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度过职业倦怠期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师,如何度过职业倦怠期
张孟林2015-11-05分类:教育研究分享到:
教师,如何度过职业倦怠期2015-11-05王永彪教研网教研网
教师,如何度过职业倦怠期
|王永彪(吉林省长白县金华乡学校校长)
行走在校园中的我们,经年在某个岗位上,如果没有高远的目标或岗位很少发生改变,牢骚、埋怨、消极等,仿佛蔓草,必将无可遏止地爬满心扉,不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会给自身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存在一种情况,当我们达到一定的高度,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进入一种瓶颈状态,无法实现超越时,内心也会滋生焦虑、苦闷、彷徨等情绪。清醒者,理智地克服,从而实现跨域;迷失者,无奈地打量,结果功亏一篑。
类似的问题不能获得及时的疏导,挤压于内心,外化于形体,慵懒、散漫的行为催生的是不但是低效,还有对自我的不满,以此循环,职业倦怠如同毒瘤,如果不能及时铲除,势必殃及身心,贻误诸多。
我们必须认识到,阶段性的出现职业倦态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因为人的发展是不规则的曲线,关键是我们如何科学地进行自我调整,很好地度过职业倦怠期,使自己更好地胜任当下的工作,带领孩子一起坚实地向前。
找到优秀的同道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友,即志同道合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重要的是合理取舍。教育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这句话是《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写在书中的。作为美国的年度优秀教师,雷夫承载着非同寻常的荣誉,然而他的坦诚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优秀就是正视不足并不断完善过程的自然成果。我们要找到你执教的那个学科、那个研究领域最优秀的人,譬如执教语文的教师,语文教学界的李镇西、李希贵、窦桂梅、李玉贵等,就是很好的榜样,他们以各自的风采引领着当下基础教育段语文教学的走向,给所有的教师以启迪。我们还要去追寻历史上曾经的大师,譬如孔子、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蔡元培等,虽然他们已经作古,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足以滋养千秋万代,他们的论述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源泉。足古今中外的大师之林,我们才能不近视,不偏狭,不慢怠,自觉地剔除消极情绪,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当下的工作,高效生活。
探寻未知的世界
知识是永远没有穷尽的,如果不读书,我们往往会自以为无所不知,一旦读书,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只是远远地窥望知识的沧海,我们所知的,用沧海一粟可能都有些夸大其词。我们要读专业的书。立足自己所教的学科或所从事的的工作,一定要筛选最重要的书籍精心研读,那些书籍凝聚着作者的汗水和智慧,我们要从那里汲取营养,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要读跨界的书。为什么要读跨界的书?我们原本只是将自己限制在校园这个小圈子中,不愿主动瞭望外面的神奇,其结果是我们不但封闭了自己,也封闭了孩子窥望外界的眼睛,因为我们的关注点对孩子的影响意义是很大的。跨界的书中,我们要读些企业管理的书,别是西方管理大师的书,譬如希尔﹒拿破仑、松下﹒幸之助等;我们要读些科技理论的书,譬如爱因斯坦、霍金等;我们要读些经典的书,譬如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诗经》、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我们要读些……。我们要读自然的书。春华秋实,雨雪风霜,每一道都是风景,而且是充满玄妙的学问。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结伴而行,四处漫步,也可独自而踱,随意看看。我们要回归自然,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欢快的变为沉静,郁闷的调为平静,焦躁的更为冷静,以平和的心境透视自然变化,感悟人生季节。看透悟透,我们才能更清醒地审视自己的角色,才能更执着地耕耘自己的事业,为周边呈现一部成长的大书。


实践独特的构想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应该成为我们开展工作的要素之一。开辟一块试验田。所谓实验就是把自己或他人的科学、前瞻构想,遵从孩子的天性,以观察者、研究者、实践者的角色,伴同孩子成长的一种质朴的理性活动。在这块试验田里,我们会过上与众不同的教育生活,带给我们和孩子全新的体验或更高的发展。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已经走在前列,他们以积极的实验精神在促成孩子天性、个性、品性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引领。引领几批好孩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举手投足时,孩子学会了优雅,谈笑风生中,孩子学会了得体,嘘寒问暖间,孩子学会了关爱……算算生命的年轮,我们能够陪伴多少批孩子?想想那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孩子,他们怀着怎样的期盼投到我们的门下?背后又有多少双期待的眼睛?我们啊,怎能懈怠?否则,我们耽误的何止是一代人?我们的劳动是隐性的,但意义是非凡的。用心、用力、用智,好孩子就会离开我们的校园,不断地飞向远方。总结几个金点子。所谓金点子,即立足学科和生活实际,提炼出的可供广泛运用的方法或策略。我们具备这种能力,特别是始终奔波在一线的教师,我们有必要把自己的宝贵实践经验以文字的形式予以梳理、提升并获取理论上的支撑,通过多种平台传播,使更多的师生从中受益,为受教育者成为逐步完善的生命个体而努力。
我们要学会自知,明晓自己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调整,果断斩断倦怠的束缚,积极地走向阳光地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e7fd61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3c.html

《教师如何度过职业倦怠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