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版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5答案

发布时间:2019-05-16 08:42: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年新版】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5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既包括学科课程,又包括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又包括隐性课程。
2、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3、语文学科课程:主要由语言学和文学的基础知识按照教学理论的规范组成。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书面语言,也包括口头语言;既涵盖外部语言,又涵盖内部语言;既有现代汉语,又有古代汉语;既包含语音、文字,又包含语用、文章;既有语体文,又有文言文;既涉及文学语体,又涉及实用语体。
4、《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全文1229字,但内容十分丰富。它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5、《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闻整理而成。《论语》全书基本采用问答体裁,分二十章。其中,蕴含的教育方面的思想是《论语》艺术的精华之所在。《论语》记载了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6、朱子读书法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它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法,特别是有关读书法的论述记录了朱熹丰富的语文教学思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养、切忌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是朱子读书六法的基本内涵。
7、蒙学读本: 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做“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叫做“ 蒙学读本”。蒙学读本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己种: 《急就篇》和《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简称“三、百、千”)。
8、四书五经:中国学校教育的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伍经(《诗》、《书》、《易》、《礼》,《春秋》。
二、填空题

1、语文基础知识 2、工具性 3、《急就篇》 4、“以人为本”

5、国文 6、儒家 7、《学记》 8、道德 9 教材 10、“四书”、“五经” 11、《蒙学课本》 12、甲骨卜辞
三、简答题

1、①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②由重视知识的积累向重视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发展;③由着重培养学生的共性向着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①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②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③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④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3、(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2)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关系。(3)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情感是文章的主旨。(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5)提高教师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
4、①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或热爱中国文化的感情,体现中国文化的素质。

5、小学语文教材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早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小学语文教科书,既小学语文课本,这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材改革的日渐深入,它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教科书之外,还包括教学指导书(或称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补充读物、幻灯片、字词卡片、录音带、录相带、激光视盘、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显然这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其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本)是主体、核心。
6、(1)教材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主要凭借。(2)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3)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
7 (1)基础性。(2)规范性。(3)权威性。(4)整体性。(5)导向性。
8、(1)要符合时代的需要。(2)语言文字要规范。(3)教材体系和编排要科学合理。(4)要为发展学生智能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5)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四、论述题

1、(1)从“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到“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情感、习惯、方法和文化底蕴等基础素质的培养”。
2)从“高要求高效益”到“适当降低要求,留有发展空间”。
3)从“思想道德教育”到“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4)从“传授、被动接受”到“注重学生主体、培养创新精神”。
5)从“繁琐分析”到“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运用、迁移”。
6)从“以客观题为主的评价”到 “以主观题为主的评价”。
2、(1)政治:己乎在所有的国家或地区,政治对课程设置都有很大影响,因为任何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而存在,直接决定着一种制度所培养的接鞍 的标准。
 (2)经济:当今世界,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准,对学校课程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复杂而间接的,教育经济学就是专扪用来研究它们关系的一扪边缘学科。
 (3)哲学思想和文化:哲学思想是许多学科的渊源,持什么样的哲学观对教育目标的制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与历史上传统文化一起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与发展。
4)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学科的设置,语文就是影响最大的一扪课程。
5)学习心理学:在西方,行为心理学、人文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流哌的心理观点对课程设置影响较大,语文课程设置及发展上的巨大变化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1)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要正确处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系。 3)要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作业2

一、 名词解释

1、《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全文1229字,但内容十分丰富。它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2、《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闻整理而成。《论语》全书基本采用问答体裁,分二十章。其中,蕴含的教育方面的思想是《论语》艺术的精华之所在。《论语》记载了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3、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黑龙江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是从1982年下半年起,在三所小学一年级六个教学班进行的。方案的总体设想是:以学好汉语拼音,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以发展语言,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在儿童入学不久,未识汉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采取提前读写和阅读与写作同时起步,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做法,以达到发展儿童语言,培养 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儿童智力的目的。

