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8-10-11 21:37: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身边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编辑了身边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给大家提供个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社会是个功利的社会,人都是现实物质的,有的只是买卖与交换,哪里有什么无私奉献。但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位职工,他是明镜滩货场的现场队长,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奉献。
  他工作卖力,任劳任怨。明镜滩码头最初条件很差,刚拖来的趸船,没有水也没有电,他和一班工人,用水要到岸上去挑,晚上用蓄电池电筒发的光来照明。到了夏天,趸船上的温度有40多度,甲板被太阳晒得烫脚,他却依然坚守岗位,一把蒲扇是他唯一的降温工具。但条件再艰苦,他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没向领导抱怨过一次,他鼓励那些有意见的同志:现在刚起步,公司也很难,慢慢就好了。
  经过大家的努力,明镜滩货场的作业量渐渐上去了。他作为现场队长,工作也越来越忙,通宵加班那是常有的事。有段时间,公司的货运量特别大,他干脆就在货场岸边租了一间小房子,作为他和工友们休息的地方。我们曾去过那间小屋,简陋得让人辛酸。小屋十来平米的,因为年代已久,漏水严重,墙面班驳得很厉害,墙角有一张小床,因为靠近货场,粉尘很大,大伙又都太忙,床单很久都没换了,脏脏的满是汗渍。听工人们讲:邓伟一个月有20多天都是睡的这张床,而且所谓的睡觉,大多数时候就是和其他工友挤在一起打个盹, 闭上眼休息一下。后来还出现了这样一件事,邓伟因为工作太忙,曾经有一个月都没回家,他的妻子不得不来货场,找这个“不顾家”的丈夫。当看到丈夫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态度,她什么都明白了,默默的擦干泪水,以后每天都会来小屋收拾一下,帮丈夫洗洗衣服,做做饭,尽量照顾这个工作忘我的丈夫。
  去过几次明镜滩,看到邓伟的情景都让人记忆深刻。其中有一次是大年三十的时候,我跟随公司领导去给基层职工拜年,冬天的库区水位下降得厉害,他正带领着一班工友们在缴船,穿了一件旧的军用棉袄,脸上是一层厚厚的黑机油,头发被江风吹得很乱,嘴唇干裂得全是血口子。看到我们提着糖和瓜子来慰问他们,咧嘴笑得特别开心,连声说:谢谢,谢谢。我们心里一热,鼻子酸了,大年三十,正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们的工人为了工作,仍坚持奋斗在一线,怎能不令人感动?我们才应该对你说一声:谢谢。
  从他当现场队长以来,只要货场在作业,他都在现场工作,保证每一批货都能保质保量、高效率的完成装卸。由于货场人员有限,他们几个人要充当水手、维修工甚至搬运工的角色,浮吊坏了,他要带领大家去检修;水位涨了,趸船要移动,他要带领大家去缴船。虽然工作是那样的繁杂和辛苦,但他从没有抱怨过。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和一群吃苦耐劳的工人,把明镜滩货场从一个荒芜废弃的小坝子,发展成现在拥有货场面积18000平方米,拥有一套完善的港口装卸作业设备,经营大宗(煤、盐、砂、石)、散杂货等业务,年吞吐量200万吨,年产值500万元的现代化作业区。
  考虑到他工作特别辛劳,公司给他批了公休假,让他好好休息,他却总是拿过段时间再休息为借口,坚持在货场工作;公司给他评了“十佳职工”作为奖励,公费送他出去旅游,他说货场忙不过来,想都没想就放弃了。他和工友们聊天,常常念道:领导和大家瞧得起我,选我当现场队长,不卯足了劲干,怎么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单位!
