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人春游郊游 历代诗词春游情趣各不同 组图

发布时间:2020-01-19 17:04: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探秘古人春游郊游 历代诗词春游情趣各不同 组图

古人郊游图

 春日游,杏花飞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唐代“花间词人”韦庄的一首《思帝乡》,揭开了古人郊游的神秘面纱。从史书记载来看,先秦时期中国古人的郊游最浪漫,相当有“风情”,可谓“性郊游”。 图为东汉画像砖上的古人郊外桑林野合图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正是郊游的好时节。郊游属于短途旅游,因出行季节的不同,有春游和秋游之分,但春游更受欢迎。古代人们郊游玩什么,怎么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先秦郊游有风情,魏晋人重精神,隋唐人讲吃喝”……

先秦郊游谈情说爱 其实是风情游

先秦,是一个崇尚自由、热情奔放的时代,不论是贵族阶层,还是平民百姓,似乎都热衷于郊游。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曾点便特崇尚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郊游生活。据《论语·先进》所记,对学生这一想法,孔子只说了四个字:吾与点也!意思是,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可见孔子也喜欢郊游。从史书记载来看,先秦时期中国古人的郊游最浪漫,相当有风情,可谓性郊游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诗歌的总集《诗经》,里面有许多诗篇都是那个时代人们郊游的记录,其中《国风·郑风》里有首诗歌,保叫《出其东门》,起首句便是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出了城东门,满眼都是花枝招展的郊游女子。

郑风所反映的是以今郑州为中心的中原之国郑国的郊游风俗。郑国人喜欢郊游,特别是到了春天,每年春天,出了郑城东门,满眼都是花枝招展的郊游女子。许多男士便利用这个机会,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溱洧》一诗所述更直接,当时在溱水和洧水两条河边上,郑国的士与女,殷其盈矣,前来郊游的郑国男女,站得到处都是。在一块郊游中,他们增进了了解,两情本悦,最后互赠勺药以寄情、定终身。这些男女在郊游中增进了解,两情相悦,私定终身。当时增殖人口是对适婚男女的基本要求,人类的“生产”任务与农民播种一样,都不能“失时”。所以谈情说爱的求偶式郊游,成为当时郊游的一大特征。

当时人口较少,多生孩子、增殖人口,是那个时代对适婚男女的基本要求。人类的生产任务与农民播种一样,都不能失时,而春季是女子受孕的最佳季节,所以谈情说爱、打情骂俏这样求偶式郊游,成为先秦时代郊游的特征之一,《诗经》大量爱情故事,大都是在郊游期间发生的。

先秦时期的风情游,被称为是会意字,金文字形上面从”(),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而且是三个,表示快跑的意思。用字来形容女子与男士到郊外幽会,再合适不过了——快点跑到没熟人看见的地方去在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是时年65岁的老父叔梁纥与15岁小姑娘颜徵郊游“奔”的结晶,据说是在当地一个山洞中完成苟合的,后来老孔纳了小颜。 因为这种方式的自由恋爱,有别于明媒正娶式的正规结合,“不侍礼而相奔者也”,故古人常以“私奔”来称呼,宋代主张禁欲的理学家则毁之为“淫奔”。虽然不是正规结合,但时人并不认为是不体面的事,国家也不禁止这种失礼行为,反而大力提倡,即所谓奔者不禁。为方便男女的感情交流,不错过播种季节,国家甚至设定了一个固定的春游节日——“上巳节

上巳节,因选取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由周代的水滨祓禊风俗而起,乃中国古人选择外出郊游的标志性节日。上巳节有古代“中国情人节”之称,《溱洧》一诗中描写的内容,正是郑国青年男女在上巳节郊游、相会交流的热闹情景。魏晋以后,可能出于记事和行动上的方便,干脆将上巳节固定在三月三;水滨祓禊,也被临水饮酒所取代。

清明节期间,正是古代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按照《礼记》的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在古代原本男女授受不亲,可唯独在清明期间,可以“奔者不禁”,暂时废除了那些男女之间的条条框框,男女可以自由交往。古代的单身男女自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往往在踏青的时候成就了一段罗曼蒂克的爱情。