4、随课文分散识字法 1958年秋,斯霞开始试教小学伍年制教材,采取了多读课文多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方法。这种识字法的特点,是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课文语言环境中进行,即贯彻“字 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例如,斯霞教“我们爱老师”一课:“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花朵”,、“园丁”都是新词,离开句子单独讲“花朵”就是一朵花,“园丁”就是种花栽树的工人.但这儿的“花朵”指的是学生,把小学生比作鲜艳的花朵,这儿的“园丁”指的是老师,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教学时,斯老师把生字新词与全句联系起来教,使学生较容易地确切把握这些词的含义。这种分散识字方法,具体到一篇篇课文教学时,是先教生字还是直接教课文,斯老师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课文较短,生字,新词不多的,就将生字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教,课文较长,生字新词又多的,采用先救生字新词,再读课文的方法。随课文分散识字,能否教给学生有关汉字规律的知识呢?斯老师在教学时,结合出现的生字,相应地进行构字规律的教学。在学了若干篇课文后,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安排各种字词的归类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集中识字方法 58年黑山北关学校进行了语文教学改革,首创了归类集中识字法。这种集中识字虽然采取生字暂时脱离课文教学的办法,然而不是孤立地教生字,而是将生字按照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归类编排,并以字带词。最初的集中识字是采取看图识字,以歌带字,后采用四声带字(即同音字归类)法。随着集中识字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又创造了“基本字带字”等识字方法。什么是基本字?基本字是指一组合体字中,在字形结构上共同具备的,而又是最基本的那种字。如:“权、劝、欢、叹”一组字中,其中“又”字是基本部分,称基本字。多数的基本字是独体字,也有一些是合体字,“基本字带字”法的最大优点是它不受形声字、非形声字和简化了的汉字的限制,使字的归类范围扩大了。例如、基本字“工”可带出“江、缸、红、汞、巧”等。在字形结构上,是同中有异的。教学时,要抓住“同”,分清“异”,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汉字结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从本质上看,集中识字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提高语文程度;②符合心理需要;③促进智力发展;④便于掌握规律;⑤有利识字巩固等方面。但它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①许多拼组字和基本字只有外在的形近,并无内在的联系,集中识字愈多,负担就愈重;②无法称说,难以认识的构字部件,给识字教学增添了麻烦;③许多基本字是冷僻字或次常用字,拼组字却是常用字。
6、部件识字教学 :按“三级结构”有层次地层开。这三级结构是:一级结构——用笔划分析法教授单体字。二级结构——用单部件分析法教授简单合体字。三级结构——用复部件分析法教授复杂合体字。部件识字教学贯彻“教、扶、放”的原则,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它所独有的特点:突出汉字识记的规律和分析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提高独立分析字形,自学汉字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为电脑处理汉字及辅助识字教学,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
7、辨析力:在听清语音、理解语义的基础上,对讲话的内容,语言的评价和判断的能力,这种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分析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有重要的意义。
8:记忆 :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9:应变能力: 在说话的过程中灵活、变通的能力。
二、填空题

1、千字文 22500 3、会用 4、非智力 5、六书
三、简答题

1、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具有很强的理论概括的特点。 2)知行统一的哲学思想在学习理论中的具体运用。 3)具有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特点。 4)反映了基本的学习规律、原则与方法。
2、蔡元培在语文教育思想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
1)改革国文教学。 2)提出读书是为了应用,学国文是为了使人人都能掌握表情大衣的工具的新思想。 3)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憎要学习白话文和国语。 4)主张实行新的教学方法。 5)提出了美育思想。 6)提倡主义符号和拉丁化。
蔡元培的语文教育观,充分的体现了实用和效率的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语文教学革新的运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又是一般学者所难以企及的。
3、夏丏尊在语文教育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
1)提出“语感”论。 2)研究语文教材的序列。 3)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
4、朱自清语文教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强调经典训练的重要性。 2)重视语文技能的训练。 3)重视“朗读”“诵读”训练。
5、叶圣陶语文教育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材观。 2)语文工具论。 3)语文能力观。 4)教学方法论。
6、张志公语文教育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倡导语文教育科学化。 2)重视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3)把语法教学引进语文中。 4)教学原则论。
7、吕叔湘语文教育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确定语文科的性质。 2)口语训练与文字训练并重。 3)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4)重视语文能力的训练。 5)重视文言教学的方法。
8、识字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1)要充分利用汉字结构的特点和构字规律。 2)要把字的音、形、义教学统一起来。 3)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9、识字教学有哪些基本原则?
1)识字要音、形、义相结合。 2)识字要和认识视物相结合。 3)识字要与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 4)识字要与写字相结合。
10、识字教学有哪些主要方式?
1)边读课文边识字。(2)学习生字,再讲读课文。 3)一部分生字先学,另一部分生字随课文学。
11、巩固和应用识字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1)依据学生识字心理教识字。 2)科学地组织复习。 3)引导学生在读写中应用。
12、怎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1)要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2)要认真设计话题,使说者想说,听者爱听。 3)纠正学生的语病要着眼于所表达的内容。
13、思维和听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思维是听话、说话是基础。思维清晰,听话时容易抓住别人讲话的要点,说话是时容易做到明白顺畅。
2)思维对听话,说话起组织调控作用。听话时边听边想,说话前再用心想一想,经过思维对语言的组织和调控,说出来的话才会条分缕晰。可见,听话、说话与思维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即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听说能力的高。
14、说话课有哪些听说训练方式?
1)看图说话 2)观察说话 3)创设情境说话 4)听故视说话 5)小实验、小制作说话 6)讨论、辩论
15、说话课有哪些听说训练的方法?
1)语文课上的天天练。 2)结合识字教学进行听说训练。 3)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听说训练。
四、论述题
1、试析传统语文教学的得与失。

