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8-09-30 06:07: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蜈蚣养殖技术

一、蜈蚣的简况

1、蜈蚣的主要药用价值

蜈蚣性湿,昧辛而咸,有毒,入县干经。成品微腥,并有特别刺鼻臭气。其功能祛风(熄风)、镇痉(定惊)、杀虫、解毒(攻毒)、散结、清肿。蜈蚣主治疮疡肿毒、恶血积聚、小儿惊风、角弓反张、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口噤、瘰疬、痔漏、白秃、风癣,还可治疗癞皮病、破伤风、百日咳、关节炎、慢性溃疡、多发性疖肿、急性乳腺炎、骨结核、慢性骨髓炎等,并可解虫毒、蛇毒,治汤伤、堕胎。随着医疗卫生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蜈蚣正被实验研究应用于肿瘤症方面的治疗。各地医疗和临床应用的实践证明,蜈蚣的药用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也愈益引起国内外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在众多中医学著作中均有蜈蚣入药治病的记载。

2、蜈蚣药用的历史简况

1)蜈蚣名称的由来

在我国的古籍中,有关蜈蚣的记载并不少见。早在周代已经开始编著的《尔雅》里,就有“蒺藜”、“即蛆”的记载。这是最早的关于蜈蚣的同物异名的文字记载。至周代春秋中叶,在《庄子》里又有“即蛆”、“甘带”的记载。这也是关于蜈蚣的同物异名的记载。

蜈蚣,这个迄今通用的动物名称,最早出现在北魏的《广雅》里,该书指出:“即蛆吴公也”。后来“吴公”的字形为表明其属于虫类的缘故,便加上“虫”字偏旁。

“吴公”名称的由来,可以引用《名知别录》中关于“蜈蚣生大吴川谷及江南”的记载作为依据,推测它是由于蜈蚣产于大吴川谷而得名。《埤雅广要》里有蜈蚣“今谷谓之百足”的记载。“百足”作为药用蜈蚣的别名,经常用于今日的中药汤剂中。拉丁文中的“百足”是泛指地蜈蚣、蜈蚣、石蜈蚣和蚰蜒(即钱串)4大类群的统称,而药用的“百足”,只是特指已入中药方剂的蜈蚣属的若干大型种类。

2)药用蜈蚣的传统产地

《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中国药典,共包括365味动、植物中药。蜈蚣药是其中之一。可见蜈蚣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南梁时代的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作过整理和增广,并把药用蜈蚣的产地和性状作了较精确的记载:“蜈蚣生大吴川谷及江南,头足赤者良。”“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于腐烂积草处。”

李时珍曾经赞赏《蜀本草》是一部精辟的著作,并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引用了其中一段很有价值的话:“蜀图曰:(蜈蚣)生山南川谷及出襄、邓、邓随、唐等州土石间。上述的“山南”系沿袭唐代建制的“山南道”地区,包括今日湖北省境内长江以北、汉水以西,陕西省境内的终南山以南,河南省的北岭以南以及四川省境内便阁以南和广西境内丘陵山地,迄今仍是药用蜈蚣的传统产地。

金头红脚的产地——京口,或指丹徒(今日镇江),或指京江(今日之长江下游)的入海口。这两个可能性的解说在地理位置上并不矛盾。茅山至今沿未更名,也是当时陶氏隐居的地方,因此即可以相信他对蜈蚣的金头红脚和栖息环境做过调查。陶弘景在《本草集著》序言中提到当时药店里把黄脚蜈蚣做成红脚蜈蚣的伪品。这位亲自采药的陶弘景,在他的《名医别录》里指出,“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人以火炙令红当之,非真也。以黄脚的蜈蚣假冒红脚的伪造方法,或是以朱砂涂红,或是用火烤得半焦而呈显红色。在《本昔集著》也提到红脚蜈蚣为上品,黄脚蜈蚣次之。

3)有关药用蜈蚣采集与经营管理的记述

在前面介绍药用蜈蚣历史产地的有关古籍中,曾有“七八月采之”的记载。在采集月份上当然是指农历,即公历的八九月份。还没有提到其他的采集时间和初步加工方法。在浙江省的明、清两代编篡的地方志——《岱山镇志》里曾经有如下的记载:“春夏之交,乡村儿童上山采捕以竹签撑之,卖与收客,用火焙干,装往甬江转卖与药行内。每年所出不下数十万条”。

