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发布时间:2018-08-27 12:29: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场地设计论文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摘要:本文选取了自己很感兴趣的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术院校象山校区作为场地设计课作业的调研分析对象主要想分析一下建筑与场地的矛盾与统一,深入了解一下新乡土主义建筑的特质,从布局、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处理、造园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东方文化精髓与韵味,旨在学习如何关注建筑的地方风格与文化根源,如何在当代建筑中继承和体现东方传统建筑的精髓

关键词: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自然环境、传统、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围合、借景、步移景异、建筑造型

引言:

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照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1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区

1、 宏观规划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是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王澍先生认为“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于是,象山校区便是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用在今天的范式。 校园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建筑和自然景观各占一半。建筑不再突显,而是让位于境界和气象,得到得山水之照应和领引。校园中心是郁郁葱葱的象山,山脚下是一弯流水,30余座建筑像书法笔触一样顺着水势围绕象山一气呵成,平静的沉浸在平缓的山水之间,这一群建筑就像守护的星座,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之间便勾勒出象山。整体的自然错动与内院的几何严谨形成了动静之间的生趣转换,不规则总图构成一种空间的运动关系。”

2 总平面图

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王澍先生认为“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于是,象山校区便是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用在今天的范式。

2 两期建设

象山校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在山北,二期在山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校区更像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象山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隐含着再造东方建筑学的宏愿,也着意于建构园林城市、建筑的范本。

2.1象山一期,造园

3 一期总平面图

2.1.1空间特质——疏朗的性格。

北区为完全新建,大开大合,大气与幽静的统一。“回”字形院房作为北区的母题,或四合,或三合,或缺一角,偏移扭转,随性布置,好像盘中玉珠坠地,未经规矩,便入地生根,长成房子。其间点缀了梳齿形的教学楼,并在用地的北侧用“一” 字形横向展开的画廊限定边界。最后,一座细瘦的玻璃塔在 校园西边建筑序列的尽端占领制高点,统摄全局。

4 从行政和艺术工作室俯瞰一期 5 一期构想草图

从最东边的图书馆开始,向西漫步,人慢慢地融入了这个大园子,不断被新的发现吸引,越来越沉迷其中。站在山脚下向北能看到一座巨大的白房子和退在远处一面斑驳的虎皮石墙。白房子是图书馆,单面内坡瓦顶,四水归堂的形制;南墙上挑出层层密檐瓦作,黛墙灰瓦,江南民居的样子,只是尺度大了几倍。河边有一条柏油小路向校园纵深延展,沿着路往北走,随着山体逐渐后退,再顺势左转,便到了象山北面,景色一览无遗。回想起来,当时眼中处局外时,感觉似乎一目了然:房子道路、物景,大小、远近,尚可辨识,然而中国园林的秘密,正在于以无形塑造形式、用虚空度量空间,身处于建筑之中,站在了那个空间转承的位置,看见了未曾意识到的景色,才体味出游园的乐趣来。

6青砖墁地

十几栋建筑外形简单,内里丰富。图书馆居外,其体量由一“L”形体块与“回”字院搭接构成,两个体块扭结的地方,挤出一块楔形区域,被就势挖深成沉院,一半青砖墁地,一半栽植翠竹,四面玻璃幕墙内是艺术书店与咖啡茶座。坐在室内看竹林摇曳,有恍惚出世的感觉。

2.1.2场地景观组织

站在院子里抬头,所见的只有一片高远的天空。顺着踏步拾级而上,随着视野的扩大,目光被地平线上由远及近、交错排布的几栋白房子吸引。这四栋白房子是按院系、专业不同分设的教学楼,平面布局都采用“回”字形结构,区别在于各楼开合程度不一,轴线朝向略有偏转。白房子被建筑在石下另有两栋建筑,一为体育馆,一为教学楼,它们呈三足鼎立之势围合出一块操场,通过这个巨大的院子, 用空间的停顿为北区的建筑和弦画上了休止符。

7

2.2象山二期,造城

南区为老建筑改造部分,植被极好,大树参天,隐有古意王澍在北区实现了“造园”的文人理想之后, 在山南有限的场地内开始了他“造城”的宏大实践。如果说北区作为校园公共性区域,在设计的控制下表现出一种疏朗、大气的气质,并且可以用秩序、流线等主流评判概念加以辨析的话,那么,在眼前这一片形式的狂欢中,我隐约看到的是建筑师试图通过将传统小镇中那种“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所蕴含的生动活力预先注入建筑形式,进而实现复制其鲜活生活场景的野心。二期由十座大型建筑和两座小型建筑组成,包括宿舍楼、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实验加工中心、美术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和食堂

2.2.1建筑色彩与物料

房子的外墙是纯粹的白色粉刷,院内的外廊用整片的原色木板作围护界面,呈现一种“皮与瓤”式的结构关系,“4层高的杉木板材原色立面三面围合着象山的三合院落,关闭时具有令人震撼的单纯性,打开时具有轻快的多样性”,在这种单纯的背景前,人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院外的象山,房屋的轮廓成为尺度巨大的景框,建筑本身消隐了,却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象山校区在建筑材料上另辟蹊径。整个校区的建筑只使用四种建材的原色:青瓦、钢筋、水泥、原木(),体现了一种不同的中国建筑营造观,让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

