所好。对于这种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记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
4、激发式提问
与激将法相似,可通过反问、设问和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情绪。
①反问法:也有人称激将法。就是选择针对性强,措辞犀利的问题直逼对方的要害,激化对方的情绪,对方来回答。注意问题:
1问题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令人无法摆脱。2语气应慎重,用词有分寸,刺激强度适中。


3一切以深入挖掘事实的真谛为目的,不过多地揭伤疤。
4在迫不得已情况下使用,使用频率不宜过高,与正常谈话交叉使用。
②错问法:这是一种从相反的方向,提出一个分明错误的问题,以刺激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否认
错误,澄清事实,探出真相的提问方法,其强度超过激问法。这是一种以误求正的方法
注意问题
1一直错下去会使采访对象误解,记者不可离题太远;2这种方法刺激性较强,注意措辞分寸;3运用错问的出处不能确指,要以模糊的第三者为宜。一般采用有人说据说据传闻
③设问法即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注意问题:1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暗示采访对象按照自己主观划
定的框框去谈;2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5、迂回式提问:在访问中遇到障碍,对方回答不清或不愿回答时,就要放弃正面提问,采取迂回
式提问,从侧面迂回,逐渐引入正题。迂回战略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付消极采访的对象上。这种迂回式提问,西方有人叫漂近法”
6、即指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的提问。
适用范围①彻底弄清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追问法注意问题
1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
2记者态度、语气都要与谈话的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更不要变成变相审问
②挖掘典型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③探寻触
及事物本质的关键性材料、访问中的疑点以及记者从对方谈话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情况、新线索。
(二)提问的注意事项
1、提问宜简洁2、提问宜具体3、提问宜间接4、提问宜深刻
5、提问宜自然6、提问宜节制要具体把握两个小侧面:①注意提问的得体、贴切,婉转、入耳。②讲究分寸,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
三、调查座谈会
适用范围: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件社会热点或事件
作用:迅速了解情况完整了解情况及时验证活跃气氛四、现场观察
(三)作用:占有第一手材料直接获得新闻线索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可读性激发
记者的写作热情弥补其他采访的不足
(四)现场观察注意事项
1、明确目的2、多加请教3、抓住特点4、选择地点
5、善于用脑深入”=“身入“身入”与“心入”:也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
五、采访中的倾听1、善听
①善听的作用A.善听是记者采访必备的基本功B.善听是记者深入采访的前提C.善听能防止失实
D.(另外一层次)善听可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②善听的表现:A.听出有新闻价值的材料B.听出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和事物。C.听出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
六、做好采访记录


记录重要性:新闻真实准确,积累材料,文献价值记录以笔记为主,以心记为辅记录方法:笔记(简记、补记、速记)心记,画记记录的方式问答体记录,直叙体笔记,描写体笔记
记录的主要内容:要点,易忘点,疑问点,采访对象思想和个性语言,观察所得,记者的联想
第五章专题新闻采访概览
新闻采访要点总结
采访过程包括:1、掌握新闻线索2、采访前准备(查阅备提纲)3、现场采访(观察,提问,记录)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为报道新闻而进行各种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的活动。
二、新闻采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基本原则、基本规定)
1、真:五要素真——背景材料真——评价要真——细节真——数据真2:及时、迅速(打时间差)
3大量收集事实,以事实说话,不仅正确舆论导向而且准确、鲜明(清楚)、生动三、当前新闻采访中存在主要问题和不足是什么?
1、采访思想——不真实,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不良广告、低俗之风
2、采访作风——深入实际,深入调查3、采访体制——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家4、采访方法——违规用线人,不深入核实
四、什么叫新闻价值?
标准说:一个事实具有的值得新闻报道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是衡量报道价值的新闻标准。素质说:一个事实本身包含的受众共同兴趣的素质。
效应说:新闻事实是受众喜闻乐见的能引起良好传播效应的素质。
五、新闻价值包含哪些要素?
1、时新性:(及时、新鲜)2、接近性:(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3、重要性:(最体现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是否配合中心工作,老百姓是否密切关注)4、显著性:(名人﹢凡事,凡人﹢不凡事)5、趣味性:(高级有趣)
六、什么叫新闻敏感?
记者发现、鉴别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又称新闻鼻,或新闻眼
七、新闻敏感的作用是什么?
1、新闻发现——帮助发现新闻2、新闻选择——在许多事抓最有价值的事实3、新闻预见——可帮助预见新闻
八、怎样培养新闻敏感?
一、理论:政治方面——显高度
1、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2、高度的政治热情,热心办媒体二、实践:
3、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仔细观察4、不断学习,反复实践三、思考、联系认真思考,善于联想
九、新闻采访的重要的基本技巧
1、认真准备(查资料,备提纲,备器材)
2、看——认真观察,如何观察?——人物:表情、神态、穿着
——环境:描述特色,联系政治——细节:尊重细节,尊重事实情节动人,少形容词,多动词


