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06-11 05:29: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囚绿记》读书笔记



  篇一:囚绿记读后感
  一支憧憬光明的歌
  --------陆蠡《囚绿记》赏析
  陆蠡的《囚绿记》写于抗日战争的前夕,黑暗笼罩着中国,面对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的现实,许多文人志士投身于革命,身处黑暗之中仍积极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陆蠡当时居住在已经沦为“孤岛”的北平城内,从窗外的“绿友”——一株常春藤的身上找到了光明与希望。
  整篇文章以爱绿-囚绿-释绿-念绿为行文线索,表现了作者对“绿友”的感情变化过程。绿色,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作者怀着对一小片绿影的喜爱搬进了炎热的朝东房间,面对这片绿色,作者的心情是喜悦的。“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作者感谢命运的垂青,使得他能够在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荒漠的平原之时,从墙壁上的小圆洞里欣赏一株美丽的常春藤。作者与“绿友”各安其分地生活却又惺惺相惜。小圆洞外的常春藤给了作者一段难得的安宁时光,使得作者在孤独的生活中得到许多慰藉。
  但是,当作者对绿的喜爱演变成为一种迷恋的时候。私心就出现了,作者将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了屋子,迷恋演变为了囚禁。可是被幽囚的“绿友”却毫不领情,枝条固执地向着原来的方向延伸,“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绿友”的顽强在作者看来是一种固执的抗争,这打击了作者的自尊心,于是,固执的作者坚持幽囚“绿友”。本该是惺惺相惜的挚友,却最终一个绿意渐渐消损,一个内疚却固执己见。
  卢沟桥事变的发生让作者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这时的作者对“绿友”的感情不再是单纯的喜爱,而是对它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感到由衷的钦佩。这种钦佩与赞美之情使作者在离开北平一年后仍对这“绿友”念念不忘,我想,这时“绿友”对光明与自由的执着向往已经给了作者启示,这种精神力量也成为了作者的一种信仰与追求。
  陆蠡先生屋外的常春藤始终向着阳光生长,就像一支憧憬光明的歌,这首歌也始终回响在陆蠡先生的心中,他以革命的胜利作为终身的信仰,身陷囹圄时,日寇问他,日本的大东亚政策能否成功,他斩钉截铁地说了两个字“无望”。最后壮烈牺牲。小公寓外的那一片美好的绿影,就是陆蠡先生的信仰所在,那是光明,是希望,是永远不会湮没于喧嚣中的一支憧憬光明的歌。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面对任列强摧残与宰割的黑暗局面。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信仰,需要不休不止的梦想。一根长常春藤都能够永远向着光明生长,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也应该始终坚持信仰与梦想,不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我。但是,如今那片摇曳在陆蠡窗外的绿影也会摇曳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吗?我们需要叩问自己的良心,是否因为私欲而伤害了一些无辜的人?是否因为冷漠,而不愿去怜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是否因为恐惧而不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发出一声呐喊?面对世俗的力量,每一个个体都很脆弱,但是,这就是我们可以苟且于自私与虚伪的理由吗?这就可以囚禁我们灵魂吗?《囚绿记》中的常春藤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徒,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会有欲望,会有各种各样的无奈,但是我们对光明与正义的向往是灵魂中最不能丢弃的东西。我坚信,人会在信仰中得到幸福。
  几十年前,我们面对的是民生凋敝,任人欺压的中国,而如今,我们逐步走向繁荣昌盛。这是一个大时代的派对年,一个大中国的狂欢夜,但是,信仰和希望不可丢弃。《南方周末》新年献词里有一句话说得好,“至少你要在大时代中做个坚强的小人物,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那一支憧憬光明的歌应该唱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个体的心中,照亮前路和梦想。
  篇二:《囚绿记》导学案
  《囚绿记》导学案
  1
  2
  3
  4
  篇三:《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必修模块2)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中外散文名篇为主要内容,单元设置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这一类散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比如本文就是一小串能够激发人对自由、生命向往的“绿”,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作为语文教学阅读和鉴赏的总要求。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及课文特点,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⑵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运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时,可由文中的某些语句联系到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对“绿”的认识,明白本文的主题。
  ⑵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囚绿”后感情的变化,并且对于作者对绿的“爱”进行探讨,提出爱的正确方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囚绿”后情感发生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矛盾复杂的心态,理解爱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一篇以此为话题的小作文,这一目标在课外能够实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音韵和谐,情感真挚而且长于变化,必须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魅力,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如何“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运用“复述法”和“圈点法”,复述作者“囚绿”的过程,圈点出表达作者爱绿的语句,再由老师总结。文章用笔细致入微,全文围绕“爱绿”展开,所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以及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解决这一问题我运用讨论点拨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和总结,提出文章的主题。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抒情散文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即有涉猎,学习中能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了解抒情散文的抒情特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就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在学习第一模块古代散文和现代诗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采用“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因此,对现代散文更易通过品味语言,赏析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同时,有关“绿”的散文他们在平时的课外拓展阅读中也读过不少,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朱自清的《绿》等等,这些知识储备为感受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气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鉴赏还停留在零散的层面,对于散文中的象征手法还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和引导,而且文章中的“绿”的象征意义也是一个难点,必要时需要老师一定的介入和点拨。
  【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这里我要求学生各自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将学生带入一种“爱绿”的情境之中,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对“绿”的爱。
