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发布时间:2016-07-04 13:19: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著名植物学家!

一、唯美主义

劳伦斯:“人类的灵魂需要真正的美。” 人性有对美的需要和追求,以及对美的感受。

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出现了一批“唯美”之士,他们唯美而感受、唯美而创作、唯美而发抒、唯美而生活,他们共同的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倡导唯美并不等于完全无视人间沧桑,不关心社会进步,相反,许多唯美主义者都有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莫里斯极力播扬社会主义,向往一个没有阶级和等级制度的世界;拉斯金向往一个没有贫穷的世界;王尔德向往一个思想自由、行动自由的世界。这些源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和感受,希望通过艺术净化人的心灵,达到他们所理解的社会道德;他们的理想世界,是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审美意识的培养来实现的。

二、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于1854年出生于爱尔兰,一生除了游历,大部分时间居住在伦敦,1900年在巴黎去世,是英国19世纪末期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批评家和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历史上没有几位艺术家像王尔德一样生前和死后都获得如此多的赞誉以及与赞誉一样多的诋毁和骂名。他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惊心动魄的怪诞悲喜剧。博尔赫斯评价王尔德,“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

20岁出头,他就以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等特点在伦敦社交界有了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在40岁前后的那几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曾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1895年年初,王尔德的两部名剧《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在伦敦相继首演,得到了观众及评论家的双重肯定,王尔德因此达到了人生及艺术的巅峰。因为过早的成功使他过于傲慢,放浪形骸。他时时都在自己身边聚集一大群地位和趣味相当的青年,就像《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描写那样,日夜享乐,过着一种奢靡放纵的生活。跟波西相识后,为了满足这位小情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两人出现的地方,不论食物、衣服、装饰品,都是买最豪华的。根据在《自深深处》里王尔德的说法,他们出外游玩,三个月的花费已经达到了1300多英镑,在那个年代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

可短短一个月后,他就卷入了官司。昆斯伯理侯爵发现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也就是“波西”)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而控告王尔德,说他是好男色的“鸡奸者”。这位同性恋人与自己暴虐的父亲长期不和,矛盾不断,于是鼓动王尔德上诉,控告自己的父亲诽谤,结果王尔德不仅败诉,还被反告,因“同其他男子发生有伤风化的肉体关系”而被捕,被判有罪,在监狱服了两年苦役。他一下子从风光无限的人生赢家变为身败名裂的阶下囚。

在服刑期间,王尔德还经历了丧母、破产、离婚等打击。他的妻子康斯坦斯与两个孩子改姓为荷兰德,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不及,只有寥寥数人如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1900年王尔德在好友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帮助下改信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病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Hôtel d’Alsace)去世,享年46岁,死时只有罗比与另一朋友陪伴。

王尔德的生命中上演了太多的悲剧,因为华丽,因为脆弱,因为他对于美的追求近乎苛刻,对于爱的需求近于完美。他无可自拔地爱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有人称之为滥情。而他不同寻常地给自己的滥情染上了真挚的色彩,甚而显得凄美,动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他唯美主义的文学风格。王尔德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更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对现实容易视而不见,他只想用知识和美、鲜花和掌声装点修饰自己的生活。

“1878 年王尔德以一首长诗‘拉凡纳’获牛津大学‘牛迪迦’奖,从而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20 年后,作为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作家,他匿名发表了长诗《里丁监狱的歌谣》,为其创作生涯画上了句号。”以诗歌创作开始,又以其为结束,足以见诗歌在他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王尔德一生共总写了七十多首诗歌。除了几首宗教诗与篇幅较长的叙事诗, 如《里丁监狱的歌谣》,其余都是抒情诗。如果说他的小说与剧本里描绘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那么他的诗歌则主要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情歌赞。在王尔德诗歌中到处可以看见英国诗歌的传统,诗歌的主题同样沿袭英国诗歌的传统,可以看见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济慈、丁尼生、阿偌德、斯温伯恩以及拉斐尔前派的踪迹。

(三座与王尔德有关的碑1998年11月30日,王尔德雕像在伦敦揭幕。雕像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三、结合作品赏析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1.诗歌中的爱情意向

