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具体详细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为什么要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讨论要点:1992年春天,在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正处于关键时期的时刻,邓小平在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在这些谈话中,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为我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历史背景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的邓小平从武昌到深圳,从珠海到上海,他一路走一路讲,对中国的改革发展谈了很多想法。此后整理而成的近8000字讲话稿,被称为“南方谈话”影响中国之后历史进程的诸多经典思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皆由此而出。
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次顶层设计,是结合当时新的国内外形势,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顶层设计的再重申。从此,改革开放进一步成为亿万中国人心目中的“最大公约数”,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进一步被冲破;从此,“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五千年国度在现代化背景下全面复兴

1

的历史征程上,迈出了新的跨越。南方谈话,“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1992年,以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标志,推动改革由目标探索阶段进入新体制基本框架的构建阶段。改革激发起中华大地数千年所未见的活力。在邓小平南巡首站湖北,1992年,全省民营企业2172家,到2011年已达3万多家,增长14倍;20年前,来湖北投资的外资企业寥若晨星,目前仅世界500强企业就达92家。全省生产总值更是在20年间增长了6.3倍。
深圳,20年来一直勇立潮头,不断用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创新户籍管理体制……去年深圳提出32项改革任务,并扎实推进。改革释放生产力,如今,深圳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
已成为现代化海滨花园城市、幸福感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三的珠海,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条例》,横琴新区将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努力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
“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谨记小平同志的嘱托,20年间,上海浦东不断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生产总值增长

2

近90倍,从阡陌纵横一跃发展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重点,上海率先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在国内最早开展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等试点,在国内最早设立国家级保税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上海的跨越式发展,弥补了老人家“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的遗憾。20年间,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走向总体小康、从贫穷走向富裕。
为什幺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回顾历史,着眼未来(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文明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从18世纪末期开始,由于封建统治者不顾时势、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导致生产力发展非常迟缓。与此同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乘着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发展起来。于是,这个衰落的封建帝国就沦为侵略的对象。百年近代史,中国饱受列强欺侮,使我们深深领悟:落后就要挨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强调要“科教兴国”、“科技强国”。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沉痛教训。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积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3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华民族已经昂首挺胸地站在了世界人民面前,旅居世界各国的华人也在世人面前扬眉吐气了。历史实践是最好的证明,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129日,南行途中的邓小平来到珠江冰箱厂,当听说这个乡镇企业小厂在7年间,产量增加了16倍,排名全国第一,并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他高兴地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既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它是在总结了我党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后,得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为我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也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完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来看,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
邓小平通知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
4

的关键。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并且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发展生产力是我们迫切的任务。而且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构成了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同样"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我们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早在14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用通俗简练的语言,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首要任务,概括为“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五十余年来,我国人民通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下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邓小平说:“我们的路是漫长的,还会遇到许多困难,错误也是难免的,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3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不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指出,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有缺点,那就是发展力的某种忽略。他认为,经济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发展还不平衡,

5

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还不能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即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可以说发展经济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头号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然会越来越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是保证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要把发展经济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发展还不平衡,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还不能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比资本主义更优越。快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铁打的事实。无论是解放初期的经济封锁、政治扼杀,还是近期对中国驻南使馆的轰炸,对和平统一台湾问题的无理阻扰,都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安
6

全等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关系到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纪的国际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手段和方法,使发展经济和保障国家安全更好地结合起来,怎样才能使我们在跑步向前的进程中不被别人打倒,为中国的崛起创造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呢?国家经济不发展或发展的太慢,就不可能维护自身稳定,也就无安全可言。今天的世界经济是一种总在变动中的经济,我们已进入一个不发展就不安全的时代。新世纪的经济安全必然与发展战略相联系。“发展才是硬道理”,它体现了新的国家安全观点,这是与过去经济安全根本不同之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经济发展才有国家安全。加快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发展是党政执政兴国的的第一要务
在“531”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然,也就应该是执政党执政兴国要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进一步把发展与执政问题联系起来,突出了发展在党的执政内容、执政过程、执政基础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进一步明确我们党执政的任务、提高执政的水平、巩固执政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