这段历史资料表明,药用蜈蚣的采捕季节与前者不同。现在仍在春夏之交采捕,其中也大致辞说明了初步加工的方法和商品产量。在浙江省《岱山县志》里,另有蜈蚣栖息地人工经营管理的可贵资料,现摘录如下:“案《昌国典永》去: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供药肆采用,则此物由来已久;但今未闻有种者耳。”这里所说的磨心岭,是指岱山镇内的有名山头。当地人“种蜈蚣以为田”的意思,是说他们以经营药用蜈蚣为业,对药用蜈蚣的适宜栖息地加以管理,对这块地内的蜈蚣种群给予保护,使之繁殖,或者以改善生态条件、给予补充食物等方式进行繁养,待到应时季节采收,卖给药商获取报酬,以为生计。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人从事药用蜈蚣的养殖。

4)我国药用蜈蚣资源的状况

蜈蚣与全蝎、蛇、蟾蜍、蜘蛛被谷称为“中华五毒”,是我国传统的五味有毒中药材。在《本草纲目》等古今医药名著中,均把蜈蚣列为解毒、镇痛、克癌、治痛的重药物。第年各大医药公司都大量收购蜈蚣干品,以满足人们的医疗需要。随着需要量的增加,药用蜈蚣的采集、养殖与加工有了相应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利用的土地(包括蜈蚣的栖息地)日趋就农田、鱼塘、公路或居民点。这样,药用蜈蚣的栖息地及其产量必然受到一定影响。但只要重视保护自然资源,注意充分利用剩余的边缘地带,加强管理,开展人工养殖,可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药用蜈蚣自然资源的目的。

3、蜈蚣的一般生活习性

蜈蚣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成堆的树叶、杂草和腐木等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喜食各种活体昆虫,如蟋蟀、黄粉虫、蝗虫、蟑螂、金龟子、绳类以及这些昆虫的卵和蛹。当蜈蚣食物不足时,也吃少量植物嫩叶或瓜果蔬菜。它的行动敏捷,不时摆动着伸向前方的触角寻找食物。当触角碰到它所要捕获食物时,便猛扑上去,用它的身体前部的几只脚和带有毒腺的颚足紧紧钳住,并把捕获物麻痹,然后咬破被捕获物身体的松软部份,食尽其血肉部份。蜈蚣食量较大,每次进食为其身体的5/15/3左右。每年秋未冬初时,蜈蚣常结伴蛰居于向阳避风、少土多石的地下进行冬眠。到翌年惊蛰后,蜈蚣逐渐向外移动,爬到地南进行觅食。

昼伏夜出是蜈蚣的主要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它们的体形和行动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这种密切的关系,不应简单地认为是某一种类对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是由于它们在种系发育过程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蜈蚣窄长而扁平的体形,能潜入横向狭窄的空隙间进行活动,它们的扁平的头部和毒颚,也能在异常局限的空间内捕获猎物。不过,它们在迅速急行时,窄长的身体由于左右摆动而引起偏离前

进的目标,这使蜈蚣对猎物的攻击不够准确和迅速,而且易于受到敌害的攻击。因此,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在外出活动时,触角是有效的感受器,而毒颚则是有力的捕食和防御的武器。

1)扫除习性

蜈蚣的扫除习性,又称“化装作业”。药用蜈蚣只有4对很小的单眼,不能对外界物体形成图像;它感受外界的刺激主要依靠头前部的1对细长的触角。在饲养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经常扫除这对灵敏的触角。

当蜈蚣颚肢接受自行弯曲的某一支触角,进入第一和第二小颚时,由第二小颚的末节把它执住;这时触角开始由近侧向远端滑动,同时第一小颚的基节突起和端肢也协同活动,并分泌唾腺液,以供其扫除的需要。蜈蚣之所以能起扫除作用。是因为它有钩状细毛的毛刷,清除除触角上细微的固体污物。当第一次扫除时,蜈蚣的弯曲的触角由于肌肉的支配把触角恢复到原来挺直的状态。这样,蜈蚣触角的扫除动作要重复几次才能完成。蜈蚣能扫除灵敏的触角,有时也要扫除步足;扫除步足时,也是先由基部开始向末端扫除。蜈蚣这种扫除习性,在其他种类中也能见到,这是一般种类共有的行为。

