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27 23:20: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六)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秦青弗止。 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相同,也相同 D不同,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七)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啖粥而读 音: 义:

辄以水沃面 音: 义:

食不给 音: 义:

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八)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阅读训练】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窃入学舍 辄默记

儿痴如此 恬若不见

2.与曷不听其所为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只有剩骨 B.满坐寂然 C.坐佛膝上 D.可爱者甚蕃

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5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所读书必手钞 如是者六七始已

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意义相同的有(

A 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句子。

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译文: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相同,也相同 B不相同,也不相同

C相同,不相同 D不相同,相同

5 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从小在学习上就

(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用一句名言回答)

(九)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吾悉能志之

李生说之曰

不应而还

迨年事蹉跎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答:

(一0)邴原泣学《初潭集》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凡得学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吾徒相教 徒以有先生也

2 翻译句子。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译文: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译文: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

3 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答:

答案:(六1.不,没有阻止 2.D 3.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5.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七1.dàn;吃。zhé;往往,总是。;供应。Chán;说别人坏话 2.B 3.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4.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揭示主题。

(八1.私下的意思总是(常常)入迷安祥的样子 2.C 3.C 4.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九1.zhì;同 shuì;劝说 xuán;同,转身 cuō tuó光阴消逝 2.D. 3.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 4.C 5.要点:学贵善思 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

(十1.能够 得到 白白地 只是 2.狐儿容易悲哀,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3.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e967cec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7.html

《初三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