经验
1)教学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并且充分运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传统语文教学,充分运用这些特点,表现在下述己个方面:①从古代到消末民初的识字教材己乎无例外是整齐押韵的;②采用科学的、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③特别重视语序和辅助词。
2)教学要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故古人认为多读书是根本;②凡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故要多写多作。
3)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经验是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己能不断的增长读书作文的能力。
 缺点与问题
1)语文教学全部以书面训练(读、写)为内容,完全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
2)长期坚持‘文言’,能够提高一定语言能力,但无法全面有效的提高现代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3)前人不善于总结经验,没有形成一套语文教学的理论。
4)用名家名作的文章选本进行语文教学,可以选择佳作作为示范,举一反三,但弊端很多:①脱离实际应用;②以语言教育的角度看,没有系统,反映不出语言训练的计划和步骤。实际效率很低。
2、 试分析听话能力的基本结构。
1)注意力 2)理解力 3)辨析力 4)记忆力
3、简述听、说和读、写的关系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构成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在这四种语文能力中,一方面,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说在前,读写在后;另一方面,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看: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口头语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产生远远先于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从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看:书面语言的产生,使语言具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即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过程中,通过口说耳听形成的;书面语言则要眼看手写,必须经过专扪的训练才能掌握;口头语言可以伴随手势、表情,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因而允许省略、压缩;书面语言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可以修改、推敲,因而比较准确、连贯;口头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交际阶段,而书面语言一开始就具有独语的性质。尽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们相互为用,彼此联系非常紧密。一方面,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而且口头语言随走哏会生活的发展不断涌现新的语汇,被书面语言吸收,从而使之更加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因为书面语言在独语的过程中,可以把思想表达得更完整,更充分,更精确。口头语言语病可以通过书面语言学习,逐步得到纠正,使之日趋规范。口语能力提高了,反过来必将促进书语言的发展。
从教学实际及实验研究看:听说读写之间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尽管往往训练有所侧重,但很少训练是单一的,需要多种训练相结合。训练不管怎样组合,其共同规律依然是: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凡听力差的学生,一般理解力也低,对教师的提问很难做出正确的回答,课堂讨论时不愿意发言,即使发言也多是不得要领或语无伦次。这说明听的能力制约着理解能力和说的能力的发展。同样,口头语也制约着书面语言的发展。综上所述,听说和读写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听说读写宜并重 :“听说读写宜并重”的实质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把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听说读写之所以成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由其内部规律决定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听说读写训练同样重要,要以口语训练为基础,以听说带动读写,用读写促进听说,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协调发展。为了贯穿落实“听说读写宜并重”这一原则,在教学思想上,要对“听说读写”同样重视,从备课到上课统筹安排,全面训练,不轻此重彼,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阅读课,总要让学生读书,并要求他们回答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4、试分析说话能力的 基本结构。
1)组织语言的能力 2)表情达意的能力 3)应变的能力