8、图9 原木围合的三合教学楼

2.2.2建筑空间布局

在这组建筑的形式塑造上,王澍一改在一期时惜墨如金的克制态度,转而进入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自由挥洒境界。方面,在结构层面,借助混凝土的可塑性,通过使用大跨结构、悬挑以及支模现浇这样的技术手段,构建了单纯完整、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大空间, 以及扭转倾斜瞠挑战常人认知习惯的小房间;另一方面,他又冒着后现代主义浑水的危险,用瓦片墙、漏窗、井字窗格花纹、瓦檐为冰冷的结构赋予了和善可亲的表情。

南方诗歌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下雨,以及下雨之后看到雨水从哪里下来。王澍在做瓦檐的时候,一直在想象学生们从窗外看着雨水从瓦檐上滴落的浪漫场景。另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1011瓦檐的设计

结合对传统城镇生活的切身体验,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种辩证法的指导下,可以更好的理解象山二期复杂有机的外部形态。这种古镇,以人的尺度作为构建的起点:窄巷、敞院、码头、廊桥等元素,在空间上并列,于感受中叠加,营造出了宜人的生活环境。

12 垂直向度——玻璃塔

学校西边尽头处一幢细瘦的玻璃塔是整个校园水平秩序里唯一垂直的向度。与中国元代寺庙的“塔院”形制类似,这栋使用功能是办公室与艺术家工作室的写字楼位于建筑群的后部,并且以制高点的身份成为校园里观念上的中心。周围青山绿水,白鹭满山。

2.2.3建筑造型意象

建筑师从“物尽其用”的朴素愿望出发,通过对传统建筑符号的“借用”、 “错用”,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建筑形象,此时,如果我们能把目光从建筑上移开,转向关注实体间的“无”,就会意识到,以建筑为手段,他已经悄然完成了更大尺度上的建构——一座城市! 王澍说: “迷宫的形式就是城市百科的唯一内容”,中国美院教师李凯生对此的理解是“城市是集聚着事物的迷宫,在这座迷宫里,事对物(存在者)进行分类。”,五味杂陈的建筑、漫无章法的摆布,正是建筑师践行自己城市理想的方式。校园生活具有内向性与自足性,这为移植传统城镇的结构提供了可能。他将轴线与轴线交错,使体块与体块并置,造成许多模糊暖昧的空间,期待以之为背景展开的人的活动将其填满,为其定义,实现“事”对“物”的分类。瓦墙、折线屋顶、尺度巨大的竖向隔栅、从立面上长出来的亭台、悬在空中的街道,这些熟悉的建筑元素经过变形、移位、重组,构成了陌生的建筑形象。

1314关于“城市迷宫”的意象

中国传统古镇,除了具有考古学价值外,还对工业——信息时代中的城市生活构成批判。与现代城市不同,传统古镇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积淀,在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缓慢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在共同中建构区分”和“在事物不同中识别相关”这两种反向的运动持续着,对城市产生着影响,表现为“那些生长出来的历史城市总是能同时具备高度整体性和多样性差异”,形成了关联着场地的江南村落,与四周转塘镇混乱的建成区有一种隐约相似,但二者实则暗含着存在秩序的根本分野。校园把对城镇“相似的差异构建于区域中,领引着一种城镇势态的转变,使区域中心向象山表征的山水格局转变。山水气势被新的结构群聚组接,如微风下的水波传递到四周,承接转化开去。——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迷宫了

象山二期有两栋平面呈“弓”字形的建筑,分别位于南区建筑序列的端头与中部2号、11号教学楼。这两栋建筑,依靠框架柱支撑,悬浮在基地上方,底板与屋顶随性俯仰曲折。建筑下面用毛石砌筑了厚墙,造成厚重台基的效果,通过蒙太奇的手法,使建筑看上去像是因来自地下未知的巨大力量而扭曲变形似的。建筑外悬挂着两条栈道,缠绕盘旋,将分布在各层各点的几处敞院连缀了起来。栈道自由的形态, 使人对其剖面的复杂程度有了初步的领会。王澍对城市是如此的着迷,以至于他在以建筑群模拟城市的实践之中,还夹带了以建筑模拟城市的尝试。立面上密布着矩形的窗洞,它们跳跃的节奏,让我回想起曾经在重庆长江边遥望对岸的体验,那种夜幕下万家灯火、闪烁明灭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15 11号教学楼立面

从远处望去,令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还要属这独具匠心的立面设计,墙上的植物让这座建筑融入象山,丰富的墙面细节,多变的窗格充分显示了设计的的创意。

16围墙 17 路面

而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它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好像是加强了建筑的呼吸。路面,围墙都是采用青砖铺设。整个设计从细节上应证整校区的设计风格与环保的理念,值得大为称赞。

3 关于借鉴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总结

王澍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总体而言,象山校区在继承园林成中国传统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偏重于整体构图,也分区设景,但各景之间流动性更强,界线更模糊;校园形态上偏于规整,亦融合自然的形态。从整体上说,景色重整体,有气势,简洁大方。

