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苦旅》为例分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12-06-12 15:29: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毕业设计(论文)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设计)

 

 

 

课题名称 以《文化苦旅》为例分析余秋雨

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征

分校名称 马鞍山电视(网络)大学

年级名称 2010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本科)

学生姓名 高小明

指导教师 郭庆生 .

 

201253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选取大题材,表现恢宏的主题 ……………………………………………………1

二、抒情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着睿智的理性思考 ………………………………2

三、透过历史名人与山水古迹,解释深层文化意蕴 ……………………………… 3

散文具有极强的叙事性特征……………………………………………………4

注释 ………………………………………………………………………………… 6

参考文献………………………………………………………………………………6


余秋雨散文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将散文置于民族文化的背景,“意”和“思”结合,借山水人物,对文化进行严峻的审视和理性的思索,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和冷静的文化反思,去寻求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人生的真谛,“传达了沉重的沧桑感”,其中《文化苦旅》就充分体现了他“文化散文”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文化苦旅余秋雨文化散文;主题;特征


以《文化苦旅》为例分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征

余秋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好评。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他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他的散文是澄澈精致、万物溶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且耽思旁讯的,这是一种知识的积淀、理性的升华,它可以启人心智、教化人伦。

《文化苦旅》这本书是余秋里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共235万字,有《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莲洞》、《都江堰》、《三峡》、《洞庭一角》、《庐山》、《贵池傩》、《青云谱随想》、《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西湖梦》、《狼山脚下》、《上海人》、《五城记》、《牌坊》、《庙宇》、《夜航船》、《吴江船》、《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废墟》、《夜雨诗意》、《笔墨祭》、《藏书忧》、《腊梅》、《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三十七篇。这本书的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余秋雨散文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将散文置于民族文化的背景,“意”和“思”结合,借山水人物,对文化进行严峻的审视和理性的思索,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和冷静的文化反思,去寻求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人生的真谛,“传达了沉重的沧桑感”,其中《文化苦旅》就充分体现了他“文化散文”的独特风格。

一、选取大题材,表现恢宏的主题

中国古典散文向来以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为审美规范,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余秋雨从全新的角度去透视中国文化,通过描写大题材,扩展容量,来表现大主题。余秋雨散文的篇目不仅字数多、容量大,而且情节复杂,容纳古今,具有气壮山河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从秦朝开始建造,经过历代整修,至今依然横亘于祖国的北疆。巍巍长城历来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和象征。古老的长城,是历史的见证。中华民族所有的屈辱与苦难、成就与辉煌,它都历历在目。但华夏大地还有没有比长城更值得骄傲的工程?余秋雨以学者机敏的目光肯定了答案的存在,果断地推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文章开篇出人意料而又大气磅礴, 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南京,作为六朝故都,经历过风雨洗礼,饱受过沧桑苦难,创造过灿烂辉煌。从古到今,多少墨客骚人搜肠刮肚为文赋诗尽情讴歌,但作家余秋雨却用如椽之笔高度浓缩了南京一千多年的历史,把它作为第一节,使文章开头先声夺人、气势恢宏,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遐想,为后文写寻找南京的奇崛怪异打下了基础。其实,余秋雨在《五城记·开封》里也有这样的开头: 再如“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这里对开封的地理位置、形象气质都作了高度的概括,虽只短短一句,但开封像一座巍然耸立的雕塑神韵气派毕现。

二、抒情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着睿智的理性思考

由于对中国历史的情有独钟,探寻古迹成了余秋雨散文的命脉,在这探古寻幽的内容中,作者将诗话的语言与理性思考相结合,使文章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又充满睿智。在余秋雨的描写下,我走过敦皇,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这儿,我完全被“历史的洪流消融”。“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是的在这千年文化的积累面前,我又是什么呢?在这朝圣者众多的圣地,却偏偏出了个王道士。从此,它蒙了辱,中华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异彩吗?中国文化何其多,却偏偏忽视了这座文化宝库,何其的悲哀!余秋雨用一种抒情散文的形式普及文化,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的民族意识,并对读者起到浸润作用。他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智性的议论和诗性的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余秋雨的抒情,主要表现了一种低徊、感伤的历史情怀。余秋雨最初的散文诞生在大西北,这是中国最古老文化中最粗犷最苦涩、最苍凉的地域之一,从这里的文化起笔,也就无形中定下了余秋雨全部散文的那种宏大、苦涩、沧桑的艺术情调。早有相当多的评论家和读者认为,余秋雨散文的最大特色除了它浓郁的学术味和文化味外,便是那种诗意的写作风格,而构成这种诗意风格的,恰好就是那种雅致高贵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文化品位。在《文化苦旅》的每一篇,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一个哲人瘦瘦的影子,背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在慢慢踱步,或自言自语,或宣泄倾诉,或捕捉外界刺激下感觉心理的微妙动荡,或以景化,或以情化,或精细地把捉隐而无形的潜意识、幻觉……,都让读者听到了哲人那种低徊、感伤的历史心音。如《道士塔》开头一段: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朔风凛冽的莫高窟,孤独、悲哀、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不是一般的风物描写,而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这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他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种历史沧桑感与悲剧效果,使得全文有了一种诗的意韵。这,应该是《文化苦旅》广为畅销的奥妙所在吧。