3、问——注意提问方法(开放式——闭合式——迂回式)
如何做好采访准备?
1、查阅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2、查阅各类传媒对相关人和事的报道3、根据当前热点拟定采访大纲4、确定采访计划,联系采访当事人
十、新闻记者分类
1、专业记者2、机动记者3、地方记者4、驻外记者5、特派记者(特约记者)
十一、新闻记者的基本修养
1、政治家修养(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公仆意识)2、业务修养(新闻传播知识、文史哲等杂家)3、社交修养(广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4、心理修养(自信、应变、宽容、前瞻、慎独)5、语言表达能力(口头、书面表达)
第六章新闻采访的过程和技巧(三)
新闻采访的第三阶段(或新闻采访的后期)
一、深入采访
(一)关于抓特点
1、为什么要抓特点?①新闻特点②深度思维③媒体竞争:五步三秒的市场效应2、怎样抓特点?
①看准形势抓特点如:《跟城里人一样享受政府公共服务诸城农民迈进3公里社区服务圈》②通过比较找特点:A.通过纵断面比较,历史地看问题。也称顺序比较法。
B.通过横断面的比较,与同时间的同类事物类比,又叫对照比较法,这种方法使用价值也相当大。C.选择角度抓特点
新闻角度的由来
客观上看,新闻角度的存在是因为事件外在表现的复杂性;
二是媒体风格、定位决定了角度;三、记者会寻求本媒体的风格、定位与对新闻价值判断、选择的最佳结合点;四、同一媒体对事实的表现也可以有多个角度。

怎样找角度呢?
一是比。二是小。三是异。
(二)怎样抓本质
1、为什么要强调抓本质?①传媒发展的需要②竞争的需要③市场的需要
三、验证材料
1、投入记者智力进行验证如:《武汉晚报: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大桥》
2再直接通过采访实践进行验证西方验证材料的方法:三角定位法即如果要确定一个事实的真实、准确程度,要通过三个信息来源核准。如:《女大学生捡剩馒头充饥近两年》
四、整理笔记五、积累剩余材料六、新闻采访的新发展
(一)采访指导思想的丰富
1、更加注意联系的观点。2、更加注意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二)采访方式的新发展
1、易地采访(交叉采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记者,在有关新闻单位或新闻工作者协会的组织下所进行的交换地区或行业的采访活动。


2社会调查是国外一些专业机构长期应用并研究改进后科学化了的一种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户访问等手段。3、书面采访和电话采访、网上采访
第七章新闻主题和新闻选材
(思考:什么是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灵魂是指一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二)确立和提炼新闻主题应符合哪些要求
1、意义要深:所谓意义要深,就是指思想性要强、要深。Case:“救活”鸳鸯换回外汇》
2、围绕中心Case:《冷漠强硬标语不得上墙》3、角度要新4、要点要精《小平夹克衫感动三代人》
确立主题与新闻过滤
新闻过滤:是对新闻事实的来源、事实背景、事实细节、事实原因、事实意义等新闻素材的可信性和可用性进行鉴定和选择。单篇稿件写作中注意紧扣主题选材,同时要具有新闻价值、符合本报风格和特色要求等。
主题与倒金字塔: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三)如何提炼与深化新闻主题
1、提炼主题三要素
①对大局的了解②对报道对象的了解③比较明确的报道目的性2、提炼主题的方法
①追根究源法如《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
②对比联系法A.纵向对比:B.横向对比:如《有人破冰救援有人趁夜哄抢车辆受困雪映两种境界》③背景衬托法如《今天火车登陆海南》④见微知著法
注意主题与新闻倾向性联系
新闻倾向性:指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事实和评述新闻时,有意无意表现出来的立场和态度,有时明显有时隐晦,但一般都受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经济立场的影响。处理其与新闻客观性的关系,就应该用典型事实说话,真实再现现场场景,或引用他人语言来说话。
新闻倾向性在传播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一)在不同新闻作品中的不同表现
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就事实说话(二)新闻倾向性在不同环节中的不同表现采:表现在对新闻事实的取舍上
写:表现在对报道的时间和规模上编:通过技术性处理体现倾向性(如版面安排、字体、字号、色彩等)
评:通过评论的配置体现倾向性。3、注意事项
①主题不集中。②主题偏大,流于空泛,讲不深、讲不透。③主题一般化。
二、新闻选材
(一)什么叫新闻选材新闻的选材,是指在采访过程中,根据大量事实确定主题后,抓取有价值的材料,说明和体现新闻主题