3.1步移景异

181920

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随着时间展开,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景色。象山校区中有许许多多的廊道,曲曲折折,看似无规则,但却是应“自然”二字,而且这种曲折变化,均与观景有关

3.2巧于因借隔而不塞

1815号教学楼入口看14号教学楼 19 17号楼北望看见层叠的教学楼和象山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常用手法。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通过“借景”这种艺术手法,可以丰富空间环境、突破空间局限、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它是把建筑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过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建筑空间隔而不塞,不可分割地相互渗透。路线的布置也使人感觉到从幽然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对比,这都是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借鉴。

3.3师法自然

20 依水而设的建筑

王澍说“面对山水,建筑是不重要的”。象山校区始终体现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的态度。景观设汁中的建筑,已逐渐趋向抽象化、隐喻化,即使看不到正常意义上的建筑物,但却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类似的建筑空间感的存在。建筑其实也和树木一样,自然得体,朴素简约、随形就势、顺着水池自由自在地布置,与山势起伏呼应,与景观浑然一体。

3.4抽象和写意

21 枯山水般的抽象

象山校区的设计重视抽象和写意。尤其类似日本的枯山水,专注于永恒。仅以石块象征山峦与岛屿,而避免使用随时间推移,产生枯荣与变化的植物和水体。象山校区中的植物都是精心裁剪的,形态更为纯净,意境更加空灵,更加注重对林木尺度的抽象与造型的抽象。

3.5留白

22 15号教学楼空旷留白衬托出灯光的静谧 23 15号教学楼西侧院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就在是空无中缔造出来的。象山校区的设计折射出这样的一种中国的独特哲学思想。

它处处充满象征的涵义,感情丰沛而又含蓄内敛,像中国画里大面积的留白,言未尽而意已至。这种“空间空白”的处理使景园具有丰富的暗示性和启发性,从而为观者想象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的观者有不同的联想,用空白和残缺的部分来实现完整的表达。体现了以虚写实的美学追求和高超的艺术感染力。正所谓:“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

结语:

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的大规模拆毁重建现象,一些历史的遗物本来可能被当做垃圾对待,但在这里却的到了循环利用,王澍的设计理念也同样有效控制了造价,重新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性的建造传统。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收集到象山,这些可能被作为垃圾抛弃的东西在这里被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了造价,这体现了一种不同的中国建筑营造观。当工程临近尾声,环境开始成型。山边原有的溪流、土坝、鱼塘均被原状保留,只做简单修整。清淤产生的泥土用于建筑边的人工覆土,溪塘边的芦苇被复种,越来越多的周边居民进来散步游览。在转塘这座已经完全瓦解的城市近郊城镇中,新校园重建起一个具有归属感的中心场所,接续了地方建造传统。从每座建筑之中或之间望去,象山已脱胎换骨。某种意义上,新校园竣工之日,才是象山这座山的诞生之时。

所以,建筑师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象山新校园或许是中国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平静的沉浸在中国南方平缓的山水之间,这里流动着5000个艺术学子的青春、激情、沉思与梦想,昭示着一条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返乡之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象山校园可以作为这句深奥箴言的现实印证:从象山这矛盾的原点,衍生出建筑的诉求以“回”字形房屋为一,于是生出院子;院房与院房之间,院房与山水之间,再进而生发出路、井、廊、坡、桥等种种形式,以及行、止、 俯、仰、观等不同行为。不同的人,因目的、心绪不同,将以上各种环境元素与行为方式排列组合,形成自己独有的观览经验,这种因人而异的感受,将是何其丰富繁多、异彩纷呈这一山、一水、一群建筑的校园,不就是一个世界吗?

王澍的美院只是我们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的的整个过程中的一小步远远没有到终点王澍本人也说过“这座校园的设计不仅关乎建筑本身,更是开始了对当下中国建筑设计与建造方式深思熟虑的一种转变”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他的建筑中许多元素的运用还很不够成熟比如图书馆立面上瓦片屋檐与巨大的建筑体量相比过于单薄显得生硬而且过于符号化形式化缺少对传统建筑本质的探讨床格的图案运用在建筑立面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感觉成了笨重的视线遮挡物虽然在室内形成了一定的光影效果但也显得生涩和过于形式化也许因为本人未亲临过现场仅凭图片来看其所谓的许多传统手法的运用也显得抽象但也正如设计者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即便它是新的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这条路要想走到头还需要做很多的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凯生.转象的建筑.《时代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04.P107-109

[2]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1.P131-132

[3]周榕.建筑师的两种言说.《时代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01.P97

[4]王澍.那一天.《时代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04.P102-105

[5]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转塘校园设计,《世界建筑》.北京世界建筑杂志社.2005.08.P104.

[6] 李翔宁.《穿越曲径迷园-解读王澍》时代建筑2002.(5)

[7] 王澍.《造园记》.建筑师 1999(2)

[8] 朱涛.《“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建筑师199810

[9] 王澍.《八间不能住的房子》.建筑师,19994

[10] 计成《园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01dd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3.html

《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