  当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富足,越来越多的人都迷失在社会的物质泥潭里,要求回报,不断索取,他却依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做那个最朴实、最无私的自己。
  篇二:
  张林武同志197212月参加工作,1978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10月调入潮安县人民法院工作,XX5月被确诊患鼻咽癌,在与病魔抗争了近5年后,于XX217日不幸逝世,时年57岁。
  张林武同志调入法院工作以来,20余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人民法院基层工作的最前线。他承办的3700余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被投诉,无一引发上访。在XX年至XX年底病重期间,仍坚持办案132件,结案率达100%,调解率达75%,承办案件无一上诉或被投诉。张林武同志的事迹十分感人,“三个别给”“别给当事人留下遗憾、别给组织带来麻烦、别给自己的生命留下空白”展示了当代法官的境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张林武同志先后荣获感动潮安十佳人物、个人二等功、个人一等功、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伟发,广东高院院长郑鄂都就张林武同志的事迹和开展向张林武同志学习活动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法院报》、《南方都市报》、《潮州日报》、广东卫视和潮州电视台对张林武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518日,中共潮州市委追授张林武同志“人民的好法官”荣誉称号。71日,中共广东省委追授张林武同志“人民的好法官”荣誉称号。
  篇三:
  “这是我该做的。”这是一句朴实的话,却是向真勇同志的心里话,正是这句话,使他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公司电器管理员乃至整个集团公司的技术骨干。曾多次获得集团公司生产先进个人、“十佳”职工称号,并连续两届被评为万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员工。
  XX年,向真勇原先所在的船厂因不适应市场需要破产关闭,由于他在船厂工作积极,技术过硬,被转调入红溪沟装卸公司当电工。红溪沟装卸公司是万州港最大的货运港区,承担着万州港超过60%的货物吞吐量。因为是新建的现代化货运港区,港区内配置的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都处于长江上游领先水平,很多设备都是由plc微电脑控制,这些设备不仅资料繁多,许多新名词连听也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复杂的电路图,就连一些设备的说明书都不能够完全看懂。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和巨大的技术压力,向真勇没有退缩,为更多地了解设备尽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尽快掌握装卸机械的修理技术,他天天泡在现场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虚心请教,利用空余时间刻苦钻研《plc编程基础》、《现代电工技术》、《港口装卸机械技术》等相关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熟练地掌握了钳工、焊工、铆工和现代化港机设备plc程控技术等专业技能,成为了港口现代化大型装卸设备维修首屈一指的维修技术骨干。他也因工作出色被提升为担负红溪沟港区40多台大型设备维修组长和电气管理员。
  近几年随着港口货运的发展,港区作业量已经大大超过设计能力。由于超负荷运行,港区的装卸设备几乎处于无休眠的状态,这就大大增加了维修难度,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没有双休日,没有白天黑夜,每天他都跟班组人员奔走在近一公里多岸线的货运港区的各个角落,对港区的每一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作为电工的他干事不少,拿钱不多;穿不上干净衣服,洗不完身上的油垢,有时还会受到个别同事的嘲笑。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向真勇同志总是不计名利,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所钟爱的事业上,在电工和机器维修服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任劳任怨,他常说:“这份工作对我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工作了,而是我所喜欢的事业,每当我完成了一个设备中出现别人不能解决的大问题的时候,我的内心会由衷地充满无限喜悦。”
  港区主要靠发运煤炭、矿石为货运的主要支撑。而总长达900多米的皮带传输线可以说是煤炭、矿石发运的“生命线”。皮带传输线一旦出问题,修复工艺十分复杂、技术难度高,每次都是眼睁睁地等外地厂家技术人员赶来维修,一等就是好几天,使港区作业陷入瘫痪,每日损失达数十万元。眼看巨大的效益损失和白白耗费的时间,向真勇发誓要攻下这门技术,凭着肯学、肯干、肯钻的精神,不耻下问,勤于实践,他迅速掌握了这一技术,成为万州港皮带机维修的第一人,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XX年创下了进口矿石160余万吨的辉煌成绩。为此集团公司将皮带作业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示范岗“向真勇作业线示范岗”。
  XX815日,一场暴雨,山洪淹没了红溪沟港区的45号缆车机房,水深达米,两条缆车作业线停产,焦急万分的向真勇带领修理工赶到货场,用两台抽水泵排水,用棉絮堵水,为了找到一颗螺帽,向真勇脱掉衣服,跳进50公分水深且全是油污的缆车绳漕沟里,足足摸了20分钟,在苦战两天两夜后,终于恢复了生产。
  十几年来,向真勇就一直是这样坚守在普通的岗位上,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刻苦钻研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现出了港口技术工人的人生价值,成为新时期港口工人的一面旗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10972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9.html

《身边先进人物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