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1-26 07:31: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思路结构和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气与坚韧。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教学设想

课型讲读课

关键点: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诵读法,析读法……延伸拓展法

设计理念:走入文本,营造课堂品味文学美的氛围;启迪思维,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文章,了解文风。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ppt)

2.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③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揣摩朗诵者在节奏、轻重、语气上的处理。

(ppt)给下列字词注音。

竹(

参差 然( 

尔(   忽( )  折(

悄怆 )( )幽

2、试读。齐读课文检查预习。

ppt)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 见小潭 日光

皆若游无所依 西南而望

其岸势犬牙差互

B.

全石为底 卷石底

其境过清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

境过 水尤

潭中鱼百许头 明灭 知其源 久居

(ppt)翻译下列句子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美读。

探究:如果给朗诵配上音乐,你认为选择怎样的音乐?

——配古筝音乐,很缓很低的古筝乐曲……

教师提供音乐背景,学生朗诵玩味。

——比较古典,有欢乐,但并不欢快。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地流淌出抑郁哀怨。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态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音乐帮助我们解读了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

4、解读。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④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这些句子写了“石”。(明写) “闻水声,如鸣佩环”“其岸势犬牙差互”(暗写)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底”、“卷石底以出”说明这个“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犬牙差互”不仅摹出了两岸的形,而且描绘出了两岸的神。“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

⑥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5悟读。你感悟到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想寄情山水,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了失意之感(反复感悟地读,尽可能把感情韵味读出来)。

三、课堂小结

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

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样——借景抒情、写景寓情、游踪清晰。他的《永州八记》很值得一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翻译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

2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二、学习讨论

1.析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ppt)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2析读第二自然段

1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2讨论下列问题:

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潭水、游鱼画面)

――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ppt)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 佁然不动 尔远逝

动静结合 特写镜头

3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3析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以下问题: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ppt)小潭源流 溪身 斗折蛇形 —— 明灭可见

岸势 犬牙差互 —— 参差不齐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4析读第四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2讨论以下问题: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ppt)潭中气氛:幽深冷寂 (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 —— 寓情于景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6.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

三、课堂小结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四、作业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一提起艺术呀,我们总觉得它特高雅,很高深……但艺术也在我们身边。其实我们接触过很多形式的艺术,譬如音乐、美术、电视、电影、舞蹈……对,别忘记了文学,我们语文课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艺术的形式真多,但艺术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抒写人的内心情感的。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它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读一篇好的作品时,从心灵深处就会响起一首曲,隐隐约约,脑海中会闪现相关的画面,朦胧或者清晰?

艺术探究

活动设计:假如你就是一位录像师,请你把文章展现的景物重现画面、声光,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可感知的视觉听觉形象。

活动要求:自行设计,不必拘泥于课文的描述,可以拓展,进行润色、加工。

小组活动:内部讨论。(教师巡回点拨)

成果展示:由小组发言人语言展示录制的设计和内容。

——《小石潭记》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有水、石、树、竹、鱼、蔓……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简洁的文笔就把丰富的景给写出,譬如,蒙络摇缀四个字,就写出了树蔓的自然生长态势,或茂盛、或自然,或静态,或动态,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譬如如鸣佩环,那种由水声带来的快乐也跃然纸上。文中这种例子实在很多。

活动小结艺术就是这样,很美,很高雅,很有魅力,但艺术绝不是难于接近的,不管哪一种形式,艺术是相通的,希望我们同学们能更多地去感受文学等艺术的高雅。

三、熟读成诵

老师不是摄影师,只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相近的图片,就让我们在音乐中,在图片的变换中,根据提示,试着背诵全文。

四、拓展训练

1、教师提出各种专题,供五人学习小组选择,并引导讨论,合作完成

①浓郁的愁、清雅的景,怎样融汇成了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

②描写的视角转换(“镜头”与“画面”)。

③文中的与文章的命题立意。提示:注意暗写。

④文中的

⑤文中的配合。

⑥文中对比烘托的运用。

⑦短句与浓郁的愁、清雅的景(“景”与“情”)

⑧文中的关系。

⑨文中含义。

⑩描绘的角度。

2、《小石潭记》把一代失意的文人地心态显现了出来。其实呀,中国文人太多这种遭遇了:怀才不遇,抱负难施,惟有借文学抒写出来,柳宗元是一位,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还了解其它人吗?(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那是时代的悲剧啊!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如果有兴趣,大家可利用课外时间,对这一系列的文人作一番深入的了解,从他们的作品中去走近他们内心,去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气与坚韧。解读失意文人应是很有品位的事。请同学们课下搜集相关的作家作品,组成一幅历史画廊,凝成一首抑郁哀怨的古典曲子。

3、仿写。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潭美

欣喜 凄怆

一首抑郁忧伤的古典曲——感情基调

一幅寂静清幽的山水画——情景交融

一部游踪清晰的风光片——移步换景

资料链接

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原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

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已沦为奴婢的人,仍可出钱赎回。家甚贫者,柳宗元自己出钱助赎;重视农业生产,曾亲自组织农民开荒种地,植竹栽树。

柳宗元著述之盛,名动于时。他写的《天说》《地对》《非国语》以及被贬后续成的《贞符》等,都是哲学论著,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给当时的神教学说以猛烈抨击,且创立了“生人之意”为历史前进的动力,否定“天”和“圣人”创造历史的观点。

柳宗元在文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并称“韩柳”,被后世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他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文字精粹,笔锋犀利。他的六七百篇诗文,被刘禹锡汇编成《柳河东集》,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课后反思】

教学中对教材有独到的发现,是一种境界;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点拨学生建立“发现”的意识,积聚“发现”的勇气,学到“发现”的技能,则又是一种境界。教师除了引读、讲读,还应特别注意“教读”,特别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927cc313968011ca300911f.html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