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的哲理

发布时间:2023-02-20 00:12: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轼题西林壁的哲理这是一首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的绝句。但艺术构思和表现主题迥然不同。原诗题在江西九江市南西林寺墙壁。李诗具体描写了香庐峰瀑布以烘托庐山气势,达到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苏诗则无描写具体景点,而是总揽庐山,别具慧眼,生动而形象地从中道出生活哲理,从而启发读者辩证思维、“举一物而晓万事”、提高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作品充满理趣和对事物的思考辨析。诗人看山同时又是在看人事看社会,指出立足点不同,观察事物结果殊异。只有跳出“圈子”,把握事物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认识。诗人用韵没有泥守律绝基本定式,首句韵脚用了邻韵。“峰”为“冬”韵,“同”、“中”则为“东”韵。整篇平启顺乘跳转妙合,精巧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品味无穷。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
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1084年初游庐山时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诗人站在层峦迭嶂的山中,觉得它横看时是雄奇的大岭,侧看时是陡峭的山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从低处、从远处、从近处各个角度去看,都呈现了变化万千的姿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写作者在观望山景之时受到的启发。作者之所以不能认清庐山的真面目,这是因为他自己站在山中间,没有选准正确观察点的缘故。实际上,这首诗通篇都在用庐山的各种姿态来说理。全诗是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观点立场不同,那就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如果观点立场不正确,就会被复杂多变的表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但如果不在其中,跳出某一事物之外,身为旁观者,那就可能看得清楚得多。从深入了解这首诗的内涵起见,还是让我们翻开作者坎坷的生活经历来看看这首诗吧!作者写这首诗时,已是哲宗即位1085年的先年了。此时的苏轼已经历了王安石变法、“乌台诗案”等人生中最令人伤感的重大事件。在以王安石为领导的这场变法运动中,对于曾经提出过一些改良主张的苏轼来说,在新旧两派的斗争面前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是跨进一大步站到进步一边呢?还是倒退一步站到保守一边?我们从他全部的观点立场来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态度是站在旧派一边的,是从根本上否定新法的。当变法开始的时候,他就上书“极论新法不便”,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反对“立条例司”“条例司”:拟定和推行新法的总机关,反对“遣青苗使、领助役线、行均输线”,对学校科举制度的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ce0518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8b.html

《苏轼题西林壁的哲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