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圈画批注的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传统的读书经验说明边读边想与圈画批注可以互相促进。小学生练习圈画批注的主要内容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感受深、受感动、受启发的地方(除了画下来,还可以写写自己的认识、体会、感受和想法);不理解、读不懂的地方,等等。有时候对课文中的某一内容有怀疑、有不同的看法,也应当记下来。一般地说,圈画批注可以在中高年级进行,开始可以只要求圈圈画画,逐渐提高要求。
2 “揣摩、引导、讨论、点拨” : 学生通过“揣摩”“讨论”的学习实践进行自说学习;教师通过“引导”、“点拨”发挥主导作用,“揣摩”是教学的基点。教师在学生揣摩之前要予以指导,“讨论”在揣摩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实行分组讨论,也可以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的“点拨”贯穿于讨论的全过程。
3、“一篇带多篇 ,精读与略读结合”: 强调在教要得法的前提下,学生要读得好,读得快,读得多。有的教师把思想内容接近的课文放在一起教。有的教师把写法相似的课文组织在一起,“详讲一篇,通晓一类”。有的教师采取“以主带辅”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后,再相机引导学生阅读己篇补充材料。
4 “导读--扶读--自读”: 这是一种体现围绕学法设计教法,学中明法、以法导学的阅读教学结构。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每此借的写法大体相同,教学时可以导读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这一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学的过程,小结学法。教师再扶读下一段,最后让学生利用学法自读向燕子借尾巴的一段,可以在自学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5 “变序阅读” :这是一种要么为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要么为了突出理解的重点,而改变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设计的课堂结构。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篇尾点明:“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教学时先抓住这句话的意义来理解,再分析课文记叙的四件视,从后向前讲解分析课文。
6 “读读、说说、议议、写写” :“读读”:即指导学生通过多种读的形式和独立思考,使学生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说说”,即指学生或围绕提示的问题或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感受,谈体会,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展开讨 论,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议议”,即指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少量的,关键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78、命题立意: 出题目和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能够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给文章拟定题目,根据别人的命题作文时,具有审题的能力
9、多看:就是经常认真地看,看明白视情的来龙去脉,视物的特点性质,人们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爱、憎等)。
10、多听,就是注意听懂人们的不同意见、不同反映,并且从听的中间开阔知识领域,了解古今中外许多视情。
11、真实 :文章同它所反映的生活相符合,这里的生活包括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文教学,特别是小学作文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
12、多问:就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某些不明白的视情向家长、老师、同学求教,使自己了解得更多。
13、多想:就是把自己观察到的视情在头脑里多回忆,多联想,多问己个为什么,从而巩固看和听的成果,锻炼思维,形成深刻的印象。
14、多记:手比较勤,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下来。
15、多写 :可以写生活日记,也可以写观察日记。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就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且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这样做,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这样做。
16、审题 :要能把教师出的题目的含义弄清楚,然后再在这个范围内选择材料,确定中心。
17、作文 :写话,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它与说话不同,每篇作文都要有一个中心,要把有关中心的话写进去,而且要排列得妥贴,使中心显露出来。那些漫无限制的随意话,都好剔除干净,文章要讲究经济。一篇文章,必须把紧要的话都写进去,叙述一件视情,得注意详略。那些要让人家详细明白的部分应当不惜笔墨,这些就是作文选材组织问题。
18、审题 :要揣摩出题目的人希望写什么,希望怎么写,揣摩怎样使自己的作文对上出题目的人的意图。如果过于强调审题,学生所考虑的就不是自己最想说什么,最急于表达什么了。这是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19、类比思维法:根据两个对象的相似性受到启发而产生类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20、集体激励法:也叫头脑风暴法,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要求参与者在较短时间内自由地、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21、小学语文学法 :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22、 智力:通常叫智慧,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

24、逆向思维法:也叫反向思维法,“反过来想一想”,这样能够避免正向思维和单向度认识过程的机械性。

25、系统思维法:把一个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或者从整体观点出发,考察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以获得最优效果的思维方法。

26、直觉思维法:在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在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获得某种启发,直接觉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做出直接综合判断的思维方法。猜测、预感、假设、灵感等都属这种思维方式。

27、联想思维法:在头脑中把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把一事物的思想或表象推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思维方法。

28、想象思维法:对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和表象进行重新加工和改组,以建立新观念和新表象的思维方法。

29、自我提问法: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并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从而提高创新学习能力。

30、相互提问法: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的自我反思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结束后,依据问题相互提问并作出回答。

31、知识传授法:通过传授学习方法的有关知识,特别是自我反思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反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二、 填空题

1、认知领域 2 回顾 3、评 4、答疑 5、补漏 迁移

6、奥斯本 7、象征 8 知识传授法
三、简答题

1、阅读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吸收知识、信息。(2)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3)开发智力。(4)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3)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
4)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阅读和作文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区别 首先,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目的,阅读是为了吸收,作文是为了表达。其次,阅读和作文的完成过程是反向的,作文是从内容到形式,而阅读则是从形式到内容。
联系 首先,从外在形式看,它们使用的都是书面语言,二者都离不开纷繁的视物和对视物的认识,就一篇文章来说,写文章的人必须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才能把文章写好。读文章的人同样要解决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样写的问题,才算把文章读懂。
4、阅读教学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1)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2)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3)初步的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4)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5)一定的阅读速度。
5、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理解词语的能力。(2)理解句子的能力 。(3)理解语言结构的能力。(4)理解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

6、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从反映哪些方面进行拟定?
1)语言文字训练方面。包括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 2)思想教育方面。指课文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理解得要宽泛一些。(3)一般发展方面。包括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的培养,意志品格、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7、阅读理解的基本内容
1)理解词语。(2)理解句子。(3)理解自然段。(4)理解篇章,
8、 怎样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学习方法?
1)在小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 。(2)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
9、课外阅读有什么重要意义?
1)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发展。(2)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3)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4)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觉能动性。
10、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认真读书的习惯。 2)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4)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6)预习的习惯。(7)课外勤于阅读的习惯。 8)温故而知新的习惯
11、好的教学结构一般有哪些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要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做到一要全面,在语文基本功训练、思想教育、一般发展上均要提出明确要求;二要重点突出,主要指阅读训练的要求要十分明确。不能面面俱到,要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确定训练的重点。(2)教学思路清晰。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顺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要循着课文的思路,学生认识的思路来设计教学思路。(3)教学环节简单、实用。要克服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具有可操作性。(4)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读、思、议、练相结合;训练面要广,密度要大,效率要高。 5)有鲜明的特点。教学结构能清楚地反映出年级、教材、课型等不同 的情况,而不是千篇一律一种模式。

12、教学中怎样培养良好的观察思维习惯?
1)多看多听。 2)多问多想。 3)多记多写。
13、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1)从观察入手。 2)进行思维训练。 3)开展想象
14、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种。口头表达能力就是说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就是写的能力。从广义上来说,作文教学包括说的训练和写的训练两个方面。

15、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那些基本原则?

