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答案精选

发布时间:2020-06-14 15:24: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答案精选

一、神奇的电子书包
  (1)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背脊,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2)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1mb。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3)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它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铅笔、钢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4)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储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5)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尖产品。它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嫌太贵,现在的售价到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学费,还难以在全国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二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6)另一方面,传统的纸张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 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 本,每年达到 128 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 本计算,将达到 240亿册,可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 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砍掉多少森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为子孙多留下一些绿色。
  称砣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由第二、三段我们可以看出,其"神奇"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第二段"重量仅700克"一句中加点字"仅"的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五段看,电子书包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电子书包必将被普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第六段中加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文,谈谈电子书包的使用有哪些意义?(至少写三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7.假如你是电子书包的设计者,结合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还想使电子书包具有什么功能?请简要谈谈你的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电子书包;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

2.答案:强调了电子书包的重量之轻,使说明文语言更准确。

3.答案:电子书包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4.答案:现在的价格还很贵,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

5.答案: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

6.答案:①有利于环保②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③有利于教育方式的改革④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答出三点即可)

 7.略。

二、海洋垃圾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 决。除了 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相关链接】

  材料一 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约60亿吨,占用耕地达5亿平方米。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以城市人口6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440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2.64亿吨。

  材料二 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为90%,意大利为74%,美国为67%,法国为45%,德国为46%。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74%,日本为72%,丹麦为70%。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60%,铁罐头盒回收率为25%,玻璃回收率为20 %

  《海洋垃圾》阅读题题目

1.文章 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2)

  2.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4)

(1)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 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3.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60字以内)(4)

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4)

  《海洋垃圾》阅读题答案

 1.引出海洋垃圾的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2.(1)“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准确地说明了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现象只是现在的运行状况,并不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发生。

 (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介绍了“太平洋垃圾岛”面积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读者对“太平洋垃圾岛”的印象更直观、更清晰。

3.建长堤,分单元;抽干海水,排放塑料膜;倾倒并密封垃圾 ;(定期检测);反复地铺沙种草掩埋垃圾;栽种植物。

 4.参考示例:(1)我国城市面临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2)海洋面临着人类生活垃圾危险;(3)发达国家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术。

三、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

  ①在我国大陆最南端,湛江雷州半岛徐闻县西海岸,有一个闻名全国,被誉为 水族大观园 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区内的珊瑚礁绵延 20 多公里,面积达 2000 公顷。据专家研究,珊瑚礁已有近万年的发育史。

  ②徐闻西海岸一带岸礁众多,海水清澈,水温、盐度稳定,非常适合珊瑚虫的繁殖生长:多年来当地一直十分注重生态的保护,保护区内的珊瑚种类繁多,达五十多个品种。其中软体珊瑚有千年佛、白汽泡、鸡冠花,硬体珊瑚有角星、海脑、扇形,等等。

  ③当艳阳高照,风平浪静的日子,乘着小船在珊瑚丛上面缓缓滑行,犹如在一片美丽的丛林中漫游,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触手可及。还有散落在 丛林 中的 翡翠 玛瑙 ,形态各异;时隐时现的 鲜花 ,橙黄蓝白红,煞是可爱,美不胜收。不时还可见五彩缤纷的鱼儿与游船一起穿梭漫游,构成一幅奇异的海底风景画。

  ④珊瑚礁群向来被海洋学家称为海上 热带雨林 。它占海洋面积不到 0 . 2 %,却栖息了 1 / 4 的海洋生物,供养着 9 万多种鱼类。我国的海南岛沿岸本来有中国最大的珊瑚礁群,历史在十万年以上,但因过度开发,仅 10 多年有的地方已成了海底废墟。而徐闻的珊瑚礁群作为目前祖国大陆保存最完好的珊瑚自然生长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为了永远给子孙后代保留这一片天赐的生态自然景观,当地政府已制订了以保护为前提,结合生态和环境旅游的利用计划,要让这一颗明珠永远闪亮在祖国大陆南端的西海岸边。

