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探究题

发布时间:2021-02-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
《考试说明》 中关于“探究”的要求有三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 这分别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 对文本人文背景或价值、 意义的探究, 对文本的独特解 读。
一、探究文本丰富的意蕴 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这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 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其深刻的 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命题者关注的探究点。意蕴式探究题的出题切入角度具体如 下: 题目角度
具体阐释
要对人物及人物群体 甚至还包括动物形象 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质、民族性格、人性内涵等进行深入探究
故事情节
透过散文的情节 细节 ,探究民族精神、人性精神、人生态度等 透过散文的环境描写,探究自然景象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精神象征,理解 对自然的尊重、敬畏
透过散文中的描写性语言或画龙点睛的议论性语言,探究其深刻内涵、思
语言表达
想意义,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对自我的反思审视等
精神特
人物形象
细节
环境氛围
把握文本的主题 上述几个方面都离不开文本主题,有时探究的就是主题情感 主题 时代背景
有时还有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人性认识、人文精神等
探究文本的时代意义
解答该类题目就是要求善于选择审视角度, 善于进行层面切割, 实现多元化鉴赏和品读 文学作品的目的。
2015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
2《四堡雕版》
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6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本题,考虑以下三个角度:
1细审题干,明确要求。要围绕 “意蕴丰富 ”“ 设置巧妙 ”谈认识。
2意蕴丰富。第一句在第 ③段: “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提出疑问, 引出下文。 第二句在第 ⑥段:“ 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 ‘ 活化石 ' 然的命运 么? ”这句话饱含对其命运不公的感叹。 第三句在第 ⑦段:“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 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 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语气强烈, 饱含斥责。

第四句在第 ? 段: “照此说来, 最终的结果是, 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 ‘活态的见 '可言了? ”这是感叹,也是担忧。第五句即第 ? 段:“那么,谁救四堡呢? ”饱含希望, 发出召唤,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3 置巧妙。五个问句,紧密相承,层层递进,起到串连全文的作用。
答案: ①第一个问句, 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 间三个问句,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表 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 (3 ②五个问句,相 关联, 层层递进, 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 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3

“ 不同角度、不同层面 ” 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
“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指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层面去探究, 因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1.掌握 “不同角度、不同层面 ”的内涵。
不同角度指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考查。
不同层面 →就是要求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 个层面分析发掘。
2.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和进行层面切割。
(1善于选择审视角度
对一篇散文,我们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个体人格成长与形成等角度,来发掘其深 层的意蕴。这要求我们应该选择那些与文本关联较紧密的角度,作为考察视点。
确定审视角度较好的办法是假设自己具有多重身份, 分别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对文本进行 视。
(2善于进行层面切割
①浅层解读:对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对它作字面上的解读,这是浅层面的。


较深层解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 ③深层解读: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解读其历史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解读其现实意义。 二、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
“创作背景”指作者创作作品时所处的时代环境, 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 思想性格和心 境等因素。 由于受学生知识面窄的限制, “创作背景”不好设置题型, 近几年高考题中也没 有出现对此项的考查, 所以只探究“创作意图”。 创作意图指作者创作作品时的动机、 态度 和风格等因素。
“探讨创作意图”探究题的出题切入角度有:
1 文章写作的设计意图: 布局谋篇方面,重在对文章的线索、结构、艺术手法及创作
果等方面进行探究。
2 文章写作的社会意图: 弘扬某种精神,针砭某种时弊等,重在对作品的影响加以探
究。这要求考生对作者及其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在字里行间及注释中了解
2013 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 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断: 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 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 随着小舅舅到河埠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 那样好吃的馄饨,后 来似乎再也没有吃到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 住在西湖旁边, 又有幸去了绍兴, 看到鲁迅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 居, 加饭酒,并且站在店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涂了厚厚的一层辣酱, 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吃着吃着, 心里感到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和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 连木柱子也是 的,谨严、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 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 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 正如那三味书屋 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方, 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 而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的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 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 又弥漫着 多大的温情! 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 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 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 富于感染力 —— 他的闰土成为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 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 他的忧郁、 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 情。 同时他又总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

他是最严格的, 又是最温情的, 这就使得他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
是另一番景色, 1981 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 老友去追寻他少年时代的踪迹, 走了一个旧的市区。 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 那里 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 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 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得 白白的木柜台, 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 随你挑选。 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高的屋 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 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 人们从容选肉, 大刀切下去, 一股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这次重来, 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 却始终不得空儿, 只在 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 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 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 人情味的, 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 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 同时有一些老铺 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 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 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 任何 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山色而顿时感到清爽。
在阳光下, 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 步湖畔, 总算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 黄昏夕照里, 湖的表情是不同 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 是素抹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几抹青色。 而它们都引人遐想, 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 没有人能把西湖看得轻飘飘的。 它是有性格 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
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 请谈谈你对“一切 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述。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需审清题干解答本题。
不少于 200)(12
1审清题干要求。题干已经明确了探讨的方向 “对 ‘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理 ” ,也