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賦予的。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党之所以能肩负起领导国家建设的责任,归根结底,是因为党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规律,带领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所以,党的所思、所言、所作、所为,一切都要遵从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都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既然当代中国最关键的问题和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那么,作为长期执政并肩负领导国家建设责任的党来说,就应该把发展作为执政最主要的任务,优先的曰程,竭尽全力处理好。执政干什么?中心和关键,就是运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权力,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政策、措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发展,实现发展。
四、科学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
1988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8

综上所述,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作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归根到底,彻底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取得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才是硬道理。
解析“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多维视角

一、空间维度的审视
空间维度的审视,能使认识立于全局和根本。所以,邓小平首先从空间维度即全人类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发展的必然性和价值性。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全球化趋势使发展已不再是局部性问题,是成为了全球性问题,因此“要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1]281对于世界的主题,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1]126而邓小平运用宏观战略的眼光进行分析,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105因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都是它们所
9

面临的历史性、时代性的迫切问题,是所有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通过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所在。同样,发达国家也面临发展问题。发达国家要再发展,要有市场,商品、资本要找出路,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如果“南方得不到适当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1]106。因此,发展是全人类的问题,“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1]282
同时,邓小平还以一个政治家的世界历史眼光敏锐地洞察到当代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发展问题。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使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织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大大增强,世界各国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发展,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展、人民购买力低,发达国家的产品就没有市场;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落后、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就难以得到所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大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展、大量人口外流,同样也给发达国家造成了人口压力。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已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要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10

二、时间维度的确认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任何事物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不仅需要空间维度的审视,而且还需时间维度的确认。时间维度的确认,能使认识更加深入与久远。邓小平从时间维度即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维度对发展的必然性和价值性进行确认,认为: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生产方式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而必然灭亡,转向新的、更合理的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应当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成熟的地方。然而,后来的历史却这样重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发展极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愈益发达,社会主义革命则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因此,加快发展,尽快实现现代化就成为社会主义能否坚持并在全球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主要前提,为此,就必须视发展为“硬道理”。
第一,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邓小平精辟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73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本身就是发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需要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国家首要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116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之义。第二,发展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革命都发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所以胜利后能否巩固无产阶级政

11

权,能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最关键的就是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古今通理。如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那么任何政权都将难以维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有力证明。
第三,发展决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死存亡。邓小平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314否则,就连社会主义能否存在都成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已经表明:经济上不去发展,人民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的大厦就会失去根基。第四,发展是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前提。社会主义要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就必须进行各方面的积累,尤其是社会物质财富方面的积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中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1]137
所以,发展是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最硬的道理,“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1]204
三、主体性尺度的强调

12

谈发展当然离不开发展的主体,离不开中华民族自身利益需要,所以还必须强调发展必然性之内在的主体性尺度。主体性尺度的强调,能使认识更加深刻与彻底。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当务之急就是发展。可以说,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1]265第一,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状态决定了必须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前提下进行的,生产力水平极为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邓小平曾十分痛心地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2]163要摆脱贫困落后,争取富裕文明,根本的途径只能是加快发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发展。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存在着其他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因此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快生产力发展,加快经济建设,加快现代化进程。
第三,我国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离不开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高度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需要牢固的物质基础,离不开发达的生产力。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在着不完善的方面和薄弱的环节,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低和经济落后。所以,唯有加快生产力发展,才能加快建

13

设高度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步伐。
第四,发展是我国顺利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邓小平在谈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问题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1]85目前中国还有个台湾问题要解决,而“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二要看我们的经济能不能真正发展。[1]265
第五,发展是中国提高国际地位的前提。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仍被帝国主义国家以种种借口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帝国主义之所以如此蛮横,关键是我们的物质基础还很薄弱,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只有加快发展,增强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所以“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1]356
历史与现实证明: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因此,“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1]244“发展才是硬道理”。
通过以上多视角的分析与考察,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邓小平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精辟论断是运用多维视角进行审视和把握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发展价值的深刻揭示。发展的价值,不仅是全球性规律、趋势使然,而且是社会主义和中国人民主体择的指向,因

14

而是必然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值得思考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带领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要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国际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式逼人,不进则退。发展是我党生命所在,是国家富强之根本。离开发展,实现民富国强则无从谈起。
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无数个经济奇迹。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这固然让人感到欣慰,因为中国确实是发展了,老人们总是在感叹这样的日子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是别忘了,中国有着13亿人口这样的庞大基数,再多的总量平均下来,距离发达国家还是差的很远。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发达,中西部欠发达,城乡差距严重,这些都是眼下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

