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孤独者》

发布时间:2019-02-25 15:58: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孤独者》——复仇的魏连殳,觉醒的鲁迅

    1925年许广平曾在给鲁迅的信中写道:苦闷则总比爱人还来得亲密,总是时刻地不招即来,挥之不去。苦闷,成为二十年代人们生存着的一个普遍状态,尤其是那些富有革命新思想企图革命运动改造社会的觉醒者,那些曾经有心革命却被社会孤立,为庸众所不解最后堕落的孤独者,何戟独彷徨,鲁迅与小说的主人公魏连殳一起,成为绝望的孤独者,冷眼看世界,有着强烈的自我放逐以致自我戕害的倾向,但是魏连殳似乎成为假想的对象,代替沉默的鲁迅验证了一个彻底失败后的孤独者的最后境遇,同时成为了一份警戒,它告诫鲁迅,告诫那个年代与鲁迅一样沉默、尤感虚无的人们,必须摆脱魏连殳那样的身心双重残害,必须走出失败与死亡的局限,在现实生存中,超越自我,完成新生。而这也成为了沉默的第二次绝望的鲁迅走出低潮,走出绝望的决心。

小说的主人公,魏连殳,曾经是寒石山唯一一个出外游学的人,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被村里人看做是异类,小说一开头就说他见人爱理不理,但又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最让人感到异样的是他特别喜欢发表评论,而且惊世骇俗,也就是有着自由独立思想和自由独立精神。然而五四落潮之后的他,经历了社会腐朽的难以改变,庸众愚钝的难以改造,希望最后沦为绝望,梦想最后沦为黑暗,抗争最后沦为堕落,又回到了原地。就如同《在酒楼上》中吕纬甫说的:“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魏连殳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心理下,回到S城参加祖母的葬礼,从此开始了一段自厌、自虐,自我精神生命的自戕,肉体生命自毁的道路,这条道路沿着自我的逐一失败最后通向彻底的毁灭。

然而魏连殳的自虐,是让活着的我看着失败的我慢慢死去,他不仅走向了对自我生命的背离,也实施了对整个生存世界的彻底否定——实际上是一种报复。自虐,既是生存又是死亡,是一种生存的死亡方式。生存,即背叛先前那个有意义的自我,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死亡,即精神的戕害,肉体的自毁,孤独地离开理想的世界,遁入身心虚无之中。这自虐中饱含这报复的成分,“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说明有很多人不愿意“我”活下去,而我偏要活下去,向他们证明企图杀死我的社会和人们根本无法杀死我,我依旧可以“风光”的生活在这世上,做杜师长的顾问,拿可观的薪水,随意糟蹋生命和钱财。这是报复,这是对与那些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的报复,是对造成那个有意义的魏连殳彻底失败的社会的报复。

小说中魏连殳的报复在以下几处表现尤甚:
魏连殳回S城,参加祖母的葬礼。由于他是异端人物,祖母死后,村里人都很紧张,怕他不按规矩办事,但没想到,他很爽快就答应了,他只说:都可以的。村里人,抱着病态心理,企图可以泄一泄气般的驳回魏连殳反对传统丧葬仪式的要求,企图让魏连殳的新思想新要求被群众打碎,被彻底否决,也就是企图看魏连殳的“好戏”。但是连殳让他们“失望”了,只一句“都可以的”,不仅使村里人失望,更是对他们畸形病态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报复。冷漠,是对他人的最强烈的回击,当人们企图你对之严厉声讨、强烈辩驳时,唯有冷漠才能打碎人们畸形病态的盼头,打碎他们的希望而让他们失望。然而连殳,毕竟是内心困苦的,对祖母感情也是非常深的,在所有人都以为连殳并不会在丧葬上哭泣的时候,连殳坐在草荐上还是失声痛哭了。“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文中提到,丧葬上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时,连殳沉思后便开始痛哭,哭,不仅为祖母,更是为自己。这一哭,实际上开始打开连殳的死亡进程,祖母是他一生最后的依托,最后的亲人,祖母一去,希望也殆尽。连殳从此开始放弃人生。