1)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 2)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3)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5)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6、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1) 整体性特征。 2)系统性特征  3)规律性特征。 4)效率性特征。

17、宁鸿彬“创造性思维训练”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主张允许学生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只有言之有据,言之有理,都应当予以肯定,不唯书,不唯师,他精心设计了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语文课中可进行不同的思维训练,以启发学生的创意,包括多向思维训练、变向思维训练、新向思维训练。

3)应当改变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代之以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实际能力,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取消了平时、期中、期末等一切考试,而代之以根据平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作出的听、说、读、写、想五个方面的考核记录。

18、 电脑辅助语文教学的有哪些优点?

1)以学生为中心。 2)教师事前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4)学生拥有控制权,自己控制学习进度。 5)学习材料生活化。 6)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19、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 所谓“三主”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学思想。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发展、认识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教师为主导,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导,指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正确引导学生以最有利于他们认识和发展的情境中。训练为主线,是指在确认前两者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进行读、听、说、写训练。

2)所谓“四式”是指四种“课型”,包括: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及复读课。自读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包括六个步骤:即(1)认读;(2)辨体;(3) 审题;(4)发问;(5)质疑;(6)评析。教读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阅读训练。作业课是为了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促进学习的迁移。复读课是把若干篇已经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读读,想想,议议,练练,既温故,又知新。  

3)简单地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

四、论述题

1 简述阅读教学的基本结构。
 阅读教学结构,是阅读教学的多种要素之间的组织形式。
 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1)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2)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结构 。(1)初读课文--细读课文--精读课文--巩固、练习--课内外结合。(2)初步综合阅读--深入分析阅读--进一步综合阅读。(3)全文初探--重点深究--通篇会意--领会“表达”--读后练习。
上述阅读教学的基本结构,属比较传统的类型,体现了“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教学全过程;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顺序;体现了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统一。
在继承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结构进行创新 。(1)“读读、说说、议议、写写”。(2)“揣摩、引导、讨论、点拨”。(3)“一篇带多篇 ,精读与略读结合”。
2、简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以往对课外阅读的轻视不仅是对课外阅读的意义没有深刻理解,更是没有认清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2)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互相补充、相辅相成。(2.课堂教学要为课外阅读服务。

3、简述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的教看:只注重写作方法;不注重思维训练教师在进行指导时,也是以讲为主,不重视观察、想象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
2)从学生的学看:无话可说、苦恼恐惧;照搬照喘、生拼硬凑。

4 简析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1)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经验。
2)阅读与作文相互促进:阅读和作文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和作文都是就书面语言而言的;全面理解阅读对作文的促进作用。
 (3)阅读对作文的影响和促进主要有以下己个方面: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从阅读中可以学习语言和表达方法;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4)读写结合的基本途径 :阅读是从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作文是从思想感情--选择内容--形成语言文字;阅读和作文都涉及到语言文字、内容、思想感情,只是走向不同。
5)相同点:语言文字——把每个词句理解清楚 、把每个词句表达清楚;内容——要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把内容写具体;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简述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1)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 2)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 3)发展智力要贯穿在语言训练的全过程中

6、  简述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课内外语文教育的关系。 2)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7、试析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流弊。

1 它以“写好一篇文章”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 2)与西方细节分精的精确性相对照的话,文章整体认识在观念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3)过于强调模式而易导致八股化。 4)其他:语文能力与文化修养的畸轻畸重、缺乏系统、练得不够、讲得太多、诵读讲解的投入不足、释词不能触类旁通、不认真处理范文中的瑕疵、轻视略读与课外阅读。

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小学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是指采用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直播课堂、双向视频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传送教学信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2、现代化教学: 是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多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机器,采用新的教学系统理论和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一门科学。

3、现代化教学的方法: 是指教师在使用现代化教学器材和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过程中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式。

4、演播; 就是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器材,演示播放形声教材,向学生 传递教学信息。它适用于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和运用。

5、观察法: 就是让学生仔细观看现代化教学媒体提供的视觉形象,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事物的状态、特征、颜色,以及生活场景、自然风光等。

6、提示法: 就是教师用语言提示,为学生指明演播教材中不明显的部分或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

