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烙饼》 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4-18 22:41: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黄油烙饼》

. 本周教学内容:

《黄油烙饼》

.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 找出有关这篇小说的线索“黄油”段落来,体会其作用。

3. 仔细体会、揣摩小说口语化的语言。

. 教学重点、难点:

1. 深入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

2. 体会小说的主题。

. 教学内容

《黄油烙饼》

1.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中国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淡远,风致清逸。

2. 相关背景介绍:

那是段特殊的年月:1960年前后,由于当时的一些领导干部从事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的经验严重不足,再加上有些头脑发热,在广大农村不切实际地推行“人民公社会,”大办公共食堂,大炼钢铁,试图让全国人民一步“大跃进”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再加上中国和当时苏联关系恶化,苏联突然取消一切援华资金并撤走所有的技术专家,年轻的共和国遭遇到严峻的考验。当时整个国民经济滑到了崩溃的边缘,在一些边远的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大量非正常死亡现象。

小说《黄油烙饼》就是以这段历史背景作为素材而创作的。

3. 文章主题:

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作品,但作者没有正面表现当时“左”倾冒进政策和社会的全景状况,而是透过几个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时代的动荡,特别是通过主人公萧胜的童真的眼睛见证着当时社会的升降浮沉。从侧面抨击了当时“左”倾路线的荒谬,赞美了亲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4. 文章结构特点:

因为这篇小说的非情节化和散文化倾向,我们能感到这篇小说没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节,主要内容只是像行云流水一样娓娓道来。但所有这些情节都紧紧围绕着萧胜那不谙世事即又好奇心十足的眼光而展开的,以“黄油”为线索贯串起来的。

从结构上看,作品大致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从文章开头到“锁了门,就带萧胜上路了。”这部分描写萧胜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的经历,其实是主人公萧胜对过去七年生活的粗略回忆,采取了倒叙法。

第二部分:则通过萧胜的视角把叙述的笔触从“过去”拉回到“现在”,描写萧胜跟爸爸到张家口外的一段生活。

5. 文章的艺术特色:

1)作品蕴含了深沉丰厚的情感。作者在叙述中把冷峻的历史反思与对普通百姓的同情,紧密的合为一体。

2)小说的非情节化和散文化倾向。

3)这篇小说采用的儿童视角。

在叙事上,这篇小说始终通过萧胜那一双童稚的眼睛展示着时代的沧桑变化。

以儿童的视角来写有何作用呢?

一方面:儿童的好奇心和不谙世事增加了作品的含蓄美;另一方面:儿童的天真诚实又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

4)本文采用了第三人称来叙事。它和单纯的第一人称叙述不同,这意味着叙述者只是客观冷静地观察着眼前的世界,展现着萧胜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等。即叙述只要比萧胜本人冷峻深沉得多。

【例题及分析】

阅读《黄油烙饼》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三级干部会议开了三天,吃了三天饭。头一天中午,羊肉口蘑臊子蘸莜面。第二天炖肉大米饭。第三天,黄油烙饼。晚饭倒是马马虎虎的。

“社员”和“干部”同时开饭。社员在北食堂,干部在南食堂。北食堂还是红高粱饼子,甜菜叶子汤。北食堂的人闻到南食堂里飘过来的香味,就说:“羊肉口蘑臊子蘸莜面,好香好香!”“炖肉大米饭,好香好香!”“黄油烙饼,好香好香!”

萧胜每天去打饭,也闻到南食堂的香味。羊肉、米饭,他倒是不稀罕;他见过,也吃过。黄油烙饼他连闻都没闻过。是香,闻着这种香味,真想吃一口。

回家,吃着红高粱饼子,他问爸爸:“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

“他们开会。”

“开会干嘛吃黄油烙饼?”

“他们是干部。”

“干部为啥吃黄油烙饼?”

“哎呀!你问得太多了!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

正在咽着红高粱饼子的萧胜的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又从柜子里取出一瓶奶奶没动过的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兑点起子,擀了两张黄油发面饼。抓了一把莜面秸塞进灶火,烙熟了。黄油烙饼发出香味,和南食堂里的一样。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

“吃吧,儿子,别问了。”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

妈妈的眼睛里都是泪。

爸爸说:“别哭了,吃吧。”

萧胜一边流着一串一串的眼泪,一边吃黄油烙饼。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1. 对文中加点词语“好香好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里的饭菜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饭菜。

