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

发布时间:2020-01-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沛县第五中学沛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运芳审核人:赵家明 日期:2018.12

诗词五首 1课时


1.通过朗读全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品析诗句,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1.了解五首诗词的作者及有关文学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首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积累诗 词名句。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感悟作者在诗词中抒发的情感;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品味诗词的意境。 诵读法,讨论法 课件 、导学案
二次

备课
(一)导入

由对联引出陶渊明,回顾陶渊明的相关资料。 教师顺势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全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品析诗句,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学生了解作

自读课文 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学生自己
(三)读诗韵 1.自读课文 2.指名朗读 3.品味诵读
4.听读录音 与名家的朗读相互对照,用心体会情感的表达。 (四)析诗意
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有疑义之处圈点勾画出来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五)品诗情 (六)悟诗道 1.明确全诗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厌倦官最后大家5.再读 有学习,有指导,学生再读此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齐读,初步感悟诗歌的意蕴。 请选取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
沛县第五中学沛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运芳审核人:赵家明 日期:2018.12

场,回归自然,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人生追求。 2.再读诗歌 (七)绘美景
发挥想象、联想,描绘诗中的优美风光。 (一)导入
时光隧道图片,让大家回到唐安史之乱时期,体会当时的心情 (二)作者介绍
1.幻灯片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初读诗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感受朗读的抑扬顿挫。 2.再读诗文,解决生字词音、义问题。 (四)诗文学习
1.生字词解决的情况下,感知全诗内容。 2.逐句剖析诗文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首联作者望见的是什么?为全诗起到了什么作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亲人,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这样,在写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后,又叹息衰老,悲哀更深。结尾这一笔,使满头白发,忧国思家,哀愁衰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3.合作探究诗文的艺术手法。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2)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种注

重点字 溅( )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睹物伤怀,见到开放的鲜花,禁不住悲怆落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常,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是在这里,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用来表现诗人的悲伤和愁苦。

战火不断,国破好以手搔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之深。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眷恋亲解为:诗人因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国忧民、
2
沛县第五中学沛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运芳审核人:赵家明 日期:2018.12

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拟人对偶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 4.整体把握诗文。
主题探讨(1)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试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风格。 雁门太守行(一)导入:
1.我们知道,边塞诗有怨,有恨,但是豪情终将战胜一切。这就是文人心中不肯凋零的英雄大梦。不仅仅是边塞诗,豪情是整个大唐生命的基色。为什么李贺那样纤弱的诗人,都会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因为他自已也曾经写下充满奇情的诗篇,比如他写的《雁门太守行》 2.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
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
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具体如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三)感悟情感:
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2.师生交流时,明确:
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死如归)
⑴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 ⑵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
⑶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 ⑷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 ⑸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
⑹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⑺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⑻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品味想像,体会主旨
人的感情。


明确: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傍晚)霜重(半夜)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
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


投影: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
3
沛县第五中学沛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运芳审核人:赵家明 日期:2018.12

1.引导:李贺是一个特别善于使用浓郁色彩的人,他用的色彩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完全不同。很像西方的油画,用得太浓了,下笔太重。短短二十七岁的生命,不用如此浓烈的色彩,不足以和这个世界抗衡。他没有太多的光阴足够从容,他留下的是那样一种与众不同的不朽。
2.教师示范首联内容:“黑云压城城欲摧”,起笔这一句让我们蓦然这是出征之前。这是什么气氛?是面对强敌的压抑氛围。 3.请同学们描述品味颔联颈联的画面 (五)延伸拓展:
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

日风雨大作》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心惊,很少有人这样起笔。这是什么时间?这夜将尽天将亮的时刻,子》
朔气传金柝,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
溅( 胜(
抵( )搔( 浑( )簪(
饮酒 陶渊明


主旨句 春望 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对偶句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99d7df1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b.html

《诗词五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