7、导读: 就是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阅读思考去理解课文。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8、示范一模仿模式: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的模式之一,以练习为主要特征,适用于行为技能技巧的训练。这种模式起源于西方50年代末期产生的训练模式。训练模式起初产生于训练的教学实践中,后来广泛用于一切动作尤其是复杂的动作技能的教学。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练习,教师则起组织者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练习行为和习惯,重视“注意”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练习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定向”主要还是由教师给学生选择适当的练习项目并确定合适的难度,操作程序也要给予示范性引路。学生经过教师的定向和参与性练习后,掌握了练习的基本要领和操作程序,教师要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进行练习,以达到熟练;练习的量要适度,练习时间要给予一定的保证。正确处理好“量”与“时间”的关系;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巧”练的方法。要用规律、用理论指导练习;否则,即使是大量练习,效果也不一定好。

9、概念获得模式: 这是按认知派心理学的观点,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认知派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合,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只有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才易于把握内容,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0、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这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建立的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内在价值的体现,学习是个人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的特独途径,学习过程应十分重视人的价值观和态度体验的作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重视情感和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在于传递系统的理论和发展智能,而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潜力,促使其实现自我完善。

11、合作教育模式: 这是以原苏联“合作教育学”思想为基础,目前仍在形成之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合作教育学”流派,是80年代中期形成的。他们认为,教育应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个性民主化,应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要求教师始终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形成学生之间的彼此相爱,相互尊重,把合作作为教育、教学关系的核心形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努力形成学生的良好个性,使精神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合作教育模式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视、听、做等多种活动渠道,利用一切机会来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情感,通过精心编制的教学内容(如“纲要信号”),使学生获得系统、灵活的知识,并在“学”、“教”、 “自教”、“互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12、引导一发现模式: 这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引导一发现”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强调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以学习促发展,以发展带学习。它多用于数理学科的教学,如小学常识教学引导发现法;小学语文渐进探索法,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等,都是这一模式的教学方式。

13、程序教学模式: 这是以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新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刺激反应和强化的过程,任何复杂的行为都可以用一种逐步接近,积累的方法由简单行为联系而成。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小步子,及时强化和自定学习步调。

14、情景一陶冶模式:是一种以20世纪5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洛夫创造的“暗示教学法”为理论基础,并结合小学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它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使之有意无意地学习知识、技能,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其情操的目的。“情景一陶冶教学”模式的主要作用在于突出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它一般用于思想品德课、外语课、语文课的教学中。

二、填空题

1、处理教学内容 2、教材 3、独立的语文

三、简答题

1、现代教学论对小学教师选用教学模式有何要求

1)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组合。 2)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最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模式。 3)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运用教学模式。 4)根据教师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及教学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2、 教学模式有哪些基本特点?

1)中介性        2)多样性        3)简约性  4)操作性

3、小学语文自主参与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是什么?

1)自主参与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自主参与教学模式体现了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3)自主参与教学模式体现了创造性教育的思想

4、小学语文自主参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策略 2)提高学生参与能力的策略 3)评价反馈学生参与活动的策略

5、 什么是小学语文自主参与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自主参与”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练成技能、完善人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教学模式以“主体”、“发展”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点,认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促使其取得学习成功,进入学习良性循环的起点。因此,本教学模式除了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角度提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般结构与特点外,还力求体现“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这一模式鲜明的个性特征。

6、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应遵循哪些原则?

1)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 2)稳定性与适应性的统 一。 3)坚持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4)坚持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的统一 5)坚持改革与创新、普及与提高的统一

7、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从字面讲,“设”即筹划;“计”即计谋、策略,“设计”即筹划与策略。从普遍意义讲,“设计”就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预先策划制定的策略、方法、样式等。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是在小学语文课上课之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8、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保证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2)依据语文教材,明确教学内容。  3)依据学生实际,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4)依据教师自身条件,实现教学设计优化。

9、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

1)联系性原则。(2)灵活性原则。(3)操作性原则。(4)检验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6)主体性原则。(7)培植性原则。(8)时效性原则。

四、论述题

1、简述小学语文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科学策略。

1)明确目的,讲求实效 。(2)多种教学媒体交叉使用,恰当配合。(3)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4)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2、试述教育技术现代化对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影响。

1)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2)现代化语文教材体系的重新构建。(3)阅读教学的变革。

3简述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

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理论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范型和计划;有的认为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简约化的形式;有的认为是一种组织教学和设计教学的理论。由于教学模式的复杂性,众所纷纭的现象可以理解,但绝不能把教学模式等同于教学方法,也不能把教学模式视之为教学计划,而应该从教学结构与功能上理解和把握它的内涵。