  

  1.文中为什么称珊瑚礁群 ( ) 水族大观园 热带雨林 ?(2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②段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 ?(4 )

  答:第①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写作手法或语言运用特点的角度对第③段的表达效果 ( 特点 ) 作简要分析: (4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末段写海南岛珊瑚礁群受损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 )

  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阅读题答案

  1 . 因为它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和供养着大量的鱼类 ( 犹如 热带雨林 ,生长着大量的动植物 ) ( 若只答出品种多,或 美不胜收 等只能得 1 分。 )

  2 . (1) 写徐闻珊瑚保护区的位置、面积及生成 ( 发育 ) 史。 (2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 2 ) (2) 徐闻西海岸珊瑚区形成的原因 ( 环境 ) 和珊瑚的种类繁多。 (2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2 分。 )

  3 .本题是开放性的,答题可从三个角度中任意一个切人: (1) 写作上,用形色结合或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写得生动传神。前者如 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 “‘ 鲜花 ,橙黄蓝白红 ;后者如 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 散落在丛林中的 翡翠 玛瑙 ,形态各异 (2) 表达方式上用了具体描写的手法把说明对象写得鲜明、生动、形象,例如写珊瑚美如 鲜花 翡翠、玛瑙 (3) 语言运用上是不同于前两段,显得形象鲜明生动;多用比喻写出了珊瑚礁的美丽多姿,例如 翡翠、玛瑙 鲜花 ( 能从以上三个角度中一方面进行分析,且有例子说明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的,可得 4 ;如果只有角度和效果而无例子分析的,只得 2 ;若还能写出所写珊瑚礁 美不胜收 这一特点的,可额外加 1 分。 )

4 . (1) 珊瑚礁形成不易而要破坏它却很容易,要避免重蹈覆辙。 (2 分,大意对即可。若答 要防止过度开放破坏了珊瑚礁 要注意珊瑚礁的保护 可给 1 )(2) 要避免过度开发,才能长久保留美好景观,使人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 (2 分。本题是开放性的,只要扣住原文答得合理即可 )

四、少年护城河

  肖复兴

  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简单,又是这样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痛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从那以后,我们彼此 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⑥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 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

  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再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的,谁也不去碰过去的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⑩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

  11我不信。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 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12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

  13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14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儿什么事情,不用开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灵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这个真实就是友情。罗曼·罗兰曾经讲过,人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个就足够。

 

1.请从“我”的角度 ,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每空8个字)(4)

  ①篡改歌词,欺负大华——② ——③母亲去世,遭受欺负——④ ——⑤深夜寻访,找到大华

  13.大华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这个细节表现了大华怎样的心理?(2)

  答:

  14.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1)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答:

  (2)夜里,我一个人()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答:

  15. 中有多处地方,相互照应。请照两处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答:

  16.“我”和大华,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请结合全文,分点回答。(6)

  答:

  《少年护城河》阅读题答案

  12.②黑夜遇袭,遭到报复 ④学习游泳,再次交往

  13.表现大华想与“我”和好,又碍于自尊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

  14.(1)写出发现大华没有“报复”“我”,出乎“我”的意料,及表现了“我”的惊讶,又流露出“我”的感激,还传达出“我”的愧疚。(2)写“我”夜晚再次到护城河边寻找大华,这个举动一方面表现出“我”对大华的牵挂,另一方面凸显出“我”对大华有信心。

  15.示例一:“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照应“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 “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

  示例二:“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照应“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示例三:“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照应“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

  16.(1) “我”和大华曾因年幼无知互相伤害,而大华却能在“我”遭遇不不幸时,谅解“我”,包容 “我”;(2) “我”和大华虽心有芥蒂,却能不计前嫌,敞开胸怀,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3)“我”在大华最脆弱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我们开始建立真正的友谊;(4)“我”和大华能够心心相通,心有灵犀,无需语言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并施以援手。

