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
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
2016·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齧破即吐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云:“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
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齧(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详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复于地取内/口中C.谢无奕/性粗强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瞋___②数___③阙___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踬之,又不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
试卷第1页,总57


B.齧破/即吐之D.事行/便拜

【答案】1A
21)瞋(同“嗔”,发怒意思)2)数(诘责,数落)3)阙(缺少)31)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2)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4.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2018·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屈原五日死,楚人以舟楫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祖父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
有异书,必往祈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谓之竞渡谓:________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何:_____________3)从夕达旦旦:_____________4)是为大雨之兆是:_____________
6.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8.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9.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试卷第2页,总57
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D.公与之乘,战干长勺(《曹刿论战》

【答案】
5为什么早晨6C
7.⑴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⑵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8.赛龙舟、包粽子9.刘峻好学
2018·天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贾(gǔ)胡:胡商。③赇(qiú):贿赂。④抵:触犯。⑤徇:顺从。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上谓侍臣曰(2戮力相辅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12.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答案】
10(1对……说(2应当
11.人们都知道他喜爱珍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12.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君臣要尽力相互帮助,避免被人嘲笑。
2017·山东东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试卷第3页,总57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缊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选自宋祁《雁奴后说》,有删改)
[注]①瞑:同“眠”。②陂(bēi:堤岸、湖边。③薮(sǒu:湖泽通称。④缊:乱麻绳。⑤唼(shà:水鸟吞食声。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如:______2)须其夜艾艾:______3)阴布大网阴:______4)叹其以诈相笼笼:______14.翻译下面的句子。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15.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
16.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答案】
131)依照2)止,尽3)暗中,秘密4)笼罩,捕捉14.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
15【甲】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至主观臆断的现象;【乙】文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至以怨报德的现象。
16.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
试卷第4页,总57




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感悟,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018·四川南充·中考真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心志(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3至于鄙________(4得反国(________
1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喟然叹曰/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被服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温故而知新D.孙叔敖举于/所恶有甚于死者19.请翻译下列句子。(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20.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答案】
17(1使……痛苦(2通“横”,梗塞、不顺(3边境(边远的地方(4
试卷第5页,总57

最终(终于,最后18C
19.(1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2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20.“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2018·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2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羡/施氏之有B.孟氏/之一子之秦C.当今/诸侯力争D.遂/宫而放之
2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抚2)反3)愠2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2)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2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试卷第6页,总57



【答案】21B
221)安抚,抚慰(2)通“返”,返回(3)生气,发怒
231)他的(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用兵法劝说卫侯。2)现在放弃的,以后也许会用到。
241)天下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处理事情要随机应变。2)他人的成功经验不能盲目照搬。3)做亊应适应形势,抓住机遇。4)劝说他人时要了解对方的需要。
2016·福建莆田·中考真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2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2)劳其筋骨_______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4)非徒愈病(________2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7.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______________”,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________”。
试卷第7页,总57


28.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答案】
25起,被起用使……劳累通晓只,仅仅
26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及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使)良医不得尽其术
28甲文观点:生于优息,死于安乐。乙文砚点:选拔贤才,收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
2017·贵州毕节·中考真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锦鳞游泳(____2)佳木秀而繁阴(____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试卷第8页,总57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1.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而或/长烟一空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2.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答案】
29繁荣滋长(茂盛,繁盛)
30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31C
32.范仲淹的“乐”,是欣赏了春天美丽的湖面景色产生的乐;欧阳修的“乐”,是领略了树林中早晚、四时之景而快乐。
2010·福建福州·中考真题)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小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4.解释下列字词。(1晓雾将歇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3怀民亦未寝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沉鳞竞跃。(2相与步于中庭。36.填空。
试卷第9页,总57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答案】
3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4(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35(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36(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山川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19·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试卷第10页,总57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3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2)去国怀乡(__________3)宠辱偕忘(__________
3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3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答案】
371)同“嘱”,嘱托2)离开3)一起38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39C
2016·湖北鄂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嵫,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试卷第11页,总57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橱之形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日:“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日:“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nì):即“埤..堍”,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桶(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称东方少数民族为夷,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4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4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__3)益奇而坚__________________
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__________________4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投以小石先帝不以臣卑鄙B.是固劳而无用潭西南而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D.是二者,余未信之日更定矣
试卷第12页,总57