“模式”在英语中与“模型”同义。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即被研究对象某种逻辑上的轮廓框架。教学模式概念的引入,是为了说明,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各种教学活动的类型和框架结构。具体的教学模式,可以从一定的教学理论中推衍,也可以从众多的教学经验中概括。因而,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抽象化,是动态教学结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相对稳定的体现。因此,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了完成相对独立课题的教学任务而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教与学的操作程序、步骤和结构。在具体应用中,也可以理解为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来说,教学模式应包含有教学理论、教学目的、教学功能、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实现条件、评价手段等多种因素。教学理论不同,教学目的不同,选用的教学模式也就不同,实现条件,操作程序以及形成的教学结构框架,当然也就不会一样了。

上述定义包含了以下三层意义:(1)教学模式是关于教与学的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可以参照的样式,因此,教学模式本身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作为教学的参照样式,教学模式对一定范围的教学实践有“普遍”的指导意义。(2)教学模式解决的是整个教学的操作程序、步骤和结构问题,对教学的“全局”具有指导意义。至于局部的教学环节或具体的、微观的教学方法不是教学模式的研究范畴。(3)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最适合于某项教学任务的完成。但不同的教学任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可能完全独立开来,因此教学模式完成的是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换言之,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学模式有它的侧重点。一旦教学目标有变,教学任务也跟着变,原来起作用的教学模式就不能适应需要了。因此,教学模式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教学理论,不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的教学都适用的,它必须适应变化而改变自己,因此,教学模式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4、 简析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基本思路。

第一阶段:充分感知——1)充实感知材料,丰富学生表象: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观察实物,参观现场;通过其他手段,丰富表象。(2)引导学生质疑,问中学。   

第二阶段:再造想象—— 1)把“表演”和“游戏”引入课堂 。(2)学生把课文内容描绘成图。 3)用音乐感染学生,启发想象。(4)补充课文,引发想象 。。

第三阶段:分析归纳。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发挥了形象思维,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会和理解。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中心、写作方法等进行分析概括。

第四阶段:巩固练习,检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形象的、生动的、富有情感色彩的、两种思维有机结合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可以把音乐、美术、表演、游戏等引人课堂,再加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用几个字来概括,即:充分感知一再造想象一分析概括一练习巩固。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学生们爱上语文课,喜欢学习语文。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学生能力提高的较快,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教学中那种枯燥、乏味、效果差的局面。

5、 简述语文课堂教案的基本结构。

1)课题计划。包括课题、教学目的、教学设想、教学进度。 2)课时计划。包括第X课时、教学要点、教学内容和程序、板书、练习。  3)后记

作业5

一、名词解释

1问题筛选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遇到或者产生大量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归类整理,在分析其重要性程度和研究这些问题以一的大小,确定其研究价值,并广泛听取意见,从中选区价值明显、切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

2、经验提炼法: 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教师,一般在自己的实践中都摸索了不少经验。如何把经验总结出来。把经验上身导理论的高度,其中必须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一个这样一个一个的研究课题就出现了。

3、资料寻疑法: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资料中往往隐含着大量科研课题。资料寻疑,即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比较不同观点,诘问前入的结论,揭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等,从中产生研究课题。

4、现状分析法: 即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或揭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课题。

5、意向转化法: 小学语文教师有时可能突然对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萌发一种探索的意向,这种意向实际上是一定的教学实践或理论信息在思维中积累的反映。这种意向如不能及时抓住的话则可能稍纵即逝;如果紧紧抓住,则可能产生个研究的课题。当这种意向出现时,如能对它作进一步的思考,使得问题逐渐清蜥起来;同时对有关问题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调查,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分析其研究价值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及其它客观条件,从而形成正式的课题。

6、逆时性原则   搜集资料首先要重视资料形成的时间顺序,越是近期的资料,信息就比较新,适用性就越大。为此搜集资料要采用逆时性原则,即在时间上使用倒查的方法。这样就会使你在众多的资料中找到课题所需要的资料,而且还会使你获得最新的观点与最新的数据资料,可靠性也越大。尤其是所获得材料的表达术语所表现的时代感也就越强。

7、顺查法: 按时间范围,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一般可以查全。查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查出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此法多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普查。

8、索引:将书籍或报刊中的内容或项目摘记下来,编成简括的条目,按一定顺序排列并注明其出处。按检索内容和途径,索引可分为篇目索引(题录、论文索引)、字词句索引(书中摘出的字、词、句组成)、专名索引(按人名、地名、书名等排列)、主题索引(内容按主题编辑,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主题索引)。索引收集内容广泛,文字简洁

9、检索性文摘: 以简练的语言文字精确地表述原文献主要内容并注明出处。内容专深,强调科学情报价值。一般原文节录为多,包括主要论点、论据、结论。述而不评,陈而不议,客观公正地、真实地反映学术观点的本来面目。目前,文摘载体朝多样化发展,不仅有书本式,而且有期刊式和卡片式(每张卡片300字左右)。文摘按内容可分为综合式文摘和学科性  文摘。我国文摘目前已有100多种,如《新华文摘》、《教育文摘》、《高教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人们借助文摘可获得学术信息,简要地了解文献内容,有目的地选择所需的一次文献,从而提高检索和使用文献的效率。