五、 馋嘴父亲

  都说人老了就会像孩子一样,可不,七十多岁的父亲简直是个三岁小孩。

  那次,我去泸州游玩,买了当地特产合江荔枝妃子笑回家。这妃子笑,个大核小,汁多味美,母亲直说好吃。不料,母亲才吃了三四个,父亲就把荔枝直接拿到自己面前,一个接一个地吃起来。母亲看了看,走开了。

  周末,我决定做母亲爱吃的肉皮冻。我将八角、桂皮、茴香等放到肉皮里,煮到八分熟时,把这些佐料一一挑出来,再加入黄豆、花生、胡萝卜丁、海带丝等。煮好后,我把它们装到白瓷盘里,放进冰箱。

  次日,肉皮冻有了结结实实、五颜六色的外形,各种配料镶嵌在透明的膏体里,像春日怡人的画卷,看着就能勾出肚子里的馋虫。

  “妈,您可要多吃一点,这是我特意为您做的。”母亲夹了一块,眼睛直了: “蛮好吃!”等母亲刚夹过第二块,父亲又把肉皮冻拿到了自己面前,说: “好吃就让我多吃一点。”说着,馋猫一样地吃了起来。后来,母亲再没有吃过一块肉皮冻。

  看着馋嘴父亲,我突然觉得悲伤。父亲是个农民,也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向来很绅士。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他都会想办法留着给我吃。对母亲,他一直体贴入微,知冷知热。时光怎么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如此不体面?想到这儿,我忍不住问道:“妈,爸是不是得了贪食症?

  “没有啊。你爸没病,好着呢。你呀,可别多想。”母亲看了看父亲,脸上居然挂着几分欣赏的微笑。

  这俩老,可真让我纳闷。

  晚饭后,我洗了碗后经过父母亲的房间,突然听到父亲在说: “老陈,你可不能贪嘴啊。医生一再说要管好嘴的。你已经站在糖尿病的临界点了,不注意的话,以后日子就苦了。咱们的身体差了,孩子的负担就重了。”

  “哎,不晓得怎么回事,我就是管不住嘴。不过,你一提醒,我就管住了不是?”母亲说。

  “荔枝香蕉等太甜,尽量少吃;花生猪皮等油脂太多,尽量不吃。你自己也要记住啊。女儿教书忙压力又大,再让她为我们操心,可不好。”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旧旧的收录机过磁带,发出生涩的咔咔声。可我觉得,那是世上最美的声音,它足以温暖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轻轻地走过父母亲的房间,我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我的父亲和母亲都老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他们像一口即将废弃的井,卧在岁月的尽头。可是,他们心甘情愿地将所有的疼和痛收在自己身上。他们爱儿女的心,永远不会废弃,不会老去。

  《馋嘴父亲》阅读题题目

  1.父亲馋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从表面上看,父亲是因为嘴馋而抢吃荔枝和肉皮冻,而实际上则是为母亲的病情和“我”的压力而有此行为。从故事的这一内容来探究一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3.写法探究:本文直到篇末才揭开谜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馋嘴父亲》阅读题答案

  1.是因为母亲接近糖尿病临界点,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如果不“馋嘴”,母亲就会因为过多摄入糖分而生病,进而让“我”为他们操心。总之,父亲是为了母亲的身体和不让“我”过多操心而故意把所有母亲不能吃的东西吃完的。

  2.示例:凡事不仅要看现象,还需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不可仅凭事物现象妄下结论,只有审慎地对待事物,才能获取更准确的结论。

  3.示例:本文层层设置悬念,从父亲像三岁的孩子写到父亲“抢荔枝”,再写及父亲抢吃肉皮冻,“馋嘴父亲”的形象越来越让人不可思议,当读者认定父亲的馋嘴时,突然揭开谜底,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在层层铺垫中极为巧妙地突出了人物个性品质及文章主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662475d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4.html

《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答案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