B. 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抒发了社员们郁闷的心情。

C. 南北食堂吃的不是同样的饭菜,因而社员们用“好香好香”一类的话语表示了自己的羡慕。

D. 这里没有什么更特殊的意味。

2. 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泪水本身就是咸的,不会是甜的,这里的写法有矛盾。

B. 萧胜终于吃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黄油烙饼,而手中香喷喷的黄油烙饼却勾起了他对已故去的奶奶的怀念之情。作者的一切情感都蕴涵在又甜又咸的黄油烙饼中。

C. 黄油烙饼的味道既是甜的,又是咸的。

D. 作者吃到这香喷喷的黄油烙饼,不禁想起了已逝去的奶奶,他为奶奶而难过。

3. 对选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孩子最不善于撒谎,因而作品中所展现的一切才那么真实可信、朴素自然。

B. 这篇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整篇作品是由一系列看似散漫的细节和场景构成。但所有这些细节和场景都紧紧围绕萧胜那不谙世事却又好奇心十足的眼光而展开的。

C. 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平淡简约的叙事之中抒写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间的悲欢离合,以及亲人之间深挚的情感,让人在不动声色之中感到一种丰厚而沉重的历史底蕴。

D. 情景交融是这篇散文的重要艺术特色。作者在平淡从容的叙述中时时不忘自然风光的表现。显示着西北塞外风光的壮观与美丽,显示着作品浓郁的诗化特征。

参考答案:

1. C析:根据本文的写作背景回答此题。) 

2. B析:饼的甜与咸不矛盾, 饼的甜勾起了萧胜对已故去的奶奶的怀念之情,所以他边吃着饼边哭起来。)

3. D析:选段没有自然风光的描写。

【模拟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天没有事,他就到处去玩,去瞎跑。这地方大得很,没遮没挡,路多远,一回头还能看到研究站的那排房子,迷不了路。他到草地里去看牛、看马、看羊。

他有时也去莳弄他家的南瓜、山药地。锄一锄,从机井里打半桶水浇浇。这不是为了玩,萧胜是等着要吃它们。他们家不起火,在大队食堂打饭,食堂里的饭越来越不好。草籽粥没有了,玉米面饼子也没有了。现在吃红高粱饼子,喝甜菜叶子做的汤。再下去大概还要坏。萧胜有点饿怕了。

他学会了采蘑菇。起先是妈妈带着他采了两回,后来,他自己也会了。下了雨,太阳一晒,空气潮乎乎的,闷闷的,蘑菇就出来了。蘑菇这玩意很怪,都长在“蘑菇圈”里。你低下头,侧着眼睛一看,草地上远远的有一圈草,颜色特别深,黑绿黑绿的,隐隐约约看到几个白点,那就是蘑菇圈。的溜圆。蘑菇就长在这一圈深颜色的草里。圈里面没有,圈外面也没有。蘑菇圈是固定的。今年长,明年还长。哪里有蘑菇圈,老乡们都知道。

有一个蘑菇圈发了疯。它不停地长蘑菇,呼呼地长,三天三夜一个劲地长,好像是有鬼,看着都怕人。附近七八家都来采,用线穿起来,挂在房檐底下。家家都挂了三四串,挺老长的三四串。老乡们说,这个圈明年就不会再长蘑菇了,它死了。萧胜也采了好些。他兴奋极了,心里直跳,“好家伙!好家伙!这么多!这么多!”他发了财了。

他为什么这样兴奋?蘑菇是可以吃的呀!

他一边用线穿蘑菇,一边流出了眼泪。他想起奶奶,他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茹去。他现在知道,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饿死的,是慢慢地饿死的。

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甜菜叶子汤也越来越不好喝,因为一点油也不放了。他恨这种掺糠的高粱饼子,恨这种不放油的甜菜叶子汤!

他还是到处去玩,去瞎跑。

1. 概括选段的内容。                     

2. 揣摩下列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A. 萧胜也采了好些。他兴奋极了,心里直跳。“好家伙!好家伙!这么多!这么多!”他发了财了。                 

B. 他还是到处去玩,去瞎跑。                      

3. 联系自己的生活状况,谈谈读过本文后的感受。                     

4. 这篇小说与我们以往所学的小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5. 从选文中找出一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并说说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试题答案】

1. 本文描写了萧胜饥饿中采蘑菇的兴奋心情,以及“大锅饭”的境况日下。

2. A. 写出了萧胜在饥饿状态下采到这么多可以充饥的蘑菇时的兴奋、愉悦的心情,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粮食紧缺生活贫困的状况。

B. 饥饿并不能扼杀小孩子爱玩好动的本性。体现出孩童天真、无忧无虑的性情。

3. 此题言之有理即可。

4. 本文运用了散文化的笔法,描写了许多场面和细节。

5. 此题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c56ba0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c.html

《《黄油烙饼》 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