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0 20:19: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据某研究机构调查,59.83%的大学生在暑期很少外出或从不外出,几乎没有任何户外活动,大学生过于宅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

A.只有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B.社会是人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

C.人的成长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宅在家里就不能学到任何知识

2.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  )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辍学到发达地区打工 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 

开展助人为乐、学习雷锋活动不上学到灾区当志愿者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

A.网上的一个结点 B.漏网之鱼 C.互不相干的个体 D.一条线

4.在社区里,我与李奶奶是邻居。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来看,我与李奶奶的社会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5.鲁迅先生说过,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存在,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这表明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人的生存和发展和社会没关系 D.个体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6.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祖国大家庭里,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表明

A.人的身份是不确定的

B.人的社会地位是变化发展的

C.人的身份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社会关系是由的身份地位决定的

7.近几年,互联网上制造谣言的违法犯罪活动猖獗。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

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学会辨析,有选择的传播

依法举报并严厉打击网络谣言

提醒身边的人提高警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小明喜欢晚饭后上网,认为网上是自由的天地、虚拟的世界,因此无论说什么、写什么都没关系。小明的想法(

A.正确,因为网络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

B.错误,因为网络交往也要遵守道德与法律

C.正确,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个虚拟的世界

D.错误,因为未成年人不应该去接触网络

9.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公共场所不许大声喧哗”“行人靠右走”“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这是因为(

A.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B.人们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都是不自觉的

C.这些规则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共同制定的

D.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依靠规则

10.唐朝宰相张九龄在《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里提到:人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管理别人的需要自律,其他人不需要

B.自律的作用是有限的

C.需要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自制力

D.所有的人都会自律

11.初中生小李的父母2018年因车祸去世,小李的叔叔想侵吞小李家的财产,借口小李未成年,要全面接管小李父母的公司,小李非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他提供帮助的法律服务机构是

A.家庭、学校、社会 B.法律服务所老师、公安机关

C.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D.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

12.贴上进口标签,国产水果就秒变成洋水果;一些商户把国产电器贴上进口商标,生意瞬间火爆起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赚钱才是硬道理,创新经营高收益 B.追求效益当先,市场秩序我不管

C.国产商品难卖,换个洋名发大财 D.商家经营要自律,诚信至上是必须

13.一架飞机迫降在沙漠里,飞机严重损毁,与外界通讯中断,一些成员惊慌失措,争抢有限的水和食物。成员中一个对飞机一无所知的老师说:我是设计师,我能修好飞机。大家情绪稳定了。十几天后一支商人驼队经过,搭救了他们。对这位老师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这位老师不是一个诚实的人

只要出于真心爱心,说谎就是应该的

对于善意的谎言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善意的谎言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4.免费公园、免费博物馆、免费自行车、免费公厕……武汉市免费公共服务项目增多,更需要广大市民规范自身行为,增强规则意识,做城市的主人。这意味着

A.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包括纪律、道德、法律等

B.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C.人们无需遵守处在变化之中的规则

D.我们要与人为善,理解他人

15.图示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示概念关系的直观方法,右图所示是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关系。下列概念可以用下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A.警告和罚款 B.一般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C.主刑和附加刑 D.严重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16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的道理是

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

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

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17.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诫我们(

A.要自尊自爱 B.要尊重他人 C.要自立自强 D.要遵守规则

182017年下半年,网上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的女士从一包买来的紫菜中取出几块泡在水里,说闻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开,吃的时候嚼不碎,判断是废旧的黑塑料袋做的。一时间人人自危,谈紫菜色变。后被证实这是个谣言,散布谣言的林某,被行政拘留十天。对于林某的行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是民事违法行为

B.是行政违法行为

C.是刑事违法行为

D.是不道德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

19.八年级学生小赵在放学时发现邻居家大门敞开,一群人在忙前忙后地搬运家具,但是没有见到邻居主人出现,于是小赵留了个心眼,在自家门后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并且记下了搬运的卡车的车牌号。后来证实,那是一伙窃贼。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要懂得防范侵害,见义勇为要善于同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要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181月,安徽合肥,一名女子以等老公为由,阻止高铁发车被罚。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每一种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不良行为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要,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③④

评卷人

得分

二、判断题

21.亲社会行为表现为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2.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____

23.规则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严格按照规则办事。

24.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履行合同的义务是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

25.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

评卷人

得分

三、情境探究题

26.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写出下列古语,俗语所蕴含的道理。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大海是由一滴滴水组成的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矣

4)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7 材料一 2015-20173月。李某通过在购物网站上设置钓鱼网页,盗取他人财物490多万元,通过QQ冒充公安部官员,以相亲的方式诈取他人财物300多万元,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后潜逃,20177月,李某在广州被公安机关缉捕归案,20183月,李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70万元,没收所有非法所得。

材料二 我已经在市24中门口放置了炸弹,我要把24中给炸了,因为我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单位领导不提拔我父母不关心我,孩子也不喜欢我,我活着没有意思,20182月,江苏省某市的地方论坛惊现了一个扬言要炸学校的帖子,引发了24中校方和不明真相的市民的恐慌,公安机关立即立案调查,发现是24中一名校工刘某对校领导不满,故意搞的恶作剧,刘某因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5日。

1)上述材料中李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判断依据是什么?

