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概览之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2016-04-18 12:36: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广东概览之少数民族

广东少数民族

广东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广东就有53个。据2000年人口统计,广东汉族人口有85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8.58%,少数民族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独龙、鄂伦春、门巴、珞巴、基诺共52个,12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2%

先秦时期,广东境内居住有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族群居民,史称“百越”。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唐朝的繁荣以及明清以来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外族入侵,各民族间不断同化、融合。至建国前,世居广东的有黎、苗、瑶、壮、回、满、畲、京8个少数民族。建国后,广东省行政区域有所变动,省内各少数民族成份亦随之变动。1965年,防城东兴各族自治县的京族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19884月,居住在海南岛的黎族、苗族随海南建省划归海南省管辖。至此,世居广东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5个。2000年,5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别为18153.51.50.8万人。全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民族自治区域,有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同时还建立了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瑶安瑶族乡、阳山县称架瑶族乡、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东源县漳溪畲族乡。

广东少数民族——壮族

壮族是岭南古老的民族之一。壮族的先民属于古代百越族群,与西瓯、骆越有血缘递承关系。历史上有过不同的他称,如僮、撞,或俚、乌浒、峒民、僚、俍等。壮族也有各种不同的自称,如布越、布依、布土、布侬、布偏等。建国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改称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

壮族世居连山县境南部,大部分来自广西。除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外,全省90多个市县也有壮族散居。

壮族社会基本上以姓氏血缘为纽带,多数是一个姓氏一个村寨,也有二三个姓氏为一个村寨的。建国前村寨内部多实“村老制”,并且保留着部分原始民主议事的痕迹--“里排众议”。

父系小家庭制是壮族主要的家庭结构,儿子长大成婚后多数即分家。在壮族家庭中很少有四五代同堂的。儿子有继承权,女儿无财产继承权。婚姻状况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严格遵守本民族同姓不通婚的原则,但与汉族通婚不受限制,与瑶族通婚则为数极少。婚仪有“订婚”、“行聘”(送彩礼)、“迎娶”、“回门”等 ,部分吸取了汉族的形式,但仍保持有本民族的特色。旧俗夫权突出,丈夫可以随意把妻子卖掉。

壮族多同一姓氏住在一起建村立寨,壮话称“班”。如“班壮”、“班局”、“班罗”、“班瓦”、“班翁”、“班管”、“班陵”等。

壮族人以大米为主食,菜肴别具特色,几乎每家都有酸菜缸,一年四季都有浸酸豆角、芥菜等。喜欢用生猪血配花生、香料等灌入猪肠,煮熟后切片待客。农历四月初八的“牛皇诞”有吃双色饭的习俗。糯米糍粑是壮族节日和喜庆中不可缺少的。

壮族女装无领右袵,袖宽大近尺,长至膝盖,用不同颜色的布条镶嵌滚边,一般有二三道边。肩内贴布在外,起缝三线,称作“反缚衫”。妇女加滚边兜肚(小围腰),腰间挂有一串穗形线筒。姑娘出嫁举行婚礼时,着盛装,穿绣花衫、勾头花鞋,衫外罩有流苏的围肩,裤外加贴花腿筒、红绒布做成的散布裙,称“因”。男装有右袵与对襟两种,右袵衫反膊无领,衣纽用铜扣,系长腰带,对襟衫比较短窄。男女着长裤,式样无别,俗称牛头裤,无袋、无裤耳,用一铜线穿双带系裤头,后改用铜扣或布扣。建国后壮族服饰已随时代有所变化,除了节日和喜庆场合穿着本民族服装外,一般日常服装与汉族无异。

壮族重视过春节,从年尾几天到除夕、大年初一直至正月元宵节才结束活动。节日里,男女老少村与村隔河对唱,以知识歌为主要内容,如猜迷、计算等,通宵达旦。比较重要的节日还有二月二 、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九、冬至等。

壮族信仰多神,受汉族道教影响较深。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神明主宰,处处皆有神灵。另外还保留崇拜自然景象,如日蚀、月蚀等。

