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各季健康保健小常识

发布时间:2020-06-18 08:22: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幼儿各季健康保健小常识

冬季幼儿保健小常识

立冬刚过,天气渐冷,很多家长早早地给孩子穿上了棉衣,以预防冷空气的入侵。其

实,冬季同其他三个季节一样,是四季轮回中的环节之一,只要我们掌握好冬季保健的小常识,注意冬季保健的各种问题,相信孩子会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的冬天。以下几个小建议,您不妨试一试:

一、坚持户外活动

冬天到了,不要因为气温偏低,害怕孩子冻着就不带他到户外去。只要阳光充足,无大风无雨雪,就要坚持户外活动,多带孩子到公园、广场去晒太阳、散步和进行丰富多彩的户外亲子游戏。户外活动时,篮球、跳绳、沙包、毽子都是冬季不可缺少的健身小物件。在户外活动中既可促进钙吸收,还能在户外呼吸到新鲜空气。

二、定时开窗通风

冬季在室内的时间远远大于在户外的时间,而室内温度往往比较高,如果不注意开窗通风,空气不新鲜,容易引起孩子疾病的发生。所以,室内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最好每隔两三个小时打开一下紧闭的窗户,让空气适当的流通一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孩子在两个房间轮换活动,房间交替通风,既保证了室内温度又保证了空气的新鲜。孩子自己的小天地里,有他的玩具、小书陪伴,自由开心地活动,相信一定是一件快乐的事。做到了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再坚持每天早上用冷水洗脸的话,对幼儿的健康很有好处的。

三、及时增减衣服

睡觉时脱去外套,盖轻暖透气的棉被,晚上最好用背心式睡袋,防止蹬掉被子着凉。在穿衣方面,经常摸摸孩子的手,如果小手凉凉的,就给她加一件衣服。而出门时,则给她穿上一件大些的外套挡挡风。如果外出时要进行比较剧烈的户外活动,则不要给孩子过多地穿衣,因为剧烈运动定会带来热量,穿得过多出汗反倒容易感冒。

四、注意营养保健

冬季幼儿容易缺维生素D、感冒、上火,可以给孩子适当吃些鱼肝油,增加饮食营养以提高抵抗力。如果上火,可以用鲜百合熬粥,加点冰糖,美味又败火。还应多喝排骨汤、鸡汤、鱼汤等汤水,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除了多给孩子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外,合适的护肤品也很重要。

秋季幼儿保健小常识

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小儿秋季呕吐腹泻的多发季节。专家介绍:这个时期的腹泻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最多见,这也是造成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

秋季呕吐腹泻腹泻的原因一般分内因和外因

内因: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所以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相对不够成熟,所以,婴幼儿更容易患肠炎。

外因: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也就是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这种腹泻多发生在8至12月份这4个月当中。

秋季呕吐腹泻的护理工作

1、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给消化道休息的时间。发热超过38℃就应该及时看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静脉输液,防止脱水;

2、在医生开始治疗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

3、在治疗期间,父母要精心地护理好孩子。对于低龄幼儿在拉肚子的初期要记录好大便次数、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并随时向医生反映;

4、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腹泻时间较长的患儿常伴有口腔炎症出现;

5、每次大便后,父母应用温水冲洗孩子的屁股,能有效防止皮疹及继发感染;

6、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如果发现孩子四肢发凉,可使用热水袋保暖;

7、注意居室空气流通,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触病患儿,防止交叉感染;

8、恢复期要重视营养,并逐渐增加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的负担,同时要保持环境清洁。

秋季呕吐腹泻的预防

在生活方面对孩子多加呵护,是预防孩子发生季节性腹泻的最好方法。预防秋季呕吐腹泻的几点注意事项:

1、在孩子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量及其他食物量,可以用水代替。

2、夏秋季节,避免过量食用脂肪高的食物,更应注意居室通风。

3、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和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腹泻发生。

4、季节交替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会诱发孩子腹泻,所以注意孩子的保暖和衣服增减,尤其是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时更要注意。

夏季保健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各种皮肤疾病是伺机而动。尤其是一些好发于幼儿的皮肤病,不仅带给孩子诸多不适,也造成父母的困扰。在此介绍一些夏天常见的幼儿皮肤疾病和防治方法。

1、汗疹:

汗疹就是俗称的“痱子”,是夏天幼儿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好发于脖子、前胸及后背,形成大片搔痒的红疹子。预防之道首重凉爽,吹冷气、常洗澡、穿轻薄的棉质衣服等,都有助于保持皮肤干爽,减少汗疹的发生。

如果汗疹已然形成,而且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时,不妨去看看皮肤科医师,因为医师处方的一些药膏,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脓痂疹:

脓痂疹是由细菌所引起,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好发于学龄前儿童,而且会相互传染。主要的症状是痒而不是痛,常见于头颈部,尤其是鼻子周围,其次是四肢。名为脓痂疹,倒不一定见得到脓疱,反而较常看到一个抓破结痂的小红疱,在某一区域内较多,并有向外扩散的趋势。

四肢的脓痂疹是由于蚊虫叮咬后抓破所引起的续发性细菌感染,有时会在看似正常的皮肤形成水疱。如果盲目地擦含有类固醇的湿疹药膏,会造成迅速蔓延。使用适当的口服和外用抗生素治疗,症状两三天就会明显改善,但治疗须持续至少一周,少数幼童在脓痂疹后会并发急性肾脏炎,需要注意。

3、昆虫叮咬:

夏天是各种蚊虫的季节,被蚊子、跳蚤、蚂蚁及各种小虫叮咬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幼童,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虫叮咬,局部的红肿反应也较为强烈,在手部、小腿及足踝处,更可能产生水疱,所以夏天要格外注意居家环境的清洁,地毯、凉席、榻榻米、猫、狗都是可能的虫蚤来源。

夜晚睡觉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防蚊措施,尤其是阳台或庭院有盆栽树木时。白天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或在市区从事户外活动时,尽量可能穿上长袖衣裤或喷上防虫液。被蚊虫叮咬后,擦万金油、绿油精、面速力达母类油膏,只能使患处暂时觉得清凉,并没有实质的治疗效果。如果被叮咬的数目过多,还是应该寻求皮肤科医师的诊治,接受适当的口服或外用药物治疗,不但可以迅速减轻孩童的不适,防止抓破皮肤引起的细菌感染,更能避免反复抓结疤所带来“红豆冰”现象。如果叮咬处已经形成色素沉积,一些外用的褪色素药膏,有助于色素的消褪。

4、毛毛虫皮肤炎:

毛毛虫皮肤炎并不是毛毛虫叮咬引起的,而是毛毛虫身上的刺毛接触到皮肤所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有些人是经过树下或在树下休息时,毛毛虫掉到身上或滚落过去,刺毛便散在身上;有时则只是去郊游时,附近有毛毛虫,一阵风吹过来,把毛毛虫的刺吹到了身上,而这些细刺是可以穿过薄的T恤的,当事人当时没有任何感觉,但经过12~24小时后,刺毛接触的部位,便开始产生许多小红疱疱,奇痒无比。若不治疗,痒可持续一周之久,很少人能耐得住,最好及早看皮肤科医师,适当的治疗可使症状在一两天内大幅减轻。

因此,夏天经过树下时,要格外小心;看到毛毛虫,最好敬而远之。值得一提的是,引起毛毛虫皮肤炎的毛毛虫,不是蝴蝶的幼儿、虫,而是蛾的幼虫。

5、晒伤:晴天、阴天都要防晒

夏天从事户外或水上活动的机会很多,晒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增。,许多国人仍没有防晒的观念,有些家长则自己知道要防晒,却误以为幼儿皮肤健康,不需防晒,或以为防晒乳液会伤害幼儿稚嫩的肌肤,而不敢让幼儿使用。其实,六个月大以上的幼儿,就可以开始擦防晒乳液了。

湿热的夏天,各种细菌、微菌容易繁殖,再加上流汗手抓、及衣服摩擦等外界刺激,各种湿疹和接触性皮肤炎也很常见。幼儿的尿布疹和脖子前面的汗疹,常会合并念珠菌感染,另外,细菌侵入毛细血管会引起毛囊炎。许多异位性皮肤炎的小朋友、由于汗液的刺激,使得脖子、肝窝、膝窝部位的症状容易恶化。比较肥胖的小朋友,夏天的运动后,由于汗液的刺激和皮肤的摩擦,常在腑下或腹股沟处出现疼痛的红疹。有些小朋友去海边游泳后,没有淋浴也没换掉游泳衣裤,就直接穿上外裤回家。一路上海水的刺激,会造成阴部红痛。总之,要避免这些夏天的皮肤病,最重要的是保持幼童皮肤的清洁干爽,穿棉质的衣服,使用足够的空调。出去玩时,父母要随时注意周遭环境对幼童的可能危害。父母能多费一分心思,孩童就会少一分病痛。有任何皮肤状况发生,不要胡乱擦成药,而应尽早寻求皮肤科医师的诊治。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可以很快解除不适,使您宝宝的肌肤,早日恢复健康。

幼儿的饮食保健小常识

幼儿主食应常用米粥、麦糊、软饭、挂面、面包、馒头、包子、水饺、馄饨,以及牛奶、豆浆等,所用原料如大米、小米、玉米粉、麦片、面粉、薯类等轮流交替为宜。副食应以菜、肉搭配为佳,所用原料如豆制品、鸡鸭血、蛋类、畜禽、鱼肉和虾皮、紫菜、海带等海产品,亦进行轮流搭配使用。点心则以藕粉、枣泥、赤豆粥、蛋糕、饼干、绿豆汤或牛奶、豆浆为首选食品。饭后30分钟左右可进食一种新鲜水果。

总的原则是:应做到荤素平衡,干稀交替,米面和粗粮搭配。一般情况下,每日进主餐3次,主餐间宜进点心2次,晚餐后除水果外不再进食,睡前尤忌甜食,以保证最佳睡眠状态,并可预防龋齿的发生。

幼儿的生理特点之一是易感口渴,因而应多补充水分。幼儿的最佳饮料是温开水。清凉饮料、冰淇淋、可口可乐、咖啡、茶水、果奶或酸牛奶以少饮或不饮为宜,糖果和甜食以餐前少吃为佳,以免影响食欲和正常进餐。此外,还应重视饮食卫生。幼儿应少吃生冷食物,不吃隔夜饭菜和不洁食物,半成品和熟食应在取食前充分蒸透烧熟。同时,应格外强调幼儿及其抚养者在饭前便后洗手,将幼儿所用餐具定期清洗消毒。只有重视了饮食卫生,才能较好地预防或减少幼儿疾病的发生,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在保证食物新鲜、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的同时,幼儿食物应切碎、煮烂,以利于幼儿咀嚼、吞咽、消化。应去除烹调原料中的刺、骨、核等,如系硬果类食物,应先研碎后调糊取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免遭梗塞、刺和呛咳的伤害。烹调手段应以蒸、煮、炖、煨、炒为主,口味宜清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485d02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f.html

《幼儿各季健康保健小常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