“历史,从来不给附庸以地位。”“历史,从不给弱者以怜悯。”上海人就是有一种精神,他们要证明他们是强者。“真正的强者,永远占据一席之地。‘这不正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吗?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旅行。《柳侯祠》集文化散文大气恢弘的气魄,作家用精湛优美的笔墨道出了柳侯祠继前启后的深刻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柳宗元式的文人书写着中国的历史。柳侯祠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旅游景点。“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执地怆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这是作家留给我们青年人的思考。我们必须认识到柳侯祠对我们现代人的深刻意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引证丰富,立论高远,结构匀称,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既有博雅的文化内涵,又无一般学者文章大掉书袋的生涩,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可是却不偏激,字里行间充溢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与平易朴实,那些灰黄的故纸残篇一经他的妙笔点染,浩瀚的时空中立刻充满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江山人物。这与他在散文中娴熟地利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是分不开的。余秋雨在一种诗意的叙述风格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笔法、故事传奇、镜头特写、典故引证等多种手法,这些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他的散文写得既好读又耐读。如他的散文都以议论文的章法来结构,一二三四,起承转合,少见散文应有的那种轻松,这是议论话语式的大胆引进,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行文气势和艺术感染力。雍容、典雅而灵动的文字描写。余秋雨对语言有天生的超强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合一的雅致语言,语言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这种语言不追求那种水一样的清澈,而追求一种潮一样的愤激和诗意,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在一种哲理的词语中栖身。余总是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词语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力,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事理,同时流动着诗的氛围和情感色彩。同时讲究结构,每隔一两行就有一个鲜活的词语组合,每隔三五句就有一个漂亮的句子,每隔三五段就有一段出色的议论。他的许多段落和句子也写得很有趣,作为文化人读起来时还时时会有一种同仇敌忾的亲切感。同时注意运用对偶排比隐喻明喻等修辞手法,点染和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色调和效果,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使语言不装腔作势,不生造词语,也不清汤寡水,平淡无味,借用余光中对散文语言的要求,余秋雨散文的语言是那么富有张力,富有弹性,富有质感,富有文采,《白发苏州》、《苏东坡突围》、《一个王朝的背影》等篇,就是其中的佼佼范例,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内容说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极强。这也是余散文畅销的原因之一。

三、透过历史名人与山水古迹,解释深层文化意蕴

余秋雨在描写中国历史名人和自然景物时,往往将触角伸向其背后所积淀的文化内涵上,去表现古代文人作品的魅力及他们自身的价值。读起来才知道书中的足迹都是些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足印的地方,这些山水已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了。我跟着余秋雨的足迹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武侯祠、都江堰、三峡,再到天柱山、天一阁,最后的落脚点竟是东南亚的埋葬日军的坟地。我被作者带领着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心情不仅仅是沉重、还有寒冷、忧伤、沉默、悲愤。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的博大文化竟经历了这么多的沧桑与悲苦!阅读此书我不仅获取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被作者带领着一起思索和感悟。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已不是潇洒飘逸传统散文了,而是充满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沉思录。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四、散文具有极强的叙事性特征

余秋雨散文打破了小说与散文的界限,将小说创作中急缓不同的节奏用于散文叙事中,如《道士塔》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读到此处,我和作者一样要高喊:“我好恨!”,我恨愚昧无知又贪婪的王道士为了几块银元就拱手送走了国宝,我恨清朝官员没有历史、文化的责任感那么目光短浅,我恨外国冒险家用“童话”对我国进行的文化掠夺,恨自己未能早生几百年……我恨即使我早生几百年却也只能在沙漠里大哭一场。擦干泪,我才知道生在今天的我们对祖国文化肩负着的历史责任。余秋雨散文打破了小说与散文的界限,将小说创作中急缓不同的节奏用于散文叙事中,《道士塔》生动完整地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敦煌文化沦丧的悲哀故事;《酒公墓》则讲述了翻版孔乙己的命运。这些既遥远,又充满现实意义的故事,引领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去认清历史,在不断的反思与省问中,进行自我批判。

