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02-20 21:54: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编写,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下面从三个方面做介绍:

        一、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几大板块。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书后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内容与提示

     关于汉语拼音

      这册教材一开始,仍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考虑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学会了汉语拼音,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儿童纠正字音,克服方音,读准汉字,学习说普通话。所以,把汉语拼音安排在这册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汉语拼音部分有13课,4个复习,安排了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 w提前,和单韵母i u ü整合为一课。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 u ü,还要学习声母y 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简化头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还可以提早出现常用汉字。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

      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继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优良传统,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这次编写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5.复习巩固形式多种多样。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复习,每个复习5—6题,共21题。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了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

     关于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识字课中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20课共要求认225字。

      要求会写的字,分布在识字课和课文的练习中,每课3—4个,共100个。

      在识字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识字部分有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从大语文观出发,本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及从学生内心需要考虑,识用结合,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1)为体现低段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精神,满足儿童早期阅读的心理需求,教材编排注意汉语拼音、识字和阅读等学习内容的整合。

    2)识字课的编排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3)把握母语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特点,加强开放性,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识字。

    4)识字课编排的原则:一是识写分开,多认少写。通过这册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361个常用字,其中会写126个字。

     关于阅读

    1)课文以专题组成单元。全册共编排了24篇课文,分为5个单元: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热爱大自然、多彩的秋天;爱学习、自主实践、讲文明、懂礼貌,热爱生活、快乐自信;动脑筋想办法、团结友爱。

    2)选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体现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本册新课文达80%以上。课文语言力求做到规范、准确,深浅适度。

    3)课后练习,重视语言积累、感悟和字词句基本功的培养。如着重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的练习。

    (二)教学重点提示
     使用本册教科书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汉语拼音教学要处理好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识字写字教学要坚持多识少写的原则,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3.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重视语言积累。

     4.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每个学生参与交际的欲望和兴趣。注重双相互动,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怎样进行语文课程评价,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总之,教材是语文知识及思想、文化的载体,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凭借。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师应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使他们在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说

(一)第一册教材总体介绍

  本册教材按照主题单元的体例编写。主题单元为教师和学生创设了一个个具体的情境。所谓主题,并非中心思想,而是学习语文的具体情境。所谓单元,不是按照知识点、能力点组合而成的,而是围绕主题创设的一个学习周期;主题单元中的语文天地,不是课后复习,也不是回家的作业,更不是考试题(比考试题难度大)。而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共设16个单元。其中入学教育没有进入目录中单元的排序;在排序的16个单元中,第1单元、第7单元没有课文(不要把生字表或导语作为课文),其余单元由主体课文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第8至第12单元进行拼音教学,并与识字写字、阅读等语文学习相结合;第7单元是开放单元,意在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学习语文。

  主体课文共25篇,大多是琅琅上口的韵文。题目下画横线的篇目要求背诵(包括语文天地中的古诗);从第13单元开始,引导学生阅读散文。语文天地有诗歌、歌谣、童话、知识短文、谜语、古诗等阅读材料,供学生练习自读和学习拼音,古诗要求背诵。

  语文天地的内容不但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练习,还有观察、想象、口语交际、表演、查资料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内容,把主体课文的学习和语文天地中的内容结合起来,增进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老师在备课时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或顺序进行调整,老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金钥匙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以培养会学习的人。应融和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教学,而不能当成知识点简单地要求学生记忆。

  (二)关于阅读教学

  一、明确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提醒教师本册教材教学时应重点注意)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应做到先读对,再读好。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听读、指读、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强调指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手、口一致,随文识字,把识字落到实处。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二、努力构建有效阅读课堂教学

  1、在读中丰富语感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标在低年级阅读目标中最基本的一项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一定的情感是学习好语文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生字,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在朗读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时间上,要有足够的时量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不多,学习一篇课文还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2)在形式上,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或同桌互读,或小组分角色读,或表演读等。