壮歌是壮族各种不同类型民歌的通称,其中有坐堂歌、年晚歌、呵哩歌、情歌、杂歌等。在粤北的百里壮乡,有出门三步起歌声的美誉,习俗有以歌迎客、经歌奉茶、以歌送亲之风。壮歌主要的形式是四句、五句一节,也有长达六七十句构成一节的自由体,但五句最为流行。

广东少数民族——瑶族

瑶族主要分“过山瑶”和“排瑶”两个支系。瑶族的另称很多,因衣饰、居住方式等不同而称为白瑶、黑瑶;东边瑶、西边瑶、高山瑶、平地瑶。瑶族还有自称,如过山瑶自称“勉”或“优勉”,排瑶自称为“敏”或“藻敏”等。

瑶族主要分布在连南、连山、连县、阳山、乳源、曲江、始兴、乐昌、翁源、英德、仁化、怀集12个山区县。龙门和阳春等县亦有瑶族人口分布。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连南、连山、乳源3个自治县是瑶族主要聚居区。

排瑶(“排”,即居住的村寨)因世代聚居而自然形成的瑶老制是排瑶自行管理村寨内部和公共事务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天长公是瑶老制的首领,每排一个。瑶老制的主要成员民主选举,定期轮换。瑶排诸事,如决定排际械斗、讲和或赔偿条件等,均集体民主公议。主要聚居在连山、连南,建国后实行民族自治。排瑶多从事农业。早在唐汉年间已从汉人区引进铁器、耕作技术及稻种,生产活动多由各家独力承担。其居住地域多为纯林地区、半林半农地区以及以垦山为主的石灰岩地区。

过山瑶是迁徙型民族,并以游耕生活而得名。居住相对较分散,过山瑶以从事耕山、狩猎、采集山货为主。耕作方式较粗糙,广种薄收。曾长期残存氏族社会集体劳动的方式。过山瑶主要居住在乳源。

瑶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以族内婚为主,较少与其他民族通婚。排瑶同姓不同房者可以通婚。过山瑶则不同香炉的青年男女可以通婚。自建国后,瑶族与汉、壮民族或瑶族不同地域不同支系之间相互通婚日益见多。瑶族以歌求爱,以物定情的方式比较普遍。排瑶“沤莎腰”,是典型的以歌求爱的自由寻偶方式。排瑶出嫁、娶亲的场面隆重,婚礼前后举行3天。瑶族婚俗中还有“抢婚”、“担名”、“不落夫家”等。

婚姻的居住形式有男娶女嫁从夫居和男子上门从妻居(俗称招郎婿)两种。过山瑶两种形式并存,通婚圈较宽,间中有汉族男子到瑶族女家入赘。瑶族离婚、再婚均不受歧视。夫妻双方均可提出离婚,由瑶老或房族中老人作证,喝过他们的一杯酒,或折断一物双方各执一半后,婚姻便告结束。

瑶族的家庭结构、规模和类型各支系不尽相同。排瑶家庭以男性为中心,世系按男子计算,父母与未婚子女居住,子女婚后第二年即与父母分居另立家庭。故排瑶家庭多数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组成,甚少祖孙数代同堂的大家庭。过山瑶的家庭存在两种不同的居住形式,一是男娶女嫁,从夫居,以丈夫为主,男性继嗣;一是女子招赘,男子上门,按婚前协议,从妻居,或两边走,婚生子女可以均分,或一子两顶,继嗣双方的香火,称“两边顶”。

财产继承视家庭结构不同而有别。排瑶实行子嗣继承制,一切财产均由儿子继承,女儿则无继承权。若无子嗣,则由近亲男性继承。无近亲者则充公作为宗族“公赏”,供日后祭祀等公用。部分女子出嫁有数量不等的陪嫁田,但该女子死后得归还娘家。过山瑶除嫁女外,在家子女均可继承父母的财产。

