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减灾论文

发布时间:2012-03-16 20:38: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防灾减灾课程论文

荆州市潜在自然灾害及其设计上的对应

课程老师

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减灾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摘要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

荆州市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布于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桥、斯家场和荆州区的川店、八岭、石首市桃花山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对50— —100米,低山主要分布于松滋市西南部,海拔500米左右。

荆州市内河流交错、湖泊密布。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等。荆州湖泊众多,全市有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5万公顷,长湖次之,总面积1.2万公顷。在荆州境内沿荆江、汉江、东荆河等大河沿岸,由于河流泛滥影响,使洪水灾害成为其主要的自然灾害。荆州市属于长江中下游江汉地震带,故地震也是潜在的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下文将基于城市防灾减灾的理论基础来阐述荆州市防洪防震的设计上对应。

关键词:荆州市,防洪,防震,城市防灾减灾

1 从1998年特大洪灾看荆州市的防洪问题

1998年长江发生了全流域大洪水,这是自1954年以来长江流域的又一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其特点是水量并不是最大,但水位达历史最高,持续时间最长.长江中游的荆州市沙市至湖口段,除汉口、黄石两站外,其余各站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很多地段水位超过1954年水位1 m以上,持续高水位(超紧急水位)70 d之久,为长江洪水历史之罕见。

1.1 长江洪患的症结何在

从灾害物理学角度看,洪灾是一种界面致灾,它发生于大气圈与岩石圈交界面上。因此,洪灾是大气圈与岩石圈(当然还有生物圈的参与)相互作用和耦合的产物。气象因素是洪水形成的条件,而地学因素才是洪灾的形成条件,前者控制着成灾的时间,后者决定着成灾的地点。

长江的防洪史实质就是一部筑堤史,直至今日。“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险就险在荆江河段不可逆转的地上悬河局势和洪水位的不断攀升。这一巨大的威胁,正是人们长期筑堤所带来的。2 000 a以前,荆江洪水位一直处于十分平稳的状态;2 000 a BP~1 000 a BP开始缓慢地上升,平均上升速率达1.4 mm/a;1 000~500 a BP洪水位上升明显加快,速率达4.0 mm/a; 500 a BP以来,加速上升,200 a以来几乎呈直线上升,速率达27.0mm/a[5]

荆江洪水位的上升速率变化,同荆江堤防的修筑程度有明显的关系。江汉平原的堤防最早出现于楚庄王的“堤防湖浦”时期,春秋-东晋为堤防发展的初步阶段(垸堤),晋代为江堤之始,也是荆江洪水位出现上升之时;两宋时期(960~1279),荆江堤防大发展,洪水位上升明显加快。但此时堤防并不完整,长期有许多穴口通向南北平原区,直到明代荆江大堤才连成一线,荆北穴口尽塞之日,也就是荆江洪水位呈直线上升之时。筑堤与洪水位抬升是在构造沉降背景上人对河流地质作用改造的结果。大堤修筑之前,长江在江汉平原呈漫淤状态,构造沉降与泥沙淤积处于相对平衡,荆江保持正常河道状态;而在大堤形成之后,长江因大堤约束,泥沙限沉积于堤防之间,致使河床河漫滩加积增高,两岸地面因得不到泥沙的补偿而与河床的高差不断加大,最终发展为地上悬河。目前,荆江河床已高出两岸地面2~3 m,洪水位高出两岸平原地面10 m以上。一方面形成了严峻的洪灾形势;另一方面使堤内平原区积水无法排入长江,形成内涝;同时,由于江水与两岸地下水是相通的,

水水位高必然导致两岸平原地下水水位升高,直接影响范围可达两岸8 km。这是江汉平原渍害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看来,水涨堤高,堤高水涨的自然演化趋势已不可逆转。人们为了阻止洪水而修筑的大堤,则为更大洪水的形成埋下了祸根,这是始料所不及的。历史的防洪经验表明,堵不能解决长江的洪患问题,甚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正象同治年间《枝江县志》所云:“因水害而有堤防,继也,有堤防而愈受水害。”

1.2 历史抗洪的经验何在

“堵、疏、蓄”是人类数百年的抗洪实践总结出来的抗洪措施,疏为上策,堵为中策,蓄为下策。疏为主动防洪,堵、蓄为被动防洪。

1)开河疏洪

由江陵过长湖从潜江市北入汉水 这里曾经是长江故道。这条分洪河道的开通,一方面可有效地减小荆江的洪水压力;另一方面可起到错峰、削峰的作用,由于过分洪河道洪水(行程短)较过荆江洪水(行程长)提前达到武汉,可使上游洪峰分期通过武汉。

2疏沙淤垸

泥沙淤积河湖,致使河湖水位高、平原垸地低,成为长江中游水害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3)蓄水分洪

水库建设和分蓄洪区建设

分蓄洪区是长江中游防洪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不用,但不可没有。目前,

江中游共有蓄洪区10余个,这些蓄洪区大都是根据1954年的洪水标准划定的,个数多,建设程度差,大部分蓄洪区已无法使用。根据长江中游防洪设施的建设和各个蓄洪区的功能,当前应集中建好三个蓄洪区,即荆江蓄洪区、西凉湖蓄洪区和杜家台蓄洪区。荆江蓄洪区主要应急于荆江堤防排险,保卫江汉平原的安全;西凉湖蓄洪区直接影响到武汉江段的水位,可有效地保证武汉的安全;杜家台蓄洪区是保证汉水下游堤防安全的重要设防,对保江汉平原、保大武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3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防洪减灾