2)上述材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8 2018年春运期间,某车站候车大厅一片混乱,归乡探亲的南方某报记者在微博上记录了当时候车室发生的两件小事:

一是一女士在候车室不停的大声咳嗽,满脸通红,口水四溅,周围的旅客纷纷坐到远离她的座位上去,当有人过去谴责她时,她只说我生病了,我也不想这样的,总不见得我生病了,连咳嗽的自由都没有吧。

二是一男子不停的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把边上一个熟睡的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孩子母亲让他小声点儿,孩子在睡觉,男子说打电话是我的自由,候车室不是你家卧室,不能因为孩子要睡觉不让人讲话吧?再说这么吵闹的候车室你怎么知道你家孩子醒了就是被我吵的?

根据以上现象请回答:

1)候车大厅一片混乱会造成哪些影响?

2)运用所学知识对候车室那两名旅客的言行进行评析

3)为了改变上述状况,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法。

评卷人

得分

四、辨析题

29 近日,南方某著名大学依照高校有关条例,开除了考试作弊的学生,对此小红认为,偶尔作弊是小事,不必大惊小怪,为了作弊这种事情就开除学生,处罚太过了。

请你对小红的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化的理解。只有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错误,夸大了中学生的力量,A错误。社会是人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错误,B错误。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宅化容易导致脱离社会,无法适应社会关系,C正确。宅在家里就不能学到任何知识太绝对了,错误,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2D

【解析】

【详解】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正确。辍学到发达地区打工错误,应该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提高自身素质,错误。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正确。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开展助人为乐、学习雷锋活动,正确。不上学到灾区当志愿者错误,应该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睛】

中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祖国建设事业,关心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献计献策等。

3A

【解析】

【详解】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整体,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一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是网上的结点,A正确。漏网之鱼不能正确描述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B错误。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互联系的个体,C错误。网中的一条线指的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

识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结合题干信息容易所答。

4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材料中我和李奶奶是邻居,因此这种社会关系是地缘关系的表现。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C中的观点也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但不符合题意D中的法律关系不是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这三项应排除。故该题选B

5B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表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A不符合题意,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D个人的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但不能决定社会进步,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排除ACD,正确答案选B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明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C观点正确。AB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人的身份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

7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漫画说明网络谣言危害大,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观点正确;要提醒身边的人提高警惕,防止受谣言伤害,观点正确;任何谣言都不能传播,观点错误;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属于政府举措,观点不符合题意;观点①④正确,所以本题选C

8B

【解析】

【详解】

主要考察你对 与人交往 等知识点的理解。网络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错误,A错误。根据所学,上网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所以材料中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是缺乏法律观念的表现,没有认识到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要维护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B正确。网络本身就是个虚拟的世界,但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C错误。未成年人不应该去接触网络太绝对,走向另一个极端,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察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重点考察合理利用网络的理解,利用网络要遵守道德与法律。

9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遵守规则的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所以D说法正确;A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与题不符;BC的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故选D

10C

【解析】

【详解】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制,A错误。人的自律空间很大,B错误。人不能自律,何以正人?这句话启示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自制力,所以青少年要提高自控力,C正确。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自律,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11D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法律服务机构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家庭、学校、社会属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几个方面,A错误。老师、公安机关不能提供法律服务,B错误。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不能提供法律服务,C错误。根据所学,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有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2D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赚钱才是硬道理,企业以利润为目的,也应遵守道德与法律,A错误。市场秩序我不管是错误的,规范的市场秩序才能发挥市场的作用,B错误。换个洋名发大财属于不讲诚信,C错误。材料中以假乱真、贴假标签 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行为。作为商家,应该依法诚信经营,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3D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根据所学,诚信要讲究智慧,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道德的要求。题文中这位老师的做法表明对于善意的谎言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意的谎言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所以①②观点错误,③④观点正确,正确答案选D

14B

【解析】

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依据题文描述武汉市免费公共服务项目增多,更需要广大市民规范自身行为,增强规则意识,做城市的主人这就需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所以观点B符合题意;观点A与题不符,故应排除;观点C说法错误,故排除;观点D与题无关,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