中国古人喜欢郊游的原因,或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旅游思想有关。孔子即提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到魏晋时代,属于不远游的郊游出现了新气象,先秦时的风情游色彩淡化,转向看重精神层面的玄游,把郊游看视为陶治人生情操的一种方式。

魏晋郊游寄理想于山水

玄游提倡贵无,因玄学而兴起,玄学属违心主义哲学。老子的无为思想,受到热爱玄游的魏晋人推崇。而无为的本质就是自然,许多士人于是返乎自然,把理想寄托于郊游过程中的山水之间。

魏晋时代出现了许多郊游名士,“竹林七贤”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七贤”指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刘伶、王戎等7位文人,他们虽然出生于不同地区,却有相同的志趣,于是走到一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述,这7位文人喜欢“竹林之游”,“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阮籍的游兴最浓,不游则已,游必尽兴,登临山水,经日忘归。有不少学者认为,竹林七贤游山玩水,是逃避现实的行为,实则非然,他们是换种方式关心政治,有句名言叫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便是阮籍游今河南荥阳的广武山时有感而发。

魏晋时代留下事迹的郊游活动不少,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便是书法家王羲之在三月初三这天,与谢安、孙绰等41名晋朝贵族郊游后诞生的,系为当时各人所吟诗歌结集而作的序文。 

有中国山水诗第一人之称的大才子谢灵运,在郊游方面最讲究,具有探险精神,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有一套自己的行头,外出游玩,头戴曲柄笠,脚登木屐,可谓当时的驴友专业户。这种木屐被时人称为谢公屐,前后都有齿钉,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种登山专用旅游鞋。

但时人郊游能游出一种境界的,还要数陶渊明。陶有千古隐逸之宗的美誉,他原本胸怀大济苍生的愿望,但现实与理想相距太远,在做了13公务员后,主动辞掉彭泽县令,把家都搬到了郊外,过起了悠然的田园生活。陶《饮酒》诗中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超凡脱俗,可以说是魏晋人,乃至中国古人郊游的最高境界,至今没有哪位驴友能超越之。

唐宋大吃大喝

到了唐宋,人们对郊游的兴趣最大,并且玩出了各种花样,但在内容上更重吃喝,郊游也那个时代大吃大喝的一个机会。 魏晋人郊游虽游出了境界,但“郊游热”在普通人间并未兴起,仅属“小众游”,到了唐代,才形成了真正的全国性群众“郊游热”,尤以京城长安为最。

  杜甫《丽人行》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游盖飘青云”条也称,“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安东南郊的“曲江风景区”,是当时长安市民郊游的最佳去处。曲江是个人工湖泊,开凿于隋初,依水建起了御用景观。虽属皇家花园,却对市民开放。

  每到中和节和上巳节,曲江两岸游人如潮,以致长安几成一座空城。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也在上巳节前,会聚京城的学子,更会利用这个机会到曲江尽情游玩,有钱的学子还会到教坊(青楼)请来“小姐”陪游。踏青是古人过清明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足以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里的城里人羡慕不已。欧阳修在《踏青词》里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向今人展现出那时人们踏青所见到的春光。

  与先秦的“风情”、魏晋的“精神”不同,唐人郊游特别在意物质享受,郊游期间吃喝之风盛行。白居易的所谓“酬钱员”,便是请钱员外吃饭的意思。唐代郊游的吃喝之风,吃出了不少可记载入中国饮食史的“游宴”,如设宴会地点在曲江风景区内的,便有上巳节游宴、新进士游宴、关宴等。

  唐人热衷于郊游,除了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有关外,与假期多和上层的大力提倡也有直接关系。《唐诗纪事》记载,唐代从皇帝到臣僚都喜欢郊游,并因此形成了制度。每年春天,皇帝都会带着后妃、朝臣游梨园,到渭水边游览祭祀;夏天游葡萄园,秋天则登大雁塔。