爱情是诗歌亘古不变的主题。王尔德诗歌中不乏涉及爱情的作品,只是爱情常常与审美合而为一。爱情是甜蜜的,但是爱情带来的痛苦,也是一种美的感受

《短歌》以牧歌的形式写成,抒情者献给他心爱的姑娘的“一环金戒和乳白的鸽子”。“金戒”暗示海枯石烂不变的爱“白鸽”象征爱得纯洁,同时传达了初恋的意味。与“白鸽”相映衬的是“象牙的屋”,它是青年想象中的“闺房”,完全由玫瑰建就。“还有一根大麻编的粗绳,挂在树上是吊你的爱情”与后边“为你栽下了香桃和茉莉,留给我的是痛苦和柏树”前后照应

《小夜曲》依据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拐希腊美女海伦的故事而写,但是诗歌把海伦变成男人所钟情的任何一位美女,也把帕里斯转换成普通的抒情者。抒情者想把他心爱的人带走的强烈愿望,变成了想把“生命和欢乐的皇后”永远享有的希望。诗歌使读者的内心充满一睹理想美的愿望诗歌刻意追求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感应”以及读者与词语之间的“感应”。 “白皙的手”、“闪烁的船头”与“银色沙砾”之间在视觉意象上有很大差距,然而,三个描绘光的同一个特点的形容词把三个毫不相关的名词统一于一个感觉,从而使诗歌的意义产生于吟咏小夜曲的过程,而不在于读诗的结果。帕里斯诱拐海伦这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也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美的感觉。

《又苦又甜的爱》诗行长而节奏慢,苦和甜的味道时而分,时而合,时而对照,时而并置,与题目吻合。题目中的“bitter-sweet”双关,既指抒情者所体验的爱情的滋味,又指一种植物,它的另一种名称为“千年不变心”,象征抒情者爱的永恒。长长地诗行读起来如泉流,倾泻曲折,意境风雅清绮抒情者是一位诗人,爱和美远远高于文学创作,也可以说文学创作是为了爱与美而存在的。

物中有我、我中有物、天人合一的境界,是王尔德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时所升华出来的审美经验和对不糅合任何利害关系的美的追求和感受,也正是这一境界,使王尔德的个人生活从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等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所在。

2.借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或人物来显现语言艺术的形式带来的快乐。

《伊底斯的副歌》讲述的并不是色雷斯国王蒂留斯的儿子伊底斯被其母杀死并用其肉餐其父的故事,而只是借用故事中雅典公主菲洛梅拉被变为一只夜莺不停地唱着歌,把古希腊神话中许多故事串在一起。诗中大量地运用神的和女神的名字、人名、地名,频频把古典神与英国农村的景色进行参照和比较,许多名称只是用来产生节奏、声响或速率的效果,或者说是在“刻意地……寻找新的感觉”,而不是为了意义的参照。语言使用成了体验、成了感受,语言使用的过程也成了审美的过程。

《厄洛斯的花园》同样把古典的希腊神话和牧歌移植到英格兰,花园里开放的是英格兰常见的花草,鸣叫的是英格兰常见的鸟。此外,王尔德还特意赞颂了这片土地造就的诗人:乔叟、斯宾塞、济慈、莫里斯、罗瑟蒂、斯温伯恩等,赞颂他们给英格兰带来了美他还称自己为“最后的恩底弥翁”,意欲像济慈一样把美洒向人间。王尔德在这首诗里同样关心人的感官的敏感性,关心人的感官的进步。他深深地意识到工业社会和经济统治给人的感官造就的压抑和桎梏。想通过诗歌、通过诗歌语言磨砺给人的感官的敏感性,唤醒人美的天性

《喀尔弥德斯》是一首叙事长诗,情节取自古希腊讽刺作家琉善的杂文《速写集》,讲述一位对爱神阿芙洛狄特的崇拜者损毁了普拉克斯泰勒斯城的女神雕像的故事。王尔德在他的诗中把爱情女神阿芙洛狄特改为智慧和处女女神雅典娜,使故事情节更为匪夷所思。王尔德从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取人物喀尔弥德斯,让一位年轻英俊的青年与苏格拉底式的理智和节欲进行对话。然而,喀尔弥德斯的形象却富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英国19世纪80~90年代的纨绔子。纨绔(dandyism),不仅是王尔德等“颓废派”的生活方式的表现,也同样是“唯美”艺术风格的重要特点。