瑶族的文化艺术内容丰富。有古老的神话;种类繁多的民间文学;歌谣、谚语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挑花刺绣、印染、编织等民间手工艺。过山榜是瑶族人民用汉文记录本民族历史的文献。它记载着瑶族族源、迁徙和远古生活时代的经济、文化、婚姻和习俗。歌谣是瑶族人民口头文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山瑶民间歌谣多以71句,4句为1首,间有3字、5字、12字句。排瑶歌谣多以长短句为主,亦有5言句和7言句,曲调有“歌堂调”、“讲歌调”、“情歌调”等几种曲调。民间乐器有:长鼓、锣、鼓、钹、铃、箫、牛角、唢呐等。乐曲有牛角号曲、五月箫曲、唢呐曲等。歌谣形式上基本都是叙事歌。大体上可分为祭神歌、历史迁徙歌、生产生活歌、婚姻爱情歌、礼仪歌等。歌唱形式主要是一问一答,或群问一答或一问群答,互相盘歌。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为长鼓舞。民间保留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排瑶的弓箭、刀剑、顶杠、爬杆、打陀螺、火枪射击和过山瑶的扳手腕、摔跤、气功、上刀梯、武术等。有些瑶族还保留跳高台、跳田沟、掷石子等。

瑶族传统的民间工艺有刺绣、挑花、印染、编织、打制饰物以及花裙、披风、童帽、挂袍、鱼篓、箩筐以及银质首饰等。

瑶族不同支系的服饰各异,同一支系不同地区也不尽相同,地域特点很明显。过山瑶妇女头饰分为顶板高架、尖头、平头3种不同的发髻装饰。乳源县柳溪、游溪与东坪一带的必背瑶族妇女头戴顶板,高约一尺,宽约两尺许,内撑竹架,上盖白布巾,顶部再覆以绣花巾,是一种古老的头饰,也是瑶族妇女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头饰。连山三水和连南板洞、三联、白水坑过山瑶妇女头饰则用几十层花色彩布头巾包成三角尖顶头饰;连县瑶族妇女头髻只覆盖三尺布巾,简洁方便。连南的排瑶妇女头饰多样,或束发盘髻,扎以方帕,或束髻高耸,套上用布浆成的花冠,盛装的头饰还持上各种银鼓、银牌、银铃等。男子头饰,过山瑶男子头上围7尺黑布巾或白头巾。头巾中央绣四方形图案。排瑶男子束发挽髻梳成朝天髻或后枕髻,围着7尺红头巾,发髻插数支雉鸡尾羽或白色鸡毛。

瑶族装饰品以银饰居多,亦有金、铜、竹、木等饰物。有头簪、头钗、耳环、项圈、串牌、链带、手钏、戒指、银铃、银鼓等。乐昌、始兴、曲江、翁源及阳春、阳山一带的过山瑶基本着汉装。

瑶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以红薯、芋、麦、高梁、木薯等杂粮。在饮食上,除与汉族有共同的习惯外,还有自己特有的食品,如炕猪肉、猪红香肠、香粳烤肉饭、竹筒饭、野蕨糍、酿竹笋、大苋焖豆腐、苦斋鸡汤、天鹅菇鲜汤、水酒等。

瑶族一年的节日除与汉族大致相同外,还有本民族的节日,如“耍歌堂”、“盘王节”、“舞火狗”等

广东少数民族——畲族

畲族先民是闽粤结合部山区的古老居民之一。隋唐之际,史籍称其为“峒蛮”、“蛮僚”,与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一并称呼。南宋文献出现“畲民”、“輋民”的记述,因其先民有刀耕火种的“畲田”习惯,并常在山上搭棚(即“輋”)聚居,畲族由此得名。畲族首领称“畲长”,上层官职称“畲官”。明代称“畲族”为“畲民”、“輋民”、畲瑶或輋瑶。清代文献中把畲族统称为“瑶人”或“苗瑶” 或“畲瑶”。对海丰、惠东、博罗、增城的畲民则以“山瑶”直呼。民国时期,畲族曾统称为瑶族,或为“苗夷”。畲、瑶两族的先民有亲缘关系。1956年,国务院正式确定“畲” 为畲族的族称。