到小说的后半部分,魏连殳上任杜师长的顾问后,走上了彻底自虐的道路,是对自我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彻底的自毁,同时也开始了对周围人和环境实施报复性的蔑视。从前对房东的两个孩子,大良和二良是特别的喜欢,对他们有求必应,“那房主的孩子们, 总是互相争吵,打翻碗碟, 硬讨点心, 乱得人头昏。但连殳一见他们, 却再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 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听说有一回,三良发了红斑疹,竟急得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不料那病是轻的,于是后来便被孩子们的祖母传作笑柄”,这实际上是寄予了鲁迅的“进化论”的思想,认为孩子是未来,希望至少还存留在孩子身上。而彻底绝望后的连殳态度也有了彻底的改变,有东西摔在院子里,就称大良的祖母“老家伙,你去吃罢”,让孩子学狗叫,磕响头,才买东西,对他们恶意取乐。这样的改变,传达了这样了一个信息,就连魏连殳最后的寄予在孩子身上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进化论思想的支柱轰然倒塌。连殳通过这样一种对过去那个有意义的自我背弃,通过对自我精神的戕害,通过对周围人群的戏谑和蔑视,实现他对这个社会的报复。

小说的文眼,那封连殳寄给“我”的信道出了连殳真正的心迹。“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连殳如今所躬行的,比如上任杜师长的顾问,在报纸上发无意义的文章,蔑视孩子和老人,糟蹋钱财和身体,这一切都与曾经那个异端,那个有意义的自己的理想相背离;如今所拒斥的都是饱满的自己,鲜活的希望,是生的所在,是生的意义。“我已经真的失败了”,过去那个追逐新思想的异端,饱含希望与理想的“我”已经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这个“风光”的我,是一个践行着过去有意义的我所唾弃的事情的我,是离绝望和死亡一步之遥的我,我真的失败了,过去的我无法超越现在的我,我的精神已经彻底失败和死亡。“——然而我胜利了”,我实现了报复,不愿意我活着人并未如愿,我胜利了,因为我打碎了那些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的企图,我向他们证明了我还可以在精神死亡的情况下“风光”,可以做顾问可以拿高薪。我胜利了,我在践踏生命之后的复仇中能感受到报复的快感。“失败”和“胜利”本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词,但是在连殳的那封信里,这两个词却深有意味,失败之后是胜利,胜利却走不出失败,失败是属于过去有意义的我的失败,胜利是属于现在这个玩世不恭、自暴自弃、及时行乐的我的胜利,无论是失败还是胜利,它们都属于“我”,属于魏连殳。死后“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连殳就连死后的“冷笑”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有意自戕,和对社会、对不愿意他活下去的人的蔑视和报复。

有意义的魏连殳死了,无意义的魏连殳还活着。这就是自虐,活着的自己看着失败的自己慢慢死亡,渐渐消失。如前文所说,魏连殳成为假想的对象,是鲁迅对沉默着的自己人生最坏的预测。文章最后,“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东西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我”终于走出了魏连殳的那一场噩梦,耳朵中要挣扎出来的应该鲁迅寄予在小说中的一种要冲破低潮,走出绝望的决心。虽然连殳在一场自虐性质的过程中死去了,虽然连殳的希望早已经被耗尽不复留存,但是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连殳隐匿的挣扎和反抗。连殳为何要报复呢,正是因为他在彻底的失败绝望之后为自己保留有一份微小的希望,这希望被以报复和反抗的形式呈现,这希望虽然诞生不出自我生命的积极价值,但是它被剥碎在魏连殳整个的生命流程中,成为了一份警示。这警示给了鲁迅,以及世人提醒,要走出失败与死亡的局限。