15B

【解析】

【详解】

本题通过图示的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据题文描述,诉讼包括刑事诉讼,这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警告和罚款都属于行政处罚,是并列关系,A与题不符;一般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B说法正确;主刑和附加刑都是刑罚的种类,是并列的关系,C与题不符;严重违法也叫犯罪,D与题不符;故选B

16A

【解析】

【详解】

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有相应的轨道,做什么事都要有规矩,守规矩.A符合题意;BC无意义;人的活动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但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D说法错误;故选A

17B

【解析】

【详解】

A的说法主要涉及自尊与题意没有关联,A错误。题干中的古语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与人交往尊重他人是前提,所以B正确,自立自强的说法与题干没有关联,不合题意,C应排除。规则与题意无关,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18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材料中林某被行政拘留十日,说明他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所以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 是民事违法行为不符合材料,所以不选。C. 是刑事违法行为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材料。D. 是不道德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说法是错误的,林某被拘留证明他的行为已经是违法行为了。所以正确答案是B

19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怎样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材料中小赵发现违法犯罪分子在作案,用智慧同他们作斗争,告诉我们要懂得防范侵害,见义勇为,要善于同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所以①②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要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不符合材料,所以不选。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不符合材料,所以不选。所以正确答案是A

20B

【解析】

【详解】

一名女子以等老公为由,阻止高铁发车被罚说明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正确。女子被停职处理,并罚款两千元,说明他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错误。不良行为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女子违法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说明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规则,我们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要,遵守规则,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

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使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21.正确

【解析】

【详解】

本题考察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考察基础知识,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故判断正确。

22.正确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网络交友的的积极作用。运用这一知识进行相应解题。

【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交友的积极作用,网络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把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所以网络能够促进人际交往。该表述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运用网络交友的积极作用,运用这一知识进行相应的解答。

23.错误

【解析】

【详解】

本题考察规则的相关知识。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故判断错误。

24.错误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根据所学,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而非行政违法行为,故判断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识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5.错误

【解析】

【详解】

本题考察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二者是从属关系,违法行为包含了犯罪行为。只有符合刑法构成要讲的违法行为才属于犯罪行为,违反其他法律规范的行为,一律属于普通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是错误的,故判断错误。

26(1) 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规则

2)社会离不开个人

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4)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制裁

5)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察遵守规则相关知识,此题属于开放型题目,结合材料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明遵守规则有关内容即可。

2)本题考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大海是由一滴滴水组成的强调集体的重要性,说明社会离不开个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矣体现诚信,说明诚信重要性即可。

4)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体现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因此与法不可违相符即可。

5)本题考察礼貌的相关知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

【点睛】

解答此题要理解题目所含古语、俗语所体现教材知识内容。

27.(1)犯罪。依据: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2)违法犯罪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自觉树立法治观念,预防违法犯罪。

【解析】

【详解】

1)本题是材料分析题。通过读材料可知,本题考察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成为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和行为。李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70万元,没收所有非法所得说明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依据: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2)本问从青少年角度考查如何加强自律,预防违法犯罪。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以从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远离犯罪;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等角度组织答案。

【点睛】

本题以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考察背景,体现了思想品德的生活化和实践性特征。最终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了青少年的具体做法上,因而能够指导学生的具体行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28.(1)造成秩序混乱;制造社会矛盾;降低社会运行效率,提高社会管理成本。

2)他们的行为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体现,没有处理好自由和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使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和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3)公民应该通过自律,不断反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自觉遵守;通过监督、提醒奖惩帮助等外在约束来保证社会规则的遵守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察社会秩序的相关知识。从社会秩序的角度而言,候车大厅一片混乱造成秩序混乱;从社会矛盾的角度分析,制造社会矛盾;从社会效率的角度分析,降低社会运行效率,提高社会管理成本。

2)本题是一道辨析题,需要我们对题文中的观点进行判断,在运用课本知识说明理由,为什么对或是为什么错误。题文中认为总不见得我生病了,连咳嗽的自由都没有吧。”“打电话是我的自由,候车室不是你家卧室,不能因为孩子要睡觉不让人讲话吧。根据所学知识,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具体的理由阐述,我们应该围绕着咳嗽的自由、讲话的自由没有遵循社会秩序,他们没有认识到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规则制定了自由的边界,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3)本题考察规则的相关知识。可从如何遵守规则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公民应该通过自律,不断反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自觉遵守;通过监督、提醒奖惩帮助等外在约束来保证社会规则的遵守。

29.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作为大学生人人都应该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解析】

【详解】

材料中抄袭作业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从诚信的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角度回答。最后,表明我们要反对抄袭,弘扬正气,端正自己的行为,遵纪守法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此题旨在考察学生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本题要注意回答的角度的多元化,注意利用所学知识观点进行分析,不要泛泛而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946d9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9.html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