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2022-11-08 14:23: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3
-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27、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8、“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蕴含的哲理是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
2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30、看似不动的北极星实际上也是在缓慢运动的(相对于地球),这说明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3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时间的一维性33、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3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5、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生观能动性的前提。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36、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科学,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37、“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
38、“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浙江湖州的这一“桑基鱼塘系统”体现的哲理主要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39、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40、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的区别在于同历史前进方向是否符合
41、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42、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43、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属于因果联系的是摩擦生热
44、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另一方面,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4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46、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47、必然与偶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必然与偶然又是统一的: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48、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在于,在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3

49、可能性有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之分,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是大海捞针50、“知人善察,难眩以伪”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51、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52、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脑造出来的矛盾”
53、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54、辩证的同一是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55、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56、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57、“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是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
58、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9、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与矛盾的次要方面,处手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一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60、“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蕴含的哲理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7051e54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7.html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