  (3)在要求上,要注意循序渐进。先要求读正确,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尤其要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音节;然后要求读通顺,读出自然的节奏和语气,力求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一字一顿地读;最后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通、读顺、读熟比较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唱读的现象是普遍的,怎样克服呢?可以通过领读、接读、拍手读和自评、互评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例如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认为他读得好吗?你读得怎么样?怎么读更好呢?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品读阶段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有效的朗读方式是领读。领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领读过程中,保留了节奏美。接读时可以让学生做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经过这样多方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唱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在指导时,要求要明确,要针对学生朗读中的具体问题,要依据课文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提高朗读效果。朗读方式有:个别读、分组读、比赛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男女对读、领读等,其中比赛读、表演读、比动作读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正确耐心地指导、示范。教师范读时要求吐字清晰、读准字音、停顿适当、情感丰富,体现示范性,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教师要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反复诵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图使学生多读乐读,读出趣,读出味,读出情,读出韵。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在整体感知中培养悟性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体会,是当前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必须注意在整体感知中初步培养孩子学习语言的悟性。

  (1)在整体感知中随文识字。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时,宜先从读文入手,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认读生字。这样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语音信息,在感知文意中悟读部分生字,并能主动借助拼音较快地读通课文。按照读文读词读字再读词再读文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词识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提高识字效率。

  (2)在整体感知中训练词句。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词句训练,应着重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根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抓住重点,相机进行词句训练,

  使得语言训练显得自然得体,又有针对性,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在整体感知中模仿创造。在教学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篇幅短小、句式简洁、内容浅显、读来琅琅上口的课文,在整体感知、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习模仿课文的语言表达方法。如在教学《家》《太阳》《早操》《我长大了一岁》等课时,可让学生把从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仿照课文用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引导模仿创造的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悟性和灵性。

  3、在情景体验中体会情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及其思维的形象性特点,决定了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必须注重通过各种手段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文本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感受语文学习的情趣。

  (1)演一演。对于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进入故事情景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乌鸦喝水》、《小母鸡种稻子》等课。

  (2)比一比。对于童谣、儿歌、古诗的诵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一边读,一边比动作,能使学生在富有节律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如《数字歌》、《早操》等课。

  (3)画一画。即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象,动手画一画,让课文描述的景象跃然纸上。如古诗《画》一课。

  此外,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自然,努力实现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沟通;经常运用音像、图片、实物等课程资源创设直观的学习情景。

  总之,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努力通过各种方法把课文内容情景化、生活化、形象化、直观化,让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感受语文学习的情与趣。

  4、在对话互动中发展个性

  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课标在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提出的一项要求。对此,课标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的阅读部分也相应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具体要求。这是低年级阅读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初步要求。要落实好这一项要求,教师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并在对话互动中努力促进学生个性的生成。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民主对话的基础和个性发展的土壤。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学生之间彼此的欣赏和鼓励,以及对别人失误的宽容都是营造宽松和谐氛围的必要因素。

  (2)引导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发言时容易顺着别人的思路讲。因此,在对话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能表达出自己见解的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人云亦云的要适当的点拨和疏导。

  (3)尊重独特的体验。当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甚至有悖常理时,教师切不可轻易地作出否定,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4)正确处理价值取向尊重多元的关系。如果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已经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必须进行适当引导,不能放任自流。

  5、在课外阅读中拓展视野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口语交际、习作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课外阅读不能一时在课堂上显现效果,却会使学生终身受益;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老师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方面,课标在第一学段中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低年级的课外阅读应着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书本世界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拓展知识的视野。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延伸性阅读。即依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信息,查阅有关资料。如,教学《海水》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海的资料,阅读有关大海的故事、文章等,增加对大海的了解。

  (2)专题性阅读。即根据某一主题活动的需要,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如,组织开展庆教师节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收集赞美教师的诗歌、散文等,并根据这些内容排练活动节目,开展主题班会。

  (3)兴趣性阅读。读读背背,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孩子乐读好背,是低年段阅读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策略。兴趣性阅读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童话、寓言、故事或浅显的科普读物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读书的乐趣。教师要落实好低年段课外阅读量的问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4)课外阅读策略