斯芬克斯》是王尔德在诗歌语言的亲和力以及诗歌结构上的尝试诗中提到的神话故事或典故,涉及《圣经》、古希腊神话、古埃及神话、古代叙利亚神话等,然而这些神话或典故并不是为了表达深刻的意义或思想,而只是为了达到声音的某种效果。诗行采用双行体,格律为英诗传统的抑扬格,但音却是非传统的八音步,押韵也是错综复杂。词汇的运用上,有的是精心选择,有的却是在诗人创作是偶然出现在脑海里,有许多外来语和王尔德自己臆造的词仅仅为了技巧的缘故而采用。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索语言在诗歌里如何对传统语言模式进行颠覆,诗歌如何通过语言完成自身的完美形式。这首诗再次印证了他对诗歌形式的探索的渴望与冒险,反映了他所谓的艺术从来不表达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这一信念,体现了他艺术在自身得到完善这一宗旨。《斯芬克斯》的隐喻力量,在于语言通过自身的参照性揭示语言的秘密,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

3.现实主义与唯美主义相结合

1895年5月,王尔德以“有伤道德风化”罪被判监禁劳役两年。王尔德两年的劳役基本上都是在里丁监狱里度过的。出狱后,王尔德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里丁监狱的歌谣》

《里丁监狱的歌谣》以1896 年因醉酒而杀死自己妻子的Charles Thomas Wooldridge被执以绞刑为创作原型,通过的所看、所感,表现出当时监狱中人们的凄惨的生活状况、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和人们对自由的渴望。诗中他不再认为人生都是快乐、美好的,而得出了痛苦是生活的永恒规律的悲观结论,采用唯美主义的形式创作,描述了一个靠近现实主义的主题。

这首诗采用了英国传统的民谣体格式创作,全诗共654 行严格的遵循着六行一节,偶行押韵的形式,结构精巧缜密、文笔流畅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浑然一体。这首诗还运用了诗句、词语、押韵的重复。“词语的重复和押韵以及它们所产生的节奏感,正是语言尤其诗歌语言的重要审美特点。王尔德着意于具有能指功能的词语的自我参照层面,在监狱那种单调无聊和绝望的心理中把玩词语的语音特征,从而达到心理内容向审美快乐的转化。”

诗歌中写实的手法与传奇的叙事并用,平淡的白描和浓重的抒情兼有,与以往“为艺术而艺术”的诗歌、戏剧和小说的创作不同,王尔德描写了里丁监狱里非人道的状况,讽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法律“公正”。 “根本不是歌谣,而是一个严肃、愤怒、断断续续的白日梦;而且,它是沉思的潜流;真正的意义是旁白,而不是故事”——西蒙斯

诗歌的内容是针对一个死囚犯而展开的,法庭以他杀死了妻子而判处绞刑当同一个监狱里服刑的囚犯得知绞刑不久就要执行的时候,恐怖笼罩了每一个人狱吏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地在囚室周围巡逻恐怕“他会抢劫了牢房亡命天涯”,或“担心这个人会自寻了短见”,这越发加重了恐怖的氛围,令人毛骨悚然,使人呼吸困难。然而,那死刑犯却宛如在另一个世界神情自若,处之泰然,照样是喝啤酒,睡大觉,步伐轻松依然,“仰望着天上的太阳……呼吸着清晨的气息”:“他没有攥紧拳也没有哭泣。/……宛如那是红红的美酒飘香!”他的神态,以及王尔德在描写他的神态时从容舒缓的诗句,嘲弄着象征正义的法律,也嘲弄着为了执行绞刑而忙来忙去的狱吏。即便是在行刑的那天早晨,囚犯们早已紧张的心脏怦怦跳动,连大气都不敢喘,站在囚室的铁窗口目不转睛地窥视狱吏拿着行刑的用具过来,但是他却仍然蒙头大睡,好像没事一样。钟声敲响八点时,行刑的时间到了,他要离开囚室到刑棚里,只是仰望天空的目光流露出对清新空气的恋恋不舍。