2)昼夜节律

蜈蚣白天潜伏在石块下面或碎石的缝隙间,或者在田梗、地坎的缝隙里。待到夜间,它们出来四处游荡,猎取食物。根据在蜈蚣的夏季调查,它们在晚上8-12点钟活动频繁,至翌日凌晨4点才停止活动。

昼伏夜出是蜈蚣的活动节律。昼夜的显著差别是光线的强弱或有无。光线对于蜈蚣的感光器官——仅有的4.汤普森曾认真地研究过这个节律。他把蜈蚣放在行为仪内,并使行为平衡,让蜈蚣任意运动引起行为仪倾斜而被记录在电动熏烟鼓上。这套仪器和蜈蚣都放在控制温度和光线的环境舱内。根据试验结果,克劳德斯利.汤普森做出间隔2小时为一区段的矩形图。

实验结果得出:蜈蚣在每天6-21点钟给予光照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活动发生在无光照的黑暗时间;在全黑的情况下,约有96%的活动次数,仍在同上的黑暗时间内;在持续不变的光照下,蜈蚣的正常活动受到抑制,且很快消失。白昼的日光辐对于适宜于隐蔽生活的蜈蚣来说是很不利的,如果光照可以使环境气温升高、桎湿度降低,这就直接影响蜈蚣体内水分的散失等。要使蜈蚣避免这个不利因素,最有效就是实行昼伏夜出的生活节律。

3)捕食与食性

蜈蚣的颚肢,因其有毒腺,又称毒颚。它是主要的捕食器官。蜈蚣因为有了颚肢,就不但可以猎取昆虫,也能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小型动物。在蜈蚣夜出游荡时,总以细长而灵敏的触角伸向前方作鞭状摆动,如这时触及一只蟋蟀,便迅速地以身体前面的两、三对步足抱紧,并以颚爪钳住它。这个小猎获物即刻就被麻痹,没有一点逃脱能力。这时,蜈蚣就选择蟋蟀的腹部,以大颚齿咬破表皮,吃它的内脏、肌肉等软组织,10分钟左右便能吃完,剩下残余空洞的躯壳、翅膀和步足等。一条蜈蚣一餐就能吃两只蟋蟀。我们也曾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一条蜈蚣能咬死一只鼯青。当它们相遇时,蜈蚣能以迅猛的动作,使整个狭长的身体像一条带子一样把鼯青缠信,用各对步足牢牢地抓住它。这时,蜈蚣的颚爪就钳破鼯青头部的毛皮,一紧一松地活动着毒颚,不断地往鼯青头部注入毒腺的分泌物。被害者虽然一时

尽力反抗,但被注入的毒液顷刻间使鼯青的身体发生抽搐而失去反抗能力。被咬破毛皮的伤口渗出鲜血,蜈蚣便贪婪地饮食着,经过半小时左右,这只活蹦乱跳的鼯青便被咬死了。

4、蜈蚣的生殖行为

1)求偶

多足动物是一种较为低等的陆生节肢动物,它们的求偶行为并不是直接交尾。如综合类,雄性先产出精胞置于地上,再由雌性拾取并放入纳精包内。所有唇足类动物也都不是直接交尾,而是以间接方式进行的。雄性的精子借助于精胞而转移到雌性体内,尔后由雌性体内的纳精包贮存精液。精胞是在雄性生殖道内形成的。蜈蚣的精胞的精胞很复杂,它的外膜很厚而内膜膜很薄,并深陷在精子团块里面,进去的地方有一裂缝,并与外膜的开口相通,在大压力下,精胞内膜翻出来,钻入雌性生殖道内,接着精子被释放出来。

春季或夏初季节。如果根据石蜈蚣的精子发生是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求偶发生在温暖季节,而交尾月份与地理气候分布的温度有密切关系。如热带与温带的气候分布对蜈蚣的求偶交尾会有显著的影响。

2)筑巢

蜈蚣母体在产卵前也有营巢行为。有一种说法是,母体以它的头板、口器以及前面的几对步足把试验缸底的土层做成1厘米深的浅巢,排卵时母体将头置于巢内。别有一种说法是,雌性产卵前一个星期左右开始筑巢。雌体巢筑是在潮湿、松软的土层内进行。雌体筑巢时,用颚肢、口器和步足将土扒松,边扒边转,并用颚肢和步足钳住土团向外推移,逐渐形成一空窝。其巢为圆形,或椭圆形。雌性蜈蚣接近产卵时,将巢口周围封闭,它就伏于窝中,用土团从巢里面将巢封闭。