1)防洪减灾工程

以堤防整治、泵站更新改造、沟渠疏挖为重点,加强全市水利防洪减灾功能。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长江堤防整治工程、洪湖东荆河整治、洪湖主隔堤整治、洪湖围堤整治、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北闸整险加固、荆南四河堤防加固等一系列堤防整治工程,安排新增建设用地981公顷。更新改造一系列泵站、扩挖彭家河滩闸、渡佛寺渠、曾大河等,开展总排渠开挖工程、西干渠疏挖、四湖总干渠疏挖、沟子口泵站渠道、北口泵站主排渠、监北干渠疏挖等渠道疏挖工程,安排新增建设用地1722公顷。

2)生态建设用地布局

以建设“新荆州、古荆州、美荆州、大荆州”为契机,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自然山水、平原湖泊、优质农田为基质,保持山水平川整体形态,维系河道、湖泊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设定蓄水、泄洪等通道,保护湿地系统和各类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设定生态网络体系,构建“一带、五轴、五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带指沿长江自然保护带,沿线包括长江新螺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麋鹿和白鳍豚自然保护区等,是荆州市基本生态屏障。土地利用重点是加强湿地保护,控制建设用地增长,做好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五轴:以江南高速、荆东高速、随岳高速、洪监高速以及市域北部的复合交通发展轴沿线绿化防护工程为基础的生态防护走廊。五点:以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洪湖市、荆州区为重点,以森林公园和生态湿地保护为核心,加强绿地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以水利生态修复与治理为核心,带动全市水利发展;继续强化长江、汉江(东荆河)综合治理,搞好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加强全市水利建设管理,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水利。规划期间,安排水利设施用地2230公顷。

2 荆州市防震减灾

2.1地震危险区划

根据湖北省国土整治图系中的湖北省地震图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可知荆州市中心城区位于地震震级为M= 5.0 级、地震震中烈度为6 度的危险区中。本次规划确定荆州市城区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 度。

2.2从城市规划角度来防震减灾

1)基础设施抗震性能规划措施

基础设施抗震性能规划措施包括:供电设施存在问题、电力保障规划措施、供水设施存在问题、供水保障规划措施、城市通信保障规划措施、城市燃气保障规划措施、粮食保障规划措施、消防设施存在问题、消防规划措施、医疗卫生保障规划措施、交通保障规划措施。

2)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规划措施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抗震设计进行施工,施工图纸说明中应有抗震设防的详细说明条文。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按照基本烈度6 度进行抗震设防。甲、乙类建筑、可能发生重大次生灾害的工程、生命线工程及其它重大建设工程按照基本烈度7度进行抗震设防。

凡未进行抗震设防设计的,或经鉴定不能抵抗本规划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并需继续长期使用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加固。

抗震加固工程必须按照抗震鉴定、加固设计、设计审查、施工和竣工验收五个程序依次进行。

3)避震疏散规划

避震疏散分区:中心城区划分为古城片区、武德片区、中心片区、城南片区、城东片区5个疏散分区,每个分区又分为若干疏散小区,并设置相应的防灾生活圈。避震疏散分区的固定避震疏散场地主要以公园、绿地和学校为主。其中,古城片区:西门中学操场、南门中学操场、东方红中学操场、三国公园、九龙渊公园等;武德片区:荆州高级技工学校操场、荆州高级中学操场、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操场、太湖公园、植物园、荆襄公园等;中心片区:北京路三小学操场、沙市十四中操场、沙市四中操场、田家炳中学操场、沙市中学操场、草市公园、文湖公园、张李家渊公园、中山公园、烈士陵园等;城东片区:荆州市体育学校操从场、荆州市文星学校操场、沙市农场中学操场、体育公园、叶家渊环保公园、范家渊生态公园等;城南片区:西门小学操场、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操场、长大工程技工学院操场、荆州中学操场、龙谭公园、城南公园、梅村公园等。

4)地震次生灾害防御

荆州市潜在的次生灾害源点主要有三类:有毒、易燃、易爆等物品。

对新建的易产生次生灾害源点应合理规划布局。应将其布局于远离城市的空旷地、城市的下风向、下游处,其建设必须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对已建于城市中心区或人口稠密区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源点,应结合城市旧城改造,按城市规划要求逐步迁出。

对规划范围内易产生次生灾害源点的建筑物、设施、设备及其附属物进行一次抗震性能鉴定,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在2015 年前完成加固工作。

5)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中心城区今后的建设,特别是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的选择和布局,从抗震减灾角度来考虑宜主要垂直长江纵深发展,尽量避免沿江带状发展;中心城区应重点向北拓展,适当向城南和城东拓展,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副中心向北方向发展。如确属城市建设需要在抗震有条件适宜地段上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按照抗震防灾要求进行建设用地抗震适应性评价及相应的工程处理。

荆州市处于江汉平原腹地,常年来饱受长江洪水灾害的影响,故其防洪减灾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荆州市处于地震带上,虽然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并没有强的地震灾害,但地震仍是其潜在的巨大灾害,故在城市设计中应及早做好规划以及防震减灾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书籍类

1、万艳华编著.城市防灾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丽萍,傅厢编著.洪灾风险及经济分析.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

3、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期刊类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01

2、新建筑.2004

3、华中建筑.2001年李长安.从地学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看长江分蓄洪区建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1): 6-11.

4、楚天都市报

3.论文类

1、方应波,李长安,易文芳,汪 微,胡建团.“人--地”和谐的治水理念———以江汉平原防洪减灾为例.2010

2、汤建中,张兵.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地理认识及启示.199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4e4aa2cbd64783e09122b4e.html

《城市防灾减灾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