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发布时间:2023-03-12 04:06: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合理组织科学课堂教学
皋埠中学章洪伟
摘要:简述认知规律理论,提出根据认知规律组织科学课堂教学实施的具体做法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关键词:认知发展课堂组织预设开放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theoryTheoryofCognitiveDevelopment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务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如下特点:第一,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代表该阶段特征的主要行为模式;第二,各阶段出现的年龄特征可因个体和个体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或提前,或推后。但是,无论差异有多大,都不能改变智力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第三,前一阶段的思维模式总是要整合到后一阶段的思维模式之中,为后一阶段做准备。前后阶段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科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最重要的途径,它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建构知识的过程。认知规律理论告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教”的规律要服从于“学”的规律;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只有顺应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最佳情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先有感知然后才能理性思维,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活动包括观察、活动、阅读、实验、探究、练习、讨论、思考等,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伴随着复杂的心里活动,即学习成果的获得要心理的参与;所以要提高学习的成果,即提高课堂实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角色从管理者变成组织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活动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教师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环境,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学会主动、能动地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案例1物质的构成》
教材是按这样的顺序安排:1、学生实验:观察蔗糖
123
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看到了什么?
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又看到了什么?
将碾碎的蔗糖溶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糖水,还能看到蔗糖吗?蔗糖是否消
失了?(引导学生观察蔗糖溶解时“从有到无”的整个过程)
学生讨论:蔗糖溶于水后,为什么“消失”了?教师小结:
糖水仍有甜味的事实说明蔗糖在水中并没有消失,其实它是以一种微粒的形式分散在水中,这种微粒称为“分子”„„„.评析:物质由分子构成这个结论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不是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的,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思维没有很好的发展。2、学生实验:水和酒精的混合
1
向一根玻璃管内注入约一半的蒸馏水,再沿管壁缓缓注入染红的酒精至酒精液面距管口约5厘米处,标出酒精液面的位置。2
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待混合液稳定后,观察液面的位置有何变化?
学生讨论:为什么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3、学生实验:黄豆和芝麻的混合
12
在一只量筒中先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黄豆和芝麻的总体积。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黄豆和芝麻混合均匀,再记下它们的总体积。
教师小结:1.这个实验证明了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2„„„.评析:这里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只是用来解释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减少,无法激起学生兴趣,更无法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模拟实验只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某个道理,它与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并不存在着简单的因果关系。
我们的改变是:先做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得出颗粒大小的两种物质混合总体积减少是因为颗粒之间有空隙。
再做水和酒精的混合的实验------猜想水和酒精可能也是有颗粒组成却存在空隙。再做蔗糖溶解实验------猜想在蔗糖由很小的颗粒分子构成
评析:这样的安排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物质有微粒构成微粒间有空隙的假设。
从上面的课堂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学生任知规律组织课堂教学,并不是严格按照知识体系来安排教学的顺序,而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4b18e29fe4733687f21aa10.html

《基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