综上所述,余秋雨以自己辛酸的体验、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表达以及深沉的思考,为一处处沧桑绝美的历史古迹诠释了深层的涵义,为中国散文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创了中国散文的新局面。创造与开拓,对于散文来说,尤其重要的是艺术上的更加个性化与多样化。《文化苦旅》对当代散文的突破也表现在这两点上。余秋雨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家,无论其理论专著,还是散文创作,都可以发现其创新精神。他竭力超越固定的框范和束缚,开拓新的艺术天地。《文化苦旅》的艺术个性在于“黄钟大吕”的阳刚大气、文思的灵动自由和整个文集中透出的典雅的书卷气。

余秋雨在一种非常广阔的文化发展背景上,思索民族文化历史命运和人类向何处去这样一些宏观的大命题,其志远其文也宏,其阳刚大气钟吕之声令人震撼!艺术是自由的象征,只有真正自由的创作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在《文化苦旅》中,时间、空间、既成的文法、技巧都不构成对余秋雨的规范,他以一种超逸、解脱、俯视的自由心境信笔挥洒,文章舒展典雅,意味悠长。读者仿佛置身扁舟,“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渊博丰厚的文化素养与“苦旅”途中的种种文化象征时时映照,激发灵感,冲溢在《文化苦旅》中构成一种雍容典雅的书卷气。但一些文评家将余氏散文称为“学者散文”似可商榷,我想将《文化苦旅》称之为“文化散文”可能更恰当。余秋雨固然也以学识为文,但他的文章与周作人、梁实秋等学者的散文不同。那种“学者散文”沉湎于“过去时态”,缺少现实体验和自由开放的现代情怀。那种“学者散文”实质是一种士大夫的闲适散文、学问娱情的绅士散文。周作人们可以在炮火连天的岁月中,不动声色地在书斋中研究墨色的浓淡、字句的平仄,或者谈茶、音乐、女人和苍蝇。余秋雨不会学究式的谈经论道,才子式的雕琢为文。《文化苦旅》一个“苦”字,道尽了他的苍凉和忧患,它是思想家的散文,其理性精神实质与先秦诸子、与鲁迅倒是一脉相承的。

《文化苦旅》艺术的多样化表现在意象的繁复和多角度、多方式的表述。莫高窟、柳侯祠、六一阁、古庙、废墟纷至沓来,每一个意象又蕴涵着若干典故、附丽着若干文人的精魂,积淀着某种文化的象征。这些意象不断地交叉、重叠、组合,传达了复杂而深邃的意蕴,作者从正面、侧面观察了柳宗元,又腾身到宇宙间俯视身打量,然后还试图钻到柳宗元心中,找寻其思想的脉络(《柳侯祠》)。白居易、苏东坡与林和靖的文化人格相互叠映,然而又有苏小小与他们对峙,旁观的还有白娘娘(《西湖梦》)。纵横交错乃至时空颠倒,多维,多层次的表达丰富 了《文化苦旅》的艺术魅力。余秋雨还常常变换、选择着表述的方式。在《道士塔》、《都江堰》、《三峡》中,作者热情、愤激,文字一泻汪洋;而《庙宇》、《牌坊》、《这里真安静》明明是大悲苦、大彻悟,却掩抑着热情,偏偏讲得冷静、从容、不动声色。于是,每篇作品都显得摇曳所姿,异彩纷呈。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给当代散文增添了新质。“艺术创造永远需要向人们已经习惯了的审美感知系统挑战,而不仅仅在同一系统之内作数量上的加添。”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审美,时代呼唤大散文。“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文化苦旅》在品位、境界、视野、审美趣味上将当代散文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其文化意义超过了文体上的意义。

注释

余秋雨《文化苦旅·都江堰》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1992-03-0141

②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南京》,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1992-03-01

③余秋雨《五城记·开封》,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1992-03-01

④余秋雨《阳关雪》,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1992-03-01

⑤余秋雨《道士塔》,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1992-03-01

参考文献

[1]《文艺生活:中旬刊》2009 3

[2] 孙绍振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J]

[3] 余秋雨著《余秋雨作品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 赵树勤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余秋雨著《文明的碎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0a8334169eae009581becae.html

《以《文化苦旅》为例分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