就是探讨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情感, 属于 “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之“文章写 作的设计意图 ” 。
2作答本题时,需要对情景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在文中找出写景的相关内容,
根据文章主旨及作者情感, 具体分析其是怎样体现 “一切景语皆情语 ” 的。如通过分析浙江 的性格与作者的情感的关系体会情与景的关系。
答案: 示例 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一切景语皆情语”是 术手法中“情景关系”中常常提到的术语, 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一切写景状物的文字都 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 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的波动, 进而付诸文字。 因此情 景生,景中显情,景与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 4 如在本文的第八段,作者对杭州旧的 市区中的一家咸肉店进行了描写,“洗得白白的木柜台”“摆着几十块干干净净的咸 肉”“大刀切下去,一股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等描写明显表现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之
情。8
“ 两步走 ”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一步,依本探源。
通读全文, 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 如主旨句、 过渡句、 含有作者情感倾向的 语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来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例 2 就需要抓住作者写景的关键句“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 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与含有评论的语句“千变万化,
没有太
浓太艳的时候, 而是素抹淡妆, 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来把握西湖清幽淡雅的特点, 进而探 讨作者写这些的意图。
第二步,内引外联。 利用题干中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知识储备, 解读创作意图。 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命题人肯定不会让考生漫无边际地瞎猜, 对考生不熟 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 一般会在题干中或通过注释等形式予以交代, 如例 2 题干对“一 切景语皆情语”的提示, 这就需要考生对“一切景语皆情语”有必要的知识储备, 答题时就 需要“内引”文本内容,“外联”相关情景关系的内容。
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个性化解读, 要求考生立足自我, 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
情感活动中感悟、体验文本,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
和批判能力。
2015 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 “三万六千顷、 七十二峰 ”。民间则说 “八百里太 跨三州 ” 。不经过实测, 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 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 我从不同的角度, 看太湖的部分画面, 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 西山是太湖 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 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 营,已成了丰产地区。 山下坡田, 种植各种水稻, 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 夏熟是三麦和油菜, 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 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 梅、杏、桃、李⋯⋯ 多得数说不尽。 枇杷、 杨梅和洞庭红 橘名 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
“姹紫嫣红
开遍 ”,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 “美尽东南 ”,并不夸张。从 观赏说, 四时皆宜; 从生产说, 那就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江南的许多淡水鱼, 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 然,利用自然。

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 东山最高峰 ——莫釐,和西山最高峰 —— 缥缈遥遥相对, 为七十二峰的领袖。 西山也是丰产地区, 同是“花果山 ”,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 西山都繁 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 —— 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 釐峰头,云气 滃然如蒸。别的 不知名的远近诸山, 时隐时现, 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 明手快的本领, 坐在船里的我, 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 而愈觉山 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 兀立在东山、 西山之间的石公山, 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 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
“ 皱、
瘦、透” 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 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
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
山。 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
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

,冯善 “ 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 ,能把湖山之

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

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
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 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 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 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 。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 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 西山合起来, 差不多得见其全貌。 一是从湖州到无 锡的一段水程, 在群山断续中经过, 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 似乎它们都有动态, 与人 游戏。 一是从无锡到宜兴, 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 在湖边掠过, 太湖平铺在车外, 远山几抹, 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 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 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 更见得静止处, 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 而即小见 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 下特有的湖光山色, 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 摄取片断到诗画 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 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 毕竟是“尝鼎一脔 ”,太湖实在是描写不 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 大凡山水之胜, 都有这个境界。 ”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 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6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回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理解所给语句的含义。 “远眺 ”时一览无余,可得总体、宏观之美,又能略去无数
疵,朦胧之中富有诗意。 “ 近观不如远眺 ”即为此意。
(2解答此题,首先,展示观点,赞同或反对;其次,从文本中寻找具体事例支撑观点;

后,从现实中提取观点,完成答案。
答案: 示例一:赞同。 1 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 自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 2 如文中东山的梦幻之美,正是远眺所得。 1 现实 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是很难观赏全局之胜。因此,只有立 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够凭高视远,达到人生的新境界。 2
示例二:不赞同。 1 远眺只能够让人发现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够让人发现事物 细微之美。 2 本文作者如果只是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的细微之美。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只有立足当下人生和现实,才能够领略到近处的美。 2
1 观点明确 1 分,联系原文分析 3 分,联系现实分析 2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 5 技巧
1.总览全文,整体把握
对作品进行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前提。 面对 一篇陌生的散文,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 理清全文脉络, 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 对全文有 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2.选准角度,以小见大
在切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 选准切入点尤为重要。 切入点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能透视 作品的主要意思或能表现出作者的主要写法;②自己解读起来最有把握;③角度宜小、巧、 新。
3.紧扣文本,有的放矢
散文应重点思考其思想内容、意境、选材、组材、语言、线索设置等特点。切忌脱离文 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 避免空洞抽象地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地任意罗列, 更不能根据 个人的主观喜好而作随意的褒贬。
4.相互联系,力求有据
在个性化解读时既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当代背景, 还要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 体验、 知识储备等进行个性化解读。如例 3 就需要调动关于“远眺”的知识储备。
5.结构完整,力求简明
要单刀直入地提出论点, 然后就文本内容进行复述、介绍和引用, 作答要有侧重点、要 完整。语言表述简洁、流畅和规范。
答题模板

明确提出自 的观点

分层论述自 的观点
简要总结自
的观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b592c61d3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d3.html

《(完整版)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探究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