唐人称春季郊游为“踏履”,宋代人多称“踏青”,并设有“踏青节”。在宋代,郊游也出现过小高潮,但人们更喜欢选择清明节外出,而非上巳节。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北宋都城汴京人,在清明节这一天郊游踏青的情景。南宋时,清明节踏青已成为时人风俗,周密《武林旧事》中即称,南宋人“寒食祭先扫松,清明踏青郊行”。

  宋以后古人郊游的活动内容变得多元化,趋于简朴,体育健身运动受到喜爱:宋人喜欢蹴鞠(踢足球),明人喜欢打秋千(甚至将清明节称为“秋千节”),清人更迷恋放风筝。放风筝是古人在清明节的传统娱乐项目,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间放风筝时会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称为“神灯”。古人放风筝有讲究,为的是放走晦气,消灾解难。古人会把自己害怕的各种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到风筝升到空中,立刻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而逝,这样晦气也被带走了,这就是古人清明节的“断鸢去晦”。这种习俗在我们古代流行了很长时间,“断鸢去晦”给了老祖宗们精神上的慰藉,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

唐代诗人高骈写有《风筝》一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入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风筝真正的命名,《询刍录》记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鸣,俗称风筝。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了。风筝既是一种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又是大众娱乐品,历来爱到文学家的传唱。《北京竹枝词》也对风筝有生动的描绘: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习上碧云端早在清朝时,风筝已在扎、糊、绘、放四艺上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穷居著书时,细究风筝扎糊之法,还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翼燕、双鲤、彩蝶、螃蟹、宠妃、双童等四五十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等技法和工艺。此外,古代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妨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纫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由于清明节要禁火寒食,为了防止身体虚弱的人耐不住寒冷伤身,古人在清明提倡进行体育活动。清明节荡秋千是传统习俗,不仅黄口小儿荡秋千,弱冠之年的青年、耳顺之年的老人也荡秋千。唐朝有诗《长安清明》:“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就描绘了清明荡秋千的情景。除了荡秋千,古人清明也喜爱玩蹴鞠,蹴鞠是现代足球的起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蹴鞠比赛比的是腿脚上的功夫,一名成熟的蹴鞠运动员比赛时动作精彩、技法高超,足以让当今的国足汗颜,也给清明节平添了一些乐趣。

明清郊游偏重体育爱植树

清明郊游祭祖扫墓

到了明清时期,作为古代中国“郊游热”兴起重要标志之一的上巳节彻底衰落,其郊游内容被完全糅合进了清明节里。明清郊游的趣味性大减,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单调,除了体育项目受到青睐,开始了植树活动。清明节,是给先祖亡人扫墓的日子。趁着扫墓郊游,这在明朝的南方特别明显。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中称:“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履相错,日暮,坟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

古人郊游踏青为何喜欢清明?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又称三月节、扫墓节、踏青节、植树节、插柳节、秋千节,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又是节气,一般在阳历44——6日。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接近,(寒食为清明前两日,上巳在阴历三月三日)后来三节合三为一,统称为清明节。《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代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岁时记》中引《岁时百问》中的话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一书作者不详,有人说这段话的出处就是《燕京岁时记》,《岁时百问》原作者就是富察敦崇。)可见,清明节是由其所处的时令气温、光照、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表现出天清地明的景象而得名。清明节有众多习俗,如踏青、扫墓、祭祖、禁火、乞火、赐火、烧包袄、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斗鸡、拔河、放风筝、插柳……

清明郊游诗篇多

清明是美好的。历史上咏清明的诗篇、诗句很多,我们先看古人笔下的清明景物、景象。羊士谔有诗“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刘知过的“花开花落清明候,山北山南杜宇声”、黄庭坚的“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陈与义的“寒食清明惊客意,暖风迟日醉梨花”、范成大的“石门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巳山”、杨万里的“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李珙的“杨柳堆烟犹冉弱,杏花著雨半飘雪”、虞俦的“红杏园林初过雨,绿杨庭院欲生烟”,黄遵宪的“几日春阴画不成,才过寒食又清明。霏霏红雨花初落,袅袅白波萍又生”,这些诗和诗句写清明的春日、春风、春雨、春草、春花,表现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风暖日丽、桃红柳绿的景象。在清明节阅读这些诗和诗句,使人心旷神怡,感到无限温馨和愉悦。

