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读音

发布时间:2020-02-01 03:36: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一 语文 刘小菊

关于文读的看法

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古文是古人写的,不应当用后世的语音来读,应当用古时的语音来诵读。清代的学者顾炎武就持这种观点,他说:“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者。”(见《音学五书o序》)主张学者们大力研究古音,然后让人们用正确的古音来读古文。

前不久听一位专家关于国学经典的讲座,其中谈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将”的读法,认为该读“qiāng”,不读“jiāng”。心中疑惑,联想起了其他几个也有争议的字:“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等等。

便上网查了查,又翻了翻新华字典。其实,大家的观点不是很统一,但有个共同点,都承认这些字有古音与今音之别。“将进酒”中的“将”,古时应读“qiāng”,是“请”的意思,)。《回乡偶书》中的“衰”也是如此,古时应读“cuī”,与上文“回”押韵。“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古时应该读“xiá”,与下文“家”押韵。但我查新华字典发现:“将”在现代只有“jiāng”和“jiàng”两个读音;“衰”仅有“shuāi”的读音;“斜”在现代只有一个读音“xié”,解释是“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这个意思与诗义相符。而“见”在现代确有“xiàn”的读音,取“现”的部分义,显现的意思。

这些字的读音,涉及古今语音的异同和古书的读音问题。《古代汉语》(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王力、林焘校订,北京出版社出版)第1040—1041页,有这样两段文字:
我们通过实践已经体会到不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不了解古代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很难读懂先秦古书。但在语音方面,似乎不存在什么障碍。因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今天我们读古书,一般可以用“目治”(眼睛看),如果要读出声来,也完全可以用自己习惯的现代汉语语音。
  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用韵的地方,今天用现代语音读起来不押韵、不和谐了。距离我们时代越古的,不和谐的地方也越多。这是很自然的。清初的顾炎武在古音研究上有很大的成就,但他研究古音的目的是为了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主张用古音诵读古诗。这是一种复古主义的观点,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足为法的。

现行各种版本的儿童古诗文读本(教材),对古音问题的看法不甚统一:有的赞成读古音,有的提倡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规范。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教材对古音问题的处理上,二年级上册第4课(《山行》)和第25课(《回乡偶书》)的注音分别是xiéshuāi
  全国语文教学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博士介绍,现在国家已规定普通话为规范用字,关于古诗的读音问题,中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音来读就可以了。当然,用现代音读古诗,自然会出现某些古诗不押韵的情况,这是由于汉语语音发展演变的结果,只要给学生交代一下即可。如果要求严格按照古音来读,那么读李白、杜甫的诗,就该用唐代音来读,但即使是唐诗,由于每个诗人的籍贯不同,他所使用的方言语音对他的诗歌创作肯定会有影响,中小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求之过深。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古诗朗读,不能为求押韵而强改字音,应当按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规范发音。那么,上面所引古诗文中的就应该分别读jiāngxiéshuāixiàn。况且,如果把等字读成古音,那么,诗中的其他字是否也应读成古音呢?不然,不就成了古今音杂读,不伦不类啦!假设读古音,读成哪个朝代的音呢?读先秦散文用先秦音,读唐诗用唐音,读宋词用宋音,如今听来,不乱套啦!谁又能听懂呢还有,历史在发展,读音在变化,唐代的普通话是长安方言,与现在方言也不一样,何从考究其读音呢?网上也有论者认为,将进酒,是的意思,所以应该读qiāng。那么,既然是,读的也是现代的音,而非古音。既然写成了,就应该读其现代的音,如果是多音字,择其意近者读。根据上面的材料和分析,我认为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中的字读作shuāi比较合适。因为选择这一读音,更加符合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规范,而且在字义和诗意的联系上也更能说通。在古诗教学中,旧读音cuī则可以作为古汉语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

  最后要阐明的观点是: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现代的语言(古诗文是引用,也属于现代语言范畴)使用现代的字,读现代的音,这是语言的基本规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9f917e3551810a6f4248605.html

《古文读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