  建立班级图书角——阅读计划的第一步

  坚持每天都给孩子们读读书柜里的书——阅读计划的第二步

  自己读故事,比赛讲故事——阅读计划的第三步

  建立家校阅读联系单——阅读计划的第四步(教师要想办法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征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想办法将此事落实)

开展阅读交流课——阅读计划的第五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活动,如讲故事、朗诵比赛、读书交流、知识竞赛等,通过评选班级阅读大王、故事大王、阅读小能手、进步奖等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努力为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让孩子从小养成每天自觉阅读的习惯。

 三、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切忌讲得太多。朗读不是靠机械训练,而是要靠语感的培养和用心去感悟。

  3、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切忌用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思想,压制学生的创造力。

  4、知识性内容的讲解务必言简意赅,重在渗透。

  5、重视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

  6、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每天阅读的习惯、读书动脑又动笔的习惯、及时查工具书的习惯、积累词句的习惯等。

  (三)关于口语交际

  一、明确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二、创新教学策略:

  1、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说

  2、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乐说

  3、加强师生评价,使学生想说

  4、规范交际语言,使学生说对

  5、扩展交际活动,使学生说好

  三、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口语交际应与学生实际生活、语文学习紧密结合。本教材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主要是:只要是上语文课,进行语文活动,就在做口语交际,在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练习口语交际。交际的对象,从同学、老师、家长,逐步扩大到邻居、领导、陌生人,培养孩子实际的口语交际能力。

  2、一年级主要是鼓励学生大胆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学生说话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声音响亮、把话讲完整。学生说话的最低标准是能说得清楚,教师不要批评学生话语简单或啰唆,只要把话讲完整即可。

  (四)关于综合活动

  本套教材设计的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素养是整体形成和提高的这一特点。

  1、全套教材是一个循环上升的整体,要把每个主题单元当作一个整体来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不要把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的内容割裂开来,不要以主体课文为核心使语文天地的内容处于从属地位,不要简单地使每个主题单元为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等课型。

  2、课堂教学。主体课文的学习、语文天地的每一项活动,其实都是综合活动,都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设计每个单元的全部内容,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从儿童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出发做统一的安排。活动应当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安排周密、衔接紧凑。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允许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形成综合活动中分工合作的活泼局面。

  3、几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收不回来。追求花样翻新,形式化。不要过分强调电脑、多媒体的作用。电脑、多媒体使用恰如其分,有利于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但用得太滥,会冲淡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把知识能力的学习与活动割裂开来,或单纯地学习知识、训练能力,或单纯地搞活动。

  有的活动综合性特别强,甚至外延到课外,延伸到其他课程,需要与相关科目的教师以及家长配合。

  4、综合活动的评价。因为是新的学习内容,允许有个摸索和完善的过程,评价注重参与的程度。领导评价教师,首先要看教师重视的程度,是否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组织、参与综合活动;教师评价学生也要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可以设三星级——参与了,一个星;积极参与,两个星;能主动、积极、有创造地参与,三个星。态度差的,即使能力较强也暂不做评价。不必设立具体的、统一的目标

 (五)金钥匙系列 

  金钥匙系列栏目是我们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以培养会学习的人。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先要向学生说明金钥匙图标的意思——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金钥匙可以解决我们学习中的困难。掌握了很多金钥匙,就可以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2)“金钥匙虽然安排在每个单元最后,但是不要最后才来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其穿插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心得予以补充。(3)“金钥匙是主动学习的学习方法引导,不是知识点,应当重在运用,养成自己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而不是机械地记忆。教师应在教学中反复训练,使学生达到螺旋上升的目的。

  自检:自审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自检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调适。使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状态,什么地方需要改,什么地方需要补。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经常回头看的习惯,不在自检的方法和水平上要求。

一年级上册金钥匙指导内容列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49a4eefb8f67c1cfad6b87c.html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