宋朝诗人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明会饮李氏园池》一诗就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赏花的愉快心情:“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北宋诗人陈与义所写的《清明》诗,也洋溢着春的气息:“街头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妖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天遍来禽一树花。”清明是良辰美景,游春是赏心乐事。

清明节的活动很多,古人也有众多诗篇诗句描写这些清明节的活动。如描写清明踏青(又名游春、探春、寻春等)的诗有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李若水的“见说今年寒食好,踏青归路看梨花”,胡寅的“故园寒食路,回首踏青人”、程颢的“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麻九畴的“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杨允浮的“高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踏青人”等。清明时节,春和景明,万物复苏,百花竞放,当此佳节,或全家老少同行,或男女同伴,一起走向春天,人们怎不无限欢悦和欣喜?

扫墓则是清明节又一重要活动,古人写清明扫墓的诗篇、诗句同样很多。如白居易的“风吹旷野纸钱飞,古木垒垒春草绿”、高翥的“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陆游的“日落啼鸦随野祭,雨余荒蔓上颓垣”、高启的“风雨梨花寒食后,几家坟上子孙来”等。中华民族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民族,在长久的家族绵延中,中国人形成了敦亲睦族、行孝敬祖、事死如生的优良品德,因此往往在清明这个美好节日,给逝去的先人献上一束鲜花,献上一瓣心香,燃烧几张冥纸,以此来追怀祖宗,感念先人,寄托思念。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感伤和悲戚,因此古人写清明扫墓活动的诗往往比较悲伤凄戚,读来令人伤感哀婉。

清明是哀伤的。这是众多诗人对清明定下的主调,不然为什么选在这一天祭祀和扫墓呢?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诗:“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凄惨情景。再看苏轼的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语言纯用白描,自然真切,毫无斧凿之痕,用词凝炼深沉,音响凄厉。全词句句有声,催人泪下。

清明是深邃的。且看黄庭坚的《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可谓发人深省。

  清明插柳,是一项重要习俗。古人写清明的诗,比较多的还涉及到乞新火、插柳、荡秋千、蹴鞠等活动,这方面的诗篇、诗句同样很多,如刘长卿的“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杜甫的“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戴叔伦的“晚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雪”、贾岛的“清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韦庄的“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等,在诗人笔下,清明点新火,无论是都邑城镇、街巷墟落,还是水郭山村,均是千家新火,万户新烟,一片热气腾腾,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节又叫植树节、插柳节,民谚:“种树造林,莫过清明”、“绿州改天又换地,清明植树好时节”。插柳是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和习俗。陆游有这样的诗句描写清明节插柳:“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赵元镇有诗写道:“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杨韫华在诗中则写清明女子戴柳:“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清明植树种树,插柳戴柳,亲近自然,向往自然,非常符合现代生态、环保理念。此外,在诗人笔下,还有关于清明荡秋千、蹴鞠、读书等诸多活动的描写。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佳节莫将虚过了,人生看得几清明”“人间佳节重清明,呼儿折简招诸彦”,让我们倍加珍惜清明这个洁净清亮、春和景明、莺飞草长的美好节日吧!

历代诗词话踏青

春日踏青,在我国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出现,魏晋时期盛行。到了唐宋时期,更甚。明代成了定制,清代的春游已经成了大众化的活动。每到春天,人们沐浴着明媚的春光,结伴春游,在和熙暖的春风吹拂下,赏春景、感春意、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踏青诗句。

先秦踏青始于春分,诗曰二月二日踏青节,群人游赏散四郊”。到魏晋踏青定在了清明前后。晋代诗人张华在诗中作了这样的描述阳气清明,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逸豫,桑麻滋荣;纤条披绿,翠化含英。”

唐代踏青十分盛行,杨巨源《东城早春》中写到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均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杜甫《丽人行》中则讲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均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诗中尽显那时踏青的热烈场面。