王尔德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位死囚的同情,伴随着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没有人道的法律的憎恶。然而,他的同情在监狱的语境下只能埋藏在心里:“就像暴风雨中的两只小船,/我们注定在灾难中相遇而过:/可是我们没有手势和招呼,/我们没有什么话对彼此说。”对于王尔德,法律就像“邪和恶的铁丝罗网,把我们当做战利品捕捉住”。每一条法律,都是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制定来把人整治。它打着“正义”的旗号横行无阻,杀死弱者,铲除强人,用蛮横的铁蹄踩死希望。为了维护和执行法律的正义所建立的每一所“四周高又厚的墙壁湿淋淋”的监狱,“无一不是用的无耻的砖石”,这里“恶之最的行为像有毒的草,/……监狱的看守是绝望的代表。”“绝望”一词恰如其分地写出监狱里所有囚犯的心态。囚犯们每天重复着同一种无聊、烦闷、肮脏的活计:刷地板、抹栏杆、拆绳头、碎石块,住在既肮脏又黑暗、到处散发着恶臭的狭窄囚室里,喝的水就像鼻涕虫流淌的粘液,吃的面包不但发霉而且常常吃出石灰和粉笔末。狱吏还随心所欲地体罚和鞭笞囚犯,小孩子和头发斑白的老者更是他们奚落的对象。他们生不如死,然而死亡的阴影又时时处处令他们胆战心惊,那死亡的正是他们的希望。他们渴望看见一丝怜悯的目光,或听到一声同情的声响,可是“从来也没有什么人走进你,/轻轻地说一声温存的话儿”;也从来没有一只眼睛“显出一点点怜悯。/一切都忘记,我们只有腐烂,/我们的身心不停地被摧残”。

监狱里所充斥的单调、无聊和无意义,不但反映在囚犯的行为和工作的重复,还表现在诗句、词语、押韵的重复。这些都是歌谣的特点。然而它们却被王尔德用来烘托监狱每一天枯燥乏味的程序,衬托囚犯们在监狱里的心理感受。

王尔德对狱吏的描绘,充分发挥了他的戏剧才能。我们在诗句里所读到的,似乎在观看狱吏身穿戏装在舞台上演戏,而且演的是一出滑稽的闹剧:“他们滑去滑来滑得很迅速,/……那恶心的舞姿庄重的舞步。”(西方中世纪对死亡之舞的传统说法。)“一圈又一圈这幽灵的聚会,/……就像北风狂吹着沙砾飞舞!”这里,令人笑噱的动作与严肃冷峻的口吻并置,荒谬的表演与一丝不苟的态度合流,夸张的调谑而又不失现实的真实,把英国19世纪法律的傀儡的残酷无情和毫无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其它诗歌一样,王尔德在这首诗里除了征引《圣经》之外也随意借用或改写先贤的诗句。例如,当叙事者得知那位死囚是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而被判处绞刑的时候,他插进了自己对这个事件的感受,并且暗示了他与这位死囚以及广义上的人类之间的共同之处:“可每个人都杀死他的所爱,/……勇敢的人用的是锋利剑刃!”(重复多次)诗句反响着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中巴萨尼奥与夏洛克的对话:“巴萨尼奥:难道人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置之死地吗?夏洛克:哪一个人会恨他所不愿意杀死的东西?”

同时,王尔德也许还借用了同时代的爱尔兰年轻诗人丹尼斯·弗·麦卡锡《新年的歌》中的诗句:“强壮的人用他有力的手,/羸弱的人用他的祈祷。”然而,王尔德的改写和借用,并不是有些批评家所谓的抄袭,而是在改写和借用中有纵横驰骋。王尔德的诗句,不但道出了他对人性、对人的行为的意义的深刻洞察,而且还成为后世传颂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里丁监狱的歌谣》初期被人们看作是一首现实主义诗歌,这并不奇怪。“记录是真实的,这也是它的价值所在。”这可以看作初期人们普遍的反应。现在,监狱的状况有了很大变化,我们的反应是人性在非人性的境况里的扭曲、是思想的自由与肉体的禁锢之间的张力、是政治迫害下情感的压力和人格的践踏。

参考

《王尔德诗选》 袁宪军 译

《道林·格雷的画像》 李家銮 译 译林出版社

《这是我最好的爱王尔德童话集》 江苏文艺出版社

《来自深渊的呐喊:王尔德狱中书》台湾 漫步文化

王尔德与拉斐尔前派李广平

奥斯卡·王尔德诗歌中浪漫主义特点表现吴天民

试论王尔德诗歌艺术的审美特性闫晓

唯美的衰落——王尔德雷丁监狱之歌中唯美与现实的冲突吕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0fed83584254b35effd34d1.html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