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的生产

发布时间:2023-12-22 00:38: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临汾市尧都区
双孢菇的生产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站在临汾市尧都区贺家庄村的山头放眼望去,半山沟的山壁上,每隔几米就镶嵌着一个红顶蓝边的窑洞口,顺着硬化的道路延伸到沟底,煞是壮观。随便走进一孔土窑洞,凉风扑面而来,一枚枚白蘑菇在地上摇头晃脑,好似在向客人频频致意。原来这些整齐美观的小窑洞,是专门为培养双孢菇建成的山间别墅
据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吉敬敏介绍,经过7年时间的努力,贺家庄村已发展土窑洞双孢210组,一半以上的农户有了自己的双孢菇窑洞,全村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252万元。 不与粮争地,却比种10亩麦子的收入还要高
贺家庄村地处临汾市尧都区东部丘陵山区,全村共有400户、1600口人。由于当地沟多坡多,大部分耕地无法灌溉,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遇上天旱,庄稼减产,村民收入少得可怜。
俗话说穷思变,变则通2004年,贺家庄乡政府组织村级干部到古县参观核桃种植和大棚双孢菇项目。当技术员介绍培养双孢菇所需原料及其生长习性时,时任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梁云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贺家庄乡1.8万亩耕地种的都是小麦,每年产生450万公斤麦秆,可以给双孢菇种植提供丰富的原料;贺家庄村沟梁交错,具有打土窑洞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另辟蹊径,将大棚里种植的双孢菇移植到当地冬暖夏凉的土窑洞里,不但节省耕地,还可减少投入。
但是,面对梁云生的异想天开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村民们谁都不敢担风险去尝试。关键时候,他动员弟弟梁全生带头搞试验。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第一个土窑洞打好后,他们向种植平菇的专家学习菌种培育技术,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建堆、进洞,70天后,1500多公斤鲜嫩的双孢菇走出窑洞,一下子卖了6800元钱。除了打窑洞投资的2500元,购买菌种和化肥的1000元,纯收入3000多元。一算账,心怀顾虑的村民们心里有了底,也动了心:这可比种10亩麦子的收入还要高啊!何况搞窑洞双孢菇又不占用耕地。于是,村子周围不能耕种的荒山坡地成了香饽饽,村民们开始自发地打窑洞、学技术,贺家庄村也终于找到了适合全村发展的致富项目。 多方扶持,双孢菇洞口增加到380
土窑洞双孢菇的试种成功,激发了贺家庄村人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也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
为了将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为优势产业,尧都区委、区政府采取政府扶持、自主经营、统一服务的管理模式,大力扶持和鼓励发展土窑洞食用菌生产。
2005年到2008年,区委、区政府多次带领农业、电力、水利等部门领导到贺家庄村召开现场会,协调工作,为贺家庄村发展窑洞双孢菇做好基础工作;乡政府也出台了打一个窑洞补助1000元的政策,所以,仅仅3年的时间,贺家庄村就由原来的七八个窑洞发展到200多个,并辐射带动全乡11个行政村发展双孢菇窑洞780个。贺家庄乡农科站站长马占彪说。 随着贺家庄村的窑洞双孢菇从试点走向规模,村里原来划分的种植点已不利于管理。2010年,贺家庄村动用两台装载机,在沟深坡多的狗头湾推出道路和工作面,集中打了50U型洞,将窑口进行统一装裱,硬化了道路,架设了电线电缆。为了帮助新菇农,村
里还建起了制菌场,聘请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村,提供技术服务,定期地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大伙的实际操作能力。
村民吉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家种有200平方米窑洞双孢菇,一年两季,每季可产3000公斤鲜菇,按最低收购价格每公斤5元来算,年可创收3万元,扣除成本,洞均年收入1.6万元。
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吉敬敏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共有洞口380个,其中直洞34个,U176组,如果以每户种植200平方米计算,菇农人均单项收入达3000元以上。 抱团发展,菇农轻轻松松赚大钱
在种植初期,由于规模小,产量也比较低,贺家庄村的菇农大多将双孢菇直接卖给上门收购的小商贩,或是自己到城里销售,可是随着全村双孢菇产量越来越高,销售就成了困扰菇农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小生产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村里种植双孢菇的大户郭国华,牵头组织菇农成立了漫天岭双孢菇专业合作社。双孢菇菌种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质量,合作社请来专家对全村所需的菌种进行统一培养;同时,将每一个菇农都当成产业工人进行培训、管理,使双孢菇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规范;为保证菇农的收益,郭国华在自家院里建起冷库,对全村的双孢菇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出售。这样一来,菇农们不再为销售发愁,轻轻松松就可以挣到大钱。
土窑洞双孢菇明显的经济效益,放大了菇农的增收空间。村民梁全生当初通过政府的扶持建起了自己的窑洞双孢菇,由于在技术员那里学到了真经,成了当地的种菇能手,还被汾西县的老百姓聘请为专家,每年兼职给那里的110个窑洞提供技术指导,平均每个洞收取100元的指导费。梁全生告诉记者:贺家庄村的土窑洞双孢菇栽培技术已经辐射推广到了古县、汾西、曲沃等地,像他这样在外地兼职当技术员的村民还有好几个,收入可观,村民们都说,要是没有这土窑洞双孢菇产业,现在的好日子想都不敢想,咱们老百姓还是要有自己的产业。

二、浮山县天坛镇
春暖花开时节,山西省浮山县天坛镇赵家垣村的山坡上,上百个村民正在开凿、挂窑、填料、种菇,一片繁忙的景象。我家今年共承包了两个窑洞,窑洞总投资1万元,村里不但统一通水通电,还补助了5000元钱,用于打窑洞和购买菌种、肥料,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现在大家积极性特别高!村民石学杰兴奋地告诉记者。
赵家垣村地处旱垣地带,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村里七沟八梁,沟壑纵横,搞种植业天不足,但是土沟土坡打窑洞却是十分便利。村干部和村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决定巧借地势打窑洞发展蘑菇产业,变不利为有利,变劣势为优势。今年该村投资100多万元打成土窑洞120眼。书记李迎才高兴地告诉记者,每眼窑洞生产一个周期4-6个月,除去原料和人员工资可以挣到1万元,一年出两茬,一眼窑洞纯收入就在2万元,老百姓可算是有了钱树
近年来,浮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企业转型、农村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4a0850a5901020207409c89.html

《双孢菇的生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