10、传记资料:一般附有被传人物的著作目录,为我们提供从作者入手查找文献的途径。如《中国教育家传略》,收进了从孔丘到李大钊共146位历代著名教育家小传。

11、逆查法: 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始点,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这种方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不太关注问题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易漏检。

12、引文查找法: 又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这种回溯过程往往会找出有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丰富的原始资料。缺点在于易受原作者引用赞料的局限性及主观随意性的影响,资料往往比较杂乱。因此,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

13、综合查找法: 综合查找法是将各种方法结合加以使用以达到检索的目的。人类历史源远流长,各种教育资料浩如烟海。如何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全面迅速准确地查获自己科学研究课题所需文献呢?这里有一个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14、语文教学科研能力:语文教学科研能力是指专就语文教学领域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从而揭示语文教学某种规律的能力。

15、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

二、填空题

1、反馈 2、形成性 3、激励性 4、板书 5、考试 6、教学效果 7、课堂教学过程 8、情境教学法 9搜集整理资料 10、需要性原则 11、问题筛选法 12、逆时性原则 13、逆查法 书面语言 14教学实践 学科 15、对学习者认识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指以一定的客观标准为依据,搜集、分析、解释小学语文教学各个方面的信息,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设计的施教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的价值性判断,以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学生进一步明确教与学的目标,了解自己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是不是合理有效,是不是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从而调整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努力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以求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2、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研究有哪些主要成果?

1)课堂教学评价目的的转变。(2)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转变。(3)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转变。(4)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转变。(5)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的转变。(6)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反馈与解释的转变。

3、教学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1) 教学观念。(2)学生观念。(3)学习观念。(4)人才观念。(5)评价观念。

4、评价一堂成功课有哪些主要标准?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2)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 3)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4)教学过程是否体现出正确的教学思想。(5)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艺术如何。

5、 课题选择有哪些重要意义?

1)课题选择与确定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起点 2)课题引导着教学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3)课题可以反映整个教学研究的价值 4)课题对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起着制约作用。 5)课题体现研究的水平。 6)课题决定研究成果。

6、课题来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 2)从语文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 3)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 4)从与同学科教师及研究人员的接触中发现问题。 5)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6)从日常教学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7)从当前国内外语文教学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 8)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重要语文期刊的选题中筛选课题

7 资料搜集有哪些基本原则?

1)逆时性原则    2)选择性原则 3)直接性原则 4)比较性原则。 5)全面详尽原则。 6)及时整理的原则。

8、 课题选择有哪些重要意义?

1)课题选择与确定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起点 2)课题引导着教学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3)课题可以反映整个教学研究的价值 4)课题对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起着制约作用。 5)课题体现研究的水平。 6)课题决定研究成果。

9、课题来源资料搜集有哪些主要渠道?

1)通过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调查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 2)图书馆。从书籍、报纸、期刊资料中获取。 3)计算机网络。 4)在平时生活中观察、积累材料。 5)从本职工作中总结经验材料。 6)学术会议文献研究。

10、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1)科学性。  2)创造性。 3)可读性。  4)借鉴性。

1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敢于突破旧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3)创造条件,培养创新意识

1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的创新方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强化“我是主人”意识。 4)加强开放性教学。 5)强化“讨论”。 6)鼓励学生质疑。 7)体现“以读为主”。

13、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应具备哪些新观念?

1)新的学生观:立足学生发展,培养语文学习主人 2)新的教学观: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3)新的教师观:转变起有观念,开展语文创造活动 4)新的教材观:突出时代气息,把握语文难易适度 5)新的质量观:实行综合评估,促进语文水平发展 6)新的投备观:积极创造条件,充实语文教育资源

14、 小学语文教师在职教育的基本思路

1)坚持“业余为主,自学为主,学校为主”的原则。(2)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把长远的政治、文化和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搞好当前教学工作的教材教法学习结合起来,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因地因人制宜。(3)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5、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能力哪些方面的能力?

1)信息素养能力。(2)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能力。(3)对教材的驾驭能力。(4)教学监控能力。(5)教学研究能力。(6)作业处理能力。(7)语言表达能力。

16、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有哪些主要主要途径?

1)开设专题讲座。(2)撰写教育科研论文。(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4)长期坚持自学。(5)创建教学包。

四、论述题

1、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摘要(内容提要 )。 3)关键词。 4)引言。 5)正文 6)结论。 7)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2、简述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策略。

1)发挥语文学科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挥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语文学科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2)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3)改革语文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展开创造想象,全力培养想象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bc19eb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0.html

《2019年新版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5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