3)产卵

雌性成体要比雄性成体长大,临产母体的卵巢内充满几十个成熟卵粒,因此雌性比雄性更显得体态臃肿,行动也很迟缓。排卵时,母体自行把整个带状的身体弯曲,呈“S”形,雌性的头部触角斜向前上方,呈倒“八”字形。第一至第十八对步足平伏在土层表面,而身体后面的尾节由于后体弯曲而能反拾到身体中部第八或第九背板上,尾节的尾足高高翘起,因此尾节后端的肛生殖区悬在第八或第九背板上。

排卵时,生殖孔不断扩张与收缩,随即向外推移卵粒,生殖孔内的软皮内外翻,使卵粒落在被确定的背板上。一个卵粒从生殖孔内开始显露到脱落下来,生殖孔要经过四五次收缩,而尾足也跟着活动,约需半分钟排出1粒。一个卵粒被排出后,约有二三分钟的间歇时间,再产别一个卵粒。进入排卵后期,其间歇时间还要长些。

卵,呈淡黄色,它的表面有粘性,刚排出的卵粒与已脱落的相触,即刻粘在一起。由于母体排出的卵粒不断增加,卵团相继增大。这时母体翘起的尾节相应地举得更高。母体在排卵时间,高翘的尾节有时下沉而压迫卵团,使卵团不至于积累过高,并使整个卵团前移。母体排卵完毕,触角与尾足不再悬空,从而解除了紧张状态,恢复平静我的样子。再经20分钟左右,母体巧妙地翻转,以自己的身体腹面和步足,很快把卵团环抱起来,不这样,母开始卵化。卵化时,母体如果受到严重惊扰,它常常把卵化中的卵团吃掉。

4)产卵期与产卵量

蜈蚣产卵的繁殖时期,一般在每年6月下旬开始,最迟到8月上旬结束。蜈蚣产卵的旺期在7月上旬和中旬。在临产卵前1周左右,会在瓦片或石块下面的泥土中挖掘一个直径6厘米,深1.5厘米的小窝,临产蜈蚣就盘曲于窝内,多数蜈蚣多在黎明时产卵,但在一天中其他时间也有不少产卵的,所以蜈蚣在产卵的时间上,并没有严格的定规。蜈蚣的卵子泄殖孔逐个产出,其卵子为淡黄色,直径为3毫米左右,微呈椭圆形,卵膜为一层较薄的皮质,除极微量的细胞物质外,卵内都是供胚胎发育的卵黄。在卵外披有一层粘液,以后粘液就将卵粘集成团。蜈蚣一次可产卵多数在60-80左右,少的也有40-50粒的。产卵完毕,蜈蚣把卵子集成一团,怀抱于身体前部的腹面的步足之间,完全悬空,不和泥土接触。卵子怀抱在母体步足之音不时地进行翻动,同时还可以经常看到雌蜈蚣用口舔舐卵面,并清除外物。这时,如果

把卵团与母体分离,把它称放在消毒器皿中,虽经消毒杀菌,不出三五天,卵面就会发生霉菌,卵子随即变质霉烂。

蜈蚣卵子经过20天左右,就开始卵化。蜕去卵膜和胎皮,孵出的蜈蚣幼体,呈乳白色,如蛆虫状,身体两端较尖,中部粗壮浑圆。孵出后,雌蜈蚣仍紧紧地把卵成团抱在足间,幼体很少活动,经过25-30天以后,幼体进行第二次蜕皮,其体形就与成体相似,体色仍为乳白色,身体中段稍为肥胖。经过35-4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蜕皮,其体形与成体完全相同,体色为灰黄色,活动力增强,不再紧密抱成团,而是松散地集中在母体腹面。这时,幼体就可以与母体分离,经营独立生活了。

蜈蚣在抱卵过程中,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常发生吞食卵团的情况,发现母体吞食卵团的原因:一是在母体抱卵时受惊扰,受到搬动、碰撞以及光线骤变,都可能发生吞食情况。二是在自然条件下,蜈蚣产卵都是在十分隐蔽的场所,往往环境稳定。在人工饲养的状态下,由于外界条件变化多,蜈蚣产卵又值盛夏,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同时又受惊扰,受到搬动、碰撞以及光线骤变,就会使母体吞食卵团的情况。上述的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不会发生。在养殖时就成为必须改善解决的问题。