(二)选材的三个标准
1、要能说明主题,突出主题。2、要善于通过个性来反映共性。3、选材要严,要精,切忌庞杂。(三)具体要求
1、要选择真实的材料。2、要选择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材料。3、要选择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4、要围绕新闻主题选材。5、要选择新颖活泼、有特色的材料。如《刘翔夺金创造世界高栏史传》
第八专题通讯
一、通讯的含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更迅速及时
三、通讯基本特征
1.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2.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3.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4.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四、通讯的写作要求
第一,选择报道的材料要典型,体现主题。选择典型是通讯的筋骨,
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体现主题?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选择那些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呢?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表现时代风尚的主题,确立反映人物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主题
第二,安排好结构。纵式结构,是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
横式结构,是指空间变换或按照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的。
纵横结合式结构,是以时间顺序为经,以空间变化为纬,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采用这种形式,要以时空的变化组织结构
第三,写好事件中的人物。写好人物是事件通汛写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写人物的语言、行为、活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把人物要写得有血有肉。第四,写事要具体形象,有原委,有情节。
五、通讯的分类及各类通讯的写作
一是按报道内容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二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1、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2、事件通讯:重点对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新闻体裁。它既可以反映现
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的区别: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


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写好事来写人。事件通讯写作的注意事项
1、及时赶赴新闻现场2、理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3、重点捕捉戏剧性的情节和场景4、提炼符合时代的主题5、适当安排结构
6、通过人物的言行突出人物的时代精神,体现事件的价值
3、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
4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主要指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的通讯报道。它取材于日新
月异的现实生活,着重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崭新面貌,激发人们革命和建设的热情,报纸上常见的形式有见闻巡礼侧记散记等。
(一)、新闻特写的含义
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的生动刻画,使其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和立体感,从而更集中更突出的表现新闻事实及其主题。新闻特写的特点
1、截取片段,细节镜头化2、特殊视角,以小见大新闻特写的类型
1、人物特写如向希望工程捐款万元的捡破烂的老人
2、事件特写如:特殊的考试3、旅行特写(含社会风情特写)
(二)新闻专访
一、新闻专访的含义与特点二、新闻专访的分类(类型)三、新闻专访的写作四、新闻专访的写作
1、新闻专访的含义:又称专题采访,指记者就专门性的问题对新闻人物、事件、问题或风貌进行专门采访而写成的纪实性新闻体裁。是以记者同采访对象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强调其可读性。和亲和力。专访具有目的性,是获取独家新闻的手
2、新闻专访的特点
1、鲜明的专题性和针对性2、人物、现场、记者的三位一体3、新闻专访的分类
1、人物专访,如高端访谈:比尔.盖茨2、事件专访3、问题专访,大学生就业访谈女生如何理想就业4、地方风情专访4、新闻专访的采访
1、访前准备2、选准采访的场所和时机3、讲究提问艺术4、注意观察5、新闻专访的写作
1、突出新闻由头2、正确用好第一人称3、写活现场,突出场面感4、穿插背景材料5、要突出6、灵活运用人物引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f0e664f5335a8102d220e7.html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