畲族的自称各地不尽相同。潮州、丰顺山区的畲民自“山子”、“山地人”或称“山里人”、“讲畲话的人”。海丰、惠东、博罗、增城则自称“山瑶”。东源、和平、龙川、连平、南雄、始兴、乳源等地畲族没有特定的自称,只自认为是“狗头王的裔孙”。

畲族主要分布在潮安和丰顺、饶平的凤凰山区,海丰、惠东的莲花山区,博罗、增城的罗浮山区,河源市郊区、龙川、和平、连平的九连山区,始兴、南雄的大庾山区和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天井山等14个县的山区,另有少数人散居于其他市县。

畲族传统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主,聚族而居。居民多为同姓、同血缘的宗亲关系。每一村落族群都有族长或老大,主持族事。同宗族都设有祠堂,共同祭祀祖先和诸神,纂修族谱。在同一宗族内,以长幼次序分房分支,习称长房、二房、三房等,组成同一宗族不同房的几个层次的宗族组织。宗族血缘关系是维持内部团结的核心。姓氏以蓝、雷居多,盘、钟、来、黎姓为数较少。

畲族语言有两种。一种与汉语的客家方言很相近,另一种为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县极少数畲族使用的接近于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

历史上,畲族多实行族内婚,“盘、苗、雷、钟,男女自相嫁娶”,不得与庶民交婚。族内婚的婚规十分严格,本族同姓不婚,不同姓氏之间是互为婚姻的集团,故通婚范围非常狭小。民国以后,族内婚的习俗渐被解除,通婚范围开始变化,可与邻近的汉族通婚。现在,畲汉互婚已十分普遍。缔约婚姻以男方为主。青年男女,以歌为媒者有之,但仍需禀报各方双亲,明媒正娶。婚龄一般男为1820岁,女为1618岁。聘礼包括食盐、槟榔、木炭、茶叶等。

畲族多居于山区,居屋傍山而筑 。善狩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业、茶园等。粮食作物有水稻、旱作兼种。畲族人聚居的潮安县凤凰镇石坪村,以出产“中国奇种”乌龙茶而著称,通称凤凰茶。

畲族人民喜爱唱歌,内容丰富多彩,最为普遍传唱的是长篇叙事《高皇歌》(亦称《盘瓠王歌》)。歌中叙述盘瓠非凡身世及其经历业绩和民族起源。畲族民歌的唱腔、曲调均受各自居住地区汉族方言的影响,日渐地域化。居住在凤凰山区的畲族,民歌明显地受潮州方言的影响,丰顺县畲族民歌则受客家方言的影响。

畲族笃信盘瓠,并形成了自己的崇拜礼仪和信仰意识。相传潮州凤凰山是各地畲族的发源地,其始祖盘瓠即葬于此。畲族妇女将头饰为凤凰形式以纪念始祖。盘瓠崇拜在《图腾画卷》、《天山公据》、族谱、祠堂和祭祖活动中处处可见。由于历史上迁徙和居住地域不同以及受毗邻兄弟民族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各地对盘瓠的名称、崇拜方式都有差异,但崇拜意识却没有改变。

畲族普遍存在多神崇拜,既有祖先和与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各类保护神,亦有道教神,也有佛教菩萨以及民间信仰的诸神。

广东少数民族——回族

广东回族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唐宋期间入粤贸易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和大食番客的后裔;二是明清时期由中国北方迁来的穆斯林官兵的后裔、商人和宗教职业者;三是20世纪初至50年代初期入居的各界回族人士。

由于宗教信仰和经济活动的原因,唐宋时期入粤的回族先民主要分布在今广州市光塔路怀圣寺为中心的周围地带。今光塔路,旧称大食街。宋末至元代,部分回族先民从广州向外迁移。明清及民国时期广东境内的回族主要分布在广州和肇庆。建国后,则主要分布在广州市、深圳市和肇庆市。