魏连殳死后,生存有了重新的定义。什么是生存,生存就是跟旧我告别,生存就在现实生活中。这是1923年沉默的鲁迅觉醒的征兆,是鲁迅对生与死思考的结果,是沉默的鲁迅借魏连殳这样一个人物传达给人们的信念。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1 幸运中的不幸
---浅析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由于学生爱国运动的深入遭到了当权者的疯狂镇压,是思想界的保守势力抬头,形成了一股反动逆流,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开始分裂。一些曾觉醒的知识分子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又由于还没有与当时正在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成了游勇,步不成阵,陷入寂寞、孤独、苦闷、彷徨中。作品在反封建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更加的成熟。作者的爱憎更深地埋藏在对现实的冷静客观的描写中。在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的揭露的同时,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以及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特点。他们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首先觉醒,然而又从前进的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例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等。鲁迅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进步作用,另一方面也着重揭示了他们的精神的痛苦和自身的精神危机。他们是幸运的却更是不幸的,本文主要以魏连殳为例,分析其幸运和不幸的原因。

《孤独者》写毕于192510月。这篇小说不仅具有象《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那样的较为单一集中的社会主题, 而且更多地蕴含着作家自己的精神探索, 内容复杂曲折, 气氛沉郁悲怆。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同大家异样的外国人,他接受了新思想,遵循新的社会规范,无视旧传统,对人爱理不理、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他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新党,敢于发表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他在世人的诽谤、侮辱中顽强地活着、然而他只是孤独地挣扎着,最终失去了理想、信念,采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向社会进行着盲目的报复,甚至躬行起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成了一个真正失败的胜利者

特罗耶波尔斯基说生活在前进,它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魏连殳虽然是个悲剧人物,但与背着生活重担、忧郁、麻木的苟活者相比,他无疑是幸运的。中国遭受屈辱,民族危机、文化危机日益加重,苟活者无所谓变革,无所谓希望,麻木地、愚忠地维护着以纲常礼教为核心的封建传统文化。魏连殳之所以同我们是异样的: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倒中学去做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 是因为他接受了新思想,觉醒了人的意识:认清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封建礼教束缚下人的贪婪、无情;看透了看客们以观赏他人生命的消逝为乐趣,最麻木、最残忍的爱好;体会了陷入无物之阵的苦闷、绝望。他以讲授历史为手段,怀揣改变国人盲从迷信、坐稳了顺民现状的希望,宣扬人性、自由、平等思想,并为之奋斗。

魏连殳进行了三次复仇以反抗社会,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第一次复仇是作为启蒙者、觉醒者对看客们的复仇,使人无戏可看倒是疗救。祖母死后,族人聚集了一屋子,商议怎样对付他。议妥之后一同聚在厅前,排成阵势,互相策应,并力作一回极严厉的谈判。村人们都咽着唾沫,新奇的听候消息,等待酿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奇观。魏连殳显然摸透了他们从四面奔来,拼命地伸长脖子,要奸商这拥抱或杀戮的看客心里,所以他在大家此唱彼和、七嘴八舌地说完,沉默充满了全厅,人们全数悚然地紧看着他的嘴的时候,神色也不动,简单地回答道:都可以的。他用让他们无戏可看,让他们觉得无聊报复他们,让他们失望: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看客们看戏般的眼神中,个体的牺牲变得像一出滑稽戏,失去了坚持真理所应具有的崇高感和神圣感。随着礼仪制度发展的僵化,嚎啕大哭失去了追忆逝者的情感,演化成了一种模式化的礼制需要,变得虚情假意。魏连殳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他用不哭与老例的又哭又拜、念念有词的行为做无言的对抗。虽然他像一匹受伤的狼一样发出了愤怒又悲哀的嗥叫,但最终他用熟睡拒绝了族人看热闹的愿望。

第二次复仇是对生活中庸众的复仇。五四新文化运动关注了妇女、儿童,发现了弱势群体,先驱者以一种人道主义观念看待、尊重他们。魏连殳也是以老者和幼者为本位,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 后来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他尊敬老者、儿童,尊敬所谓的下等人,包括房东。可是他的坚持没有换来对等的结果:魏连殳在街上看见了一个还不能走路的孩子指着他喊杀;房东的孙子在他被辞退没有了收入后不仅不吃他的东西而且躲着他;他被房东嘲笑是哑子、总是低声下气的。苦痛总是与人生连带的 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是骄傲玩世不恭玩世不恭就是专与痛苦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也包括借自己的升沉,看看人们的嘴脸的变化。魏连殳因为被自己恭行的的尊重拒绝,继而又因发表文章受到迫害失业,陷入了孤独、困顿之中。他不愿象吕纬甫一样为了生计而敷衍,他在绝望中愤怒,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向庸众发起了报复:躬行起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起他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成功地以自己做杜师长的顾问的剥露了许多人的丑相,报复了社会。