44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平之气。【答案】
40.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41像狗牙那样凄清更加有的人
42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43D
44凄苦孤寂有才能却无法施展
2019·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4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C.穷当益/慕圣贤之道
D.闻隗嚣好士,往从/客从外来,与坐谈46.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好。47.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答案】45C
46.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47.因为马援(1)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2)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2017·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试卷第13页,总57

清官周忱[]焦竑
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英宗既北狩,达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敌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①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⑧民瘼(:老百姓的疾病痛苦。4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活之/无路B.举朝/仓皇无措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D.说/田里间事甚悉4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案______2)恐______3)谢______
5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51.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答案】48D
491)案卷。2)害怕,恐怕。3)道歉。
试卷第14页,总57


501(周忱)听到一个地方,突然点头高兴地说道:“幸好有这个理由可以使(他)活下来。”
2)周忱笑着安抚他,并且听他说完才离开。51.判案,救粮,私访。
2018·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
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5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B.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C.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
5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5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55.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试卷第15页,总57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答案】52C53C54B
55.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2018·浙江金华·中考真题)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5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A.得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且为铭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C.明年至黄州越明年,政通人和....D.求砚不复得石兽于水中
57.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58.文中“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甚喜,以付迨、过。
5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
试卷第16页,总57


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答案】56B
57.是天砚也/有破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58.“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离了苏轼对天石视的珍爱之情,59.示例一:相同,天石现无贮水处,从“形”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但它色择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是天生的好砚,这才是砚“德”之所在,苏轼以砚之德喻人之德,极称“德”之可贵,这和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达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示例二:不同,天石砚“形”的缺陷也令苏轼遗憾,但他并不以“德”废“形”,他认为事物的“德”与“形”皆有可取之处,就看如何取舍,而刘禹锡惟“德”为重,“形”之陋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2018·湖北孝感·中考真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1饮酒者游。旬朔2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3)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4,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5)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6)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7。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8)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9)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10)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1)滑稽,比喻能言善辩。2)旬朔,十天或一个月。3)比:近来。4)惩艾:惩治,惩戒。5)曩:从前。6)寻绎:推求探索。7)省:记。8)孙搴,人名。9)勒:此处译为编辑。10)庶几:或许,差不多。6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试卷第17页,总57

A.主人日再子墨子起,再B.烨然若神人吴广以为然C.久而乃和聪明衰耗
D.然负此自放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61.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6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6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64.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答案】60A61C
621)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2)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63D
64.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年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力减退,用勤奋来弥补。
2017·广东中考真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试卷第18页,总57

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6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躬耕于南阳(______2)夙夜忧叹(______
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6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答案】
65.亲自早晨怠慢
66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身扬名。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分内之事。67C
2018·广东深圳·中考真题)文言文对比阅读
试卷第19页,总57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6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3)王数封我矣(_______4)而子辞_______69.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70问答题: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答案】
68发:起,指被任用衡:通“横”,梗塞、不顺数:多次辞:推辞,谢绝
691)这样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
70.接受肥沃的土地,一定会是兵家必争,没办法长期占有,而寝之丘是一块不吉利的土地,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讳,所以能够长期占有,孙叔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懂得甲文中的居安思危的精神,不仅在位之时不倨傲,多次拒绝大王的封赏,在将死之时也告诫儿子只能接受不吉利的土地。
试卷第20页,总57

2019·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季布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n:侮辱。②瘳(chōu(伤、病)痊愈。③使酒难近:意思是,(注)①嫚(
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7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B.欲/以为御史大夫C.上默/然惭D.故/特召君耳7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是(________2)贤(_________3)恐(_________7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1)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7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答案】

试卷第21页,总57

71C
72品德高尚,贤能担心,害怕
731)樊哙又当面阿谀奉迎,想使天下陷于动荡。2)陛下因为有一个人称赞我便召见我,(因为)有一个人诋毁我便让我回去。
74.事情:①劝阻吕后讨伐匈奴;②劝说文帝要明辨是非。性格:刚正不阿(直率、勇
2018·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又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7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大观:雄伟景象。..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排空:一扫而空。..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薄暮:傍晚时分。..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锦鳞:美丽的鱼。..7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77.语段(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78.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
试卷第22页,总57