宋代踏青更甚,张先《木兰花》中写道龙头蚱蜢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陆游写下了《山城踏青》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孟郊的《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诗词细腻、动人刻画出踏青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明代,踏青基本已成定制。扬基的《上已看花次韵》作了如实的描写东湖春盘柳丝长,满苑飞花乱夕阳。何处拔除女儿散,来过流水郁金香。”

清代,踏青已经成了一种大众行为。郑板桥与朋友踏青时,被美景所感,随口吟出了《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春风吹落枝头露,春雨湿透春海棠。。。。。。全文56句,嵌入67个春字。全篇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回味无穷。真是写尽了踏青时的美妙风光。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春天来了,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纵情山水,回归自然,去体味幸福,感悟生命,享受生活吧!

“清明”时候, 天气晴朗,气候开始温暖,草木开始现青。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和寒冬景象。过去我国民间风俗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比如放风筝,意味着去掉以前的秽气;荡秋千,又称为"半仙之戏",有千秋万代.长寿健康的意思;还有打马球.斗鸡.取火比赛等等。

 因为清明,自然想起晚唐杜牧的一首绝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学校老师将《清明》改为《三字经》式的三言句:“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呵呵,这一改,似乎更适合儿童的口味了。再后来,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多,自然更喜欢有关清明这方面的诗词了。

 古代唐人张继《闾门即事》诗曰: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今人《清平乐》词曰:“清明时节,四顾春天缺。微雨断魂询洒烈,千古杜郎俊逸。   飞红依旧年年,牧童短笛如烟。走进摩登时代,何伤月下花前。

“清明”,这是民间除冬至之外较为重视的节气。于当日都得祭扫祖墓。但在唐朝以前,重视“寒食”而非清明。“寒食”据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传说古代一个有趣的故,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时得到众臣鼎力相助,其中就有介子推,晋文公复辟后,对众大臣论功行赏,<<左传>>中讲:“介子推不言禄,禄亦不及介子推”。介子推不标榜自己功劳,功劳也没轮到他,于是一气之下离开朝廷,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上。晋文公醒悟后十分后悔,派人向介子推道歉,希望他回朝廷当官,但倔强的介子推不肯下山,后来晋文公亲自上山道歉,介子推仍不接受,于是晋文公派人焚烧树木以求介子推出山,而介子推抱木而死,文公非常悲哀,佩服他倔强的性格和高尚的品质,要求人们禁火三日,后世才开始有“寒食”之俗。这种不食火烧之熟食,有距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之说,称“寒食节”。沈期《岭表寒食》诗云:“岭外逢寒食,春来不见饧。洛中新甲子,明日是清明。”则寒食与清明实难细分。

且今人扫墓,未必限于清明那天,多数在前几天,而且再不提寒食了。过去除了扫墓以外,尚有插柳,以顺阳气,以免万虿毒。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等谚语。江浙人清明还有吃青团、红藕,亦有古时寒食之意。至今已逐渐消淡,但清明节是中国唯一集"""节日""假日"于一的日子,是中国特有和特定的祭祀日,已被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全民祭扫先烈的日子,代代相传。

春游的由来

春游又称游春、探春、踏春和踏青。汉蔡邕有琴曲《五弄》,其一名为《游春》,晋谢万有《春游赋》,大概是“春游”一词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了。至于民间的春游习俗,在先秦即已存在。 中国古代春季有名的“上已节”(三国魏以后一般定为三月初三),男男女女穿上春装倾城而出,或到山谷采摘兰草,或到水滨嬉戏洗浴,或到郊野宴饮行乐,认为可以拔除不祥,名之曰“春禊”。先秦的春游则并不限“上已”一日。《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道出了青年男女春日去东门外探春的情景。汉以后,游春活动在诗文中经常有所反映。到了唐代,春游是在元宵收灯后开始,一直持续到三春之末。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晋书》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为盛行。如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诗句,可见当时踏青之风。宋代在清明时踏青,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即描述清明踏青春游情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5ebd6f748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2.html

《探秘古人春游郊游 历代诗词春游情趣各不同 组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