15

有些人可以挥金如土,有些人会为孩子上不起学而发愁。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拿山西和上海相比吧。
巍巍太行山为屏,滔滔黄河水为堑,绵绵长城脚下,山西作为中国一个中部省份,艰难地发展着。煤老板们腰缠万贯,日掷千金,住别墅、换名车,早已不是什么问题。然而,将黑色煤炭变成金子的创造者,却日夜在黑暗的地下从事无比危险的工作,赚取仅供填饱肚子的钱,脸上写满沧桑与无奈,繁华的世界与他们无关当市区的人们频繁出入华语国际商贸城、柳巷等商业区,提着价值不非得服装满载而归,而乡村的父老仍在为几个孩子一天天变小的衣服愁眉不展;城里的人们在冬暖夏凉的空调房里抱怨着天气的不好,农田里辛苦播散汗水的乡亲却从未叫苦喊累;在那所谓食府,人们的餐桌上摆的是飞禽走兽样样俱全,而山里的孩子却为吃一顿肉而兴奋不已;当城市的人们拿着医疗保障出入各大医院做着各种无谓的检查,村里的老人却还在为看病难看病贵而忍受痛苦;当城里的孩子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玩耍,农人的孩子却得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这一幕幕的画面是如此真实。这,是在山西。
长三角东南端,一颗东方明珠熠熠生辉。早在19世纪,这里的南京路早已成为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外滩也已是各国公使寻欢作乐的天堂。如今,作为中国最大城市,世界经济金融中心,上海的发展引起世界的关注。炫目的霓虹灯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这,是在上海。而这一切的不同,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纵然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纵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纵然中国的发展受到世界

16

的瞩目,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却依然时刻敲响警钟,问题的解决被提上日程。
我觉得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再过一些,我不知道社会还能否继续稳定下去,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还怎么搞建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占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要求我们把握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农村的发展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作为一个农业文明起源的大国,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农村仿佛已成为贫困的代名词。与城市差距的明显扩大、矛盾冲突的日益增多,使我们不得不为加快农村发展竭心尽力。连续七年来党中央“一号”文件均以农村发展为着力点,体现了党对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注。因此,我们应做到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最近南海问题很突出,也很让人愤慨,前几年有问题,几个国家可以坐下来谈,可以履行搁浅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中国这么做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良好发展的周边环境。可是就目前来看,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受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驱使,越南、菲律宾等国趁着中国崛而未起这样一个态势,趁火打劫,靠着美国在背后撑腰,不断的对外宣示自己对南海的主权要求。面对他们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也只是通过外交部发表抗议和进行军演予以回击,但是仍阻止不了越南等国的野心。如此看来,南海必有一战,主权问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7

如果因为发展而丢掉主权原则,那是得不偿失的。南海问题关系复杂,并不只是表面上的越南和菲律宾,如果只是这几个小国家,中国不会如此忍让。敌人始终是美国,美国担心有朝一日被中国赶超而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极力对中国进行封锁。如果中国的发展超过了美国,或许南海问题会迎刃而解。
所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党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13亿中华儿女的希望,也是时代做出的无悔选择。
如何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求我国的发展要以人为本
为什么发展是硬道理是“硬”?从人本角度讲:首先,这个发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相信政府,才能有干劲,跟着政府一起谋发展、促发展,贡献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可以想象,假如国家的发展只是为了个别人的利益,这些人住着豪宅、开着宝马奔驰、吃着山珍海味……那么那些没有享受到发展成果的人呢?!因此,发展只有为了人民才能更“硬”地发展,才能促进发展。
其次,这个发展是依靠人民的发展。发展是人民的发展,它所带来的不仅是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更是人民精神境界的提升;不仅是

18

基本需要的满足,更是人民自我实现的满足。发展因人民才能发展,没有人民何来发展,犹如无水之源、无基之屋、无本之木!因此,发展只有依靠广大人民,才能使之有活水之源,有基之屋,有本之木!
再次,这个发展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发展的成果是人民创造出来的,理应由人民享有,而且更应该是实际的成果,只是口头上说说,没有实际的行动也会导致矛盾,就像允诺给别人水喝,只给了一口井;就像工人给老板创造了价值,只给空头支票……再者,发展的成果也只有由人民共享了,才能实现发展成果的真正价值,才能使成果转化为人民不竭的干劲和活力。因此,从人本角度讲,发展是硬道理之所以如此“硬”,就是因为它要求以人为本,也即要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求我国的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
正如以上论述,为什么发展是硬道理是“硬”?这里也有它的硬“道理”所在:第一,这个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涉及的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态的发展,也更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