【答案】75B
76.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77.看到阴惨可怖的景致,联想到自己身在异乡、人生坎坷,于是心生悲情。(意思对即可。
78.第一问:用滕王阁、黄鹤楼层层铺垫,衬托岳用楼。(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语段(二)目的就在岳阳楼本身,意在突出岳阳楼景最美、楼最雄。语段(一)目的不在岳阳楼本身,而是由岳阳楼引起下文,表达作者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2018·山东枣庄·中考真题)(题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注)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更定:指初
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③毳(cuì)衣:细毛皮衣。④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79(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相与步于中庭。..2)是日更定矣。
80(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81(小题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相与步于中庭。B.独往湖心亭看雪。
试卷第23页,总57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更有痴似相公者。
82(小题4(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83(小题5)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幅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答案】
79801)一起2)这
81821)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2(想不到)湖中哪能还会有您这样的人!83【小题3B
【小题4【小题4】角度1: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巯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角度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角度3: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小题5【小题5】横批:闲“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2019·浙江金华·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洗心亭记(唐)刘禹锡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
试卷第24页,总57

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闲,雕缕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②弭:消除。③槃pan回旋,弯曲。④坌(ben:并,一起。⑤榱(cui:椽子。⑥墀(chi:台阶。⑦虡(ju:柱子。⑧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
8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C.既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85.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86
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
请赏析“月




来松闲”中“闲”的妙处。
87.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答案】84A
85.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86.示例:“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
87.示例:“忧人”“莺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
试卷第25页,总57

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2018·海南中考真题)Ⅱ.阅读《陋室铭》,完成后面小题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8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陋室铭(míng)B.苔痕上阶绿(héng)C.草色入帘青(lián)D.南阳诸葛庐(lú)8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有仙则名_____2)谈笑有鸿儒_____..3)可以调素琴(_____4)孔子云_____
9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答案】88B
89⑴出名.⑵博学的人⑶弹奏⑷说
90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91.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目的是为了衬托陋室的不陋。2018·上海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试卷第26页,总57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9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而极爱才(______⑵嘱易新帽过年(______93.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94.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________”;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__________【答案】
92⑴很(非常)⑵换(更换)93A
94一笑不复言傅文忠对我的尊重和体恤
2017·山东莱芜·中考真题)(甲)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

试卷第27页,总57

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9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躬耕于南阳躬:____________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___________..③帝遣真诸军军军:___________④迁大司马迁:____________
9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咨臣以当世之事不以物喜
B.以伤先帝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真以亮惩于祁山行者休于D.帝从其真无马耶9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98.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依据乙文作答。
99.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答案】
95亲身,亲自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驻扎升迁,升官96C
97.①(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追求在诸侯间文明显达。②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曹军)已有准备,(蜀军)不能攻克。981.诸葛亮围祁山2.亮果围陈仓3.蜀连出侵边境
99诸葛亮谦虚谨慎、勇于担当、忠心耿耿、知恩图报。曹真富有战略眼光、爱护士卒、战功卓著。
试卷第28页,总57

2017·河北中考真题)2017届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复儿子书
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己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况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老人训也。
(选文有改动)
(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②悉:知道。③兹:现在。④汝:你。⑤业:已经。⑥资:钱财,费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财务用尽。⑨苟:假如。⑩特:不过。恃:倚仗,依赖。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固:本来。稼穑:泛指农业劳动。致:给予。函:信件。毋:不要,不可。负:辜负。训:教诲、教导。
10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儿自去国至今②求学宜先刻苦③特汝不应若是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10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10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103.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100.①去:离开。②宜:应当。③是:这样。④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试卷第29页,总57






101.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102.①即使一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②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
103.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2018·广西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田猎之获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
(注释)①州里:乡里。②惟:思,考虑。③疾;奋力,用力。10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齐人有好猎者(______2)狗良则数得善矣(______105.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06.齐人“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
1041)喜欢,爱好(2)就
105.不只是打猎,各种事情都是如此。
106原因:“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奋力耕作富裕起来,然后买到好的猎狗。)启示:做事如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努力具备必要的条件;否则,美好的愿望就难以变为现实。2019·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
试卷第30页,总57