二、蜈蚣的人工养殖

1、蜈蚣的主要药用价值

野生蜈蚣的栖息地,不适宜于高度耕作的丘陵山地。而适宜于农业用途的平原与湖区,早已改变了蜈蚣的生活环境,不再是药用蜈蚣的商品产地了。过去“种蜈蚣以为田”的经营管理方式,很早以前就被农业经营取而代之了。由于野生蜈蚣是大型捕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它们在生态系统内的生产与消费的结构中,占据较高的等级。生态系统的营养水平分成四级;第一级是以自养生活的绿色植物为主体;第二级是由草食性动物所构成;第三级是以草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所构成;第四级是以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所构成。这个营养结构由下到上形成一个金字字塔形,即所谓生态锥体。以某一栖息地的生物群落的种群数量而论,第一级营养水平的植物种群数量最多,而以植物为基础的异养动物却要少得多;第三、四级营养水平的动物种群数量更少,因为它们的种群数量在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中要受到能流规律的支配。虽然多数动物不是固定在一个等级的营养水平上,如药用蜈蚣限制,个体数量是不会很多的。

全国蜈蚣野生资源的年产量,已由解放初期的几百万条提高到现在的2000条。药用蜈蚣之所以能成倍地递增,其主要原因是不断扩大蜈蚣商品的收购地区。如果以某一地区的现有产量为基数,再成倍增加,那将是个难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野生蜈蚣的人工养殖逐步开展起来,这是探求增加种群数量的一种途径。由于人工养殖显示出其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药用蜈蚣的人工养殖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湖北、浙江、广东、广西等省都先后开始了人工养殖试验,经过了一段坎坷的历程,取得了不起的经验。

人工养殖药用蜈蚣是把野生蜈蚣家化。实践证明,人工养殖蜈蚣有很大的潜力,要把这一巨大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需要继续深入地进行研究。药用蜈蚣人工养殖的实践,已经使我们认识到,母体抱卵“或称孵化”、抚育的行为,能在正常情况下保证下一代生长发育的安全,这对开展人工养殖十分有利。养殖独立生活的幼体首先需要有一块适宜的栖息地——人工模拟的小生态环境。人们可以用砖和土建造多层的窨灶,以供它们“居住”。这种垂直利用窨的养殖方法,要比自然界中野生蜈蚣平面分布窨利用率提高几十倍。其经济效益自然要比平面养殖高得多。野生蜈蚣的活动,受季节变化的支配,在四季温差分明的温带地区尤为明显。从农历霜降(1023日或24日)以后,气温下降到10度以下时入蛰(11月底),直至翌年掠蛰(356日或7日)后开始复苏,大约有长达5个月的蛰居期,使蜈蚣不取食也不生长。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人工控制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使它们晚些入蛰、早些出蛰,可以使蜈蚣处长3个月的生长发育时间。例如,在小环境的周围设置简易的保温设施,铺盖一些稻草等,既可透气,又能保温,并继续供给它们食物等等。这样,蜈蚣生长发育的时间将由一年中增加三个月生长期。

2、人工养殖蜈蚣注意事项

1)引种:是把外地的优良蜈蚣种引到本地来饲养繁殖,以提高养殖生产的效益。引种标准是:虫体要完整,无损伤;体色要新鲜,背面光泽好;活动正常,能取食。10厘米以下的小蜈蚣不一定是当年繁殖的,可将它们分池饲养。可按比例搭配,一般配比为31雄,然后把它们放在养殖池内养殖。为什么要大小分组饲养呢?因为蜈蚣有时会发生大吃少、强吃弱,以及相互残杀等现象。因此,放在同一池内饲养的蜈蚣,最好是同龄种群。

2)饲养:蜈蚣是以昆虫为主食,除给蜈蚣正常供应食物外,饲养池内应设置饮水处。一般可用浅盘盛水,也可利用池内防逃水沟兼作饮水设施。蜈蚣不是每天都必须取食,饱餐1次往往可2-3天不吃东西。因此,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每隔一、两天喂食1次,食物务求新鲜。喂食时间应在傍晚,翌日清晨可清除残余的食物。供食地点尖选择较平坦的地方,便于扫除残食;也有选用器皿供食的,这就更便于观察和清理。

分批饲养的蜈蚣,应把同样大小的个体饲养在一起,既便于饲养管理,了解个体数量变动,又便于收获商品蜈蚣。每当收获1次时,可将池内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aeca3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d.html

《蜈蚣养殖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