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控制职能

发布时间:2020-03-12 05:17: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管理的控制职能

本章主要内容

控制的定义及重要性

控制过程

控制方式

控制方法

一、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管理人员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为什么要控制 ?

计划靠人执行,而每个管理人的能力不同,未必顺利达成目标。

计划本身有不合时宜也需要修正

授权失控:一流的管理者充分授权,但是要建立查核要点。

二、控制过程 (控制三部曲)

制定控制标准

衡量、检查实际工作

采取纠正措施

控制的程序

设立标准:建立衡量绩效的标准

衡量绩效:

依所设定的标准,搜集必要的信息,以获知实际绩效或进度。

比较差异:比较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间的差距。

修正行动:如发现有相当重大差距,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修正行动,如决定采取修正行动,则需决定何种修正行动。

确定控制标准

标准的种类

常用的定量标准

制定标准的原则

制定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最常用的定量标准

工时定额

成本标准

质量标准

利润标准

人事标准

制定标准的原则

标准应当明确

定量标准优于定性标准

标准应符合实际

讨论:是低而达得到的标准好,还是高而达不到的标准好?

制定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衡量绩效(检查实际工作)

第一手资源

蹲点:实际,局部

检查:实际,随机错误

随机抽样

第二手资源

书面汇报:精确,系统,怕假,报喜不报忧

口头汇报:信息丰富,双向,感情交流,费时,不系统

电话与面谈的差别

第一手资源的方法

检查的原则

经济上要合算

检查要及时

检查要准确

检查要系统

检查要有目的

实际情况的衡量

衡量实际工作包括及时检查工作的进展和计划的执行情况,用各种方法考核、评价工作的成果,是一项贯穿工作始终、持续进行的活动。

亲自观察、分析报表资料、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抽样调查等是常用方法,在实践中可同时合用以相互补充,更符合实际。

3、采取纠正措施

有无纠正的必要

找出偏差的原因

有无纠正的条件

采取纠正措施

分析原因(鱼刺图)

纠正措施

有无纠正的条件

落实纠正方法

责任与权力原则的重要性

权威的重要性

最后一招:降低标准

三、控制方式(类型)

预先控制

实时控制

反馈控制

控制的类型

预先控制 ( Feedforward control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

2 实时控制 (Concurrent control)

在采取行动的当时,即可获有实际状况之信息反馈,供负责者检讨或修正所采行动之用。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摄象设备的应用

3.反馈控制 (Feedback control)

一般人没有先见之明

同样错误不犯第二次的人

最常用的控制方式

信息的重要性

及时的重要性

善于听不同意见

控制的两种类型比较:

(二)按改进工作的方式不同来分

直接控制:着眼于工作中出现的偏差,追究责任,要求改进

间接控制:着眼于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防止由于管理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优点

方法之一:评价个别主管人员

方法之二:按主管人员的职务来评价

方法之三:管理审计

(三)全面控制与局部控制:

· 全面控制:根据组织总目标来衡量其整个业绩的控制方法。

全面控制的财务控制方法:

预算汇总表

损益控制

投资报酬率

有效控制的原理与要求

原理:

反映计划要求

组织适宜性

控制关键点

控制趋势

例外原理

直接控制

四、有效控制的原则

设立有效标准:

选择衡量标准涉及两层考虑,一为选择衡量项目,二为期望达成水准,最好能以数字表现。

以一家百货公司而言,除了利润以外,还可以包括营业费用、存货周转、空间利用、顾客满意程度、退货情况等等,只能从中选择某些具有关键意义者,加以衡量,称为策略点 (strategic points) 控制。

信息反馈、及时行动

用于控制目的之信息,主要属于已发生的事实状况,且其内容比较具体而确定,这和规划所用之信息,在性质上不同。

大型组织或高层主管,重视正式之书面报告,包括财务及统计分析之类;中小企业或基层主管则常依赖非正式之信息来源。

为了使信息系统能配合控制功能之需要,不能靠想到了才要的办法,而有赖事前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不可过度依赖临时控制报告)

及时采取控制行动。

运用例外管理:management by exception

即对实际状况与预期状况间之差异判断(必须有证据或者事实反映),实际情况已超过控制的可容忍范围时,方视为例外状况。这时负责者才集中精力予以处理。

偏差的方向:实际工作成果达不到控制标准的负偏差较易引起重视,而实际成果超过控制标准的正偏差往往被忽略或者被接受。但在许多情况下正偏差同样会造成损害。

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越多越好”、“越快越好”的思维方式往往给今后留下隐患。如市场需求、资金占用、库存空间、人才资源等都可能成为生产量的制约因素,管理追求的是“适度”。

控制行动视状况决定

仅比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进一步决定是否采取修正活动,以及采取何种活动,取决于实际状况与预期状况间差异的严重性,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控制行动的选择:有时只要改变工作方法或调整奖惩制度,有时需要改变绩效标准,有时可能涉及到组织运作模式的变革,一切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一般基层事务,日常工作而言,应尽快予以改正。可是有关人的问题,不如等时机成熟,再行下手(秋后算帐)。

. 企业常用的控制方法

品质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

预算控制与财务管理

雇员绩效考核

管理信息系统

存货控制、物流管理

营销控制与市场管理

审计与管理审计

预算

预算的重要性

预算的功能

(1)规划:

使有限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产出最佳效益。拟定销货、生产及盈余目标以及为达目标之资金来源。预算一向被认为是限制支出的工具,其实应是改善营运的指标及方法。

(2)协调:

使各部门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一致,不致抵触。预算应把各部门的业务目标归纳为一体,使彼此了解,加强协调与合作。高阶管理则根据预算督导各部门之业务进行。

(3)控制:

透过目标预算加强各工作单位之责任感。对各部门的绩效作公平考核,发现偏差事项,应分析差异发生原因,或采取矫正行动。

预算不能理论化、主观化,而要实际可执行。

预算编制之程序

编制预算时必须协调各部门的业务计划,业务支持等项涉及部门间的问题,通常为:

由高层主管组成「预算委员会」将施政计划及预算方针予以确认。

由各部门编制预算,各部门间之协调为「预算委员会」之任务,各部门编制预算时,除部门主管外,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在执行时可激发其责任感。

由各单位初编之预算,经「预算委员会」协调后核定。

人事考核与行为控制

人事考核的作用

奖励 晋升 鼓励 控制

人事考核的问题

主观因素 统一量纲 外力影响

人事考虑的方法

打分法 对比法 鉴定法 目标管理法

人事考核的应用

行为控制

直接控制:

直接督导(Direct supervision)、绩效评估、纪律管理

间接控制:

甄选过程、组织文化、员工训练、制度管理

纪律管理(discipline skills

本章讨论题

在日常工作中,控制与计划到底哪个更重要?

企业哪些方面的工作无法定标准,这时该如何控制?

如何使自己不官僚?

用鱼刺图分析一个不满意事件的原因

联系实际谈谈预先控制的重要性

本章讨论题()

谈谈你对实时控制的看法

你们单位有预算吗?是如何确定的?

你进行过或被进行过考核吗?你对这样的考核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256bf7ba0d4a7302763acf.html

《管理的控制职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