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10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__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3)诚能如是________4)令心意不驰走________
10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10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110.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
107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108B
109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110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2019·四川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试卷第31页,总57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非木柿/故大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益慕圣贤之/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足肤皲裂而不知/食不饱,力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D.以中有足乐者/皆以美于徐公/光先帝遗德112.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苫等重重困难。B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
C.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
D.好的品德修养是作者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作者得以“遍观群书”,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预君子之列”。1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答案】111A112C
113.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2019·浙江中考真题)(一)
王荆公再罢政,以使相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丰
试卷第32页,总57

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①王荆公:指王安石。②使相:官职名。③肩舆:轿子。
(二)
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吴,日供洒扫,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风堕挂壁旧乌巾,吴举之复置于壁。公适见之,谓曰:“乞汝归遗父。”数日,公问幞头安在,吴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公叹息之。

因呼一仆同吴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回犹存,乃赎以归。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遗吴。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
[注释]①乞:给:②幞()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③弊恶:破旧。1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蒋山亦七里______________(2公适见之______________(3且戒苟以转售______________(4乃复遗______________
1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1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117.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
1141)距离2)恰好3)告诫4)给予,赠送115.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116.他的住宅只能够遮蔽风雨,又没有设置围墙,远远看去好像旅店的房屋。117语段(一)写王荆公住处偏僻,房屋简陋,出行不坐马和轿子,是一个生活简朴、内心恬淡安然的人;语段(二)写王荆公把宫中所赐的乌巾两次送给田家子,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慷慨大方、讲信用的人。
2018·江苏宿迁·中考真题)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
试卷第33页,总57

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联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
[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ó:福禄,福分。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1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若主纳忠谏____⑵寻亦诛____⑶无为后所嗤____⑷以匹夫比之____11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1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⑴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⑵此亦帝王深耻也。
121.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
118⑴接受⑵杀⑶后人⑷凭119.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120.⑴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⑵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
121.君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围绕这几方面答题即可评卷人
得分
二、课内阅读
试卷第34页,总57

2016·重庆中考真题)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12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石底以出(_______(2日光下澈______
(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4乃记之而去________1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2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25.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答案】
122(翻卷(穿透(像狗的牙齿那样(离开123(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124C
试卷第35页,总57

125.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
2018·吉林中考真题)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2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1增其旧制(2暮冥冥____________(3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忧谗畏讥(5斯人____________127.翻译下列句子。
(1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他们“忧”的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
129.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试卷第36页,总57

【答案】
126规模迫近国都批评指责如果没有
127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128.“先天下之忧而忧”,“忧”的是国民,是国家大事;“感极而悲”,“忧”的是个人的得失,环境的变迁。
129.示例: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
2016·重庆中考真题)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3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答谢中书书__________(2晓雾将歇__________(3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13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32.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13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30(1书信(2消散(3指人间(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
试卷第37页,总57

的意思
131(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132C
133.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2019·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少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其功,终属影响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







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我愿汝曹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
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选文有删节)
①迥异:相差根远。②开:开导,启发。③古奥: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④倍蓰(xǐ:数倍。⑤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⑥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文。⑦华:花。⑧诡辩:荒谬邪僻。⑨《左》《国》:《左传》《国语》。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曹:辈。拱璧:大壁,泛指珍宝。义蕴:内在的意义。:散播。举:举出。:距。枵腹:腹中空虚。:通“亟”,急。13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时文固不可不读(2朝华夕落(3古人之书,安可尽(4然后思通其义蕴
13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2)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试卷第38页,总57

136.作者认为“六经、秦汉之文词诞古奥。必须幼年读”,其理由是什么?137.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答案】
134.固:本来;若:像;尽:全、都;通:通晓、理解。
135(1怎么能用珠宝玉石都难以交换的岁月(时间来读这些没有益处的文章。(2你们这些人对于这件事(这种行为,应该马上深深地自我反省(自省
136.幼年时期所学知识较少,天真无邪,记忆力较强;壮年时人记忆力不如幼年时好。137(1读书务求成诵(2以成诵为基础理解文章或书本的含义。(3将所读内容消化吸收,化为己用,能够做到运用自如。
1382019·湖北十堰·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晖夕阴B.时时而间又何间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视之D.吾妻之美我者执策而临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试卷第39页,总57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4)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A
2)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3A
4)①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
②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019·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街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13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举于市一反三足轻重轻举妄动B.人恒过目不忘悔过自新言过其实C.衡于虑不足为虑深思熟虑处心积虑D.征于色声色俱厉眉飞色喜形于色
140.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试卷第40页,总57

