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材简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题《济南的冬天》教材简析
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冬天位置互换?作者艺术匠心有三:
一、首尾呼应为多种文体采用的方法之一,作者为避免结尾使用标题的照录,作了标题主词与偏词位置的互换。这一换,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赏析者的兴趣,有浅中匿深,平中藏奇之妙。
二、《济南的冬天》因冬天为中心词,见此马上会生冬天之感:朔风扑面,大雪纷飞,厚雪冰棱,无一不透出一股袭人的寒气。可读过全文,响晴取代了暗晦,阴冷被煦暖替换,作者结穴为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睛之暖的转化,确实胜八一筹。
三、《济南的冬天》作为中心词的冬天是一个时令,给人以笼统抽象之感。作者以抽象造成迷离的悬念(到底什么样?),接着以生花妙笔写出具体的冬天的济南。山是摇篮似的山,太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的山;水是冒着热气的水,深得发蓝的水,澄澈透明的水。结尾主词与偏词的互换,标志着从无形写到有形,从无色写到有色,从迷离的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真是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③
济南的冬天冬天的济南不同。冬天的济南落在济南这个地方,重在景象;南的冬天落在冬天这个时令,重在感觉(精神)。文章取题为济南的冬天,表明作者县从感觉(精神)的角度去写的,而不是从景物的角度去写的。④
体裁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散文都应作到形散而神不散。《济南的冬天》具有这一特点。文章写了济南冬天的多种自然景象:有静卧的小山,有澄清的河水;有古城,有小村;有青松垂柳,有绿色水藻;有雪前的景,有雪后的景;有映在水中的倒影,也有不映在水里的正影红黄蓝白黑色彩斑驳;山木水草天,多态多姿,都一写了进去。真是曲尽散文那个字的妙处。但是它神不散。如许错综复杂的描写都环绕一个主旨,即冬天的济南那温晴的天气。温晴二字总领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楚,杂而不乱,多而不繁。⑤
结构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自己过去住过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

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宝地。和北京的冬天比——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和伦敦的冬天比——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和热带地方比——济南的冬天有温晴的天气。得出结论:济南其得算个宝地。(承上启下,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先写理想境地,再写古老的济南。写理想境地(老城,有山有水,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又分两层:
第一层:写小山对济南形成的特殊环境: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特别可爱。
第二层:写下了小雪的小山。写了有黑的矮松,白色的山光,陪着的草色.蓝色的天空,微黄的落日光辉,被夕阳斜照的粉色的薄雪。古老的济南,又分三层:
第一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屋顶上卧着点雪——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第二层:写水、水藻、垂杨,重点在写水。
第三层:写澄清的河水,蓝汪汪的天空,红屋顶黄草山、心灰色的树影。(整体感受)
主题
这篇文章看去似乎是客观写景,没有思想寄托,其实它包孕着作者对祖国的爱。一个漂泊在异国他乡达六、七年之久的知识分子,当他重新回到祖国,从内心迸发出这种爱国之情自在常理之中。而这种真情实感通过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表露,就更觉亲切、深沉。《济南的冬天》主旨是:暖和、安适。
其点睛之笔是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说的是济南,“……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说的是冬天,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说的是特点;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点出暖和安适的主要原因,暖和安适是效果。这句话基本意思就是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作者从三个角度具体写出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一是从地理环境方面直接说明(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二是从人们的表现、感觉、幻想去描写(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三是以景衬托济南冬天的暖和安适。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本文即采用此法。冬天之精神写不出,以民、日、山、水写之。先以衬托之法写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睛”“温晴

突出了暖和安适的主旨,下面便重点写了济南的山水。以小山的秀气、美景村其暖和再以两个字衬其安适接下来写水,不结冰”“冒热气”“水藻真绿”“垂柳照影衬出暖和安道之气氛。最后蓝水晶中包着红屋顶、黄草山。……”这一整体美集中衬出暖和安适这一精神。④
写作特点
一、本文写景艺术特色显著,概括起来有以下六点。
(一)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济南的冬天气候特点是温晴两字。文章紧紧抓住这点,使笔下种种景物跟温晴天气紧密联在一起。文章写山、写水、写城、写人,无不涂上一层温暖晴朗的色彩。就是写雪景,仍和温晴有联系——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而同晴朗也分不开——因为晴朗,所以有等到快回落的时候,……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的景致。2自然段主要写济南全景,第34自然段主要写济南山色,第5自然段主要写水上景色。全文是由这几幅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图画组成的长轴,而这长轴,也靠这温晴的基调统一起来,给人和谐的美感。
全文色彩缤纷。我们可以看到不下十种颜色:蓝的天,白的雪,青黑的矮松,暗黄的山,绿的水藻,红的屋顶,灰色的树影,银色的镶边,微黄的阳光,粉色的薄雪……这些色彩揉合在一起,是那样鲜明匀称,宁静妩媚。
(二)景物的层次安排得当,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
首先让读者鸟瞰全城,得其全貌(第2自然段),然后再饱览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34自然段),最后再到垂柳岸边领略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的水上景色(第5自然段),由大到小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这是就大层次来说的,大层次内部又同中有异。如第2自然段,由写景兼及写人,3自然段由目雪而兼及写晴,5自然段由写水面而兼及写天空。笔法活脱,错落有致。
全文景物的层次安排,犹如镜头的移动:先看摇篮的全景周围小山(再从上往下)山尖,一道银边;山坡,水纹的花衣夹着一些小村庄;山腰,粉色薄雪再看山下河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ed5a6a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da.html

《《济南的冬天》教材简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