历史上回民谋生以从事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居多。

回族的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各座清真寺的建筑设计和装饰风格上。广州原有5座清真寺,建筑艺术各有千秋,而最居代表性的是怀圣光塔寺,是中国最早的清真寺之一。而先贤古墓亦是伊斯兰教圣地之一。

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明清两代,广州的回教徒已陆续在多处兴办经学堂,专门供子弟就读传播伊斯兰教义。宗教活动主要集中在清真寺和回族坟场上进行。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除供穆斯林作礼拜、诵经等宗教仪式外,还是社交联谊、传教办学、举办善举的公共场所。各地设有地方性的回教组织,协调宗教活动。

长期以来,回族与汉族杂居,受汉文化的影响,风俗习惯与汉族差异不大。但由于宗教和其他社会条件的影响,在服饰、习惯用语、节日、饮食习俗和婚丧礼节等方面仍然保留本民族特色。回族的服饰,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不但尊卑各有定式,且男女“服其服”。但入寺或参加宗教仪式时,均戴白帽,穿长裤,上衣忌袒胸露背。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在饮食方面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忌饮酒,忌吃猪肉、凶禽猛兽、自死动物及宰杀动物的血。

回族的婚礼较为简朴。子女长大成人后,只要双方自愿,经父母同意,婚事便可决定。结婚时,要举行宗教仪式,请阿訇主持并证婚,称为“念女卡”。

回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忌节。广州回族还“大人忌”、“圣女忌”等活动。

广东少数民族——满族

广东满族主要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来粤满军八旗官兵的裔孙。辛亥革命期间,驻粤八旗官兵和平易帜,脱离清王朝统治,由军转民,定居广州,成为“落户祖”。建国后,各地又有一批满族干部和家属来粤工作,定居广东。

驻广州的满军八旗规定在广州城西南地区为驻地。东西线是:东自四牌楼(今解放中路)街中心,西至西门城墙(今人民中路)。南北线是:南自大德街(今大德路)归德门墙,北至光塔街(今光塔路)街中心。二十世纪60年代,满族人口主要聚居广州市越秀区的原“旗民区”。80年代后,由于满族人口增加,老城区逐步改造,逐渐外移。90年代以后,除广州市外,已有18个市、63个县有满族分布。

清代,满族实行族内通婚,一夫一妻制,严禁与外族通婚。辛亥革命后,八旗制度解体,族内婚的习俗也随之解除,可与其他民族通婚。现在,满族与其他各族通婚已十分普遍。

满族服装自有特色。老年人穿长衫,内衣是对胸白衬衫,有束裤腿的习惯。青少年亦以长衫为主,内穿对襟衫作衬,在长衫上套“坎心儿”,头戴卜帽,脚穿“双梁鞋”。还有一种上衣是揸袖,密纽扣,对襟型,下装是索带裤、束裤脚的"练武装",便利射箭、骑马及练武。女的以旗袍为主。旗袍的形状是阔袖口,领与袖均镶以不同衣服颜色的阔边,衫长一般到足面。姑娘与少妇衣色鲜艳,老年人或孀妇则较素淡。不论老幼都习惯穿着白袜套。妇女的头饰比较端庄,“盘头”,带“大耳圈”,头插“细钗”等。闺女梳的盘头是将头发由正中分两边拨开,称作“拨顶”,而成婚后的妇女只将头发向后梳,不拨顶。梳好后插细钗。闺女的细钗双口,妇女的细钗单口。凡女性必穿双耳,各戴三个大耳圈,在第二孔的耳圈吊耳坠。闺女吊的耳坠是千层花,妇女吊的耳坠是单层花。

满族的饮食大致可分为节庆、祭祀、日常等三类。节庆食品主要是饽饽(饺子),有“上马饽饽,下马面”之说。祭祀食品则有烙饼、饭卷、白片肉、猪血肠等。日常食品主要有糕点和一些助膳品。

满族先民信奉萨满教,及后则崇拜观音菩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c2f9d4a6529647d272852e1.html

《广东概览之少数民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