19

会的进步。这也就是它“硬”之所在。第二,这个发展是统一协调的发展。也即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要求相协调,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1]“三型”社会相协调,也即统一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人口的关系。这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各个方面的全面统一协调,促进了我国发展的质的转变。
谈到这,就涉及到要讲的第三个方面——这个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也即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使之协调推进,“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注重自然规律,切实保护好生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人口的承载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新能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3]这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使人民在良好的现实状况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与生活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持续、动态、和谐的永续发展,也就是它“硬”之所在。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求我国的发展要统筹兼顾

20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是说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硬条件(也即客观因素),还会遇到阻碍发展的人为因素,这也就要求统筹兼顾号“硬”条件和“软”因素的关系,也就涉及到自然、社会、政府、个人的各个方面的关系。自然方面,这里主要讲人与自然的统筹兼顾。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使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如温室效应、海水平面的上涨、南极冰雪的融化、稀有动物的逐渐灭绝、恶劣气候的频繁、人口的大爆炸等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威胁。没有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何谈人类的发展?因此,如何统筹兼顾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应摆在首位。
社会方面,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带来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如:医疗问题,看病贵,看病难;房价问题,房价居高不下,地产产业过热等现象;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教育问题。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腐败现象等问题。正如吴忠民所说:“利益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成员利益诉求的普遍化、多样化、复杂化,使得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各种能量比较充分地释放出来;社会和经济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尚不够健全的社会规则体系难以有效地整合来自各种渠道的、性质不尽相同的能量,于是,社会能量的释放有时容易演化成某种负面的力量;同时,社会焦虑现象的普遍存在又使得各种负面的力量呈现某种放大、膨胀的状

21

态。”[4]这些社会问题如果处置不好,将会对我发展的全局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与混乱,从而影响我国的发展进程。那么如何统筹兼顾这方面的问题也是应该深思熟虑。
政府方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我国面临外部和内部双重压力。世界仍呈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各国围绕资源、人才、市场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旧突出,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等。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问题,如如何调控房地产政策?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将会直接影响地方的利益,中央的调控力度如何拿捏?财税问题,如何把握中央和地方的财权?等等。这些国际国内的压力,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都需要统筹兼顾,我们既要树立世界眼光,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又要统筹规划,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个人方面,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统筹兼顾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如何统筹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国家的和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和谐,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这些都

22

是需要考虑的。因此,只有统筹兼顾自然、社会、政府和个人的各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为我国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个统筹兼顾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求我国的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果说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的方法或手段,那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应该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价值追求;果说十二五规划以前的发展是以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为财力和资源配置的重点、倡导“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那么,“十二五”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就应该是以社会发展和关注民生为重点的发展,这也就是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硬”之所在。它不仅注重发展的战略和发展的目的统一,更注重发展的标准和发展的动力的协调。
从发展的战略和发展的目的角度讲,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我国现阶段以致今后很长时期都要坚持的大战略和主题,同时也是我国现阶段的战略目的。一方面,我国的发展因出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发展面临制度攻坚等问题,也就反映了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也就是社会方面的不重视,从而出现了现阶段的种种社会问题和发展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是属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当然更是动力因素。只有使人民在推进发展进程中逐渐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状态、享受到发展

23

的成果,当然更需要实际的利益,如粮食税的免除、中小学学费的免除、合作医疗的实施的高等,才能更广泛地调动他们的生产发展的积极性,才能使广大人民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因此,现阶段以致很长时期仍要以发展是硬道理为战略主题。另一方面,我国的发展是为人民、靠人民的,而且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也正是要以雄厚的、高质量的发展实力为强大支撑的。而这正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所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正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也正是它“硬”之所在。
从发展的标准和发展的动力角度讲,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方面,体现在它的发展标准上,即民生标准,也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使发展的成果不断地转化为人民的福利,为人民群众所共享,也就是更加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和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就业规模,善就业结构;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才能社会公平得以彰显、社会正义得到伸张。另一方面,体现在它的发展动力上:从根本上说,我国发展的持续动力,仍是源于人民群众。他们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生产关系。当然,生产关系的变革,

