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试题

发布时间:2020-04-16 12:16: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七章题库

一、填空题

1.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 。

2. 社会主义的 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3. 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 。

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具有 特点。

5.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 ,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

6. 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 中国的改革是 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9. 在全面改革中, 是重点。

10.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和判断它的成败与是非得失?邓小平在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 标准。

11.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 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12.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 和 两个重要观点。

13. 我们始终要把 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形成了 对外开放格局。

15. 加入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6.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 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17. 把 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8.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 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19. 1980 年,在 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 ”的表述 ,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二、单选题

20.“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核心是( )

A.生产力标准 B.经济发展水平标准

C.综合国力标准 D.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21.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22.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23.扩大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2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25.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 )

A.所有国家 B.周边国家 C. 与中国友善的国家 D.发达国家

2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

A.阶级斗争 B. 发展生产力 C. 改革 D. 物质利益原则

28.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A.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

29.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中:( )

A.改革是目的 B.发展是动力 C.稳定是前提

30.中国政府对内改革最早是开始于20世纪( )。

A.90年代 B.80年代 C.70年代初 D.70年代末

31.“大包干”最早发源于中国的( )。

A.北京 B.浙江 C.安徽 D.辽宁

32.邓小平第一次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表述是在( )。

A.1980年 B.1982年 C.1995年 D.1978年

33.把对外开放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在( )。

A.1980年 B.1982年 C.1984年 D.1978年

3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

A.1981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03年

35.改革开放过程中,新设立的直辖市是( )。

A.南京 B.重庆 C.深圳 D.杭州

36.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37.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 )

A.改革 B.开放 C.现代化 D.改革开放

38.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39.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

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的诞生

C.城市企业承包制 D.设立经济特区

4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

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

4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 )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

42.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4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

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

C.保证国家安全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4.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 )

A.加入八国集团对话 B.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C.加入金砖四国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5.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 )

A.请进来 B.走出去

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46.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 )

A.技术安全 B.贸易安全

C.金融安全 D.投资安全

47.“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 )

A.到境外去旅游 B.到境外去投资办厂

C.到境外去学习 D.到境外去贸易

48. 我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其中( )是重点。

A. 经济体制改革 B. 政治体制 C. 文化体制改革 D. 科技体制改革

49. 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 健全民主法制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50.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 使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 B.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

51.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是一次伟大的“基本制度选择”的话,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一次伟大的(   ) 

A.路线选择     B.政策选择 C. 方法选择 D.体制选择

52. 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C)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改革开放 D.科技创新

53.从2003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要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来( )

A.否定改革 B.修正和补充改革

C.终止改革 D.深化和完善改革

54.新时期我们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 )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B.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

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学说 D.敌我矛盾理论

55.在全面改革阶段,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农村 B.城市 C.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

56.我们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十二大

C.1987年十三大 D.1992年十四大

57.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

A. 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外部经济条件

B.如何正确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C. 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

58.“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 )

A.到境外去旅游 B.到境外去投资办厂

C.到境外去学习 D.到境外去贸易

59.“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决定于( )

A.社会主义本质 B.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C.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 D.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根本任务

6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

A.计划经济 B.混合型经济

C.自由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 )

A.各地区都可以搞开放,既可搞经济特区,也可搞沿海开放城市

B.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

C.既开放沿海地区,又开放内陆和沿江沿边地区

D.既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等开放,又在能源、交通、金融等多种产业领域实行开放。

6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 )

A.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63.实行对外开放是( )

A. 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 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 发达社会主义的政策

6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根本上说是( )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B.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

C.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 D.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65.我们国家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 )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A.基本制度 B.基本理论 C.基本理想 D.基本原则

66.我国现有五个经济特区,他们是( )

A.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浦东 B.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C.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广州 D.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渤海湾

67.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 )

A.放权让利,政企分开 B.实行承包制

C.进行企业改制,全面实行私有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的关键环节是( )

A.社会主义革命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改革开放实践

69. 中国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 )

A.农村改革 B. 城市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70.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产权清晰的要求,企业应该拥有( )

A.资产所有权 B.经营自主权 C.法人财产权 D.重大决策权

71.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 )

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72.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 )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外交关系

7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 )。

A.完全适应 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完全不适应 D.有点适应有点矛盾

7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A.靠自己的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

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

75.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 )

A.是发展的前提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76. 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 )

A. 技术出口 B. 技术合作 C. 技术引进 D. 技术咨询

77、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 )

A. 社会制度竞争 B. 科学技术竞争 C. 经济资源竞争 D. 劳动力素质竞争

78.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 )

A. 马克思 B. 列宁 C. 斯大林 D. 毛泽东

7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在于( )

A.是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

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

C.是又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决定的

D.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三、多选题

80.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

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

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

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

8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 )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E.发展国际旅游业

82.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

A.珠海 B.深圳 C.海南 D.厦门 E.汕头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

A.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C.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E.二者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3.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 )

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

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

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

E.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84.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85.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改革的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86.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改革( )

A.与第一次革命不同,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性变革

C.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必然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将引起相应的思想观念变革

D.改革与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7.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近代中国三次伟大革命之一,近代中国的三次伟大革命是( )

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

B.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

C.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

D.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开拓了民主思想进步的道路

88.新时期改革开放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主要有( )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

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从僵化教条到解放思想

89.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直接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

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即使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一旦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解放生产力并非只是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相联系,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和挑战

C.在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具有内在统一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而且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90.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 )

A.废除人民公社 B.改革人民公社

C.发展乡镇企业 D.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91.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其中( )

A.改革是革命B.改革是动力

C.发展是目的D.稳定是前提

92.我们党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原则是( )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动态协调、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93.之所以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动力的主体

B.人民群众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基础

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共同目的

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定的关键

94.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样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

A.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又不能盲目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

B.既抓开放搞活,又抓廉政建设,打击经济犯罪

C.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资金,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警惕与防止和平演变

D.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又要注意肃清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

95.中国的改革包括( )。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其他方面的改革

96.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要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是( )。

A.先进的管理经验 B.先进的经营方式 C.全部社会制度 D.生活方式

97.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 )。

A.自力更生 B.关门建设 C.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D.独立自主

98.对外开放第二阶段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有( )。

A.上海 B.汕头 C.天津 D.宁波

99.进入新世纪,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反映这种提高表现在( )。

A.由小范围转到了大范围、多领域

B.由政策指引到法律指引

C.由单方面开放转为世贸组织内部间的相互开放

D.由引进技术转变为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

100.进入新世纪,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 )。

A.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B.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C.维护国家安全 D.将中国价值观念推向全球

101.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注意利用的西方国家的优势是( )。

A.资源 B.信息 C.技术 D.资金

102. 实行对外开放是( )。

A. 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B.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C. 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的重要政策 D. 为了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

E. 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国策

103.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对外开放战略的两个基本观点是( )。

A.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B.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C. 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 D.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E. 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名词解释

104.“三个有利于”标准”

105. 社会基本矛盾

五、辨析题

106. 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

107. "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社"和姓"资",只要为我所用即可。

108.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9.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10.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11. 改革、发展必然破坏稳定,稳定必然阻碍改革、发展。

112. 对外开放意味着否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3. 特区姓"资"不姓"社"。(我国特区姓"资"而不姓"社")

114.对外开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

115.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

1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改革和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不同的。

六、简答题

11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18.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19.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20.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21.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22. 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123. 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24.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其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含义是什么?

125.在改革开放中怎样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七、论述题

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几个小孩用长长的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70718b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6.html

《改革开放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