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理解:孟子认为,只有让一个人内心愁苦、筋骨劳累,挨饿受冻,身体疲乏,有做不完的事,才能锤炼他的意志,增长他的才干。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人(或国家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处于安逸享乐之中则会灭亡。
理解:孟子在阐明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并指出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之后,才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141.上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一)
赵襄子攻瞿胜老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泉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
(链接材料二)
(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万物而自本,采城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②[翟(]n]捏成团的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⑤[虞]ng]用尽,消耗殆尽。⑧[干戈不戢(考虑,防范。⑥[从]同“纵”。⑦[罄(]战事终年不休。⑨[殒(yǔn]死亡。【答案】139D140B
1411)赵襄子一天攻打下来两座城池,非但面无喜色,反而愁眉不展,是担忧赵国没有积累什么德行,很快也会灭亡。是生于忧患的体现。2)隋炀帝倚仗国家强大,做




试卷第41页,总57

事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最后国家破灭,身首异处,被天下耻笑,是死于安乐的体现。2019·湖南娄底·中考真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4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4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马也(B.食之不能尽其材(C.执策而临之(马鞭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14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了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14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4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答案】
试卷第42页,总57

142C143B144B
145(1千里马,有时能吃一石谷子。(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像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146.主观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客观因素:要能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评卷人
得分
三、对比阅读
2018·安徽中考真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147.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1)又何间焉间:2)小惠未编编:3)必以信信:4)必以情断之之:5)智虽弗及及:
14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是则可矣。
149(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________
试卷第43页,总57


150.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答案】
1471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3实情4代指案件、案情5够,达到
1481)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这就能(开)战了。
149对话(语言)对比150.①鲁庄公任人唯贤②曹刿的远见卓识。
2017·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
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
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15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溯:__________②属引凄异引:__________③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__________15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15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试卷第44页,总57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15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答案】
151.①逆流而上②延长③看,回头看④就是152A
1531(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154.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
2018·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15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C.迳黄牛山迳:经过
B.不以疾疾:快D.犹望见此物犹:好像
15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试卷第45页,总57

B.绝巘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绝C.虽乘奔御风途迳信宿
D.故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15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色如人负刀牵牛。
158(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159(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55D156C
157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2)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
158湍急迂回(深)侧面15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01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所益。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试卷第46页,总57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160.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1)蒙乃始就学2)不敢稍逾约
16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结友而别足肤皲裂而不知B.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当余之从师也D.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162(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63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164.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答案】
1601)于是,就。2)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161C
1621)我难道想咬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1分)
2)因此,人们都(或(愿意)把书借给我(1分)(共2分)
163.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1分)(共2分)
164.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示例2: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2019·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试卷第47页,总57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二)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③孙氏:孙权。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16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求闻达于诸候隔篁竹,闻水声B.以伤先帝之明灭可见C.兵甲已足不足为外人道也D.陛下亦宜自谋肉食者谋
16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67.语段(一)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68.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答案】165D
166.因此感激奋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167.①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对刘备父子的忠心。③兴复汉室的决心。168.①颇具政治远见。②忠心赤诚。③感恩图报。④治国有方。⑤用兵仁义。
2016·江苏淮安·中考真题)(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试卷第48页,总57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薑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姚鼐《游媚笔泉记》节选)
(注释)①霁:天放晴。②漎(cóng)流水声。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杜鹃鸟。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⑦沜(pàn):同“泮”,半月形的水池。⑧何文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薑(jiāng)坞先生”指姚范。⑨就:完成。⑩卒:同“猝”,突然。
16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17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水尤清冽(2)乃记之而去3)被而名之(4)要客九人饮于是(17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试卷第49页,总57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翼乎临于溪右。
172.阅读(甲)文,请概括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感受。
173(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答案】
169.大石/出潭中
170清凉离开命名同“邀”,邀请
1711)砍倒竹子,开出一条小路,往下走就看见了一个小潭。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像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172.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感。
173.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烘托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中比喻为在空中,烘托出溪水的“清冽”。“俯视溶云,鸟飞若坠”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已到达了高处。
2017·甘肃兰州·中考真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来源:ZxxkCom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
治通鉴》
试卷第50页,总5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017d21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f.html

《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