  2、讨论点拨法。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作者对绿的这种“爱”,学生畅谈看法,讨论“绿”的象征意义,老师在总结时结合相关背景点出文章的主题。讨论不仅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点拨则在关键处点燃思维火花,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提示,拓展学生思路,画龙点睛。
  3、启发体验法。阅读是从感受和体验开始的,但学生的阅历有限,体验比较浅,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老师一定的启发。
  【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课时,在这一课中我首先以朗读带动课文的理解,理清思路,抓住作者在“囚绿”后对“绿”的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主要用讨论点拨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文中作者“爱绿”的原因,引出文章的主题。再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法联系他们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谈一下他们对于这种“爱”的感悟。下面我就本文的这一课时谈谈教学的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首先以《故都的秋》中对北平秋日美景的回顾导入本课,因为学生刚刚学完《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学生还沉浸在北国清净、悲凉的秋色之中,所以以《故都的秋》导入对本课北平夏日之“绿”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顺其自然,学生的审美感受也比较容易调动,这也完全符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北国的秋色,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之后,大家一定意犹未尽,对于北方的风光,还恋恋不舍,尤其对于北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很多期待。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是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体会一下作者深沉的“爱绿”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情感”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他们看得见、听得着,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蕴涵的深刻的人生感悟,而学生的朗读作为一种个体性活动是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
  2、理清思路:
  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⑴请学生复述“囚绿”的经过。
  ⑵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圈点出表现作者对“绿”挚爱的语句。
  学生初读课文,一般只能对全文有大概的印象,而通过以上两个思考题,就能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听读,集中注意力去梳理文章的内容。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首先自己发表看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而学生的归纳不免零散,需要教师的整理和提炼,并作为板书,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行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三、析读、教读
  如果由教师一个人教授,学生密密麻麻地做笔记,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是背道而驰的。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不可能用正确的方法有效地阅读。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讨论点拨法。
  在“理清思路”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对全文的脉络已经熟悉了。为实现“学生把握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安排学生讨论:
  1、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2、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挚爱?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课文中很容易找到答案。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老师可以自己先做一个示范:
  作者在文中不吝笔墨地赞美了“绿”,比如说: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看到这里我就联想到欧亨利的一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幸患上肺病的琼珊,心情低落。她说,等到那最后一片常春藤落叶的时候自己将死去。画家老贝尔曼为挽救她年轻的生命,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将象征着希望的“最后的叶子”画在了墙上,而他自己却因着凉死于肺病。老贝尔曼为了爱而死,为了生命而死,可算死得其所,而那最后一抹绿留给生者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以类似的方式来讨论,可能出现的答案是:绿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它还象征着爱和幸福,是人们追求光明的象征,它代表着猗郁的年华等等,老师以板书的形式做好归纳。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时给出象征手法的定义: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老师总结:作者在释绿的时候提到的“卢沟桥事件”正是本文的写作背景,联系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对“绿”的认识应该更进一步,它的不屈,它的顽强正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们知道,作者正是因不屈于日本宪兵的迫害而遭酷刑逝世。作者对“绿”的歌颂正是对中国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不屈不挠精神的颂赞。一篇文章文质优美固然重要,但好的文章贵在立意,它一定是充满着时代气息,并结合了作者鲜明的写作个性,能够撩拨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的,它往往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洗礼。
  四、知识拓展、提升
  作者对“绿”的爱是真诚而美好的,然而在“囚绿”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囚绿”后,作者发现“绿”病损后,有一些后悔和内疚,但仍不放走它。在这里,作者对“绿”既怨怒又爱怜,既欲开释又难舍的两难心态表现得很到位。然而学生的阅历有限,对于这种情感很难把握到位,所以我安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类似的经历,说说自己当时的想法。
  老师讲庄子的寓言故事: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必恭必敬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羊牛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节仪式供奉,结果呢?这只海鸟目光迷离,神色忧郁,郁(:《囚绿记》读书笔记)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老师总结:面对人生百态,面对种种冲突,有多少时候我们站在了他人的立场考虑事情?很多的纷争往往就是因为站在自我的立场,用自己狭隘的眼光去判断评价,造成了诸多的格格不入。
  结合寓言故事,运用启发体验法来引起学生的思索,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对“爱”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很有帮助。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他的生命唱出一曲绿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战敌人的刺刀。他通过对那一抹绿的歌唱,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六、布置作业
  1、再读全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矛盾的心情。
  2、完成小作文:对于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七、评价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结构全文的。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空间的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80cc7c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21.html

《《囚绿记》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