第三次报复是对自我的报复。自杀其实是很不容易,决没有我们不豫备自杀的人们所渺视的那么轻而易举的。倘有谁以为那么容易么,那么,你倒试试看。在特殊情况下,当一个人无力也无法与压力抗衡时,自杀也是一种抗争,因此能自杀的人有时也不失为勇士。魏连殳的自我毁灭也是抗争和报复。我已经躬行起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他的胜利在于他用自暴自弃、用直面自身的方式,如他不珍惜钱财,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用庸众艳羡的生活嘲笑、报复了看客们,报复了不理解他、伤害他的所有人。他如神之子一般: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待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视他们的现在,他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因此快活极了,舒服极了

从觉醒到死亡,从希望到绝望,从对看客们痛快的复仇到让他心生痛苦的对弱者复仇,再到躬行自己先前憎恶的一切、对自己展开复仇,魏连殳用自己的生命与黑暗的社会展开激烈的对抗。他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觉醒者的心中,他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一样张开有力地翅膀,毫无畏惧地在恶劣的环境里飞翔,给人间播洒自由、平等、博爱、反抗的种子,一直鼓励人们前行。他尽管失败,但23其生命的自我牺牲要比苟活者的偷生有价值得多;他虽然只是散播了星星之火,但终究会形成燎原之势。因此,他是幸运的。

魏连殳更是不幸的

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魏连殳虽然报复了社会,但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他更是不幸的。

魏连殳的不幸表现在他最终也走上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圆圈人生模式。魏连殳因为被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抛弃,走投无路。(父亲死后,夺我的屋子)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出外游学奔向现代都市去实现精神的蜕变,成为了现代知识分子。但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S城没有给他提供理想的精神家园,他因为言行古怪被人们当作谈资。由于祖母 的死亡,归来寒石山奔丧,被族人们的看客心理、愚昧、贪婪、无情击恼,做出了对寒石山的价值否定,再度离去。但他一直都无法摆脱孤独、寂寞的精神痛苦,最终选择了自我毁灭,形成了一个以送殓始,以送殓终的圆圈,也是一个从希望到绝望,再从希望到绝望的人生历程。

自己应当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当时首先觉醒的知识分子思想觉醒的根本标志。魏连殳不幸表现在他所崇尚的真理,他所信仰的理念都一一破碎。五四时风靡一时的人道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在他的生活中无一实现,要改革中国的愿望被现实击的粉碎,他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孤独者,在无人理解中孤独地走向死亡。
魏连殳陷入了无物之阵中,想要举起投枪,可是遇到的一切都只对他点头,他的投枪投出去也刺不中任何目标。他想要改革社会,改变的却只是自己。然而造成这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原因,有自身原因,也有作者的心态因素。

庸众里的狂人

人们其实并不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的光明些。

也许如此罢。但是,你说:那丝是怎么来的?---自然,世上也尽有这样的人,譬如,我的祖母就是。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然而这也没有什么要紧,我早已豫先一起哭过了

与社会的关系是五四时期小说表现知识者的基本模式。孤独者魏连殳是新文化思想的体现者,是改造旧中国的积极力量,他的思想行为与传统文化坏境构成了尖锐的对立。魏连殳的祖母是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咀嚼的人,而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余威仍在。她对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每一个主动选择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被动屈从。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基本上是以伦理政治和群体为本位。儒家文化的伦理本位不是关于的思考,而是关于做人的要求。儒家文化的伦理本位的价值尺度是群体至上,否定个体的价值。在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中,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否能为社会所认可和保护,不在于其思想的独立和为人的真诚,而在其是否适应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人被确定在某一位置上,而不同位置又限定了具体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a1e08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d3.html

《读《孤独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