24

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的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只有把事关人民群众的各个方面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也即民生问题处理好、解决好,进而使人民群众的总体能力素质不断提升,才能使发展的动力得到保障。
总而言之,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现阶段的实践表现,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

PS
联系实际说明发展是硬道理
.(1“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贯穿在邓小平整个理论之中的重要命题。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正确理解这一命题有重要的意义。
(2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带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命题。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而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有利的。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3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最近的科索沃事件表明,国际上自恃实力优势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旧猖獗。因此,对“发展才是硬道理”应当提到新的高度去认识。不能因为霸权主义的挑衅而对当今时代主题产生不正确的判断,干扰我们的中心工作。必须清醒

25

地认识到,只有更加奋发图强,发展自己,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有力地回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
(4国内外敌对势力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团结一致,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因此中国只有加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19801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这一思想到后来被他归纳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一思想始终不渝的坚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在总结了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又提出了以人为本,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今天,“发展才是硬道理”依然不应发生任何动摇。
26

①坚持党的先进性离不开发展;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发展。因此,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一主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通过发展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发展来增强综合国力;通过发展来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通过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关于发展问题的精辟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最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指导思想,至今仍令人叹服。发展是硬道理,以及邓小平关于发展问题的其他论述,为我们今天很好地理解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使我们对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大大提高了一步
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论述,是在1992年初南方讲话中提出来的。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里,邓小平把搞清楚发展是硬道理同解放思想,同放开手脚,同是抓住机遇还是丧失时机等联系在一起。这是极具战略眼光的远见卓识。因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是否敢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包括是否敢于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的改革和发展,在一些干部和群

27

众中,认识并未统一和解决,以至于在实践上有些同志不敢放开手脚和大胆地向前闯。邓小平用发展是硬道理这样简洁而又深刻的论断,使人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振。思想的解放迅速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发展是硬道理一时传遍全中国,很快就得到各方面的拥护,从而极大地推动了1992年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论述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但这是他一贯的思想。“文革”结束,邓小平复出后,他就力排异议,坚决主张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且提出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邓小平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光辉理论,对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规划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至今仍然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去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必须紧紧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建议等,都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问题的论述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发展是硬道理为科学的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更好地坚持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

28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不发展,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比别人快一些,并且在经济建设中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就不能得到较快的改善,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是如此。所以,邓小平在20多年前给我们制订的以经济建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根本方针,至今还是完全适用的,是我们今天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很好把握的要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能较好地实现邓小平为我国规划的长远的、全面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理论至今还是我们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针的重要根据。邓小平的“先富论”和“共同富裕论”是相统一而不是相分离的,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指针。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更好地推进邓小平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所在。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大发
自从邓小平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提出全党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

29

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和1992年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以来,中国获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发展,从19782003年,年均GDP增速达9.4%,处于世界前列,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与此同时,国内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2003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和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便更好地抓住机遇,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是党中央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发展经验基础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和成果,标志着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准确,更加符合不断变化的客观实现。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如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都要协调发展;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发展的内在要求;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目的性,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的具体运用和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适应新的国内国际形势指导我国实现更好和较快发展的指导思想。自觉地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一、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30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文明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从18世纪末期开始,由于封建统治者不顾时势,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导致生产力发展非常迟缓。与此同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乘着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发展起来。于是,这个衰落的封建帝国。沦为侵略的对象。"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沉痛教训。
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历尽艰辛但始终无法使旧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才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了社会全面进步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良好条件,"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后来,由于一度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工作重心,使我国经济发展的步子放缓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二、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既有过去积累起来的老问题,也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无论新老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31


从国际看,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战胜种种风险和考验,最终要靠发展。目前,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遏制和"西化""分化"图谋,也不会改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创造条件,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们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从国内看,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战胜各种困难,最终也要靠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经济不发达,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联系世界政治格局和当前国际形势,要充分看到我国已经奠定的发展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抢抓机遇。
发展,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发展。我们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甚至于精神文

32

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3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f07e2f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3.html

《【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具体详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